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h3><h3> 2月17日,40年前的这一天,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世界嘱目⋯!
四十年过去了,几位战友没有忘记那段:报效国家,奉献人民,血染沙场,气壮山河的历史⋯。撰写了自己亲身参战的感受⋯。
鲁迅先生在一九三三年曾经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写过一篇杂文,题目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其实他说的是反语,目的是"為了永远的不忘却⋯"。
山不会忘记,江河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1979·2·17
</h3><h3><br></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原高炮十五师四十五团 政委刘宝富回忆:郑禄同志写的《怀旧篇(八)》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那时,我和王佑清(后换蔡正文)率三营在硯山县执行保卫砚山洞库机场的防空作战任务。三营阵地和除炊事班外所有人员都住在一个山头上。帐篷连着帐篷,蔚为壮观。
1979年2月17日凌晨5时许,响起了急促而尖厉的警报声,我急忙穿上衣服,拎起手枪和钢盔朝三营指挥所跑去。一进指挥所,只见电话员、无线电员在不停地呼叫,标图员眼晴紧紧盯着标图板,我看图上并没有敌情,汪火根营长对我说:‘43团指挥所下达的部队进入一等命令。’(三营当时接受高炮43团作战指挥)尽管上级没有明确说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开始,但根据15日传达的中央军委《自卫反击保卫边疆作战政治命令》、昆明军区作战《号召书》,上级反复强调‘必须在16日18时前做好一切作战准备工作’的指示,我思忖战斗肯定已经打响了。
果不其然,六点钟接上级通报:西线(云南方向)我陆军部队已经越过边界向越军阵地发起设击。上午九时,将有2O架我歼一6、强一5战机飞越三营上空,要求部队注意识别。
反击战打响的消息传到各连,群情激昂。我来到七连,陣地气氛严肃、紧张,除了指挥员的口令声和操炮时发出的钢铁撞击声,别无杂籁。这天天气不好,远处的群山被浓雾笼罩,我问测手:‘指挥镜能看出多远?’他说:‘能看见六七公里,天气好看十多公里都没问题’。我提醒连长李启才,浓见度不好更要注意对空观察,不但炮瞄、指挥仪、指挥镜加强对空搜索,每个炮手都要用肉眼认真观察,千万不能漏掉空情。说话间,几架返航的我歼击机从阵地上空呼啸掠过。
这一天大家基本上是坐炮待战。下午4点,召开指导员会,收集分析部队思想情况,提出要提高警惕,树立持久战备思想,防止速战速撤,急燥麻痹情绪。规定部队要着装假睡,提高夜间進入一等战备速度。
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我国空军调集13个航空兵师、3个独立团、1O飞行大队,各型飞机774架,起飞3131批8500架次在边境遂行巡逻警戒任务。还调集2个高炮师和数个地空导弹团负责保卫边境机场等重要目标。这种‘挽弓待发,先声夺人’的战术,取得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效果。这是越南空军始终未敢攻击我地面部队和偷袭我前沿机场的重要原因,做为一名高炮战士,我们虽然没能与敌机交火,但仍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br></h3><h3></h3><h3></h3><h3></h3> <h3>原高炮十五师四十五团三营九连政治指导员付荣:</h3><h3>@为人民服务 ,你转发的刘宝富政委的回忆文章,读起来倍感亲切,我当时在九连任指导员,参战阵地就在砚山机场西头小石桥村山坡上,文中所写的内容都是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参战的情景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事。我们这些人今生还参过战,虽然没和越寇面对面交手拼过刺刀,但我们参战前都写过遗书,是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慷慨奔赴战场的。记得出征前全团誓师大会,我代表全团指战员在大会上发言,发言用韵文写成一篇《战斗檄文》,其中有句"七尺男儿生当报国,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表达全团指战员心声。会后当时成指政委郑竹波专门留下我称赞发言写得好。当时全团的士气嗷嗷叫,上战场确实有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气慨。我们高炮部队没有和敌人面对面交手,如果是陆军和敌人贴身肉搏,我相信战士没有一个孬种。连长、指导员多数可能战死了。我看过一个资料,陆军上阵杀敌都是连长和指导员冲锋在前,据说对越作战第一个浪头下来,连长指导员牺牲百分之三十多。