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南岳衡山非遗音乐会

夏美华

<h3><br></h3><h3> 2月15日晚上应文广新局的邀请,作为老年大学舞蹈老师及导演受邀在松露街观看“望岳”南岳衡山非遗音乐会。</h3><h3> 晚饭过后,与会的老师及各部门的文艺工作者们三三两两步行来到剧场,有心昂首入内一睹为快。进入剧场古色古香,浓浓的中国红喜气洋洋扑面而来。摇曳的灯光照亮馆内的雕梁画栋。馆内左侧开辟出皮影戏演厅,主厅里侧陈列着中国戏剧华服。精美的手工艺加上丝绸光滑丝润的质感,让人啧啧称赞,仿佛穿越时光。</h3><h3> 主场堂屋里左右两三列太师椅中摆放一小几,小几上一篾斗,内有红薯片和“猫耳朵”两色传统美食,搭配一座一盅禅茶。随行几位就坐,打开茶盅盖,刚泡的红茶在静置的绿色的茶盅里氤氲出缥缈雾带,深的褐、浅的褐,轻轻摇晃杯子化成一碗新亮的红。习惯性的呼出一口气,慢抿一口,淡香萦绕齿间。耳边传来的咿呀曲调,抬头一看屏幕上贴心的管理人员为待场的观众播放《天仙打金龟》的剧目。忍不住手抚茶杯随着曲调摇头晃脑,十分惬意。</h3><h3> 大约7:30场内已经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无票要求观看的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主持人时而普通话、时而南岳方言,颇具诙谐喜感。一番说辞,马上“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音乐会在舞蹈《过了腊八就是年》中拉开序幕。紧接而来就是《南岳大鼓》,南岳衡山的千年古风、名胜古迹在鼓点声中伴随这女老师高亢的曲调娓娓道出。场内频频爆出喝彩声。南方小调《南岳大鼓》唱出了五岳衡山南岳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嘹亮高亢的士气和香火旺盛的蓬勃之势。紧随其后引进的川剧《变脸》,更是引得男女老幼目不转睛。</span></h3><h3> 本场节目最大特点还在于南岳方言被精用之于戏、曲、节目之中。一是节目《南岳方言》,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个“嘛咯”引爆了全场的气氛。二是小品《过河》,天仙之灵巧和艄公之拙笨,精心编写的台词和细致入微的表演浑然一体,让人捧腹大笑。三是《茶山情歌》是用后山方言唱的,在爱情的故事背景下既表达出南岳青年的“爽快辣利”之气,又表达出初遇爱情的“忸怩婉转”之美。最后给观众们呈上一杯正宗地道的“湖之酒”,声色味之美妙融合一体,时代、风土、人情之新浑然其中,真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妙。</h3><h3>&nbsp;看完本次演出,我身为南岳人顿感“南岳人的文化自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