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节到。令县人苦苦翘盼了一冬的雪,终于和着锣鼓的节拍姗姗而来,这一天正是我县裴家川口村正月传统古会的第一天。在村民看来,这天遂人愿的“神奇”,皆缘于他们村延续了几百年的古会的造化。因而,今年的古会,从一开始便赋予一种更为神秘的色彩。</h3><h3> 初十早上八时许,几位精挑细选出的会首,戴红帽、着红马甲,在鼓乐、炮竹声中把古会的“主角”——佛祖(释迦摩尼)迎至早已打扫干净的经堂中顶礼膜拜,这标志着裴家川口正月古会正式拉开了序幕。从此时起,全村、包括前来的亲朋都要在两天的古会中斋戒,就连说话也必须轻声细语、禁带污言秽字。</h3><h3> 与往年一样,扭秧歌、划旱船、二鬼打架仍是古会的看点。就连整天沉溺于手机、电脑的年轻人也来到场上,共同感受这份酣畅淋漓的热闹。全村男女老少仿佛一下子嬗变成艺术家,凭着他们根植于血液的艺术素养,合力营造专属于他们的欢乐谷。令人称奇的是,这一切的表演根本没有提前的排练,也不需要来自外域专业人士的指导,只要服装一穿,锣鼓一响,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娴熟的动作、奔放的舞姿如天际行云般流畅自如。整个队伍在裴金光老人的带领下,完成了多个如“单海眼”、“双海眼”、“十字莲花”、“龙凤呈祥”等复杂队形队列的变换。裴金光老人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是无声的命令,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队形的变化。</h3><h3> 焦支兵的划旱船表演更是绝唱,把黄河岸边老艄公形象演绎的无懈可击,将一系列如扬帆起锚、舟船搁浅、乘风破浪等场景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种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再现,不知勾起了多少曾经有过行船经历的黄河汉子对往事的追忆……</h3><h3> 村民裴补尚也特地关门歇业从东胜赶回来,为古会献上“二鬼打架”的独门技艺。二鬼时而怒目相对、时而胶着相持。滑稽的表演、夸张的动作赢得观众一片喝彩声。</h3><h3> 初十晚饭后,要开始转“火龙”(又叫火塔子、旺火)了,家家户户将“火龙”点燃,摆上香案供品,迎接灯官老爷的到来。今年的灯官老爷由退休职工裴文郁担任,因其品性贤良、教子有方,家族人口茂盛而荣膺此殊。灯官老爷出场也是要装扮一番的,依照传统必须头戴礼帽、身披长袍坐轿巡游,说是轿子,其实就是绑了两根杠子的椅子,由四个壮汉抬着,鼓乐相伴经过每家大门口,足显尊荣,意在旌表其德,教化村风。</h3><h3> 醉汉扮演者邢兴平一副小丑扮相,手持一酒壶,走路摇摇晃晃,遇到人多的地方,还要做出呷酒的样子,引得路人哄哄大笑。醉汉的主要作用就是筹集会费,对村中做生意赚了钱的,子女考上大学的,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责代夸,“数落”其不知感恩神灵,敦促其主动上交布施。村中光景过的好点的村民也故意扒开人群靠近醉汉,乐等醉汉的“数落” ……</h3><h3> 转“火龙”接近尾声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陆续到九曲场布灯了。这种灯一共365盏,寓意一年365天红红火火。较之过去,九曲灯有所简化,过去一般用彩纸手工糊制而成。现在人们一般用一个空罐头瓶子,里面放上蜡烛,瓶子四周贴上莲花剪纸。转九曲是要由会首带领的,所有人单行跟随,状如游龙,蔚为壮观。每到曲芯,由一个会首领唱曲歌,歌词、曲调各不相同,大意是感恩神灵,祈财求福。</h3><h3> 转完九曲,当天的最后一项活动便是迎茶。一般是由村中乐善好施的人家主动向会首提出申请,经首肯后具体操办。这种茶由小米炒熟磨制成粉,熬成糊状,主家会配以馓子、红枣等吃食招待前来光顾的亲朋。</h3><h3> 重头戏依然是正月十一上午的迎供。裴利春大师忙碌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总算把40桌供品制作完毕。供品内容大致可分为花鸟鱼虫、家禽家畜、蔬菜果品、神灵祥兽、宴席美食、茶具酒具、通神器物七大类。所有供品都必须用素食材料制成,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看到此,你很难想象这么精美的艺术品会出自一位农村大哥粗糙的双手。</h3><h3> 更为特别的是这里延续多年的“管大饭”,在两天的时间里,村民、来客都可以免费用餐。费用由村民自愿赞助,每顿饭一户人家,往往因为愿意“管大饭”的人家多而排不上队,只能等到明年顺延进行。</h3><h3> 由于下雪的原因,今年返乡过古会的人较之去年明显少了许多,特别是几位扭秧歌高手也未能如约而归,这对于精心准备了许久的组织者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与失落……</h3><h3> 闲谈中,村中的几位老艺人也直言对古会传承的前景并不看好,话语中不时流露出后继乏人的无奈与叹息。本已屈指可数常年在村的几个年轻人似乎也无意于传承这些传统的技艺。“迎供”文化,曾在我县黄河沿线大村极为兴盛,在文革中被统一废止。改革开放以后也曾有部分村一度复办,但坚持不久都相继颓废,只有裴家川口村在兴衰反复中艰难坚持下来。裴家川口的“迎供”在改革开放后的1989又再度兴办,但当时这门技艺已在裴家川口失传,于是请来前北会村刘汝桢老艺人现场指导才得以恢复,然而在坚持10年之后,于1999年时再度停办。直到2017年才又一次起办至今。</h3><h3></h3><h3> 那些原以为子女一定要赶回来过会的老人,也只能呆望着村边的黄河水飘走一片又一片的流凌……他们知道,古会是仅次于亲情的使子女归巢的一个十足的由头,失去这次机会,不知什么时候才是团聚的日子。他们也知道,在城市文化大势压境的冲击下,一个小村对传统文化倔强的坚守明显有些摇摇欲坠……</h3><h3> 归途中,望着村旁的黄河水,忽然想起了莫言《我怀念的,是过去的年》中的一句话:“ 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h3><h3> 真不敢想,这样执着的坚守能倔强到何时。</h3><h3></h3><h3></h3><h3></h3><h3><br></h3> 终于盼来了第一场雪 请佛 扭秧歌 舞狮子 二鬼打架 划汉船——焦支兵表演 转火龙 灯官老爷——裴文郁 醉汉表演——邢兴平 转九曲 迎供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打醋炭——司仪焦换银</font></h3></h3> 管大饭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扭秧歌老艺人——裴金光</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扎老艺人——裴元信</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供品制作艺人——裴利春</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二鬼打架表演者——裴补尚</font></h3> <h3> 谨以此文献给为古会文化传承付出辛劳的兴县电视台、牛国权老师、裴海宽书记、裴俊伟主任以及参与活动的社会各届人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