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四十周年纪念日,四十年前,我军对越南进行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当年参战的情景,如影片一幕幕浮现在眼前。</h3> <h3>1978年11月,我在炮49团任警卫排长,一个调令,我和团里的三位同志一道调到昆明军区炮兵工作。昆明军区炮兵属正军级,领导炮4师、炮65师和坦克团(简称“两师一团”)。我安排在政治部组织处。上级决定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昆明军区炮兵成立炮兵前线指挥部(简称“炮兵前指”),机关司令部、政治部抽人组成,我报名参战获得领导批准。</h3> <h3>出发之前,我给父母亲写了封信,大意是,越南背信弃义,驱逐华侨,犯我领土,伤我军民,我军要对越南开展自卫还击作战,儿子也要到前线,参战是光荣的事,让父母不要过于挂念。当时我想如果有什么不测,就把这封信当作遗书,虽然身在大机关相对安全,但战场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h3><h3> 1979年2月,参加炮兵前指的全体人员乘车到达开远。炮兵前指安排政治部文化处江明义、宣传处李松柏、群工处程铭德和我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并派了一辆北京吉普车供工作组使用,驾驶员是小安</h3> <h3>具体任务是,掌握了解两师一团作战情况,大力宣传部队作战事迹。工作组随同炮49团开赴前线,当时炮49团已在文山县德厚镇集结,我们立即赶到文山县德厚镇与部队会合。2月17日,部队奉命向河口方向开进,由指挥车、炮车、工程车等大小车辆形成的超长车队绵延好几里路,路况很差,全是土路,火炮牵引车柴油驱动喷出的滚滚黑烟和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十米开外什么也看不清。部队经过数小时风尘仆仆的行军,通过蚂蟥堡,到达下水头,准备展开部署火炮阵地。</h3> <h3>车刚停下,我立即下车,只见公路右侧下方一个小山坡上有推土机在作业,推土机把小山坡推成一圈一圈梯田似的台阶,还有一些人在台阶上挨个挖坑,已经堆起了十几个土包,仔细一看,原来是坟墓,前面立着一根木桩。这时有一辆军车停下,从车上又抬下几具烈士遗体准备掩埋。这样的情景给我巨大的震撼!我的第一感受不是害怕和恐惧,而想到的是: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战后这里建成水头烈士陵园)!</h3> <h3>部队很快设置好火炮阵地,周边还有友邻部队炮兵,形成炮兵群。战斗开始的一段时间,每天不时有激烈的火炮发射。火炮发射时,山呼海啸,震人心魄!到了晚上,火炮射击喷出的火焰把大地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我们白天到部队了解情况,晚上在简易竹棚写稿、休息,深夜不断被隆隆的炮声惊醒,那段日子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我们随部队一起就餐,生活保障还不错。一天,一位军官提着枪带着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战士急匆匆赶来,说是有越军特工潜入搞侦察破坏,这让我们紧张起来,提高了警惕。</h3> <h3>火炮阵地是在一条狭长的山凹里,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军事营地,除了炮兵外,还有许多部队后勤留守处,军人很多,友邻部队还送给我们从越南罐头厂(中国援建)缴获的水果罐头。当时我想,如果不是由于我军牛刀杀鸡的强大攻势,越军主力早已撤得远远的话,如有空袭或有炮弹落到这一片区域,都会造成严重的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h3><h3> 中越两国以红河为界,河口我方有一座四连山高地与越南老街隔江相望,山上有炮兵指挥所。听说有一位战士牺牲了,我们立即前往了解情况。这位战士是一名电话兵,当时正在猫耳洞里执行通信任务,一发迫击炮弹飞来正好落在猫耳洞口爆炸,电话兵英勇牺牲</h3> <h3>这个猫耳洞在山坡背面,我们感叹这位战士运气不好,也感到战争的残酷。作战期间,炮兵部队也有伤亡,其中坦克团的伤亡较大,云南方向中越边境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有利敌人隐蔽,不利坦克作战,极易受到攻击。战争结束后,我接受一项任务,编印一本炮兵部队《英烈志》,收录两师一团牺牲烈士的照片、战斗事迹、所在陵园位置等内容,在牺牲的全部烈士中,坦克团占了绝大多数。军人为国捐躯,名垂千古,祖国人民永远铭记!</h3> <h3>战事延伸后,部队向前推进,我们也准备进入越南境内。中越铁路大桥已炸断,我军舟桥部队在江面架设舟桥,源源不断的部队、军需物资从这里运送前线。从舟桥过江进入越南后,感觉越南的公路比起河口边境的公路好多了,全是柏油路,我们的车子可以高速前进。在越南老街一座武警营房大门短暂停留后,继续沿公路向前开进,经过医院、商业区、养鸡场、居民区,到达柑搪,一路上不时见到执勤的警戒部队。柑塘是越南北部重镇,是通往河内主干公路上的军事要地,柑塘磷矿是越南的一个特大企业,年收益占越南财政收入5%。这里曾发生激战,现被我军占领。到达磷矿矿山后,我们看到一些还没拆封的标着“CCCP”(前苏联俄文缩写)的大型机械设备,有几辆国内的平板拖车停在那里,一些工人忙碌着,准备把这些机械设备运走。</h3> <h3>在前线期间,我们在各部队来回奔波,了解情况,开展新闻报道,宣传部队英勇作战的战斗风貌,先后采写了《从前线传来的故事》《人民炮兵建奇功》《打不断的电话线》《挺身接替瞄准手》《英雄坦克手贺全利》等数篇通讯消息在《国防战士报》发表,对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防战士报》在1980年1月对昆明军区各部队一年来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李松柏和我都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作战结束后,我们的工作得到肯定,昆明军区炮兵司令部、政治部对小组成员给予通令嘉奖、记功。</h3><h3>我为人生有当兵的历史自豪,也为和平年代作为军人能参加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自豪。正如一首军歌中唱到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