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尔泰《寻找家园》

柯南妈妈

<p>第一次知道高尔泰,是因为我的同事兼老乡,著名作家余一鸣老师。我曾经问余老师他是不是高淳最有名的名人,他立刻否认,谦虚地说高淳出去的名人很多,其中,高尔泰先生应该是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并且也告诉了我他与高尔泰先生家的一段小渊源。</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寻找家园》是高尔泰的一本自传体文集,用“度娘”的话说:“他用一本书书写一生,苍莽浑厚、精洁优美。他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回忆,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对灵魂的深度挖掘。书中浓墨重彩刻画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记录了很多真实的生活事件。人性中的恶一再有机会被放大、扭曲。高尔泰用文字还原了许多琐碎小事和日常感觉,丰富着大历史。一种稀有的、似古君子的强健宽厚之风贯穿全书。”</span></p> <p>无独有偶,我的老乡小妹妹媛媛也是个爱书之人。有一次她恰好也和我提到了高尔泰,并且向我推荐了他的《寻找家园》,记得当时她只跟我说这本书不错,值得一读,并没有详述其中的细节。</p> <p>闺蜜小雨是高淳媳妇,那一段时间咱俩喜欢互相买书或是推荐书籍,散步时我与她提到此事,她立刻就上网买了两本,一人一本。我们约好一起看,看完交流。结果呢,她看完了,跟我说“还可以”,而我读了几页,看着厚厚的这本30多万字的书,就打了退堂鼓,丢在一边再没管它。</p> <p>这本书在我家躺了差不多两年以后,这个春节,我突然忽然对它有了兴趣,决定坐下来读一下。没想到,前几篇读完,我就有点欲罢不能,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并且,读完以后的这两天,走路散步遛狗都还会不断地想到书里的情景,忍不住坐下来,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一下我读此书的所思所感,也算是对这个寒假的一个小结吧。</p> <p>我总结了一下,此书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p>第一,当然是因为高尔泰是我的老乡。因为是老乡,心底不自觉有了一种认同感,读他的文字,也自然多了一份亲切。因为是老乡,他描述的很多景物,在我读来都觉得亲切无比,仿佛是随着他的文字旧地重游一遍。比如他说:高淳这地方,山高湖大,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比哪里都强。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也与他一样,无端生出一种自豪感来。</p><p><br></p><p>比如他写老家淳溪镇(现在的南京高淳区政府所在地):淳溪镇位于小南湖(如今的固城湖)西岸,没有城墙,但有城门。出东门就是湖,越过苇岸边大片大片的野菱蒲白芦红蓼,可以望见湖上帆影点点。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望见湖那边隐隐约约的一发青山。“沿河绿杨如烟,烟树中白墙青瓦的老式民居夹杂着银灰色的草屋,凄迷沉静。”他的这些描写让我忆起我在高淳水乡的姨妈家度过的童年岁月,似乎他就是专门写给我们高淳人看的。</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h3>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们家逃到了山乡,住在著名的游子山的一座茅屋里。他写道:“屋在斜坡上,可以望得很远,我喜欢;山上郁郁森森,稍有风雨,连山的松涛就像湖水一样,我喜欢;山下的杂木林里,有银杏树栗子树,栗子白果捡不尽吃不完,我喜欢。” 我一边读一边跟着他的文字脑补各种画面,也喜欢上了他的喜欢。在孩子的眼里,即使是逃难,眼睛里看到的也是生活馈赠的各种美好。</h3><h3><br></h3> <h3>作为一个高淳人,高尔泰即使在外漂泊了几十年,他依然是“乡音无改鬓毛衰”。比如他用“没处捉数”描写他不确定的事情;用“不是正路牲口”骂人;写一首七绝最后的韵脚也是高淳方言。这样的文字,只有真正的高淳人读来才会会心一笑。我甚至怀疑他的第一章“梦里家山”会不会就是高淳山乡人说的“梦里家乡”😝 这个还真有待于他老人家当面来解释呢。</h3><h3><br></h3><h3>(突然想起读余老师的书时也经常会读到一些高淳话的表达方式😝)</h3> <h3>本书的第二看点是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高尔泰先生的一生异常坎坷,从书中读到的是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遭遇各种不平等以及令人难以想象的许多非人的折磨,许多评论家说他被流放西北的经历是“在鬼门关前徘徊的经历”。纵使如此,在作者的笔下,你依然可以看到许多人性的善与美好。他写敦煌研究所所长对他的青睐与照顾,他写夹边沟农场的两次邂逅,他写押解他的警察与他结下的友谊,…… 若是自己心头没有那份善良,在那样变态的环境下又如何能感知到世界对你的善意?</h3> <h3>即使被从一个劳改农场押往另一个劳改农场,他仍有心情欣赏风景。