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 最可爱的人

貔貅

<h1><i><b>1979.2.17-3.16对越“自卫反击战”。</b></i></h1><h1><i><b>1984.4.28打响了收复老山的战斗,“两山轮战”(老山、者阴山)开始,1989.10.13结束,中越战争持续10年。</b></i></h1><h1><i><b>时光如逝,岁月如梭,后人永远不要忘记为国而捐躯的英烈!</b></i></h1><h3></h3><h1><i><b>向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敬礼!</b></i></h1><h1><i><b>向参加中越边境对越作战的老兵战友们致敬!</b></i></h1><h1><i><b>为祖国而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b></i></h1><h3></h3> <h1><i><b>岁月轮回,时间的脚步又一次走进难以忘怀的2月,2月仿佛是一本笔记,它记下了参战老兵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2月仿佛是一本像册,留住了参战老兵永远的怀念。</b></i></h1><h3></h3><h1><i><b>1979年,那是一个用青春和热血谱写英雄的年代,那是一个令所有参战老兵难以忘怀的年代。 </b></i></h1><h1><i><b>1979年2月17日凌晨,在祖国南疆1300公里的边防线上,隆隆的炮弹划过黎明前的黑暗,一场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轰鸣的炮声是复仇的怒吼,手中的钢枪是保卫祖国的誓言,冲锋的脚步是奉献祖国的忠诚,血染的战旗是胜利的召唤,年轻的军人甘用热血铸起了南疆边关界碑。短短二十八天,在历史长河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无数年轻的士兵把宝贵的生命、灿烂的青春留在南疆红边陲,在你们倒下的瞬间还仍然是那样勇敢顽强,在你们倒下的瞬间还设法把战斗任务托付给战友,在你们倒下的瞬间还牵挂着亲爹亲娘,你们倒在了血泊里,永远地离开了战友,永远离开了亲人,永远地离开了缤纷的人间,将绚丽的青春定格在18、19、20岁。你们走了,还来不及看看自己的军功章,还来不及给深爱的姑娘写一封回信,你们走了,走在灿烂的年华里,走在血染的青春里,你们用生命释怀了人生的豪壮,你们用热血诠释了保卫南疆的铮铮誓言。</b></i></h1> <h1><i><b>岁月悠悠,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当年龙腾虎跃的青年战士,如今是苍颜皓首,两鬓已斑。尽管如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拼搏过,我们奋斗过,我们奉献过!我们曾经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部队,奉献给了军营,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国防事业!我们无愧于养育我们的人民,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回首往事,我们怎能忘记那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怎能忘记那煅石成金的革命熔炉?怎能忘记在部队朝夕相处、苦乐与共的朝朝暮暮?</b></i></h1> <h1><i><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廉颇老矣,犹记当时。尽管当年参战老兵大多数已经退役或退休,有少数仍在岗,但老兵们依然珍视当兵的历史,怀念那难忘的战火岁月。二月十七日,只有这些中越战争参战幸存的老兵才知道这一天的所深含的意义,即使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二月十七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参战老兵可以自豪的告诉你,这是我们参战的日子,我们决不会忘记那流血的日日夜夜,因为这是我们的荣幸,这是我们为之而骄傲的一天。因为二月十七日,是我们报效祖国、保卫人民维护世界和平、英勇奋战、血染沙场,为国为民奉献忠诚之日。我们今生无悔,无愧于共和国的卫士,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军人,我们铸就了军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上和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b></i></h1><h1><i><b></b></i><i><b>今天的纪念,永远是我们在怀念过去祖国召唤的庄严时刻,祭拜那些牺牲的英勇烈士,告慰那些圣战的战友和军烈属。