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旅行就像考试,功课做得再多,离开后也常会发觉有遗憾之处,但即使不写作业,也会有蒙对的题目。一日,在韦茨拉尔(Wetzlar)漫游,无意中转角遇见爱,这里是徕卡总部所在地。</h3><h3><br></h3><h3>从韦城沿法兰克福路(Frankfurter Str.)向东行至L3451路左转,不久就会看到这头石球,徕卡最炫酷的园区就在眼前了。</h3> <h3></h3><h3>徕卡是德国光学仪器和相机生产商,并非普及型品牌,所以在大众消费品市场上的拥趸数量本不多。三年前,一笔注定要写入手机发展史的交易诞生了,华为小旋风适时地拂过这里,配了副德国眼镜,顿时Bigger飙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搅得整个市场天昏地暗,徕卡品牌的用户量突然开始以亿计,之后的事都是历史了。</h3><h3><br></h3>图为可供游客参观和购物的徕卡展示区——徕兹公园(Leitz-Park)。<h3><br></h3><h3><br></h3><h3><a href="http://en.leica-camera.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徕卡相机公司</a></h3> <h3>1849年,德国数学家和工程师卡尔▪开尔纳(Carl Kellner)发明了一种新的成像系统,这套镜片组合能够生成正确的透视影像,避免失真。为此,他成立了一个光学工场,生产显微镜。1855年,年仅29岁的开尔纳因肺结核去世,他的遗孀负责日常运营这个有20名雇员的小工场。</h3> <h3>九年后,遗孀终于等到了一位可以托付工场的人——恩斯特▪徕兹(Ernst Leitz)。1864年,曾经在瑞士做过数年钟表匠,并有着物理和化学仪器修造经验的徕兹来到了韦茨拉尔,不久便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工场,1869年接管后将公司名称改为恩斯特徕兹(Ernst Leitz GmbH),时年不过25岁。在他的领导下,19世纪末,徕兹已经发展到拥有400名雇员和年产四千台显微镜的规模,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光学产品公司之一。</h3> <h3>20世纪初,徕兹推出望远镜,一战二战中成为炙手可热的装备。1911年,已经在另一家大神级光学公司卡尔蔡司(Carl Zeiss)修炼过的年轻机械师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在徕兹的力邀下加盟,负责摄影机和投影机的产品开发。巧匠巴尔纳克难忘自己背着大块头木制相机爬山时的狼狈,醉心于设计出一款便携的小型相机。</h3> <h3>徕兹宽松的研发环境让巴尔纳克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鼓捣他的小实验,无需上报或申请。首先,他采用了略大于电影胶片(18×24毫米)的黄金分割尺寸——24×36毫米,数年后被柯达定名为135,使用至今。然后他将当时流行的垂直胶卷设计改为水平方向,让人眼前一亮,极具极简主义美感。1913年,第一架原型机诞生,被命名为徕卡(Ur-Leica)。前缀Ur是德文原型的意思,Leica是徕兹(Leitz)和相机(Camera)的组合。巴尔纳克在小街里拍了几张,效果出奇地好。第二年,徕兹带了一架到纽约晒朋友圈,出尽了风头。</h3> <h3></h3><h3>老徕兹去世后,儿子二世接棒(Ernst Leitz II)。1924年,已经经历数次升级改良的徕卡一型正式进入批量生产,这款袖珍相机在第二年莱比锡的春季展销会上大放异彩。或许并非徕兹的本意,徕卡精密和秀气的设计使它很快成为摄影爱好者心目中的一种时尚和品味,它的便携性和高画质也让最真实和最难忘的历史画面为之曝光,比如反映西班牙内战的士兵之死,时代广场庆祝二战结束的胜利之吻,被燃烧弹灼伤的越南女孩,以及周总理最后的半身坐像。</h3> <h3></h3><h3></h3><h3>小徕兹有段堪比辛德勒的故事,他在纳粹时期雇佣了70多名犹太人,并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将其中的50名送往美国、英国、法国、和香港工作,包括的他们的家人,相当于营救了上百条生命,被誉为徕卡自由列车。因为徕兹为德军生产军需品,盖世太保对此行为未加阻拦。1988年,大屠杀幸存者起诉一批德国公司在战争期间使用犹太奴工,徕兹也向赔偿基金打了一笔钱。</h3> <h3>患有恶性贫血的巴尔纳克于1936年因肺炎病故,年仅56岁。