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盼望着,寒假终于到来了!带着充实的计划(见我的思维导图)和满满的期待,开启了我的寒假之旅…</h3> <h3><b>活动篇:集体中的快乐—我们共成长!</b></h3><h3> </h3><h1> </h1> <h3><b> 玩伴团—绘本制作</b><br></h3><h3> 绘本是非常适合儿童天性的一种读物,幼时开始我们都读了很多的绘本,比如《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等,从故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h3><h3> 但是绘本制作我们大多没有做过,通过制作能够提高我们的创作和表达能力,集体制作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分工合作能力,且更有乐趣。瞧!我们都很积极认真的投入到了绘本制作中~(ps:这里只能说是制作而非创作,因为我们是借鉴了已有的作品,老师说我们画的很好,但是能自己创作就更好了,下一次我们一定会好好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h3> <h3><b>玩伴团—寻年之旅</b></h3><h3><b> </b></h3> <h3> 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小朋友们的年俗意识也越来越淡了,于是 1月27日早晨7:30小水滴中队玩伴团之寻年之旅正式启程!</h3><h3> 去程中我们欢歌笑语,我也登台表演了一曲《父亲》,感谢爸爸辛勤工作之余对我的陪伴,这首歌和《妈妈宝贝》是我最喜欢的两首歌,可以表达我对爸爸妈妈浓浓的爱❤️!</h3><h3> 很多小朋友都表演了节目,表达了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心,让这个小小的舞台,充满了爱!</h3><h3> <br></h3> <h3>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做汤圆、写福字、剪窗花、打糍粑、做冰糖葫芦、还有有趣的赶小猪、中午更是吃到了满满一桌的特色饭菜, 过程中妈妈也给我讲解了很多习俗的来历,寓教于乐、不虚此行!</h3><h3> </h3> <h3>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然而,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而在南方某些地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会习惯吃汤圆,而不是饺子。<br></h3> <h3> 打糍粑,中国节日风俗。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江西吉安、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br></h3><h3> 爸爸是湖南人,特别擅长打糍粑,所以我们这一组打出来的糍粑粘香、口感好,瞧瞧我们都吃的津津有味。</h3> <h3> 相传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时,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体现出百姓向往好运的心念.
福字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现,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现在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br></h3> <h3> 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窗花是汉族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分为南北风格,南方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与延伸。人们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br></h3> <h3>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1]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2]
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br></h3> <h3>献爱心,参加社区义卖活动</h3> <h3><b>游玩篇—快乐相随魔法年</b></h3> <h3> 假期开始,我先跟几位阿姨和哥哥游览了周庄古镇和苏州平江路,尽管下着小雨,我们仍然玩的很开心。</h3> <h3> 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1],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周庄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
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br></h3> <h3>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对照南宋《平江图 [1]》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并至今保持着活力。<br></h3><h3> 我逗留最久的是一家手工扇子店,看一位伯伯画国画,伯伯已经画了几十年,俗话说熟能生巧,看着他笔下生花我羡慕不已,默默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国画,像他一样棒。就这样我跟伯伯一边聊天一边学习,看着他把一幅樱花从开始落笔画到了最后收笔。</h3> <h3> 另外还有一家银器店,一位叔叔敲打着手里的银器,看着银器从白色变成了银色,我觉得特别神奇…</h3> <h3>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手工制品店,每个作品都相当精美。</h3><h3> 坐船的过程中,一边游览一边听船娘浅唱着水乡小调,特别优美动听。</h3> <h3> 接下来,就要飞回姥姥身边了,归心似箭却表面淡定的我~</h3> <h3> 姥姥家生活在一个海边小镇,每每回去自然是到大海边疯一场,几百只海鸥飞起的瞬间,美极了!</h3><h3> </h3> <h3> 广告时间~我出生在海阳这个美丽的海边小镇。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物产丰富,有美丽的万米海滩浴场,欢迎大家去旅游!</h3> <h3> 妈妈拜访她的大伙伴时,我便可以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了。今天最大的收获是抓了七个娃娃,可惜没有一个是我抓到的,我发现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我们做事情可以先观察再实践。不过,我因为没抓到娃娃还哭鼻子了,妈妈说游戏就要游戏的心态,抓到或者没抓到都是一个过程,不要过于计较得失,虽然我不是完全明白,但是我心情的确好起来了!</h3> <h3> 假期中最好玩的应该就是去滑雪了,这是我第一次滑雪,因为有滑冰的基础,教练带了一次,我就可以自己滑了,让老妈(大姨)羡慕不已,因为目测她摔了好几跤,晚上回家老妈已是腰酸背痛了,为了陪我们玩,辛苦老妈了!</h3><h3> 另外很多技能都是融会贯通的,技多不压人~</h3> <h3><b>学习和劳动—是不可缺少的</b></h3> <h3>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假期,我读了七本书,四本是老师布置的,三本是我自行阅读的。抄写并背诵了十三篇写话,十六首古诗,做了一千道口算题。</h3><h3> 读书的过程中,我与妈妈随时沟通,根据老师布置的阅读要求去提炼总结,也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h3> <h3> 家中、书店和机场也都有我读书的身影。</h3> <h3>烟花虽美,请勿燃放—纸盘画制作(此为原创~)</h3> <h3><br></h3><h3> 经常与姥姥一起包饺子,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h3> <h3>超市购物,我是妈妈的小帮手。</h3> <h3><b>年俗篇—山东的年</b></h3> <h3>山东是美食大省,且钟爱面食,花样百出。</h3> <h3> 瞧瞧我们做的小猪,可爱吗?~</h3> <h3>去年介绍过的海阳大秧歌,今年怎么能少呢~</h3> <h3> 不知不觉中新年就到来了,祝大家新年快乐、猪年大吉!</h3> 寒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到来了,这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加油2019!<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