</b></i></h1><h1><i><b><br></b></i></h1><h1><i><b> </b></i></h1> <h1><i><b>出征前的誓师大会,战士们即将踏上祖国的南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b></i></h1><h3><br></h3> <h1><i><b>战士们在自制的绘有“祖国在我心中”字样的红旗上签名,表达保卫祖国的决心!</b></i></h1> <h1><i><b>临行前手捧一把祖国的国土</b></i></h1> <h1><i><b>奔赴南疆战场与亲人战友告别</b></i></h1> <h1><i><b>战士写下“遗书” </b></i></h1><h1><i><b>明天就要上前沿阵地了,人人都写下誓言给自己鼓劲。</b></i></h1><h1><i><b>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写下誓言:</b></i></h1><h1><i><b>“绝不怕死,绝不投降,绝不叛变,愿为祖国洒尽青春热血”!</b></i></h1><h1><i><b>年轻的战士们,大多二十岁上下,他们写下“遗言”、立下“血书”。在军旗下宣誓,喝着首长敬的壮行酒,无限留恋地回望着——北方祖国的方向。</b></i></h1><h1><i><b>心里唱着《再见了,妈妈》,便冒着敌人的炮火冲上了布满地雷、竹尖陷阱的战场…………</b></i></h1> <h1><i><b>1986年10月14日,老山前线打响了一场由兰州军区139师416团“特功五连”为主,代号“蓝剑—B行动”激烈残酷的拔点战斗。特别是这次战斗中“战斗英雄”顾金海烈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最后一口气发出的“先救队长”的呼喊,更是感动了无数的国民。</b></i></h1><h3></h3><h1><i><b>1、这次战斗的时间选择在10月14日,实际上有一定深刻的寓意。该次拔点战斗,是兰州军区接防老山战场后首次进攻战斗,要拔点的阵地又是敌人防御敏感度最高的两个阵地,为了达到首战告捷,全歼敌人的企图,因此战斗选择时间上,47集团军宣传干事王红20多年后(该次战斗随突击队拍摄照片,负伤后荣立一等功)回忆说,“10·14,意思就是要动就要他死”。</b></i></h1><h1><i><b>老山军人并不迷信,但我们真的希望有幸运之神。突击队员们几乎全穿着红裤衩、系着红腰带,胸前用绸布做的大红花,许多人都塞到了钢盔中,借此表达自己期待幸运回来的愿望。</b></i></h1><h1><i><b>这是在1986年10月12日的出征誓师大会上,集团军钱军长向作为突击队的“特工五连”连长授“攻无不克”红旗,预示着这场战斗一定能取得胜利。</b></i></h1> <h1><i><b>师长黄俊杰送突击队出征</b></i></h1> <h1><i><b>2、这次战斗,是我军战争史上第一次进行现场直播的战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原139师宣传干事陈耀文在20多年后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评价“蓝剑——B行动”,“这是一场豪华的带有表演性质的拔点战斗,战斗过程运用微波传输技术传输到师指挥所”,当时对这次战斗进行现场解说的是师宣传科干事安小青。</b></i></h1> <h1><i><b>安小青现场解说战斗实况</b></i></h1><h1><i><b>网络上关于“蓝剑——B行动”视频,就是当年安小青组织制作的,这也就是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当时战斗实景的原因。</b></i></h1><h1><i><b>3、参加这次战斗的英雄人生第一次喝“茅台酒”却是为出征壮行。47集团军军长钱树根听到突击队员期望能在誓师大会上喝上“茅台酒”为自己壮行的要求后,为勇士们的悲壮豪情感动,下令千方百计满足。为此当时文山州所有商店的“茅台酒”全部被部队“一扫而光”。</b></i></h1> <h1><b><i>一位突击队员接过军长敬的“茅台酒”,一饮而尽。他瞪大了双眼,说出了那句感动千百万人的话:“人生第一次喝茅台酒,竟然是壮行酒。”成了他永远的绝唱。</i></b></h1><h1><b><i>4、当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反复播放的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顾金海烈士在自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在战友们要送他下战场抢救时“先救队长”的呼喊,不仅感动了全国人民,也真实的再现了老山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血染风采的英姿。</i></b></h1><p class="ql-block"><br></p> <h1><i><b>顾金海,一等功臣,战斗英雄。1966年1月出生于宁夏,1984年入伍,1986年10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10.14战斗中英勇作战,歼越军多名、两次负重伤、壮烈牺牲。