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春节,单位放了11天长假,天气时阴时雨,还夹杂了一场春雪,空气中有一丝湿冷。虽然冬天不能算一个完美的旅游季节,却丝毫没有影响我和家人、朋友们享受美食、体验文化的脚步。</h3> <h3>照例先回安徽芜湖陪老妈过年,大年初一就近去赭山公园溜达了一圈。公园由大小赭山两个小山丘组成。相传战国时期干将在此铸剑,红红的炉火将山烤红了,赭山因此而得名。小赭山的半山腰是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烈士陵园,将军铜像的像座上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戴安澜将军”五个大字。大赭山上有个瞭望塔,据说乃乾隆下江南时所建,攀旋转楼梯可上三层塔顶,极目四望,江城尽收眼底!</h3> <h3>芜湖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古城,襟江带湖、河塘密布,盛产鱼虾蟹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商贾云集、交通便利,曾是“四大米市”之一(另外三个是江西九江、江苏无锡和湖南长沙),在饮食文化和手艺人的代代相传下,成为中国沿江菜系的代表。四季春的小笼汤包和大烧卖、红旗大个子麻辣烫、双桐巷老奶奶牛肉面、老濮家凉粉、老头老奶老鸭汤(我最喜欢泡着锅巴吃)、耿福兴的虾籽面、小笼汤包和酥烧饼、蓝义兴烤鸭、聚味香绿影猪蹄、小海螺沙锅煲和小邢板栗是芜湖的十大特色小吃,你是不是流口水了,嘿嘿。</h3> <h3>中华老字号------耿福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虾籽面、小笼汤包是其特色,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期的播出,虾子面更火了。一碗地道的虾子面,只能选用长江流域的青虾籽作为材料,面汤是纯骨头熬制,面条要用优质面粉压制三次,口感细腻鲜美。</h3> <h3>年初三夜里,无锡下了场雪,小区里随手拍的雪景也不错哦,</h3> <h3>年初四一早,我们一行8人开启了自驾浙江台州的旅程。中午在绍兴上虞的荷塘月色吃饭,周边环境还不错吧。</h3> <h3>终于到了我们此行主要目的地------临海市,车子就停在了古城兴善门外滨江路上。</h3> <h3>中津古渡位于兴善门外,辟于唐初年,素称南北枢纽。古渡遗址现存一块石碑,还有一处保留下来的民国时期的老房子。</h3> <h3>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临海紫阳街,因宋代南宗道教师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在此修炼而得名。全长1080米,宽约5米,南北贯穿古台州府城,是台州府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h3> <h3>沿街青砖灰瓦的两层木结构店铺鳞次栉比,游走其中 ,恍如隔世……</h3> <h3>古街保存着唐宋里坊制格局,以及清代兼具防火功能和美学价值的坊墙。每隔百丈就有一大块青砖成的一堵坊墙,高三余丈,宽五六丈,拱门高余丈。坊墙和街路隔离出的地段,纵横交错,延伸出许多宽、窄巷子,直、曲里弄。</h3> <h3>千佛井位于古街南端,因井壁砖有阴刻佛像而得名,又因有两个井栏而俗称“双眼井”,是紫阳街上两处著名的古井之一(另一处是紫阳井)。井边就是紫阳真人故居。</h3> <h3>方一仁中医药博物馆里的蜡像栩栩如生。“方一仁”创建于清道光九年,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h3> <h3>喝茶休闲的好地方</h3> <h3>临海原是台州地区行署所在地,1994年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市中心才从临海搬到了椒江,据说原因是因为靠海近的椒江比多山的临海更具发展潜力。</h3> <h3>府城四景剪纸</h3> <h3>晚上,朋友带着我们品尝临海的小海鲜。