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秦晋之好说起 (十九)</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一说到吴越争霸,估计大家很快可以说出很多名人和典故来,比方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于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等等。其实人与人没事谁愿意折腾,谁愿意撕破脸争斗呢?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岂不美哉?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国家突然就掐架了,自然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出现的,都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弄到不可调和的局面无非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从争霸的哪一方来看,都是既有道理又显得愚不可耐,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万事万物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体。</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前面我们有说到吴国是发迹于太湖流域,其实比起越国来,吴国算是春秋时期的新兴国家。一开始吴国以部落大多聚集在太湖北部,相当于现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后来到了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000年时,定都于梅里,也就是梅村,现在位于无锡市新吴区。后来随着历代吴国领导人的努力,势力范围覆盖了整个太湖流域,等到了公元前586年,吴国的第十九任领导人寿梦继位,当时还不敢或者说不好意思称王,自称吴侯。大家不妨回忆下我之前篇章的内容,这个时候中原大地正是晋、楚争霸的高峰时期。而偏安一隅的这个小吴,说实话压根儿中原国家就没当回事儿,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原武林大会都没人邀请过他们(还有小越),估计还不够格拿到请帖。话说有想法很重要,但是不付诸于行动就是扯淡,而吴侯梦寿正是有理想又有行动的好青年。在他继位的同年,东周的第十位天之弱子周简王也登基了。毕竟是同根一脉,都是姬姓,吴侯继位后没多久便带上了家乡的特产“太湖三白”风尘仆仆地赶去大城市洛邑,去拜会自己的亲族和天子大哥,而且一路上逐一拜会各国的领导人,态度是相当的诚恳和very nice。这在当年绝对算是一件轰动中原的大事,风头赶上如今的金三哥。许多国家都是第一次听说吴国并目睹吴侯风采,当然也记住了太湖的美味特产。等周天子见到吴侯时,更是满心欢喜,安排御厨特别做了浓香的郑州烩面招待。这次东行之旅,不仅让吴侯看到了中原各国的风土人情,更是摸清了各国派系的情况,回国后就立志奋发图强,奈何当时吴国打渔都不能填饱肚子,从何奋发呢?我们经常看很多的鸡汤故事,其实也要想想鸡肉都去哪里了?喝汤,是填不饱肚子的。而对于吴国,虽然只有鱼汤,但是很快就有能人帮助他们吃上酱排骨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还记得前面说的那个楚国的风流大使屈巫吗?为了一个美女夏姬居然公然叛逃到了晋国,晋景公非常开心,任命他为晋国大夫,当时是公元前589年。五年后,楚庄王的弟弟子反终于坐稳了司马的位置,之前一直对屈巫恨之入骨(因为他一直想要娶到夏姬),现在终于可以逮到机会报复情敌了。因此他对楚共王进言屈巫的种种不是,特别是这个叛国罪,还有就是私奔什么的太丢楚国的大国脸面了,结果在楚王的授权下,子反带领大军直接把整个屈氏(还好屈原晚出生了几百年)都杀得杀、关的关,特别是屈巫的全家都被处死了。这个消息传到晋国屈巫那里,他被气得晕了过去,醒来后咬牙切齿地发誓,一定要让楚国血债血偿。然后进谏晋公,希望能够出使吴国,带上自己的儿子,手把手传授吴国士兵乘车打仗,以便让崛起的吴国进攻楚国,使得楚国难得安宁,简称“疲楚之策”。从此开始,算是吴越争霸的真正开端。可能大家觉得奇怪,怎么就和越国扯上了呢?有时候看问题不要局限于一个方向,我们需要有大局观。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但凡是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会有拉帮结派。既然晋国为了牵制楚国而大力扶持吴国,那楚国自然也可以拉拢越国对付吴国了,当然到这一步还需要一个煮开水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可以凉水煮面条了。而烧开水的这第一把火,正是屈巫助吴开始的。