</b></i></h1> <h1><i><b>顾金海烈士人生的最后一幅照片</b></i></h1><h1><i><b>其实,英雄的顾金海战友,不仅是一位家庭出身干部的战士,更是一位两次要求到最危险连队的勇士,他先后要求从炮兵团调动到步兵团,又从二线连队调动到“特工五连”参加这次拔点战斗的。</b></i></h1><h3><br></h3> <h3>  </h3> <h1><i><b>常万全师长和出征前的战友在一起</b></i></h1><h1><i><b>5、“蓝剑—B行动”的实际组织者是当年139师副师长常万全。</b></i></h1><h1><i><b>该次战斗的胜利展示了他高超的指挥艺术、军事才能和组织水平,为他在担任军委常委后,担任中国航天工程总指挥,取得一个又一个航天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i></h1><h1><i><b>6、送突击队出征的演出现场,著名军旅歌唱家郁钧剑拥抱着突击队员,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的演唱“血染的风采”、“热血颂”、“小白杨”等歌曲。</b></i></h1> <h1><i><b>把壮行的气氛推到了高潮,他边流泪,边在突击队员战袍上的签名让勇士们群情激昂,热血沸腾。</b></i></h1><h1><i><b>7、“蓝剑——B行动”之后曾经确实发生上级追查我突击队员有无被敌人俘虏之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中国古今将士气节的最高体现。特殊的战场环境和特殊的战争背景,对老山军人保全革命气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当年在阵地上随时胸膛上挂着一枚“光荣弹”的原因。</b></i></h1><h1><i><b>10·14战斗结束后,从越军的广播中,有人突然听到了他们俘虏了我军一名叫“郭振武”的战士,这如同一声惊天的响雷,它不仅让这次战斗的战绩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给老山将士摸了黑。</b></i></h1> <h1><i><b>中间为第二突击队队长祁振武,他在10.14的战斗中表现英勇,为掩护一名负伤的战友,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b></i></h1><h1><i><b>虽然突击队中没有“郭振武”,但突击队队长是“祁振武”,由此判断敌人的广播并非空穴来风。因此,上级对此事十分重视,在幸存者中进行全面调查,紧随祁振武行动的卫生员刘崇被从医院用手术车推到军党委会议室,“血气胸”重伤的他插着氧气瓶,一口气一个字的说,“活着的祁振武和牺牲了的祁振武我全见到了”,“我亲眼看到祁振武被敌人的炮弹炸上了天,炸的残肢断臂,英勇牺牲了。”</b></i></h1><h1><i><b>在2012年搜狐采访参加蓝剑行动的两位兰州籍幸存者,一等功臣刘崇和白国梁时,刘崇说“敌人说俘虏了祁振武,简直是一派胡言。他们估计是找到了他的部分肢体”,白国梁分析是敌人从我们为了分辨人员粘贴的标记上,说出了这个姓名,但把“祁”误认为“郭”。刘崇还说,当时上级为了证实他说的情况的可信度,问他用什么担保,幸运从生死线上回来的他舍不得再用生命做抵押,就说:“我用军籍担保。”</b></i></h1><h1><i><b>宁死不做俘虏,中国军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准则。</b></i></h1> <h1><i><b>8、有几百个弹孔的突击队“攻无不克”旗帜被军事博物馆收藏。蓝剑—B行动中那面浸透烈士鲜血,被敌人炮弹弹片和子弹穿了几百个洞的旗帜后来被到前线收集资料的军事博物馆收藏。</b></i></h1> <h1><i><b>9、蓝剑—B行动战果及其代价。炮兵火力歼敌187人;突击队歼敌87人,伤敌28人,俘虏2人;突击队牺牲22人,伤56人。</b></i></h1><h1><i><b>10、参加“蓝剑—B行动”的139师416团“特工五连”是威震敌胆的三五八旅的后代,是一只旅建奇功,战功显赫的英雄连队,特别是抗美援朝中,打的美国王牌部队狼狈不堪,被中央军委授予“特工五连”荣誉称号。</b></i></h1> <h1><b><i>师长参谋长迎接凯旋的勇士</i></b></h1><h1><b><i>兰州军区在老山战场的首次拔点战斗,率先用其,足见该连队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i></b></h1><h1><b><i>11、参加“蓝剑—B行动”的新闻人员用血的代价换来了最真实的战斗照片。网络上关于“蓝剑—B行动”的照片是47军摄影干事王红、139师摄影干事梁子(女)、416团摄影员侯尚风随突击队战斗中拍摄的。</i></b></h1><p class="ql-block"><br></p> <h1><i><b>战斗中的王红(左一持相机者)</b></i></h1><h1><i><b>王红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他用鲜血拍摄的照片在近20年后获国际大奖。