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犹在 遗韵长存

木鱼

<h3>  在那个视婚外恋为洪水猛兽的年代,我曾被一个美丽的婚外恋故事而深深感动。<br></h3> <h3>  在麦迪逊郡的廊桥,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邂逅农妇弗兰西斯卡,他俩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心灵瞬间就撞出了火花。上苍赐给了弗兰西斯卡一个红杏出墙的机遇,其时正巧丈夫和孩子外出度假,独身在家的她情不自禁出轨了,与罗伯特一起度过了缠绵销魂的四个日日夜夜。</h3> <h3>  四天的相守相爱,到了该分离的时刻,罗伯特希望心上人跟他远走天涯,共度恩爱的时光,但弗兰西斯卡却不愿放弃一个女人对家庭及孩子的责任,最终选择了拒绝。“爱就要尊重”,罗伯特带着对情侣的尊重和深深的遗憾与眷恋,从此浪迹天涯,留下了彼此间年复一年刻骨铭心的牵挂和思念,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br></h3> <h3>  这段浪漫而凄美的婚外情、不了缘,出自于风靡世界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廊桥遗梦》。<br></h3> <h3>  廊桥在剧情中充其量不过一个道具而已,但是廊桥的印象却连同《廊桥遗梦》的浪漫情怀,清晰而长久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廊桥由此而扬名天下,成为人们心中无法磨灭的一道靓丽风景。<br></h3> <h3>  20世纪70年代末,“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浙闽桥梁逐渐撩开了面纱,于是,便有睿智的文人借用廊桥两字的感召力,把当地所有的“蜈蚣桥”统称为廊桥。虽然有人质疑这是哗众取宠,但是廊桥之名的秀美响亮还是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喝彩。其实顾名思义,将筑有廊屋的桥梁叫做廊桥,应当名副其实,无可挑剔。</h3> <h3>  位于浙闽边界的泰顺县,是浙江省最南部一个山区县,境内山峦叠嶂,群峰林立,旷谷幽回,溪涧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岁月的长河中,先民为了行路的方便,在这青山绿水、山涧沟壑之间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梁,至今还保存着各式古桥梁500多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木质廊桥(当地称“蜈蚣桥”)有33座,是中国现存廊桥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因而有“中国廊桥之乡”之美誉。<br></h3> <h3>  我第一次遇见廊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泰顺三魁,当时因公务缠身,只是走马观花而过。后来再去泰顺,也总是因为种种原因,每次都与古朴典雅的廊桥擦肩而过。这一回去泰顺参加会议,我暗下决心要挤出时间去好好拜访廊桥,这当然纯粹是为了亲近廊桥,了解廊桥的前世今生,绝对没有复制罗伯特艳遇的期待。<br></h3> <h3>  泰顺的古廊桥散布在崇山清流之间,去看哪一座好呢?在泰顺文友蓝君的指点下,我将目标锁定为泗溪镇的溪东桥和北涧桥。这是由一对同门师徒分别建造的木拱廊桥,溪东桥由师傅主建,北涧桥为徒弟所造,两桥造型相似,遥相辉映,所以人们称之为“姐妹桥”,被公认是泰顺廊桥的代表作,并冠以“世界上最美丽廊桥”的美誉。<br></h3> <h3>  从会议所在地浙南大温泉——泰顺山庄出发,车子走了20来分钟,就进入泗溪镇东镇,映入眼帘的是凌空飞架在溪东上游的溪东桥,当地人又称“上桥”。这是一座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道光七年(1827年)再次修造,全长41.7米,宽4.86米,高10.35米,跨径25.7米。在二层拱骨相贯而成的架梁上,建有长廊式桥屋15间,中间三间突起为楼阁,设有神龛,绘有壁画,桥台用花岗岩块石磊筑于两岸山崖之上,桥头与中间楼阁飞檐翘角,直指云霄,颇显空灵大气。为了防止桥的拱骨、梁柱遭受风雨侵蚀,桥身两侧均装有风板,通体漆成朱红色,虽经长年的日晒雨淋,已略显斑驳褪色,然而一抹飞红衬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是能平添几分妖娆。<br></h3> <h3>  遥望廊桥,似一道空灵的彩虹飞架在碧水潺潺的溪流上,恍如一位隔绝尘世的仙子,多么飘逸,多么和谐,让人颇感赏心悦目。