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还击:第二场立国之战!

海军战士007(谢绝送花)

<h3> 2月17日,一个国人不能忘记的日子。40年前的今天,人民解放军在广西至云南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向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发起了自卫还击作战。</h3><h3> 这一场战争已过去40年,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40年来,我们再也没有听见枪炮声,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让改革开放的中国从人均GDP几百美元,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h3><h3> 这个巨变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世界格局。当我们放眼今天的世界,当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普惠成果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是谁奠定了40年和平发展的基础?</h3><h3> 翻开共和国的战争史,共进行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和对越自卫还击战4场战争。而堪称立国之战的,唯有抗美援朝和长达10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无论战争规模还是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都足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h3><h3> 抗美援朝战争被称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之后的立国之战。然而,这场战争距离我们同样太遥远,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只能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它的残酷性。</h3><h3> 发生在40年前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同样被视为立国之战。刚刚走出10年动乱的中国,百废待兴,军队装备、战斗力包括作战思维都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在对越作战初期,表现出指挥教条,战役衔接不严密,对现代化装备不了解等。</h3><h3> 不过,我军中高级指挥员大都身经百战,具备通过战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10年边境战争,不仅显示出我军领导层把握战争的能力,也锤炼出一代具有现代战争思维和实战能力高级将领,演绎出足以载入世界战争史册的战争奇观。</h3><h3> 作为新一代军人,我和战友们有幸参加了这场长达10年的战争,从1979年2月奔赴广西,到1984年参加老山轮战,我们耳闻目睹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当我们回首那场战争时,我们的对手绝不是纸老虎,能够打败法国人和美国人的军队,其战斗力和顽强精神不可小觑。</h3> <h3><b>作者1979年赴广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b></h3> <h3><b>作者1984年赴云南边陲参加老山战区轮战</b></h3> <h3> 任何军人都有英雄情结,当我和战友们收拾行装,将所有东西打包、装箱、贴上封条、写上家庭地址,再放上一封家信——遗书。如果说,在我们内心,此前对战争的所有概念只停留在崇敬英雄的阶段,那么,当自己亲手写遗书时,才知道这不是孩提时代的游戏,也不是影视作品的中的情节,而是要去真刀真枪的战场。</h3><h3> 当军列开进战区,当我们来到前沿,当我们的耳边都是枪炮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没有丝毫的胆怯。关于这些,曾写过系列回忆文章,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那些长眠在地下的英烈们,他们没有看到今天逐步强大的中国。对他们个人来说,也许是一种遗憾,然而,如果我们今天忘记了他们,则是整个民族的遗憾。</h3> <h3>  有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为什么不能忘记为国捐躯的英烈?为什么不能忘记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士?因为我们的今天和那场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分不开。</h3><h3> 当时的越南被称为苏联的走卒、东方的古巴,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当时的中国,刚刚走出文革的阴影,急需一场立国之战提高士气,振兴精神,为改革开放奉献一场奠基礼。能不能打仗,尤其能不能打胜仗,外国军事专家和政客们都拭目以待。</h3><h3> 事实证明,我们不仅敢战、而且善战,不仅教训了越南军队,而且敲山震虎,威慑了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中越10年边境战争后不久,前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所以,说中越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为我国赢得了40年和平发展期绝不为过。</h3><h3> 前几天,去了趟威海刘公岛。站在历史的门口,目睹当年亚洲最强大的舰队,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不堪一击,作为军人,从血管里流淌着一种屈辱感,如鲠在喉,倍感压抑。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样改变了亚洲和世界的格局,100多年来,让我们任人宰割,饱受凌辱。</h3><h3> 今天的人们,包括今天的军人,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场战争?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我们已40年没听到战场上的枪炮声,而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忘战必危,忘战必亡,这是历史的教训。</h3><h3> 2月17日,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古人言:“一将功成万骨枯”,闪烁的将星无疑都是千千万万的士兵的鲜血凝成的。这个时刻,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也祝福经历过那场战争,今天有幸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战友们——明天会更好!</h3> <h3><b>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b></h3><h3><b> 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