王红、侯尚风荣立一等功,梁子荣立二等功并参加了英模报告团。</b></i></h1> <h1><i><b>侯尚风在战火中拍摄</b></i></h1> <h1><i><b>照片描述:蓝剑B计划”的突击员正在通往1072阵地的路上</b></i></h1> <h1><i><b>照片描述:在1986.10.14,突击队员潜伏在阵地前沿等待“蓝剑B计划”的进攻命令</b></i></h1> <h1><i><b>照片描述:蓝剑-B”出击前夕,在前沿的屯兵洞里,战士们争取时间休息,保持体力。</b></i></h1> <h1><i><b>照片描述:1986年10月14日,蓝剑B行动开始后,我突击队员在我炮兵的掩护下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b></i></h1> <h1><i><b>照片描述:彝族战士罗卜基冲着镜头招手微笑。战斗打响后,罗卜基率第一支突击队五班突破敌前沿,指挥炸掉了三个火力点,歼敌6名,俘敌一名;回押俘虏途中,遇敌一簇炮弹覆盖,他扑在俘虏身上,弹片击中腰部和胸部,壮烈牺牲。</b></i></h1> <h1><i><b>战后惊魂未定的梁子(右一)</b></i></h1> <h1><i><b>梁子 战地女记者 (右一挂相机者)</b></i></h1> <h1><i><b>照片描述:10.14战斗过后回到猫耳洞的突击队员,战士的表情还有些紧张。在战场上一切都必须用生命去换取,还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宝贵,更有意义呢?</b></i></h1> <h1><i><b>照片描述:生死弟兄不离不弃,1986年10月14日,战士申文中为救战友鲜山臣牺牲</b></i></h1> <h1><i><b>照片描述:1986年10月14日,突击队长马全斌率部强攻敌军占领的的604号阵地之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突击队将搜剿打洞,迅速向968高地挺进……</b></i></h1> <h1><i><b>照片描述:1986年10月14日,蓝剑B行动开始后,我突击队员在我炮兵的掩护下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b></i></h1> <h1><i><b>照片描述:在战斗前他们照了这张集体相, 但他们没想到在战斗后,他们中有20多人长眠在了南疆战场上。</b></i></h1> <h1><i><b>当年有许多军师首长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战场。在这场战争当中,我军牺牲了三位高级将领的儿子。</b></i></h1><h3><br></h3><h1><i><b>第一位名叫毛晓东</b></i></h1><h1><i><b>毛晓东在战争之前的训练当中就曾多次拿过优秀,还曾在全军比武比赛当中获得第二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又被送到了军校深造,直到毕业之后才回到部队,可是回到部队之后,恰巧碰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于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加这场战争,不幸的是他在执行夺取高地809时,被越军的机枪手一枪击中,当场牺牲。而他的父亲是我军41军的副军长毛余。毛余将军只有毛晓东这一个独生子,可是他仍然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战场。他作战能力非常强,每次战争打响,他总是端起机枪第一个冲上去,他父亲也对他说过,你就是死,也得给我死在冲锋的路上。</b></i></h1><h1><i><b>当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战场牺牲的时候,父亲坚强的内心也是承受不了的……</b></i></h1><h3><br></h3><h1><i><b>第二位名叫张力</b></i></h1><h1><i><b>张力在参军入伍之后,因卓越的表现被升至副班长。作为副班长的他,受上级任命去侦察敌军防御工事。正当任务完成要回来时,却不料被敌军发现。在和敌人作战的过程中,张力的身上负伤严重。最后在他快不行的情况下,让队友转达了自己对父亲的话,说他没有辜负自己父亲的期待,没让父亲失望。战友这才知道,他是160师师长张志信的儿子。</b></i></h1><h3><br></h3><h1><i><b>第三位名叫曲宁江</b></i></h1><h1><i><b>曲宁江参军入伍还不到一年,就被派上了战场。不仅他的父亲大力支持,他自己也多次找到父亲请求奔赴战场,可惜上级认为他是新兵多次未获得批准。最后在父子两代坚决要求之下上级同意了,在一次战斗当中去,曲宁江受到越军埋伏,为了救战友被越军击中。而他牺牲时年仅19岁,19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青涩年华是美好的青春,可是对于曲宁江来说,他已经在坚定自己信念的道路上牺牲了。