清代文人张天树的赞美“凌虚千尺驾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用于廊桥可谓恰如其分。<br></h3> <h3>  如今,离溪东桥10多米处的上游,已建有一座公路石桥连接了溪流的两岸,成为交通要道,而溪东桥的交通功能已经消亡,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作为浙闽桥梁历史的重要文物,当然还会长期受人关注。<br></h3> <h3>  距溪东桥西北仅约一公里的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嘉庆八年(1803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重修,长51.7米,宽5.37米,高11.2米,跨径29米,坐落在下桥村的东、 南、北三溪汇合处的古渡口,因横跨北溪而得名。桥的结构、造型与溪东桥相似,桥面呈曲拱状,建有长廊式桥屋20间,正中三间突起成二重叠檐,四翼高翘呈大鹏展翅状,气势恢弘。<br></h3> <h3>  廊桥的桥头有16级石台阶,一端连接着村子的石板街,桥头的飞檐与民宅的屋檐犬牙相错,一直延伸到小街上方,十分自然地形成了风雨街道,沿路置有商业店铺,成为了村里的商贸市场,路边都摆满了地摊,不少农妇在兜售本地的木耳、香菇等土特产。<br></h3> <h3>  “高低岭尽见清溪,长空一道飞虹度”。北涧桥不仅造型俊美,周边环境也特别幽丽,千年古樟和600年乌桕树扎根于桥头河埠的泥石中,遮天蔽日,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香味弥远。桥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遍布光溜溜的河卵石,三五成群的女人站在浅浅的溪水中洗涤衣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还不时传来爽朗的欢笑声。她们的身姿和廊桥、古樟、青山、碧溪、石板路相映,构成一幅典雅纯美的水彩画卷,多么的赏心悦目,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桃花源。<br></h3> <h3>  我从桥的这端踱步到另一端,仔细地打量着一间间古朴沧桑的廊屋,从心底钦佩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巧夺天工的造桥技巧。<br></h3> <h3>  北涧桥旁边有一个廊桥文化展览室,创办人姓周,是一位退休教师,电视节目曾多次播放他的事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廊桥的历史和文化,收集了许多资料、模型,并自费租借了桥边的民房作为展览室,向游客宣传廊桥文化。<br></h3> <h3>  从周老师的解说中,我才稍稍明白廊桥的结构原理是:通过构件纵横相贯,交叉搭置,相互承托,逐节伸展,形成完整的木撑架式主拱骨架。利用廊桥受压产生的摩擦力,使构件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圆木,别压穿插,搭接而成,结构简单而奇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先民的智慧。<br></h3> <h3>  如长虹饮涧、似新月出云,秀美而优雅的廊桥,无疑是泰顺山城的一道奇丽独特风景。有风景就会有故事,我冒昧地问周老师,几百年来,泰顺廊桥上有没有发生过浪漫爱情的故事,周老师微笑着摇摇头。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忽然感到有些惋惜和遗憾。也许我在故事前加了浪漫爱情的定语,使周老师回答有点为难。<br></h3> <h3>  “绿水摇波,一曲廊桥吟梦调。”我想,廊桥应该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或许贫困朴实的山民,演绎的是另一类壮美朴素的故事。<br></h3> <h3>  返家之后,从廊桥有关资料中查阅到,泰顺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廊桥——“三条桥”,始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它的木栏板上题有一首《点绛唇》:“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br></h3> <h3>  这首多情忧伤的小令,给人无限的遐想,遗憾不知是何时何人所作,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有几多浪漫,有几多怨愁 ……<br></h3> <h3>  文: 木鱼原创 图: 部分选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