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公冶长第五</b></h3><h3> 《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四篇是孔门学问的纲要。从这篇开始用一些事件和人来具体说明孔门的学问。</h3><h3><b>【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b></h3><h3>孔子说公冶长:“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人。虽然他现在身陷牢狱之中,但这并不是他自己有什么罪过。”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说南容:“国家兴盛的时代,他会被得到重用;国家昏乱的时期,他也能够免除受到迫害而自保。”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有人读的这里,说什么南容之德高于公冶长,孔子为了别人不说嫌话,就把侄女嫁给南容,女儿嫁干公冶长。这才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嫁女普遍人家也知以长幼年龄,衡量才德性格以选相配之人,何况是圣人。这里弟子择这两件事是为了体现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识人修养。不以功名利禄地位高低取人。</h3><h3><b>【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b></h3><h3>孔子评价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一个君子!如果说鲁国现在没有可以称为君子的人,他从哪里学到这样的好品德呢?”这一方面是对子贱的评价认可,可能当时有人对孔子及其弟子有不公正的评说,孔子借评价自己的学生反驳。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对“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种文化道理传承的说明。</h3><h3><b>【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b></h3><h3>子贡听到孔子评价子贱为君子,坐不住了,也来问自己:“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就像是一个器皿。”子贡又问:“是什么样的器具?”孔子说:“就像宗庙里的瑚琏。” 前面讲“君子不器”,这里评价子贡是个器皿,有人说这是孔子骂子贡。其实不是骂,人家是个好器皿,宗庙里的瑚琏。这意思是说子贡有济世之才,但还未达到“君子不器”的修养。</h3><h3><b>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b></h3><h3>有人说:“冉雍有仁德但是不善言辞。”孔子说“何必一定要善于辞令呢?强词夺理与人辩论,必然常常惹人憎恶。我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但有没有仁德不能用是否有口才善言辞来评论?” 这里是借冉雍来说明君子应具有“讷于言,敏于行”的修养。</h3><h3><b>【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b></h3><h3>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孔子为此感到高兴。 有人说孔子因漆雕开能自谦而高兴。我觉得是漆雕开能实际奉行老师讲的“不患无位,患无以立”这句圣训而高兴。</h3><h3><b>【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b></h3><h3>孔子说:“我的仁道如果不能被实行,我就乘桴去海外传道。能够跟从我远游的,恐怕就只有仲由愿意吧?”子路听后心里很高兴。孔子接着说:“仲由的武勇好义胜过我,但过勇不可取,要适可而已。” 孔子以“乘桴远去”感叹当今之世之道不行。子路闻喻而喜,足见其性格直爽好勇了。“勇”是优点,过勇则又是缺点。所以孔子赞其勇胜己,同时也劝戒其“不可取”。不幸被孔子言中,卫国判乱,子路最后还是以“勇”终其一生。</h3><h3><b>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b></h3><h3>孟武伯问:“子路是有仁德的人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任用他掌管军事,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孟武伯就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呀,对于有千家居民的城邑或百辆兵车的封地,可以让他承担管理之责。但是,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德。”孟武伯就又问:“公西赤怎样?”孔子说:“公西赤呀,穿着官服,束起绅带,立于朝堂之中,可以让他接待宾客,办理交涉。只是我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这节通过与孟武伯问答,孔子客观评价了三个学生的能力,但都“不知其仁”。有人说从这看出仁道的标准很高,“不知其仁”就是说这三个学生纵然各有所长,能治国为政,但距仁德还远。我倒觉得这不是说仁德标准之高而不易得。而是说明仁德是种个人修养与能力地位无关。个人能力大小,地位高低不代表是否有仁德。且不说我们身边那些“为富不仁、为官不仁”之徒,在孔子弟子颜回身上也能看到“仁”绝不是个人功名利禄的体现。</h3><h3><b>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b></h3><h3>孔子问子贡说:“你与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回答说:“我哪里敢与颜回比高下?颜回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我充其量也只是能够由此及彼罢了。”孔子说:“你是不如颜回!我与你一样都不如颜回呀。” 孔子不如颜回?老师不如学生?