他的父亲是41军参谋长曲奎。</b></i></h1> <h1><b><i>毛晓东生前照片</i></b></h1><h1><br></h1><h1><b><i>对越作战中以一敌百的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赶赴战场前与爱妻的最后合影。</i></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1987年底,一个骨灰盒被送入了天津塘沽烈士陵园,骨灰盒上镌刻的名字是“傅平山”,他本是解放军十二侦察队的侦察参谋,常年在中越边境执行任务,在一次侦察任务中不幸牺牲;越军把他的遗体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越南,他们对傅平山恨之入骨,于是想出一个极度侮辱的办法,把他的遗体用水泥浇筑,砌在了越南士兵陵园的门口,凡是进入陵园的人,都要从傅平山的遗体上踩踏而过;我方经过百般努力,也只是运回了烈士的头颅。</i></b></p> <h1><i><b>受伤的战士正在喝路上水坑里的水</b></i></h1> <h1><i><b>河边为战友取水的战士已牺牲</b></i></h1> <h1><i><b>战士时不时拿出亲人的照片出来看一眼,或许这将是他见到亲人的最后方式。战士们大多数都是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子。</b></i></h1> <h1><i><b>侦察兵 受伤被俘受刑宁死不跪,壮烈牺牲,当时毫无道义的越军竟然还带来了外国记者参观整个行刑过程。</b></i></h1> <h1><i><b>杨启良</b></i></h1><h1><i><b>1983年应征入伍,参加了对越作战,带伤孤身作战四个多小时,打退了越军从班到排4次进攻,毙敌18名。</b></i></h1> <h1><i><b>《孤胆英雄》岩龙(1960年—1979年2月25日)</b></i></h1><h1><i><b>傣族,出生于云南省景洪,战斗英雄。197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他摸到距越军不到百米处,突然射击,孤身奋战四小时,击毙越军二十余人。</b></i></h1> <h1><i><b>在搜索残敌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两颗子弹穿过岩龙的胸膛,在他后面的班长看见他倒下来,又慢慢地抬起头,向着北方——祖国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不动了。</b></i></h1> <h1><i><b>图中擎红旗的军人已经中弹牺牲,系35207部队65分队副连长,张大权,党员。贵州省金沙人,汉族。小学文化程度,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1984年4月28日牺牲。授予战斗英雄称号。</b></i></h1> <h1><i><b>中国军人最酷的一张照片,老山“硬骨头排”的排长史光柱。</b></i></h1> <p class="ql-block"><b><i>17岁小战士顾克路出征前请战原声,珍贵录音资料。</i></b></p> <p class="ql-block"><b><i>两山轮战中壮烈牺牲!年仅17岁的英雄,为了拔掉越军的据点,在腿被炸断半截身体的情况下,仍然咬牙炸掉暗堡,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多少痛苦,我们不得而知。</i></b></p> <h1><i><b>这张照片名叫《死吻》</b></i></h1><h1><i><b>1986年对越作战中,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参加了这场战役,为了保家卫国,背井离乡,最后牺牲在战场上。照相机记下了这感人的一幕,一位小战士年仅20岁,身负重伤,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害羞的说出了自己最后的愿望,他想让照顾他的护士能不能拥抱或者吻他一下?因为在他20年的生命中,从未谈过恋爱,也未接触过异性,现在快不行了,他不想带着遗憾离去;听到此话的女护士也是热泪盈眶,她不仅给了小战士一个深深的拥抱,毫不犹豫地抱起了他的头吻了面前的战士,直到小战士永远闭上了眼睛,战士牺牲了……</b></i></h1><h1><i><b>这一“吻”变成了战士生命里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吻”。