在他的笔下:“岗楼映着残阳,一半是玫瑰色的,一半是深蓝色的。”</h3><h3><br></h3><h3>“烟不上升,在大野上凝成长条的沉云,逐渐溶解在暮霭之中,使暮霭混浊而有焦糊味。黄昏里透着晚霞的夜紫。”</h3><h3><br></h3><h3>“时方八月,蒲公英撒着满地银球,浓绿的荆棘丛中,野枸杞已经成熟了,嫣红欲滴。东一丛西一丛的红楼,正开着淡紫色的小花。”</h3><h3><br></h3> <h3>在许多人不堪重负自杀的情形下,他也没有选择消沉,而是拿起了手中的笔。“求生的本能迫使我开始写作。这很危险,但也顾不得了。”</h3><h3><br></h3><h3>因为写作,他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我想,也是因为写作,他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周遭发生的事情,个人的荣辱得失,也就不会看得那么重要了吧。</h3><p style="font-stretch: normal; line-height: normal; font-family: &quot;.SF UI Text&quot;; color: rgb(69, 69, 69); min-height: 20.3px;"><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SFUIText&quot;; font-size: 17pt;"></span></h3> <h3>我家的书房里有一块“玉匾”,十几年前我和花工从旧货市场淘来。说实话,那时候的我,也并不十分理解苏东坡此诗的内涵,如今读到高尔泰先生的坎坷经历,我的脑海里竟一直回想起这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h3><h3><br></h3><p id="body_p"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 p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display: inline-block; font-size: 15px; height: 25px; line-height: 25px;"><span id="body_2_0" data="means_2_0" class="pome-line-span">莫听穿林打叶声,</span><span id="body_2_1" data="means_2_1" class="pome-line-span">何妨吟啸且徐行。</span><span id="body_2_2" data="means_2_2" class="pome-line-span">竹杖芒鞋轻胜马,</span><span id="body_2_3" data="means_2_3" class="pome-line-span">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span><span id="body_2_4" data="means_2_4" class="pome-line-span">。</span></h3><div><p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 p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display: inline-block; font-size: 15px; height: 25px; line-height: 25px;"><span data="means_2_4" class="pome-line-span">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span></h3></div> <p>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受力与坚韧不拔的意志。最著名的如曼德拉,即使身陷囹圄27年,依然不忘为种族平等而斗争。</p><p><br></p><p>平凡又不平凡的如高尔泰,即使在那个留下罪证就是死罪的时代,他依然要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的想法诉诸于笔端,把意义的追寻,化作文字。警醒后人也好,留作纪念也罢,在这样的人看来,个人的得失荣辱,已是一场儿戏。通过抒发与反思带来的理性让他们能够忍受身体的折磨而让自己拥有可以支撑自己生存下去的意义。“拥有了自我,也就拥有了世界。” 我想,高尔泰所说的“自我”,与我们很多人强调的自我,应该不是同一个概念吧。</p><p><br></p><p>正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生命意义而不是结果的追寻,使得这样的人可以拥有更加波澜壮阔的人生吧。</p> <h3>乐观的人,被蜜蜂蜇过后也会想到蜜的香甜;悲观的人,在烟花万重的后面,看到的是荒凉无比的太空。乐观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们听从心灵的呼声,万物不强求,因为知道不可强求。</h3> <h3>本书第三点令人难忘的是作者描述的敦煌文物的痛失,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敦煌艺术的昌盛,以唐为最。