孔子和子贡在这谈论颜回的什么能力。有人说孔子看到子贡能自知,有“自知之明”,说“吾与汝弗如焉”以鼓励子贡。我认为孔子一样有“自知之明”,说了句大实话。我们用孔子后面将要讲的“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学者”来解这段话就明白了。孔子和子贡谈论的不是颜回学习方法能力或经世济民的才能。而是人的“天性”,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我们今天说的先天资质吧。颜回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天资很好。我们看孔子一生,孔子是属学而知之的人。但是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在成圣成贤的修身之路上就胜于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的人呢。其实不一定,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的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至善,成圣成贤。殊途同归而已。这里我们不在多讲,待学到那节再述。</h3><h3><b>【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b></h3><h3> 这节通常这样理解,宰予大白天睡觉了。孔子大骂宰予像朽烂了的木质不能雕刻,像粪土所筑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一点办法。还说通过宰予改变了自己的认知,:“先前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取他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给了孔子的启发。且不说像前面“哀公问社”,七十二贤之一的宰予没有这么不堪,大骂人的风格也不是圣人的形象。再说“谨言慎行”或“视、观、察”之于人的方法孔圣人还需学生宰予开启?这节我还是推崇南怀瑾大师的解读。这是讲宰予可能身体不好,需要午休“昼寝”吧。孔子对此有感而发,人的身体不健康像朽木、粪墙。意思是成就一番事业,一个人光有学问还不行,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行。像今天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孔子因宰予有感与此吧。还有上一节说颜回有超越老师之“知”,是思想领域形而上的天资,这里通过宰予要说明人还有一种形而下身体的天资。二者缺一不可。</h3><h3><b>【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b></h3><h3>孔子说:“我还没有见到真正的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就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也有过多的欲望,怎么能够做到刚毅不屈呢?” 我们常说“无欲则刚”,这里就是出处了,我们该如何正确理把握“欲”和“刚”呢?我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通常认为无欲就是无所求,清心寡欲。好像出家人,大德高僧才能配称“无欲”。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无欲不是让我们戒食戒色,人的正常需求还是要有的,只要不贪,不纵欲就是无欲。“刚”也不仅是口无遮拦、性格直爽的外在表现,而是内心无欲而有原则的体现。孔子对学生申枨的评价,欲说明刚是无欲的表现,无欲则刚的道理。</h3><h3><b>【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b></h3><h3>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对我做的事,我也不会去强制别人去做。”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所能够完全做到的。” 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矣。”前面孔子对曾子讲“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对其它同学讲“忠恕而已”。“仁”是儒家修身至善之境,“恕”是修身路上的功夫。孔子认为子贡能恕但还不及仁。</h3><h3><b>【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b></h3><h3> 子贡说:“夫子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得到。夫子对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却无从听得到。” 有人说孔子只论人道,不论天道。也有人说弟子们还学问不够,所以孔子不和他们“言性与天道”。佛家讲“法如筏喻”,意思一切有为法就像渡人过河的船一样,目的是过河,而不是船本身。佛家的一切经典、法并不佛家修行的究竟,最高修为不可说,只能自己悟,所以有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我觉儒家讲的“性”、“天道”,形而上的道一样不可用言语能讲的清楚。只能自己慢慢体悟。所以才有子贡这段话。其实孔子讲的“下学和上达”的功夫就是对“文章”、“性、天道”的另一种描述,我们先探讨在这,后面再论。</h3><h3><b>【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b></h3><h3>子路听到好的道理,如果还没有付诸行动,则唯恐听到新的道理。通常人们这样解读,意思子路好勇,勇于实践。我在百度上查阅到一种新解,觉得值得参考,可备一说。“子路很有名望。但没有做到的,很怕也有虚的声望。”,这样解,子路不仅好勇,还特别注重“名符其实”。</h3><h3><br></h3> <h3><b>【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b></h3><h3> 前面几节是通过孔子对弟子的评论来进一步说明修身的学问。