</b></i></h1><h1><i><b>这个吻不掺杂半点情和欲,只是表达了女护士对于小战士的尊重,表达了白衣天使们,对于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崇高敬意;他们用信仰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让我们记住英雄,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b></i></h1> <h1><i><b>照片的女主角叫张茹,在曼棍洞师指挥所的野战医院里,她参与抢救过一级战斗英雄徐良、“排雷大王”骆牧渊、一等功臣赵维军和多名重伤员,火线入党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其所在的战地女子救护队荣立集体二等功。</b></i></h1><h1><i><b>照片是原47集团军摄影干事王红拍的,他以一名摄影记者的职业精神,希望通过照片告诉人们,战争是如此残酷,而生命又是如此脆弱……</b></i></h1><h1><i><b>在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作战中,牺牲了很多年轻的战士,也留下了无数个感人的瞬间。《死吻》,这是一张最让人感动的照片之一。</b></i></h1><h1><i><b>死吻,也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在老山前线英勇作战的小战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由于在前线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后因伤口严重感染没有能抢救过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卫生员女兵满足了这位小战士的一个请求,给了他一个最后亲吻,小战友感受着年轻女兵的亲吻,含着微笑离开了战友。</b></i></h1><h1><i><b> 这位小战士的名字叫赵维军,是甘肃榆中县鲁家沟村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5年1月入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41师421团5连副班长,1986年7月24日牺牲,荣立一等功。现安葬于榆中县兴隆山烈士陵园。</b></i></h1><h1><i><b>在防御轮战的战斗中,炮声隆隆,战火纷飞,每天都有胜利的捷报传来,每天都会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出现,每天也都会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参战的中国女兵身上的故事更是震撼心灵,令人肃然起敬!</b></i></h1><h1><i><b>这样的情景不仅使人感动,还深深的揭示了战友间生死与共的高尚情怀和人性的光辉、崇高和伟大,让人感到格外的悲壮和温馨……</b></i></h1><h1><i><b>《死吻》震撼人心,催人泪下!</b></i></h1> <h1><i><b>别以为他睡着了</b></i></h1><h3><br></h3><h1><i><b>图为1985年12月5日,第47集团军挥师南下参加轮战,即将赶赴前线的杨越朝与未婚妻卢俏梅在西安车站离别时的动人场景。妻子依偎在丈夫怀里,恋恋不舍。此处一别,或许只有来生才能再见。</b></i></h1> <h1><i><b>有一种花,名叫“十姊妹”。十朵小红花挤在一起,形成一朵鲜艳的大花,十分美丽,30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现场,在云南老山前线,也有这样的花朵,她的名字叫作“老山十姊妹救护队”,她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战争风雨中绽放出来的“十姊妹花”。</b></i></h1> <h1><i><b>1987年1月3日,解放军步兵第421团七连第一突击队副队长梁希军(前左)在阵地上和战友做战前准备,并写下了遗书。1月5日,他在攻击被越军占领310阵地的战斗中牺牲。</b></i></h1> <h1><i><b>八十年代老山对越作战战士尴尬难忍的“隐私之痒”</b></i></h1><h1><i><b>八十年代中越两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边境防御战,其中老山地区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防御战尤为艰苦,当年参战将士隐蔽在“猫耳洞”坚守阵地的事迹轰动全国。在外人的想象中猫耳洞是多么的神秘与神奇,然而只有真正住过猫耳洞才知道什么是度日如年。兵们说:洞中一年,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b></i></h1> <h1><i><b>老兵揭秘老山裸体战争:常常有人问我,在老山作战时,说战士都是一丝不挂、裸身打仗,是否属实?这要从一个我所知道的真实故事讲起:1986年春节过后,济南军区67军一师长带领后方大学生、演员到前线阵地慰问,阵地上有几个没来得及穿衣服、光着屁股的士兵见首长和几个女性突然光临阵地,匆忙躲进猫耳洞里,师长大怒,臭骂坚守阵地的连长;连长流着眼泪解释原因:“由于气候潮湿,加上我们的烈士及越军的尸体运送不及时,雨林日晒,细菌泛滥,我们的战士大多裆部溃疡、腐烂,有的裤头和血肉粘连在一起,十分难受,一丝不挂,实在是无奈之举……”师长和慰问团成员看了战士的伤口,无不流泪!......