为了报仇,屈巫干脆更名为巫臣(为了和楚决裂,连族姓都不要了,会不会有点太狠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巫臣和儿子来到吴国后,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全身心的帮助吴国训练军队,教会了他们怎么布阵习兵,怎么驾车御敌。总之经过不懈地努力,吴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后进一步吞并了周边的部落和小国,俨然成为东海大国,吴国的领导人觉得当个侯不过瘾,从此又自称吴王了。当然,吴、楚也是杠上了,吴国没事就派兵去骚扰下楚国。从公元前570年算起一直到了公元前522年,这几十年里,吴国和楚国的状态就是没事便掐架,有点像是一个看似弱小但是精神头很好的人,时不时的去偷偷踢一个上了年纪的壮汉,结果自然是经常被壮汉痛揍一顿,但是结果不是最后的结果,弱小的还是好了伤疤继续去踢壮汉。。。如此往复,乐在其中!在这样的锻炼下,弱小的小吴也逐渐长大了,积累了很多的作战经验,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吴国的整体实力。</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之所以说到了公元前522年,因为这一年伍子胥逃亡到了吴国。掐指一算,那年他虚岁39了。不过伍子胥能逃到吴国并不是说长江一叶舟,悠悠哉哉地漂过去的。前篇也说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后,他只能投奔到宋国,因为楚国的公子建当时逃难于此。没想到不巧的是宋国刚好又发生了政变,乱世出英雄更出狗熊,所以先保命要紧。两人又赶紧投奔到郑国,当时郑国公其实还算仁义,唯一的遗憾就是先天不足,老毛病了,就是夹在晋、楚之间来回被揍。而公子建又不甘寂寞做了晋国的卧底,以便晋国能找机会攻击郑国。后来事情败露,郑国公一怒之下便杀了公子建,而伍子胥自然是吓得连忙逃走。郑国派出大队人马追捕,他只能昼伏夜出,抄小路逃到了当时陈国的昭关(现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只要过了这个关卡就是吴国的势力范围了。可惜当时昭关的边防非常严密很难逃的过去,而后有追兵,伍子胥自然是心急如焚,至于是不是急火攻心以至于一夜头发全白,这个,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我就不在这里展开论证了。所以民间流传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更多的是夸张的说法,更有戏曲和小说绘本直接写成“伍子胥过韶关”,实在更是让我这样过于认真的人有点目瞪口呆。记得小时候就这么看的,等大了点了解地理知识后,就经常在想,怎么伍子胥去吴国非要绕道广东韶关呢?!所以无论做什么,特别是做学问还是要严谨点,不要写错别字,不要以错传错,免得成了博士后居然连CNKI是啥都不知道,岂不是贻笑大方?</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说回伍子胥过昭关,幸好和他同行的一个仆人帮他乔装打扮一番,终于在郑国军队赶上前逃过关卡,踏上了吴国的土地。所谓天高任鸟飞,逃出笼子的老虎总有露出獠牙的一天。伍子胥从来没有忘记替父兄报仇,而他以后的所有付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当时吴国的公子光是吴王寿梦的孙子,而他的堂哥当时是现任吴王。公子光一直希望有一天自立门户,成为一国之主,而伍子胥的到来刚好给了他最及时的帮助。公元前515年,乘着楚国更换领导人的空隙,吴国再次偷袭楚国,而公子光更是借助这次机会刺杀了他的堂哥,从而成为吴国新的君主,是为吴王阖闾(难读吧,音同“河吕”)。你是不是以为是吴王夫差呢,别急,这个时候夫差还是新任太子。不过我还是觉得你们也应该记住吴王阖闾的名字,毕竟那个时代有两个大人物都在辅佐他,一个自然是伍子胥,而另一个大人物头上的瓦数实在太大了,你们可以先带上墨镜听我讲。这位就是有大名鼎鼎的兵圣孙武,还没听懂?孙子总知道了吧,《孙子兵法》呢?对了,这就是孙子。吴国的巅峰崛起离不开这两个人,所谓文武双全,不崛起都要被架起来崛起的。话说孙武一开始也是像很多大人物一样,怀才不遇,整天窝在深山里当隐士,没事写一堆别人看不懂的兵法文章,共有十三篇,也就是《孙子兵法》的初稿了。可惜任你再有才华别人不用你,还不是一堆废纸?好在他遇到了一生的伯乐老伍。伍子胥费了极大的气力和耐性引荐他,据说一个早上七次推荐兵圣给吴王,最终才被重用。你没看错,是七次!可能你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牛掰的人物,居然还被拒绝了这么多次。其实没办法,主要是他的理念太先进了,怪只能怪时代没有他进化的快。</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更被奉之为“九大镇国之宝”,其影响之深、意义之大不言而喻。诸葛亮也称赞道:“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有这样的能人相助,吴国称霸,指日可待!</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