第一次生吃毛蚶(第二张)和血蚶(第三张),不禁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因毛蚶引发的甲肝,难免有点忐忑。寒冷季节正是其肉质最肥美的时候,口感温润细腻嫩滑;最后一张“蒸双蛋”(墨鱼蛋和鸡蛋),墨鱼蛋色泽乳白、饱满坚实、体表光洁,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咸香。</h3> <h3>雨夜,入住牛头山庄。山庄地处牛头山水库脚下,适合休闲度假,可惜我们这次来去匆匆。</h3> <h3>清晨六点多,我们在蒙蒙细雨中驱车前往椒江码头,乘船前往大陈岛。</h3> <h3>经过2个多小时的摇晃,终于到了有着“东海明珠”美誉的国家一级渔港------大陈岛(大陈分为上下大陈两个岛,我们抵达的是下大陈)</h3> <h3>站在码头边迎风遥望上大陈,聆听惊涛拍岸,天上还有飞翔的海鸥哦。</h3> <h3>2016年大陈岛正式获批“省级地质公园”,集崖、柱、台、洞、桥、沟、滩于一体。环岛公路在山坳间连绵起伏,石头垒成的老屋星罗棋布。</h3> <h3>路边很多老房子的顶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压着瓦片,应该是防止台风吹走吧。盖房子时多就地取材,用石头砌墙。</h3> <h3>宁静的桃花湾,质朴的渔家风情</h3> <h3>穿过一片幽暗的黑松林,豁然看见巍巍巨礁屹立于海上,脚下是数十米的深渊。</h3> <h3>甲午岩位于东海岸,是岛上风景绝佳之处。两片巨大的礁石犹如神斧劈就,在惊涛中屹立,陡峭雄奇、气势磅礴,号称“东海第一大盆景”。</h3> <h3>来张大合影</h3> <h3>1997年8月19日,第11号强台风袭击大陈岛,巨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浪通门大坝向西北平移了十多米,成为一堆砾石滩,这就是留存的坝基。</h3> <h3>巨浪碑隔着百米宽的海峡与屏风山遥遥相望,构成一幅“山海图”。</h3> <h3>国民党曾在大陈岛屯兵万余,这里是其撤出大陆前最北的据点,依山体修建的碉堡和坑道至今保存完好,是浙江沿海保存旧军事设施最多且最完整的岛屿。</h3> <h3>1955年,国民党实施“金刚计划”,在美军第七舰队的护送下将约1.5万居民撤离大陈岛,这次撤离几乎带走了所有居民,只留下关押在屏风山水牢里的59个人和1个80多岁的老人,并将岛上所有设施全部炸毁。</h3> <h3>这幢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就是蒋经国故居,位于“大陈博物馆”后面的山坡上,1955年2月蒋经国亲自指挥了大陈岛撤退。撤到台湾的大陈人被安置在基隆、花莲、宜兰等地定居,形成一个个“大陈村”。大陈村自成一体,说台州话温岭话,吃浙南滨海风味,保留着浙南的传统风俗,对故土的眷念,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近些年,有不少台胞跨越海峡,重返故里寻根祭祖。</h3> <h3>巍巍挺立于山岗上的垦荒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开发大陈岛的年轻人,碑高16.5米,寓意垦荒队员的上岛时间为1956年1月,每一层台阶由5个阶梯构成,代表着1956-1960年,来自温州和台州的447名青年垦荒队员分五批陆续投身大陈岛建设,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我们一行5名党员冒着寒风在这里重温了入党誓词。(有点红色之旅的感觉吧😄)</h3> <h3>大陈岛盛产带鱼、大黄鱼、鲍鱼等优质海鲜,6-8月东海伏季休渔期,渔民就乘着小渔船在岛礁边海钓,黄鱼、鲈鱼、石斑、海鳗等应有尽有,收入2万元不在话下。</h3> <h3>大陈岛上的海鲜因为食材好,简单的烹饪就十分鲜美。(中午就餐的海城酒店算规模比较大的了,天不冷可以在露台上边吃边看海,应该是很惬意的)</h3> <h3>新奇的海鲜------佛手(查了一下,学名叫石蜐),是大陈壳类海鲜代表之一。从顶上看像笋,侧看像甲鱼的爪子,吃的时候要用手从底部剥开,这可是个技术活啊。