这就是中国的“大卫”!</b></i></h1> <h1><h1><i><b>在中越边境,中国大部分前沿阵地和越军犬牙交错,双方相距不过几百米,根本没时间建立大规模军事作战工事,双方的阵地都以中小的防炮洞为主,这些洞被称之为“猫耳洞”。</b></i></h1><h1><i><b>猫耳洞的防炮性能很好,解放军在防御中伤亡很少,缺点是空间狭小、闷热、潮湿;云南广西边境是亚热带气候,就算住在通风极好的竹楼里面也无法忍受,猫耳洞大不过几米长宽,小不到一两米长宽,大半处于地下,只有一个狭小的出口在外,根本不可能通风,洞里面温度高,普遍超过40℃,有些高达50℃,正常人几乎无法忍受,体质差的人进去几分钟就会昏迷;温度高还不是更严重的,最惨的还是湿度过高,洞里面到处湿漉漉的,不但人无法忍受,连衣服食物很快就会霉烂,特制的防潮被都是潮湿的,人在里面和蒸桑拿差不多,因为湿度过大,在洞里面根本无法穿衣服,衣服都是潮湿的,很容易粘在身上,让人非常难受,还极容易生皮肤病,甚至全身溃烂,所以猫耳洞里的士兵,百分之百都是全身赤裸,连内裤也不穿,因为根本穿不住;战士们在防御越军炮火时,要忍受猫耳洞里的恶劣环境,而冲锋时则赤身裸体或衣冠不整。</b></i></h1></h1><h1><i><b>这就是为什么两山轮战留下的影像图片中战士们衣冠不整的原因,两山轮战也因其恶劣的阵地环境而闻名于世,这场战争被后来称为八十年代的“裸体战争”。</b></i></h1> <h1><i><b>遇到天晴时,水又成为猫耳洞的奇缺之物。由于敌军炮火封锁,水很难按时送到前线。很多战士在洞中坚守几天几夜,只能喝一口水,洗脸洗澡就不要想了。严重缺水导致猫耳洞里的战士平均一天不到一次小便,大便一般7至10天一次,长的达半个月。</b></i></h1> <h1><i><b>为了生存,战士们只能喝存下的雨水,水里不但有大量的粪便、尿液,还有很多腐烂的老鼠和蛇虫,尽管腥臭难闻,但还是得捏着鼻子把那些水喝下去。这些水也是限量的,根本不够喝,有的战士实在渴得不行,就跑到洞外吸允树叶上和石头上的露水润喉。</b></i></h1> <h1><i><b>光荣弹,是指在老山前线的前沿阵地上的战友们,为了在战斗情况下不当俘虏,不被敌人侮辱折磨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各种资料证明,并没有特殊研制的所谓“临爆时间只有1秒”的专用光荣弹;战士们普遍偏好采用更便于贴合身体携带的手榴弹如82-1型无柄手榴弹作为光荣弹,因为此型号与常见的木柄手榴弹相比,体积更小,更便于携带,没有突出的棱角、突出的保险销等易造成佩戴不适的部分;大量历史图片都成为82-1型无柄手榴弹被战士们用来做“光荣弹”的佐证,光荣弹的本意就是用了这颗手榴弹就光荣牺牲了。</b></i></h1><h1><i><b>引深意义为:战友们当走上阵地的时候,就已经作出了即将牺牲的思想准备;在前线的前沿猫耳洞中坚持战斗的步兵战友们,他们经常遭受热得不行的天气,甚至有时没办法只得赤身裸体在猫耳洞中坚持作战,但无论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武器不离手,特别是“光荣弹”无时无刻都在身上,因此,总挂在身边的那一颗或几颗手榴弹,被大家取名为“光荣弹”,其实质 是“自杀弹”;当激烈的战斗过后,那些英勇的烈士中,有一些就是用“光荣弹”壮烈牺牲的;由于“光荣弹”体积较小,一个成年人一支手掌就能将其握住,因此,携带非常方便…通常挂在裤腰带上(当不穿衣服时,就挂在脖子上,随意拴在腰上或者是大腿上,或者悬在手腕上);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离身,由于“光荣弹”经常在前沿阵地战友们的身上带着时间久了,基本上都由原来的黑色磨得油光光的发亮,可以这样说:“光荣弹”是战友们在战斗的最后时刻,一种心灵上的感情寄托,也是战友们最后的情感归宿。</b></i></h1> <h1><i><b>对越反击战,解放军战士宁死不降,更愿意选择光荣弹;老山地区山高林密,双方战线犬牙交错,有时候中越两军的猫耳洞相隔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越南特工队和中国侦察兵互相摸哨,抓舌头,抓俘虏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对待俘虏一般都很宽容,而且待遇也好,曾发生过很多被俘的越军战俘在战后交换俘虏时抱着我军战士依依不舍嚎啕大哭的情况,而越南人因为经历过长达几十年的连续不停的战争,虐待,杀害俘虏的情况比较普遍,作为两支同样东方文化熏陶下的最能打的军队,都有宁死不降的精神,我军最前线的战士和伤员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保持军人尊严,主动提出配发无柄手榴弹作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手段,称为光荣弹,意思为随时准备光荣牺牲。