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天下班必定路过85℃和巴黎贝甜。每次扑面而来的香气总把我诱进去消费一番。每次结完账瞄瞄清单,心痛之余总会心存一念:我要自己动手做!不就做个面包嘛,多大事啊?又不是研究核武器。</h3><h3>心动就要行动。于是从马云家淘来一件件烘焙小设备:打蛋器、烤箱、面包机、小筛子、小秤、量杯、皮刮子、小刷子……然后又奔新华书店抱回来一大摞烘焙书籍。接下来逛超市背回一批真材实料,什么高筋面粉啦低筋面粉啦黄油啦……万事俱备,只欠动手。</h3><h3>先从简单的下手,比如蛋糕。第一次忙活的过程我就不细说了,出炉端出来一看——塌陷。第一次嘛,可以原谅。第二次忙活的过程也不细说了,出炉端出来一看——焦糊。第二次,也可以原谅。爱因斯坦,大科学家,知道吧?他三只小板凳的故事家喻户晓。第三次,端出来一看——怎么像饼饼呢?呵呵,没理由原谅了。第四次,端出来一品尝——上面焦糊中间还是流质……算啦算啦,做面包可能容易些。</h3><h3>捋起袖子,揉面,发酵,排气,再发酵,上烤箱……出炉端出来一看——坚如磐石,用来打架,能砸出人命。第二次,揉面发酵再排气再发酵……出炉端出来一看——进步是进步了,只是一箱烤馒头而已。感谢婆母,跟我一起默默的啃光。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扔掉浪费啊。我有点心灰意冷,心想,这买回来的烤箱怎么就成炼丹炉了呢?</h3><h3>于是乎,烤箱被束之高阁,面包机也蒙上一层灰尘,打蛋器也被扔进厨房的一角……年底,打扫卫生,突然遭遇家人的强烈批评:你这人,从来都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这破玩意是不是该扔啦?</h3><h3>我扑过去夺下脏兮兮的面包机:使不得!使不得!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哪能说扔就扔呢。跟面包机无关,跟我的手艺有关。嗯嗯,谈不上手艺,跟操作有关。别急,小时候我在作文里常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我将继续完成差一点就想放弃的烘焙事业!</h3><h3>家人问:‘’你小时候有错题订正本么?‘’我老实回答:‘’没有。这跟做面包有什么关系呢?‘’</h3><h3>家人横眉竖眼:‘’问题就出在这里!只晓得蛮干,看书也是随便翻翻一知半解。光豪迈不行啊,要认真总结经验!你以为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我一直都是回嘴回舌,这次只能老实闭嘴。</h3><h3>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一边翻出书一边回闪从前的每个细节。</h3><h3>打发蛋清直到筷子竖立不倒,做到没?没有。差了点儿。</h3><h3>200克面粉,你用秤秤了么?没有。我用小盆掂量掂量,看看差不多就行了。</h3><h3>发酵粉2克,你秤了么?没有。我用的是‘’少许‘’</h3><h3>清水60毫升,你量了么?没有。我用的是‘’大概‘’</h3><h3>揉面揉出手套膜了么?没有。我想又不是做手套,要手套膜干嘛?</h3><h3>每次发酵到2.1倍大,有没有做到?没有。大概一倍多点儿。这不是考研我的耐心嘛。</h3><h3>哦,别说了。都是大概、差不多、少许、微量……难道不懂细节决定品质?要精准!可是小时候姆妈发馒头做菜的时候不多是这样的么?最常用的习惯是自己用筷子沾点尝尝然后根据咸淡再往锅里添加佐料。可是,可是今天做的是西点,不是馒头呀。</h3><h3>今天是周六,拥有大把的时间。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不就做个面包嘛。把书打开!绝对照流程来!每个步骤绝不马虎半点!就这样一步一步……出炉端出一看。瞧,我做的牛角面包!金灿灿,松软软,香喷喷。</h3><h3>触类旁通,不管做任何事,唯有认真执着不放弃才有可能享受成功的快乐。美国人研究得出一个观点,任何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必须进行一万个小时刻苦又专业的训练。也就是说,我要想当一名大师级别的烘焙师,除了每天做,还得坚持20年。呵呵,那会儿我绝对是最受欢迎的老祖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