从这开始又引入对当时社会人物评说来展示修身的学问。子贡问:“孔文子为什么谥为‘文’呢?”孔子说:“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求教,而不感到耻辱,因此谥号用‘文’是可以的。” 朱子曰:“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敏而不学、多耻下问”者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很是常见,很多人自以为聪明,反而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些人不懂装懂,和人交谈自己不懂,但好与面子还点头称是虚应。古代帝王诸侯死后都以“谥法”评价其一生。可能子贡认为孔文子谥之以“文”与其身份不符。孔子这样回答,一是如朱子语古有以“勤学好问”这种修养为“文”谥的惯例。另是说明谥法主要是对一人一生褒贬的评论,不是对身份地位的粉饰。</h3><h3><b>【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b></h3><h3>孔子评子产:“他在四个方面有君子的修养:他的行为态度庄重,侍奉君主对待事情谨慎尊敬,治理国家能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恩惠福利,征用民力也合乎时义。”这通过对郑国名臣子产的评价,说明君子“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修养。</h3><h3><b>【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b></h3><h3>孔子说:“晏平仲很善于和人相处,与其交往,时间越久,他越令人敬佩。”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名相,个子不高,曾阻止孔子入齐国为政。孔子在这对晏子客观评价,一是展现了君子不以貌以怨取人的修养。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程子语)的道理。</h3><h3><b>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b></h3><h3>孔子说:“臧文仲用雕梁画栋的大房子来养龟(古代以龟为神物供奉),像他这样怎么能说他是个智者呢?” 臧文仲是鲁国的大夫,史书记载其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于国于民,尽职尽责。其博学广知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是“智者”,死后谥之以“文”。孔子对臧文仲是否为“智者”的反问,并不是对臧文仲一生的否定。而是通过对他“居蔡”这种不恰当行为,说明其“智”还不及“仁”。其实《公治长》这篇就是通过孔子对其弟子和当时社会人物的评说,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塑造一个“仁”人应具的修养。我们继续读下文。</h3><h3><b>【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b></h3><h3>子张问:“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之职,没有流露出得意的喜色;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流露出懊恼的怨气;对已实施的未完成的事务,必定认真移交给新的继任者。您以为如何?”孔子说:“尽忠了”。子张又问:“算是有仁德了吗?”孔子说:“他还未知仁是什么。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子张问:“崔子弑杀齐国的君主。陈文子有兵车十辆,马四十匹,但却遗弃不要,去到别的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如同我们国家的崔大夫。’便离去。到另一个国家,则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如同我们国家的崔大夫。’又离去。如此,您以为陈文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够清高的”。子张问:“那么,陈文子是有仁德的吗?”孔子说:“他还未知仁是什么,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 这里通过令君子文和陈文子行为的评论,给我们引出对“出世”、和“入世”两种人生态度与“仁”的距离的思考。令尹子文的“三任三免”能无怨无喜,是一种“入世”态度对事的“忠”。但他为政的主旨是推行霸道而使楚国强盛,有悖于孔子提倡的以仁治国,所以说他“未知,焉得仁?”。而陈文子不惜钱财,但无为“出世”的态度只是个人追求的一种“清高”,与世与民并无益。和孔子“知其不可以而为之”的入世精神相差甚远,孔子对他这种不做为的“遁世清高”也评之于“未知,焉得仁?”。</h3><h3><b>【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b></h3><h3>季文子每件事都经过多次考虑后才付诸行动。孔子听到后,说:“再,斯可矣。”对这句话有两种解读,一是认为做事前需多思,孔子认为三思还不够,需再思。另一是认为三思太多了,正反思两次就可以了。其实遇事二思、三思还是四思,因每个人性格禀赋不同而异。王阳明四句教中“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否告诉我们最高境界的思,是用“良知”知善恶,事情合不合道,用良知一思便知。二、三、四思也许是另外的利益权衡而已。孔子在这说“再,斯可矣”,是对季文子“三思”遇事多虑的一种否定。</h3><h3><b>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b></h3><h3>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安定有道时表现的聪慧明智,在国家历乱时好像变的“痴愚”了。他的智慧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但他的“痴遇”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宁武子是卫国的大夫,这里的“知、愚”不是说宁武子是个圆滑只求自保的小人。