<h3>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将“年”的最后一天推向又一个高潮。今年的元宵节已在眼前,每当看见超市里品种繁多、包装精美、吃法各异的元宵,使我勾起了对元宵节的回忆,揭开了尘封在我儿时记忆中的那些美好日子。</h3>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因为是物质匮乏年代,家里不富裕,总是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几顿好吃的,而元宵最受我们小孩子的青睐。那时元宵节我们吃的元宵一般都是自己包的红糖馅儿的元宵,虽然普通,但那甜甜的味道在那时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p> <h3> 那时候,过完初七、八,人们过年的激情开始减退,我则盼望着元宵节的快些到来,吃上几个我最喜爱的元宵。一般在正月十四这天,村里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做元宵了。那一天,大人们早早的将粘米面粉准备好,之后和成团,放上几个小时后就可以着手包了,几乎是一家老小齐上阵,十来个人一起围坐在炕上,大人负责包,小孩子就在一旁边看边流口水。揪一小块面团捏出一个洞,然后塞一点儿红糖,封上口后再沾点儿芝麻,最后再撒上面粉滚一滚,寓意团团圆圆。看着包好的元宵,我们小孩子馋的不行,这时候姥姥会象征性的煮上几个给我们解解馋,剩下的就要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才能吃。不过,能现场尝到甜头我们就很满足了,对元宵节的到来也更加充满期待了。<br></h3> <h3> 元宵节这天,拿着一个纸糊的红灯笼,一群孩子穿着洗得干净的旧衣服走街串巷玩,这也是我记忆里元宵节的又一件趣事。小时候,每当元宵节前夕,邻居家的几个孩子都会拿着秸秆用彩纸糊一个灯笼,再拿一小节蜡烛用钉子固定上,一个摇摇晃晃的纸糊彩灯笼就做成了。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的小孩只能把用过的蜡烛放在一个破碗里或是罐头瓶子里当灯笼,我们拿着纸糊灯笼都跑没影了,他还端着碗在后面慢慢走呢,而且那个时候大人是不让拿着纸糊灯笼跑着玩的,因为农村的草垛多,怕灯笼破了发生火灾,每次我们看见大人来了,就赶快跑,跑慢的就只能被大人逮到挨一顿骂。</h3> <h3> 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儿时的乡下,每年进入腊月生产队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文艺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只要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人演的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h3> <h3> 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虽然家家户户都是满桌子的美酒佳肴,各种各样的元宵,但却再也感受不到那时一家人苦中带乐的滋味。</h3> <h3> 现在的农村好多年没有踩高跷、扭秧歌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玩扑克,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儿时元宵节的那种喧闹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直至今日,挥之不去……</h3> <h3>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我向往、使我留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