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疫情前,连着几年的元宵节,我都跟摄友去丰顺埔寨拍烧火龙,那激情燃烧的场面,那浓厚的节日氛围,让人兴奋过瘾,感觉像是赴一场狂欢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埔寨镇位于丰顺县城西南10多公里处,与潮汕平原接壤,地势平坦,村庄相连,聚居人口有数万人。埔寨的出名,与一年一度元宵节烧火龙有关。2008年,埔寨火龙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烧火龙的传统,但埔寨火龙有它别样的精彩:成年男子光着膀子,擎着火龙,在野地里狂舞奔腾,假如身上烫下的泡越多,意味着新的一年钞票多多、财源滚滚。</p><p class="ql-block"> 埔寨人沿袭近300年历史的古老习俗,以烧火龙的形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祥和吉利。扎火龙花费很大,所有费用都由家族成员认捐,谁出的钱多,就推他去擎龙头,让他出尽风头。元宵节前几天,每个家族都由族中长者主持,商议烧火龙这头等大事,然后通过竞标形式确定“龙头老大”,并将扎龙筹款情况用红榜张贴在祠堂门前的墙上,向族人公开,接受监督。</p><p class="ql-block"> 烧火龙的地点是固定的,就在村中一个叫龙身岽的地方,三面缓坡,中间平地,大小与一个标准足球场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附近村庄的村民几乎全家出动,聚集到这里观看烧火龙表演,活动还吸引了不少来自邻近揭阳、潮州、汕头等地的客人,以及远道而来的外省摄影爱好者,场面盛况空前,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每年烧龙5至7条不等。大龙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技艺不断提高,从龙身七节、九节增至十一节、十三节,最长的有十六节四十多米。大龙扎好后,先在家族祠堂内展示,供大家观赏。烧龙当天,几个族长会商定好出场的顺序,依次将大龙从各个家族的祠堂里迎出来,穿街过巷,巡游村寨,最后才到达烧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迎龙的阵势非常讲究。走在大龙前面的是锣鼓队,接着是擎鳌、鲤、虾、绣球的队伍, “火缆队”在两边护送(火缆:是火把的一种,用竹篾编成,经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可延长燃烧的时间和增加火旺亮度)。</p><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时,大龙并不急于进场,而是在场边等候。伴着阵阵的鞭炮声,鳌、鲤、虾这些“小家伙”冲进场内,绕场奔跑。这些鳌、鲤、虾由一人或两人擎着,身上不断喷出闪闪的火光。聚集到场地中央的勇敢的围观者跟在后面,不断追逐着,气氛一浪高过一浪。不过,这还只是大戏的前奏,热闹的场面还在后头呢。</p><p class="ql-block"> 在大伙的簇拥下,大龙进场了。先绕场三周,向全场观众展示。“火缆队”在前面开道,几十个人擎着一杆杆鞭炮依次护在大龙的两边。鞭炮点燃了,擎手一边走一边将燃着的鞭炮长杆伸向围观的人群。人群纷纷向后躲闪,场内开始骚动起来。此时,场地四周烟花绽放,“嘭—啪”声此起彼伏,烟花在空中炸开,光芒四射,整个场地被照得如同白昼一般。</p><p class="ql-block"> 一阵热闹过后,现场突然安静下来,这预示着烧火龙的大戏即将开演。主持人宣布为大龙点火的乡贤。在族长的引导下,几位乡贤提着火缆走向大龙,履行神圣的使命。大龙的龙头、龙身、龙尾被同时点燃,烟花和火箭随即向周围喷射开去,三四十位赤膊壮汉高擎的大龙顿时变得生活起来,犹如一条奔腾的火龙在场地里快速游动。现场几万观众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沸腾起来。场地中央许多观众疯狂欢地追逐着试图靠近舞动的火龙,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记录下精彩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这时,早已按捺不住的我头戴摩托车头盔,加入到追逐火龙的人群,立即就淹没在汹涌的人流之中,感觉好似被人托举着推着在向前走,东倒西歪的,一如西班牙的奔牛节场景,险象环生,精彩刺激。这种场面,增加了拍片的难度,几乎无法认真构图,都是盲按盲拍。即便尽力挤到了人群的前面,刚举起相机,舞动的火龙已冲到面前,躲闪都来不及。整个活动下来,拍的片大多都是模糊的,偶尔能抢拍到一两张图像稍微清晰又有现场感气氛的片子,就算非常幸运的了。当然,去得多了,也会摸索出一些经验。烧火龙周边房屋的楼顶是很好的拍摄点,但因资源稀少,早早被人预订了,我们就事前联系好当地的人,在场地边缘搭建起平台或准备好用梯,以便避开遮挡的人头,居高临下取景拍摄。当然,拍摄机位离舞动的火龙还是稍为远了些,而不能很好地记录火爆刺激场面感的气氛。总之,烧火龙的场面不好拍。但话是这样说,每年元宵前,还是会认真联系,做好准备,希望不落下埔寨的狂欢“盛宴”。</p><p class="ql-block"> 埔寨人烧火龙由各房族轮流上演,你方烧罢我登场。狂欢活动持续到深夜时分。烧完火龙,爱热闹的埔寨人又匆匆赶回各自家族的祠堂,继续烧烟架、烧禹门、放烟花、放鞭炮,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家族祠堂门前摆台,现场竞标筹集烧火龙所需资金。</p> 扎火龙是一门技术活,现在懂得这门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了。 扎好的火龙,放在祠堂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供大家参观合影留念。 搭烟架。当晚烧完火龙,回到祠堂再烧烟架。烟架一层层地烧,每烧一层,脱落一架图画,有“桃园结义”“水漫金山”“八仙过海”“杨门女将”等人物故事,非常富有观赏性。 为了拍好火龙,这些来自省内外的摄影师们早早在场地上占好机位,搭好架子,磨拳擦掌,准备把大片带回家。 火龙表演开始前,“火缆队”、鞭炮阵在闹场。 先行烧的是鳌、鲤、虾,为即将到来的高潮热场。 火龙表演终于开场。奔腾的火龙,射向四周的烟花响箭,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场内场外的人群如痴如醉地享受着这精彩刺激的场面。 光着膀子擎龙的汉子,经受火龙身上喷射出的滚烫烟花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