1956年,小徕兹去世,他的三个儿子开始分工管理公司业务,其中,恩斯特·徕兹三世曾经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h3> <h3>1979年,为了纪念巴尔纳克的百年诞辰,徕卡公司宣布设立徕卡巴尔纳克摄影奖,颁奖仪式放在每年七月在法国举行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奖金在2500至25000欧元,外加一架徕卡相机。作品必须眼光独到,风格现代,有创意,有突破。</h3><h3><br></h3><h3>图为园区广场中的徕兹咖啡店。</h3> <h3>1986年,由于徕卡品牌声名大噪,徕兹公司干脆改名徕卡。十年后,徕卡相机公司(The Leica Camera AG)从集团中剥离上市,剩余部分也于两年后拆分成徕卡微系统(Leica Microsystems)和徕卡定位测量系统(Leica Geosystems),前者于2005年被总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全球最大仪器公司丹纳赫集团(Danaher Corporation)抢走,后者在同年被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海克斯康集团(Hexagon AB)买断。</h3><h3><br></h3><h3>2011年10月,徕卡相机公司被美国纽约私募基金黑石集团( The Blackstone Group)控股。至此,19世纪中诞生在韦茨拉尔的卓越光学公司被争夺完毕,但令人高山仰止的传奇品牌徕卡以其丰富的历史传承和优秀的市场价值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h3> <h3>徕卡的故事远未结束。30年代苏联大清洗,留下了大批孤儿。当时的契卡(克格勃的前身)老大捷尔任斯基(Felix E. Dzerzhinsky)决定让他们学习手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其中一批被分配在乌克兰哈尔科夫(Kharkiv)的捷尔任斯基公社制作相机,品牌就直接用老大名字的缩写FED,中国人称费得厂的便是。</h3><h3><br></h3><h3>图为徕卡车间一景。</h3> <h3>几年积累之后,费得厂于1934年开始大量仿制徕卡相机。1941年德军入侵迫使费得厂内迁西伯利亚,直到1946年才得以搬回。有趣的是,费得厂的相机除了个别地方有些偷工减料走捷径之外,基本上是原机的复制品,连徕兹和徕卡的字样都照刻不误。</h3><h3><br></h3><h3>图为制作或测试徕卡镜头的工作台。</h3> <h3>1945年,苏军占领德累斯顿,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他们将卡尔蔡司公司的全部设备拆除运往基辅兵工厂(Kiev Arsenal),并掳走了一批留守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久后,费得厂的徕卡也开始用上了蔡司镜头。</h3><h3><br></h3><h3>基辅兵工厂是苏联首屈一指的精密机械和武器制造厂之一,突然来了一群战战兢兢一心干活的能工巧匠,实力大增。当时德国人设计了一款新的单反相机,西方将制造的任务交给了瑞典的哈苏(Hasselblad),苏联则由基辅兵工厂担纲。成绩单出来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基辅版的价格只有哈苏版的1/5,而且西德蔡司的镜头质量最多同基辅蔡司打个平手。几十年和几代人的学习和磨炼,苏联和目前俄罗斯的光学产品质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而且价格令人极其感动,通常只有日本德国同类产品的1/6左右。</h3> <h3>这款苏联二战版的Zenit单反相机是莫斯科红山机械厂(KMZ)的军用相机,机身是费得厂的仿徕卡二型的费得-佐尔基(FED-Zorki)相机,枪身设计一举解决了火线拍摄的稳定性问题,战斗民族名不虚传。</h3> <h3>下图是博物馆展厅中的部分老相机。</h3><h3><br></h3><h3>Ur-Leica(复制品),1914。Leica IA,1925。</h3><h3>Leica M3,1954。Leica M6,1984。</h3><h3>Leica R8,1996(DMR 2004)。Leica M8,2006。</h3> <h3>仿制技术哪家强?若论完全自力更生,靠逆向工程完美复制产品的,还看天朝。1957年9月,在市委领导的关怀下,上海市钟表眼镜公司筹建上海照相机厂,锁定的模仿对象是莱卡3型,不知是因为该品牌门槛不高,还是沪上钟表匠们水平太高。</h3><h3><br></h3><h3>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项目进展神速,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设计,上海吴良材眼镜厂制造的徕卡镜头诞生,1958年1月,首架上海58-I型相机试制成功,外观不输原机。