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百余年来,外滩一直是上海的一个重要地标和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外滩一般是指从金陵东路至北京东路外白渡桥的黄浦江西岸道路,全长约1300米。外滩东面即黄浦江,西面为一幢幢新哥特式、古典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迥异的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矗立在黄浦江畔的建筑群,虽不出于同一位设计师,也不建于同一年代,但色调和整体轮廓却惊人地协调。如今,时尚与现代开始注入其中,外滩建筑群正以更迷人的风姿诉说着那穿越百年的风华。</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br></h5><h5>外滩气象信号塔▽</h5><h5>建于1907年,阿脱奴婆式风格。马第设计。阿脱奴婆式风格的信号塔现存于世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h5><p class="ql-block"><br></p> <h5><br></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左向右序列▽</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外滩1号:麦边大楼,建于1915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新古典主义风格,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海洋行设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外滩2号:上海总会大楼,建于1864年,1910年重建,新古典主义风格,马海洋行设计。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1971年为东风饭店,2011年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外滩3号:联合大楼,建于1916年,折衷主义风格,共和洋行设计。</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自由复兴式建筑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立面三段式设计,底部为贯通二层的落地券窗,主入口两侧竖立巨大的爱奥尼克立柱,其上是布满雕饰的山墙。东北转角顶部有巴洛克式塔亭,结构优雅,线条美丽。现为汇聚艺术、音乐、时装、餐饮及文化的聚会场所。</span></h5> <h5><br></h5><h5>外滩5号:日清大楼,建于1925年,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德和洋行设计。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h5><h5>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建于1897年,英国哥特式风格,马利逊洋行设计。现为高档餐饮和品牌店入住。</h5><h5>外滩7号:电报大楼,建于1906年,新古典主义风格,通和洋行设计。九十年代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泰国盘谷银行入住至今。▽</h5> <h3></h3><h5><br></h5><h5>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br></h5><h5>外滩7号:电报大楼<br>外滩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古典主义风格,通和洋行设计。现为招商局集团上海总部。▽</h5> <h5><br></h5><h5>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建于1923年,仿古典主义风格,公和洋行设计。现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h5> <h5><br></h5><h5>外滩13号:上海海关大楼,重建于1925年,欧式复古主义风格,共和洋行设计。现为上海海关。▽</h5> <h5></h5><h5><br></h5><h5>外滩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h5><h5>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h5><h5>外滩13号:海关大楼<br></h5><h5>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建于1948年,装饰艺术派风格,鸿达洋行设计。现为上海市总工会。▽</h5> <h3></h3><h5><br></h5><h5>外滩15号甲: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原有的灰白色大楼建筑风格与外滩沿岸的“万国建筑博览”很不协调,被戏称为外滩“镶牙工程”。2008年年初拆除重建。</h5><h5>外滩15号: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建于1902年,古典主义风格,倍高洋行设计。现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h5><h5>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于1924年重建,古典主义复兴式风格,德和洋行设计。现为招商银行。</h5><h5>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于1921年重建,</h5><h5>新古典主义风格,德和洋行设计。现为友邦大厦。<br></h5><h5>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建于1922年,<br>外滩19号:汇中饭店,建于1903年,新文艺复兴风格,玛利逊洋行设计。现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h5><h5>新古典主义风格,公和洋行设计。现为外滩18号创意中心。▽<br></h5> <h5><br></h5><h5>外滩20号:沙逊大厦,建于1929年,装饰艺术派风格,公和洋行设计。现为和平饭店。</h5><h5>外滩22号:丰华大楼,建于1906年,折中主义风格,新瑞和洋行设计。如今是汇集高级手工定制品牌、时尚艺术中心。</h5><h5>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建于1937年,中国元素的艺术装饰主义风格,陆谦受设计。现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h5><h5>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建于1923年,新古典主义风格,公和洋行设计。 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h5><h5>外滩26号:扬子大楼,建于1920年,仿古典主义风格,公和洋行设计。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h5><h5>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建于1920年,美国复古主义派风格,马海洋行设计。现为罗斯福公馆。▽</h5> <h5><br></h5><h5>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br>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建于1922年,近代复古主义风格,公和洋行设计。现为央行上海清算所。</h5><h5>外滩29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建于1922年,带有法国情调风格,通和洋行设计。现为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h5><h5>外滩32号: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1872年重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风格,格罗斯曼&鲍伊斯设计。现为上海半岛酒店。▽</h5> <h5>外滩万国建筑全景▽</h5>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谢谢分享!</b></h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