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回顾那场我们亲历的战争,我们在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几十万伐越雄师中有我们,血染的军旗有我们的风采,祖国四十年和平建设我们筑基,我们可以对人大声说"我为祖国参过战;我们可以对自已说"今生无怨无悔无愧。<br></h3> <h3> 原高炮十五师四十四团一营一连连长秦原平:</h3><h3> 201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40周年。1978年12月,部队接到作战行动命令。当时我在44团一连任连长,一开始我们估计就要到柬埔寨支援他们抗击越南的侵犯,后来才知道是向云南方向。列车在昆明一个货运站卸载后,改摩托行軍,晚上到达弥勒县,当地民警和民兵配合我部先遣组人员,将我连引导至一工厂内,车间已经打扫干净,地上铺着草席,匆忙吃过晩饭后,组织部队立即休息。第二天,天末亮,连队吃过早饭又开始了行军。下午到达蒙自机场附近,师团先遣组将我们带到指定阵地,我组织连队立即占领阵地,雷达,指挥仪,油机,火炮按战时要求做好射击准备后立即开始挖掘掩体。在重庆出发前,我已给各班长讲过课,每班一根绳子,标好各种掩体的半径,进出口的宽度长度。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简便快捷,到天黑时基本上成型。第二天接着挖,主要是交通壕。我们部队在老挝的经验教训告诉我,掩体一定要到位,四通八达。火炮器材进入掩体后,继续挖交通壕,一直干了五天基本上完工,人员完全不用暴露在地面。刚松口气,新的命令来了,阵地要调整,我连要去占领八连的阵地,大伙一时傻了眼……。军令如山,我们立即行动,忽拉拉的又赶到新的阵地。因为八连是五七炮,跟我们一oo炮的掩体尺寸及炮距不一样,又开始新的一轮折腾。经过几天努力,终于完成了工程。 当然这期间警惕性一点不敢放松,随时准备进入一等。每天在训练中等待那一刻的到来。2月17日早上6点,战斗警报终于拉响。蒙自机场战机轰鸣,直插云天,高度八千,沿着国境线往返巡逻,随时准备居高临下,打击越军敢于起飞的任何飞机。越军当然明白自己的实力,早早把各种飞机转移到南方,避免遭到我军的打击。我们防空部队坐炮待战。随着战斗的进程,改为轮流值班,。每天有战斗简报传发过来,哪支部队哪天推进多少公里,占领哪座城镇,歼敌多少,俘虏多少,让人振奋。陆军回撤后,我们仍然继续保持战斗状态。我们连队的部份物资存放在昆明步校的操场上。我们去检查物资的时候,看到了从越南缴获回来的各种车辆,甚至有涂的五颜六色的公交车。一直到五月份我们才接到回撤的命令。一转眼,40年过去了,和改革开放同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从身强力壮的战士成为了70岁左右的老人。但历史没有忘记,一颗火热的心没有改变,为国尽忠的心没有改变。战友们,让我们相互激励,保重身体,要亲眼看到我们国家,我们的军队更加强盛的那一天!</h3> <h3> 原高炮十五师四十三团一营教导员刘绍亮:</h3><h3> 血染的风采飘扬在我们共和国的旗帜上,那场在异国土地上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其实也曾染红过五星红旗。我们当年这些参加过抗美援越、抗美援老的许多人,1979年初又一次来到云南边境参加了与另一个擅长游击战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闷热、潮湿的丛林进行的一场边境战争。</h3><h3> 我不止一次地站在云山雾海之巅,遥望那些战友们献出生命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庄严、肃穆、自豪和对烈士们的无比怀念及对指战员们的无比崇敬。<br></h3> <h3>原高炮十五师四十五团司令部作战股付股长郑禄:</h3><h3>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中越边境反击战四十周年纪念日。特转发好友美篇《为了忘却的纪念》,借用了鲁迅名言,是不能忘却。里边汇集了我们部队部分战友的回忆文章和感概。对个人来说是经历,对国家来说是意志。纪念不纯是简单的回忆往事,以此奋发今天和明天。強军才能捍卫国家,强国必须强军,实现中华复兴梦,过去我们这样做了,现在、将来还会如此,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疆土上,有一道钢铁长城!<br></h3> <h3></h3><h3>原高炮十五师四十五团卫生队李德超:</h3><h3>《八声甘州》
柳永体。文/闲鹤
纪念对越参战四十周年,为了忘却的纪念
<br></h3><h3>忆枪林弹雨洒边关,一番洗硝烟。</h3><h3>正风华血热,鲲鹏待举,肝胆冰弦。</h3><h3>处处忠魂铁骨,血染战旗鲜。</h3><h3>卫国安家梦,谱写华年。
依旧关山冷月,念故人渺渺,流水潺潺。</h3><h3>想当年风语,犹记马嘶喧。</h3><h3>念斯人,风霜染鬓,梦里牵,喋血那情缘。</h3><h3>谁知我,老骥伏枥,魏武挥鞭。<br></h3><h3></h3> <h3>刘宝富,秦原平,付荣,刘绍亮,郑禄撰文,李德超填词</h3><h3>力学·制作</h3><h3>2019·2·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