</h3> <h3>清晨在入住的悦榕山庄溜达,一幢幢独立的别墅临海而建,面朝大海、环境优美,我惊讶地发现它离甲午岩很近。</h3> <h3>这种共享电动车是环岛游最便利的交通工具</h3> <h3>铁树开花好兆头。</h3> <h3>离开了大陈岛,决定去桃渚看看,经当地朋友推荐,我们找到了这家店面不起眼的海鲜馆,味道一级棒!</h3> <h3>重点推荐三个------第一张的蛏子表面鲜亮、颜色浅谈、花纹清晰,肉质肥嫩清甜,入口清爽细腻(这是我迄今吃过最好吃的蛏子);第三张的鰦鱼冬季最为肥美,肉质细嫩、汤汁味道鲜美;最中间的梭子蟹脂膏肥满,肉色洁白、红膏诱人,清蒸的原汁原味才能吃出鲜甜味道……</h3> <h3>马头鱼肉质柔嫩鲜美,价位较高;还有超级好吃的小土豆。</h3> <h3>饭店的点菜间里各种鱼都有 ,可惜大部分我都不认识;这个长的既像南瓜又像萝卜的叫盘菜。</h3> <h3>驱车来到了桃渚古城,这里是古城入口。1443年,为抵御倭寇入侵,明正统年间户部侍郎焦宏奉旨督造桃渚千户所所城(明代浙江东南沿海为抗倭而设的42座卫、所之一),至今完好保存着全部城墙和东、西、南三座古城门,内设有瓮城(加强防御),城北是后所山。</h3> <h3>贯穿东西城门的主街------桃渚街呈“龙”形,街两边的民居比较低矮。</h3> <h3>寂静的街巷,凝固了时光……</h3> <h3>郎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古城里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也较完好的一座四合院,古朴庄重,彰显着宅第主人当时的地位。</h3> <h3>郎宅的木雕、砖雕手法细腻</h3> <h3>后所山最高处的烽火台</h3> <h3>城墙呈方形,东西长376米,南北宽390米,高度4.5米,宽度约5米条石块砌筑,周长1366米。</h3> <h3>古城有几十口古井,最有名的有两个,这是其中的一个------桃渚名泉,另一个是黄御井。井水清澈、从不干涸。</h3> <h3>与城墙同龄的两棵500多年的枫香树</h3> <h3>后所山上的天妃宫建于明正统年间,为祭祀天后和保佑出海渔民而建。</h3> <h3>远处高高耸立的石柱峰是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地标性山峰,近处是古城连片的明清风貌老宅。</h3> <h3>途径桃江十三渚(因桃江将田畦割裂围成大小不一、形状迥异的13个渚而得名,与周边的石柱峰相互映衬,可以想象如果登顶远眺,奇山秀水、田畦凝碧,将是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h3> <h3>来到了岭根村,古代温州至宁波的唐宋驿道穿村而过。这里也被称为“将军村”,是辛亥革命“旧勋”王文庆的故里,有12位志士参加了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村中走出了7位将军。这里是寿星王世芳位于村口的故居和小溪畔飞檐鎏金的将军亭。</h3> <h3>鳞次栉比的古宅中,棋布着将军们的故居。</h3> <h3>故居边的簸斗井建于明永乐年间,水质清澈,至今仍在使用。寿星王世芳107岁时为该井题名“碧寒清泉”。</h3> <h3>回到临海市区,入住灵湖公园边的华侨大酒店,记得上次来临海也是住在这里,晚餐后我们一群人还绕湖溜达了一圈,夜景很美。晚餐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吃清淡点儿,临海的朋友便带我们去她同学的小饭店品尝了家常菜,味道相当不错哦。</h3> <h3>东湖公园因紧邻台州府城墙东侧而得名,湖由北宋熙宁年间郡守钱暄开凿,与古长城遥遥相对。</h3> <h3>荣兴堂是台州府较为完整的清初建筑,一个砖石木结构的四合院,是吴越国创始家族------钱氏“忠孝之家”纪念堂。自吴越国武肃王钱鑗、忠懿王钱弘俶到北宋台州郡守钱暄,历代名人辈出,后迁居宁波、绍兴、温州、无锡等地,原来无锡的钱氏就出自这里啊。收藏的“金书铁券”(也叫“免死金牌”,系唐昭宗所赐)和一对铜瓶(宋高宗大长公主嫁入钱家时的陪嫁)并称“钱氏三宝”。</h3> <h3>梅花树边的钱暄静观沧海桑田之变化</h3> <h3>到此一游留个影</h3> <h3>古戏台</h3> <h3>骆临海祠是为了纪念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曾被贬到临海当县丞。