而是一个君子能审时度势、顺应时事的一种修养。邦有道积极努力做事,邦无道更要会韬光养晦用另一种方式救世。孔子讲“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就像我们今天的好多人只适合在顺境中发展,一但遇到逆境就不知如何自处了。</h3><h3><b>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b></h3><h3>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留在家乡的那些学生虽志向远大,但是做事还轻易草率,虽然文采斐然,但还需好好栽培、裁剪。” 孔子周游列国,也算看尽天下事。春秋礼坏乐崩之深,孔子宣扬以仁治天下,推行王道处处碰壁遇难。孔子发出回鲁教学的感叹,表面看学生年轻“狂简”,需以裁之。同时也显示出孔子对时世已清,认为推行王道还要以“仁”(人)为本,要从文教基础工作做起了,这里算是决意回鲁教学的“宣言”。</h3><h3><b>【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b></h3><h3>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有人认为孔子在归鲁前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对当时鲁国反对孔子的人亮了个态度。这一说法也合事理。但我觉这更应是通过伯夷叔齐来讨论君子应如何面对“怨”的修养问题。我们知道老子讲“以德报怨”,孔子讲“以直报怨”(我们后面详细探讨),这里伯夷叔齐不“以怨报怨”(不念旧恶),能“怨是用希”。下来,自然就引出要讨论“直”的修养了。</h3><h3><b>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b></h3><h3>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直爽?有人来向他借一点醋,他家里没有,就去邻居家讨来再借给人家。” 这用我们日常生活琐事理解,微生高的行为并无大隘,好像孔老夫子太苛刻了,这么点亊还认真,“上纲上线”。但看了程子的话,也许就明圣人之意了。程子曰:“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 孔子在这是想借微生高对“乞醯”一小事,喻若不直,任其发展之害。下文就讲小不直若发展罔之大了。</h3><h3><b>【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b></h3><h3>孔子说:“花言巧语、满面伪善、过分的表现恭敬,左丘明认为这是可耻的,我也以此为可耻。内心深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对他表现得十分亲近,左丘明认为这是无耻的,我同样也耻于这样的行为。” 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不拘“小直”而发展来的“大罔”。不是左丘明耻之,孔子耻子,是我们时隔两千多年的世人也耻子!</h3><h3><b>【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h3><h3>颜渊、季路恭侍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把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分享使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可惜而抱怨的。”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知道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向往老人都得到很好的赡养,朋友能够互相信守誓约,年幼的孩子得到关怀。”前面通过对各弟子的评说,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及仁。对社会人物行为功绩的评价,也是各有所取,但都未能尽善尽美而及仁。那“仁”的境界究竟该如何描述呢,孔子并未确切下个结论,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人和事上“观仁”。正如子贡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不可得而闻子”。仁的相与用也许可言,仁的体即是“性与天”,自不可用言语描述,只能修身自悟。这节子路、颜渊、孔子言志,也正是对“仁”认知或修养达到的一种程度的表现。正如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h3><h3><b>【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b></h3><h3>孔子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到一个人,他能看到自己或他人的过失就能内省自责的人!”《公治长》篇要结束了,孔子的感叹,也指出了达到“仁”的方法,就是自修自悟。向内心求,“求诸与己”。像佛家《金刚经》上讲的,如来菩萨并不能渡人成佛。人人成佛只能自渡。</h3><h3><b>【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b></h3><h3>孔子说:“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也一定有忠诚守信如我一样的人,但是不如我好学啊。”好学什么呢?当然不是学习文章、诗词歌赋,是学修身修“仁”的学问。这是对上节的进步阐述,意思是人拥有“忠信”修仁之基者很多,人人可以成贤成圣,“人人皆可为尧舜”。但能否实现成就“仁”生,就看你能否自修自悟,能否“如丘之好学”了。朱子曰:“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学之至则可以为圣人,不学则不免为乡人而已。可不勉哉!”朱子对这节的解读适在得心恰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