</h3> <h3>58-I型共生产了1000多架,被轻工部评为质量最佳相机。1959年,上海照相机厂推出上海58-II型,可与外插闪光灯联动,到1963年,共生产了75000架。目前这款相机的收藏价在3000至20000元不等。</h3><h3><br></h3><h3>图为徕卡博物馆中的产品陈列室。</h3> <h3>都是山寨机,但苏联的费得机和中国的上海58都未能在徕卡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而同样未经授权的红旗相机却有一个独立的柜子,原因在于这个牌子来自中国首位器材党江青。据吴印咸回忆,当年中国的两架哈苏,一架就在摄影爱好者江青手里。她还用另一架徕卡M3给主席拍了张著名的庐山藤椅照,情深之际,惹得诗人急就一首七绝回赠,不意竟被李进同志拿去发表了。</h3> <h3>在1969年的中央电影工作会议上,江青提出仿制120规格的哈苏500和135规格的徕卡M3,任务分别交给了上海照相机厂和生产军工产品的上海照相机二厂。为了向建国20周年献礼,机型被命名为东风和红旗20,70年代进入批量生产。其中东风仅制作了不足百架,目前收藏价已达11万元。红旗四年的产量也不过300不到,是相机中的顶级藏品之一。上海的工匠们一出手就翻制顶级旁轴相机,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结果并非滥竽充数,令人叹为观止,也让徕卡博物馆的专家们惺惺相惜。</h3> <h3>镜头分解</h3> <h3>右边是1935年出品的徕卡250FF记者用相机。它将徕卡三型相机的弹匣扩充到250发,外形夸张,适合扫射。</h3><h3><br></h3><h3>左边是徕卡3D镜头,1934年出品,第一次见识。</h3> <h3>徕卡I型,1927。</h3> <h3>徕卡M240,2012。</h3> <h3>徕卡M262,2015。</h3> <h3>观靶镜构造</h3> <h3>徕卡发展史中简短地提到了2016年4月,华为P9和P9+使用了徕卡技术。根据当事者回忆,2013年华为就尝试与徕卡合作,但被一口回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华为的反复沟通下,徕卡终于被打动,2014年夏天,双方开始面对面接触,很快启动了合作研发。一个试图进入手机领域的百年老店和一个踌躇满志的手机新锐携手共进,将安卓手机的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h3><h3><br></h3><h3>华为手机的镜头并非徕卡制造,徕卡的角色是认证制造工艺和光学指标,以及图像算法的效果。</h3> <h3>徕卡博物馆画廊,墙上贴着用徕卡相机拍摄的著名照片。</h3> <h3>这面墙用36张照片来呈现徕卡的100年。</h3> <h3>法国戛纳海滩景色,摄于1984年。</h3> <h3>徕卡客服中心一角</h3> <h3>徕卡博物馆</h3> <h3>徕卡咖啡</h3> <h3>徕兹酒店和徕卡世界(体验店)。</h3> <h3>徕卡世界(体验店)</h3> <h3>店内设置</h3> <h3>小众品牌,曲高和寡。</h3> <h3>店员跟我聊到华为,出示了他新到手的Mate20。原以为在这些面向客户的关键岗位上班的人,华为都会赠送手机,他说是自己花钱买的。</h3> <h3>蔡司在韦茨拉尔的望远镜制造厂。</h3> <h3>随口吐槽一下中国现代官话五音不全的弊病。从与拉丁语音素对接的角度来看,感觉还是吴语的元音辅音最为完整,不少地名被普通话一翻译,与原发音大相径庭。比如这个韦茨拉尔,哪儿跟哪儿啊。结果在一概划重点的中国导游嘴里,就叫徕卡小镇。</h3><h3><br></h3><h3>图为小镇广场。</h3> <h3>小镇在1285年发生过一场闹剧,有个叫Tile Kolup的骗子,冒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巡游到韦茨拉尔。其实二世早在35年前就已过世,但民间有他要重生的传闻,骗子利用了这一点得手。一年前,他在科隆曾经尝试过,但被嘲笑的人们扔进了粪坑。他总结经验,制作了可以乱真的皇家封印和文书,小镇当真了。然而没几个月他就被识破了,这次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皇帝来袭,骗子被以男巫、异端、和亵渎罪判处火刑。</h3> <h3>1772年,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来到韦茨拉尔的帝国高级法院上班。1774年初,24岁的他花了40天,根据这里看到的人和事,以及自身的经历,创作了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将单身狗的痛苦和折磨肆无忌惮地宣泄在这部小说里,最后男主以自杀结束了这场烦恼。