</b></i></h1> <h1><i><b>图为我军守卫坑道的战士,腰间挂了两颗光荣弹</b></i></h1><h1><i><b>自杀成仁并不是西方军队的风格,西方军队允许在绝境情况下可以体面的投降,但是像解放军这样主动提出配发专门的光荣弹保持军人气节和尊严的,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加拿大纪录片导演拍摄中越战争的纪录片的时候,被中国军人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就深深的被震撼到良久说不出话,是啊,这样的中国军人,有仁有义,跪天跪地跪父母,但是面对敌人宁死都不弯腰的,全世界绝对找不出第二个。</b></i></h1> <h1><i><b>老山战役1.7战斗</b></i></h1><h1><i style="font-size: 20px;"><b>80多人的突击队,自行归来者仅剩8人!</b></i></h1> <h1><i><b>献给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英雄。图为现在的老山主峰,一尊扛枪的解放军战士雕像永垂不朽!</b></i></h1> <h1><i><b>1987年1月7日,中越边境爆发了1979年以来的最大一场战役,这次战斗震惊了老山,震惊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图为在老山战役中牺牲的先烈终寝处。</b></i></h1> <h1><i><b>青山处处埋忠骨,一位墓碑下面曾经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然而他们再也听不见呼唤,静静守护在他们曾经战斗的地方。图为老山烈士陵园!</b></i></h1> <h1><i><b>出征前的突击队员誓师大会,鲜红的五星红旗飘扬,战士们慷慨激昂开赴战场,激战过后,80多人的突击队员能够从战场上自己撤退下来的仅剩8人!</b></i></h1> <h1><i><b>时任417团团长刘亚苏宣读战斗命令</b></i></h1> <h1><i><b>图为第一突击队员的全家福,军区首长出征前与他们的合影留念(照片成了一些战士的遗像)</b></i></h1> <h1><i><b>第二突击队出击前留影(照片成了一些战士的遗像)</b></i></h1> <h1><i><b>火力队出击前留影(照片成了一些战士的遗像)</b></i></h1> <h1><i><b>摄影干事袁熙烈士出击前留下的影像</b></i></h1> <h1><i><b>每年当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场离我们这代人最近的一场战争,那就是这场“中越边境对越作战”,毋庸置疑,这些战士们是我们这一代人中“最可爱的人”。</b></i></h1> <h1><i><b>只见墓碑在,不见战友归,南疆边陲是我们永远的痛!</b></i></h1> <h1><i><b>对越作战英烈永垂不朽!!!</b></i></h1> <h1><b><i>后记:军人是伟大的,也是最可爱的,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如今祥和安定的环境是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沒有当年的自卫反击,沒有当年军人的青春热血和献身精神,和平只是形同虛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当年那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i></b></h1><h1><b><i>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和发展的年代,可是谁又能预料,未来将发生什么? 现在的歌舞升平,或许转瞬就硝烟弥漫。</i></b></h1><h1><b><i>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不惧怕战争!我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军人,当年我所服役部队已做好轮战准备,假如你我一起参战,也许在南疆的烈士陵园的墓碑上有彼此的名字!珍惜眼前,期望和平!向所有参战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礼!!!</i></b></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i><b>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截图</b></i></h1><h1><i><b>还有很多图片因场景过于惨烈,不忍目睹,没有上传文中,战争的残酷,对于未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想象的,珍爱和平,远离战争!</b></i></h1><h1><i style="font-size: 20px;"><b>铭记历史,缅怀英烈!!!</b></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