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小的时候,每年元宵节这一天,妈妈总要作许多面灯。用粘小米磨的面,用开水一烫,揉到 ,作成各种动物模样,背部作一个窝,边缘一圈突起,蒸熟,中间用棉花缠绕的细材杆插在小窝中央,倒上食用油,面灯就做好了。要作十二月的面灯,每人一个的属相面灯。天黑了不再用其他照明,送灯、点灯、添油,全家到处被照的通明,增强了节日气氛。睡觉前或第二天早上收灯。面灯收回来就能直接吃。大部分面灯第二天早上,切片热锅炕成外黄脆,里粘的然面,或用油炸成粘糕或切块煮进菜糊汤内吃……。</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传统活动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p> <h3>面灯也叫面盏、棉花灯,一种元宵节面食,汉族岁时风俗。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用食用油作燃料,多用谷物桔杆缠上棉花做灯芯,故称棉花灯。</h3><h3>大多数人家在这一天要捏12盏类似碗状的面灯,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精致的褶,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h3><h3>面灯多流行于北方地区,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淮北地区的面灯上要捏出十二个褶子,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掀锅后,从灯里所蓄的蒸汽水推断月份的旱涝,预测年景。</h3><h3>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棉花灯在元宵节晚上点起来照明,这一天家里一般不用其他灯具照明,童谣曰:“棉花灯唻,照照眼唻,三年不害眼唻!”孩子们人手一只端着出去“闹元宵”,油尽而食。</h3><h3>在元宵节那一天,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为了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富足平安。</h3><h3>捏12盏类似碗状的面灯,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精致的褶,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然后放在笼屉里蒸熟。哪盏面灯里存的蒸馏水较多,就意味着这盏面灯代表的那个月份会有较多的降水。黄淮地区常年气候干旱,人们常为了雨量少而发愁,用面灯来占卜,大概寄托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希望。</h3><h3>面灯还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常见的有狗、鸡、鱼、龙、猪等。不同的动物面灯要摆放在不同的地方。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h3><h3><br></h3> <p class="ql-block">蒸面灯是老家过元宵节最重要的节目,就像过年包饺子一样必不可少。每到元宵节的下午,各家各户都在忙着蒸灯。 </p><p class="ql-block"> 龙灯是必须要蒸的,因为龙掌管着一年的风调雨顺。把一团面反复揉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条,(长短粗细可根据面的多少而定。)就做成了龙的身子。粗的是龙头细的是龙尾。把龙身平放在面板上,用剪刀在上面剪出整齐均匀的面刺,就做成了龙的鳞。选油亮饱满的花椒种子摁在龙头的两侧,就成了龙的眼睛。龙头上还要选取枝杈均匀的埽篾装饰出龙角,用剪刀小心地剪开龙嘴,再放上瓜子大小的一点红纸,就是龙的舌头,舌头上要放一枚硬币,象征着财源滚滚来,最后把长龙盘起来,中间做一个小巧精致的面碗,已备蒸熟后装油插灯捻用。这样,一盏龙灯就做成了。 </p><p class="ql-block"> 最普遍的是碗状的面灯,当然要比普通家用的大碗精致得多,碗口处还要捏上各式的花边。这种灯一般要做12个,代表一年有12个月。每个灯的侧面都要捏上小面撮,一月的灯捏一个,二月的捏两个。依次类推,直至捏完12个。 </p><p class="ql-block"> 蒸好的灯出锅了,首先要看一下哪个灯碗里存的水多。因为蒸的时间长,水蒸汽就会变成水存在灯碗里。可老人们却说这是有讲究的:龙灯里存的水多,表示今年雨水多;反之,则说明今年要干旱。最好是不多不少,风调雨顺嘛!12个碗灯中哪个月份的灯碗里水多,就说明那个月下雨要多。没水的灯就说明那个月要干旱。据说以前的老人们都是根据这个来安排春种秋收的。 </p><p class="ql-block"> 如果家里有小孩子,一般都还要蒸一盏勺子灯。灯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勺子的把上还要捏一两只调皮可爱的小老鼠趴在那儿,等着点灯时偷喝油呢! </p><p class="ql-block"> 蒸好了灯,傍黑的时候就要点灯了。用火柴杆儿缠上一点棉花,插在灯碗里做灯捻子,往碗里倒上一些豆油,点上火,面灯就亮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这里,元宵节的晚上,各家各户的大门口和家里的每间屋子都要点面灯。因为老人们说那灯光可以驱邪,给人带来幸福和好运。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老人们一边点灯一边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照照头,不生疮;照照墙,蝎子不蜇香莲的娘。于是大家都争着抢着让灯光照着自己,都希望自己能让灯光照得“百毒不侵”。记得那时候,就连鸡圈、猪圈、狗窝等犄角旮旯都得端着灯照一遍,好像是让动物们也沾点光,感受到人间的幸福吉祥。 </p><p class="ql-block"> 家里的灯点着了,孩子们都端着自己的面灯去大街上聚会。大家笑啊跑啊,可热闹啦!哪个孩子手里端的灯好看,大家就会夸他妈妈手巧,他也满脸的自豪。有调皮的孩子还会趁别人不注意,抢着咬一口别人手里的灯。因为蒸灯的面里要放盐和花椒粉,而且面要和得很劲道,所以面灯是很好吃的。大人还说,女孩子是不可以吃点着的灯的,吃了会长黑眼圈的。那时我有点不相信,后来才明白那时老人们偏心男孩子,,故意那么说的。 </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街上玩够了,家里的灯油也差不多熬完了。跟着妈妈查看一下面灯里的灯花结得是否好看,灯花结的好看,就预示着今年的幸福多。妈妈一高兴,可能还会让你吃一个面灯呢! </p><p class="ql-block"> 点完的面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薄片和面条一起煮着吃。但是龙灯一定要留到农历二月二才能吃。“二月二,龙抬头”,我们就可以吃上龙肉了!每到这天早上,用青菜炸汤,再把提前两天泡在凉水里已经变软的龙灯分成小块放在锅里煮,配上一把面条,这就是地道的龙须面了!吃这种面也是有讲究的: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吃龙头和龙腰的。吃了可以强身健体,不腰疼。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龙肉”确实好吃,“龙汤”真的鲜美! </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蒸面灯,吃面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成家以后,自己当家作主了,蒸的面灯可以随便吃了。于是乎,蒸灯的兴趣更浓了,其间的乐趣更多了……。</p><p class="ql-block">蒸面灯、点面灯、吃面灯是多么直得回忆的快乐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