</h3> <h3>黑森州小镇的木制房屋果然同巴符州和巴伐利亚州的风格有所不同。一是木框纹理,二是阁楼利用。</h3> <h3>巴尔纳克用第一架原型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是这栋歪歪扭扭的木头房子。</h3> <h3>房子的扭曲不是因为照片失真,原楼如此。天经地义的横平竖直对称平行原则在这里统统被颠覆,面墙可瘪可凸,治愈强迫症。目前楼下是家叫Sachers Café的咖啡馆。</h3> <h3>咖啡馆隔壁是这家叫Carroll's的酒吧,小黑板上风趣地写着:镇静!</h3> <h3>一辆金属黑漆的奥迪停在方框和对角线加固的小木房前,传统和现代,泾渭分明。</h3> <h3>席勒广场(Schillerplatz)。</h3> <h3>韦茨拉尔也是黑森州的工业重镇,从徕卡和蔡司的精密光学仪器,到大陆、博世、和西门子的汽车部件,世界一流的企业群落将这个德国小镇耀眼地标注在世界地图上。</h3> <h3>席勒广场Platia希腊餐厅。</h3> <h3>耶路撒冷公寓(Jerusalemhaus)。卡尔·威廉·耶路撒冷(Karl Wilhelm Jerusalem)是名年轻的律师,曾同歌德一起共事。他于1772年10月30日在二楼的公寓自杀。歌德将他的故事作为维特的原型之一写入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里现在是一个博物馆,收藏了各种版本和语言的《少年维特的烦恼》。</h3> <h3>路过一扇有故事的木门。</h3> <h3>意外路过粮市街小广场(Kornmarkt),发现又一处无敌美景,拔出手机就拍。这里无敌也是无人的意思,如果来一车旅游团,这个观景台在各种排列组合之后,没有半个小时空不下来。</h3> <h3>希望这栋童话小楼仍然是座私宅,而不是被改为商用。</h3> <h3>洛特博物馆(Lottehaus),这里曾经是夏洛特(Charlotte Buff)的家(下图左边淡色的房子)。歌德当年钟情于她,表白之后被残忍拒绝,于是将她作为女主,写进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小夏结婚时,歌德送给他们一套婚戒,德国诗人竟还有这种操作。事后的结果让人不得不佩服歌强大的择偶生理直觉,小夏一气生了四个女儿和八个儿子。郁郁寡欢的他最后只有一个后嗣。</h3> <h3>韦茨拉尔城市博物馆</h3> <h3>比肩继踵的热闹,小镇的人恐怕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h3> <h3>离韦茨拉尔车程约20分钟有一处古堡废墟叫格莱伯格(Burg Gleiberg),四周村庄和农田环绕。据考证,城堡建于公元900年,最后一次被毁是在1646年欧洲三十年战争后期,由于这里不再具有军事价值,废墟状态被保存至今。</h3><h3><br></h3><h3><a href="https://www.burggleiberg.de/"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格莱伯格古堡废墟</a></h3> <h3>断壁残垣可以让人想见千年前的古堡规模和建筑风格。</h3> <h3>古堡外的格莱伯格小村。</h3> <h3>城堡的外墙</h3> <h3>格莱伯格村</h3> <h3>从塔楼看古堡停车场的建筑,里面有三家餐馆,是当地人举办婚礼的首选。</h3> <h3>村里的教堂</h3> <h3>防御和居住结合的建筑样式。</h3> <h3>离古堡直线距离约1.2公里处还有另一座废墟,叫Vetzberg。</h3> <h3>绕塔一周</h3> <h3>塔顶飘扬着格莱伯格所属的Wettenberg市的市旗。中国曾掀起过一阵设计和选择地方象征物的浪潮,南京、苏州、哈尔滨等数个城市确定了市徽市旗,但90年代末被中央叫停,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中将这一现象提高到了空前的政治高度,从此各地不再有类似的举动。</h3> <h3>韦茨拉尔属于一个会给人惊喜的小镇,里面的街道时上时下,两边的木屋七倒八歪,有种身处动漫世界的神奇快感,然后,转角还能遇见徕卡。</h3><h3><br></h3><h3>(美篇音乐:Harmony Highway -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Ennio Morricone作曲)</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c/492055/3"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德意志游记</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