名字熟悉的吧,是的,他就是那个7岁赋“咏鹅”的才子。</h3> <h3>谯云阁是一幢四层高楼,半拱飞檐、肃穆森严。</h3> <h3>湖心亭建于康熙年间,高阁三层、飞檐八出,构造精巧、气势宏伟,为揽胜最佳处。柱子上有两幅对联:“四壁云山天上下,一亭风月水中央”、“四面轩窗宜小坐,一湖风月此平分”。石板桥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h3> <h3>被歌声吸引过来的我们,兴致勃勃地应邀与她们合唱了一首“小燕子”,哈哈……</h3> <h3>藤萝缠绕古树,倒影十分漂亮,眼尖的某某还发现了一只“孔雀妹妹”。</h3> <h3>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现存5000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它始建于东晋,清康熙年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被中国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先生赞誉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蓝本”。</h3> <h3>穿过“雄镇东南”石牌楼,登上198级的“百步峻,到了第一个城门------揽胜门。</h3> <h3>站在城楼上远眺,但见平波万顷、桥亭如画。</h3> <h3>走上城墙,回望揽胜门,可见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塑像。</h3> <h3>走在城墙上,两侧树木葱茏,思绪飘飘忽忽。远处的二层中空敌台是戚继光和台州知府谭纶的发明,后被用于北京八达岭、慕田峪、天津黄崖关和河北山海关等多处长城上。</h3> <h3>古城墙上黝黑乌亮的“大将军”炮雄风依旧</h3> <h3>长城脚下依山而建的城隍庙十分幽静,院内有一棵千年隋樟,残躯断肢却叶繁葱郁,人称“枯木逢春”。</h3> <h3>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江南古长城依然淡定美丽</h3> <h3>城墙有1/3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城墙犹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h3> <h3>长城边也有一个“梅园”,原是古台州府官署花园,依山遍植梅树,漫山花开,幽香沁人。</h3> <h3>长城与梅花交相辉映,与千年古城来一次千年穿越……</h3> <h3>走到长城尽头,远处巾山上的塔清晰可见,最大的那座是台州现存唯一的元代千佛塔。</h3> <h3>古城紫阳街上的白塔桥饭店已有上百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是老临海人心目中“下馆子”的代名词,店铺很简陋,门口盛着大盘点心的柜台,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样子。每天生意爆满,幸亏朋友有远见,早早地就来等位了。</h3> <h3>菜品性价比高,炒肉片、糖醋排骨是每桌必点的招牌菜,素菜也不错,大家都感叹又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h3> <h3>推荐几个临海特色食品------糟羹、姜汁搅蛋、蛋清羊尾、火烧饼。</h3> <h3>糟羹是元宵节食品。据三门县志记载: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浙东抗敌的时候,曾经被敌人追到三门的仙人洞里,食不果腹,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四,当地农民便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把各种蔬菜切碎,再放进粉糊糊一起烧熟,这就是“糟羹”,台州府因此也保留了正月十四吃糟羹的习俗。