虽然后来“一代不如一代”,但一千六百多年的敦煌艺术,其价值还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人们简直像中了邪一样地与各种美好过不去。于是,很多的塑像被砸毁,从“洞子里”清除出去,被拉到戈壁滩上丢弃;还有在被掠夺抢救途中损失的精彩,那更是不可计数;“平时的损失,来来往往敬香赶庙会过路砍柴的人磕磕碰碰,撞断塑像一根手指或一条胳膊,磨掉壁画上一只眼睛或一个面孔,从来没人过问”;“民国十一年,当地政府安置白俄逃亡者五百多人在莫高窟居住,任他们在洞内生活做饭,刻划涂抹,损失无法统计”…… 读着这些描述,身为一个中国人,你如何做到无动于衷?</h3> <h3><br></h3><h3>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张大千先生对敦煌壁画的损伤。著名的张大千先生到敦煌临摹壁画,在莫高窟住了两年七个月,作摹本两百七十多件,也曾呼吁政府围墙保护文物,弘扬敦煌艺术,功不可没。但是,“张大千的临摹,是用透明薄纸在墙上直接拷贝,对原作造成很大的损伤。由于内行人挑选的临摹对象,大都是壁画中的精彩部分,问题就更严重了。后来也有更多的画家与美院师生去实习,也都造成了名画的巨大损失。再后来,莫高窟成了旅游景点,人潮带来的空气污染,环境改变造成的生态失衡,大大加快了壁画酥碱、起甲,大面积脱落的速度,要纠正已经很难。”</h3><h3><br></h3><h3>呜呼,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幸抑或不幸?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古国有多少文化遗产可以任人挥霍糟蹋呢😭😭😭</h3> <h3><br></h3><h3>本书第四个看点是高尔泰先生对各种人物的描写。为了保护国家文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貌不惊人,技艺高超的窦占彪;一心为孩子,为教育殚精竭虑的辛安亭先生;坚持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者韩学本先生;理性与感性都达到极致的苏恒先生;深谙官场之道的驼子刘光琛。还有作者的三个岳母,三任妻子,以及二十多岁的美好年华里自杀身亡的大女儿高林。每一个人物在他的笔下都特色鲜明,令人过目不忘。</h3> <h3><br></h3><h3>读到高尔泰一生中遇到的那些知己或是伯乐,有敦煌研究所的所长常飞鸿先生,兰大、南大、四川大学或是四川师大等的一众教授,他们对真知的追求,人才的赏识,让我分明看到了那个年代如西南联大那样的一群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风骨。</h3><h3><br></h3> <h3><br></h3><h3>而最让我揪心的便是高尔泰先生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儿高林。余老师与她认识,并且在文章中也写过这个叫高林的小妹妹,因此我读到有关她的描写就如同在听一个熟人的故事,总是想知道更多。</h3><h3><br></h3><h3>天性聪慧的高林因母亲早逝,父亲颠沛流离而在人生的早年就遭受了各种磨难,以至于后来患了抑郁症,最后在25岁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h3> <h3><br></h3><h3>如果高林活着,我说不定还有机会认识她,她其实也就比我大两岁。高林以及高林大姑(那个曾经爱做梦的文艺女青年)的遭遇或许都是那个时代带来的不幸吧。</h3><h3><br></h3><h3>实在没有勇气再来咀嚼和分析高林当时的心理,因为所有的苦痛一定都有它的理由,不是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熬过那么多艰苦岁月的高林如何会选择这样的一条路呢?</h3><h3><br></h3><h3>我想,她的离去,带给她父亲的不仅是痛苦与遗憾,应该也有不少的反思吧。</h3> <h3><br></h3><h3>我不是宿命论者,但读了这本书,我忍不住劝说自己,或许人的命运真的是天定的。我忽然又想到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如果俞平伯的考证正确的话,王熙凤的掌上明珠巧姐最后是被刘姥姥从妓院里救出,嫁给了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造化弄人,强悍能干如王熙凤,又如何能预料这样的结局?因此,当你抗不过命运的时候,不如接受。人生真的如同儿戏,你又如何预知你的未来?唯有活好当下,珍惜每一天吧。</h3> <h3><br></h3><h3>叶落归根。漂泊在外的游子,或许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的家园。我们很多人,也一直试图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求一份心中的宁静。我们的家园到底在哪里?高尔泰先生在书中写道:“以前在惊涛骇浪中浮沉,我曾经渴望寂静,梦想着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好安顿遍体鳞伤的身心。现在我得到了寂静,同时也就明白了,寂静不等于安宁。轻柔温软的寂静,有一个冷而且硬的内核:它是刹那与永恒的中介,是通向空无的桥梁。”</h3><h3><br></h3><h3>于是,我释然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