</h3> <h3>姜汁搅蛋是临海人有名的补品,由核桃、姜汁、鸡蛋、红糖等蒸制而成,甜美而爽辣。</h3> <h3>蛋清羊尾用鸡蛋清和面粉制作,形状颇像羊尾,口感柔软、香甜。</h3> <h3>火烧饼纯手工炭烤现做,外表金黄,口感酥软,有咸甜两种味道。白塔桥饭店的火烧饼更是久负盛名,一进饭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炉子(由两个炉子紧靠在一起构成)朴实无华,仿佛看到久违的、曾经的画面……</h3> <h3>美美地睡了一觉,又抓紧时间过了一把“惯蛋”瘾,我们来到了灵湖公园的“新荣记”吃晚饭。酒店恢弘静谧、端庄典雅,透出浓浓的中国风。1989年临海人张勇从一个小排档起家,如今分店遍布北京、上海、杭州等地,2016年上海淮海路店被评选为“米其林一星餐厅”,2018年初登陆香港。</h3> <h3>黄金脆带鱼外表金黄、内里雪白、外焦里嫩,入口细腻鲜美;椒盐水蛇通体金黄,肉段翘成好看的弧度,一口咬下去香气馥郁,它也是同行临海朋友的最爱;烤乳鸽外皮香脆、肉质厚嫩;蜜汁红薯糯软香甜……据说菜品比上海的分店便宜很多哦。</h3> <h3>年初九下午驱车前往南京,去看一看心心念念的秦淮灯会。明清至今,秦淮灯会甲天下,与与哈尔滨冰雕、潍坊风筝并称我国三大民间艺术奇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八十年代恢复至今已是第33届。夫子庙人潮涌动,我们就在外面看了看。</h3> <h3>在美轮美奂的花灯映衬下的老门东</h3> <h3>御道边各式憨态可掬的人物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民俗文化的彩灯更有韵味儿。</h3> <h3>最喜欢明城墙下的这个可爱俏皮的猪猪灯</h3> <h3>上午闲来无事决定一个人乘地铁去南京博物院转转。南博的前身是蔡元培先生倡议成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并称国内四大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没有参加排名)。</h3> <h3>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特展,展出了68件精美作品,引导我走近文艺复兴,让我有机会仰望大师。这三张分别是:米开朗基罗的“倚靠十字架的耶稣”和“哀悼基督”、拉斐尔的“圣家庭(拿书圣母)”。</h3> <h3>盛世华彩馆展出了清康雍乾时期皇家御用的精美瓷器,也是我驻足时间最长的场馆。三朝官窑风格各异------康熙大气、雍正玲珑、乾隆艳丽。这三件藏品分别是:康熙青花万寿纹尊(康熙年间官窑中鹤立鸡群、独一无二的作品)、雍正窑变釉出戟尊(釉面丰莹润泽)、乾隆蓝釉天球瓶(釉色匀净明亮、线条优美圆润)</h3> <h3>乾隆粉彩福寿三多纹菱花式带托花盆和雍正官窑的造型玲珑色泽柔美的斗彩瓶。</h3> <h3>乾隆时期一对红色轿瓶(挂在轿子上的装饰用的,上有乾隆的御笔题诗)和雍正时期的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h3> <h3>南博的镇院之宝之一------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是全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带盖明洪武釉里红梅瓶。高41.7厘米,通体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质细腻滋润,出自景德镇官窑,花纹十分丰富。</h3> <h3>清乾隆督造的金观音立像,一尊用高纯度黄金打造的藏传佛教风格的菩萨塑像,佛身与莲花座装饰华丽,塑像雍容华贵,是南博的一级藏品。</h3> <h3>美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品味文化,伴着亲情友情,又度过了一个舒心的假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