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节过后,大师班(下期)的课程开始了,我们将跟着老师学习更加专业的课程。</h3><h3><br></h3><h3><b>第一节,配体--丰富画面。</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 </h3><h3>一.了解场景的五要素</h3><h3> </h3><h3>二.学习主体与陪体</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了解场景的五要素</h3><h3> </h3><h3>一般来说,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五种,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和空白</h3><h3> </h3><h3>合理地利用这五种元素,就能自如地表现景物了</h3><h3> </h3><h3>当然这些要素并不是缺一不可的,合理地利用环境和技巧,也就是老师一直强调的大家要学会变通,活学活用</h3><h3> </h3><h3>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画面中最重要的两种元素——【主体】与【陪体】</h3><h3> </h3><h3>【主体】</h3><h3> </h3><h3>主体是摄影画面中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是摄影画面的兴趣中心,它在画面中作为思想的主要表现者出现</h3><h3> </h3><h3>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必须有一个足以吸引观者眼球的兴趣中心,集中观者视线,帮助理解画面主题</h3><h3> </h3><h3>对于突出主体的方法,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系统的学过了,如各种构图手法,善用对比突出主体,让画面尽量简洁等都可以有效的突出主体</h3><h3> </h3><h3>对于突出主体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掌握的很棒了</h3><h3> </h3><h3>但有时画面中的单一主体,本身缺少特殊性或吸引眼球点</h3><h3> </h3><h3>若画面中只有它作为单一个体,就会显得有些许单调</h3><h3> </h3><h3>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陪体的辅助</h3><h3> </h3><h3>【陪体】</h3><h3> </h3><h3>陪体是摄影师用来烘托,陪衬,辅助主体来表达内容的存在</h3><h3> </h3><h3>如果陪体安排恰当的话,可以使画面语言显得更加形象</h3><h3> </h3><h3>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就是补充、说明、映衬主体</h3><h3> </h3><h3>我们可以将陪体的作用具体分成两类</h3><h3> </h3><h3>①一是陪体与主体品类相同或相近,在画面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让画面更加丰满,增加画面平衡感</h3><h3> </h3><h3>在进阶班学习三分法时,我们强调画面的平衡,因此让大家寻找平衡物</h3><h3> </h3><h3>②第二类就是主体与陪体的大小、色彩、材质等相差很大或恰好相反,对比强烈,从而产生反衬主体的作用</h3><h3> </h3><h3>类似于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对比构图的运用效果,具体大家可以复习一下之前的课程,老师就不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h3><h3> </h3><h3>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维吉曾拍过一张经典的反衬照片</h3><h3> </h3><h3>图中左方女性身着貂皮大衣,尽显富贵,与画面右方身着破旧、倍感苦难的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展现了当时美国的贫富差距</h3><h3> </h3><h3>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对比会让主体与陪体互相衬托,色彩对比同样能让二者相辅相成</h3><h3> </h3><h3>【注意】陪体的选择是有条件的</h3><h3> </h3><h3>①陪体与主体要有联系,可以是同类物体,也可以正好相反,还可以是生活种经常搭配出现的物体</h3><h3> </h3><h3>②陪体的作用是补充说明,画面主要表现的还是主体,陪体不可喧宾夺主</h3><h3> </h3><h3>③并非所有画面都有陪体,如特写主体本身就在画面中占比饱满,也足够具有视觉张力,便不需要陪体辅助</h3><h3> </h3><h3>【给美食加点点缀】</h3><h3> </h3><h3>为美食布置场景,增加陪体,加点点缀,让画面元素更加丰富</h3><h3> </h3><h3>1.选择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或果盘作为拍摄主体,一定要保证主体美观</h3><h3> </h3><h3>2.清理桌面,摆放布置陪体,陪体的选择可以是碗筷,刀叉 ,果蔬,散落的豆子,几颗水果、花朵、花瓣等</h3><h3> </h3><h3>3.拍摄时注意结合构图,推荐使用三分法构图进行拍摄,将主体放在视觉兴奋处(九宫格四交点的位置)</h3><h3> </h3><h3>4.拍摄的角度可以是全俯拍,也可以是微俯拍</h3><h3> </h3><h3>5.点击主体对焦拍摄</h3><h3> </h3><h3>拍摄要点:</h3><h3> </h3><h3>1.陪体的选择最好不要多于两种,太多会导致画面杂乱</h3><h3> </h3><h3>2.陪体的作用是点缀补充画面,不能喧宾夺主,要保证主体的主要位置(这个可以通过让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最大来实现)</h3> <h3>我的习作二幅</h3> <h3><b>第二节:前景---营造氛围。</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 </h3><h3>一、认识背景及其作用</h3><h3> </h3><h3>二、认识前景及其作用</h3><h3> </h3><h3>三、前景的选择</h3><h3> </h3><h3>四、前景的拍摄方法</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 认识背景及其作用</h3><h3> </h3><h3>【背景】</h3><h3> </h3><h3>背景泛指主体后面的景物,拍摄者通常会选择简洁的背景,以凸显主体</h3><h3> </h3><h3>背景主要有两个作用</h3><h3> </h3><h3>一是烘托主体,让主体更为突出</h3><h3> </h3><h3>我们可以从明暗、色彩、动静、虚实等方面让主体与背景差距变大,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h3><h3> </h3><h3>二是交代环境,反映主题</h3><h3> </h3><h3>背景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交代所处环境,与主题相适应,暗示主题</h3><h3> </h3><h3>【注意】背景这个要素,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持干净简洁,让背景虚化或者选择纯色的背景都是不错的选择</h3><h3> </h3><h3>二、认识前景及其作用</h3><h3> </h3><h3>【前景】</h3><h3> </h3><h3>前景泛指位于主体前面的景物</h3><h3> </h3><h3>增强画面的深度,让画面更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就是前景最直接的作用</h3><h3> </h3><h3>尤其是在拍摄相对远的风景时,因为距离的关系导致画面中有很大空缺</h3><h3> </h3><h3>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十分松散,若有一处前景出现在画面中则会大不一样</h3><h3> </h3><h3>人在观赏照片时的视线就从单调的线集中到一个点上(前景)</h3><h3> </h3><h3>再由这个点出发向后向后延申,即便后面的景物并没有发生改变</h3><h3> </h3><h3>但是观众的注意力却在照片上停留的时间加长</h3><h3> </h3><h3>照片中的细节也就更容易被人发觉</h3><h3> </h3><h3>三、前景的选择</h3><h3> </h3><h3>常见的前景选择有三种方案</h3><h3> </h3><h3>① 造型奇特</h3><h3> </h3><h3>在拍摄风景时常会见到例如怪石、奇松</h3><h3> </h3><h3>其特殊的造型常会引人驻足</h3><h3> </h3><h3>因为形状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第一感受</h3><h3> </h3><h3>所见与记忆中松柏、石头的样貌产生不符</h3><h3> </h3><h3>前景作为收拢第一关注的作用就达到了</h3><h3> </h3><h3>② 色彩突出</h3><h3> </h3><h3>在前景选择时,也可以使用色彩对比</h3><h3> </h3><h3>画面中凭借一个色彩的过度也可以很好的起到引领的作用</h3><h3> </h3><h3>除掉前景本身增加画面层次感的优势外,也让画面的色彩丰富度有了一个提高</h3><h3> </h3><h3>夕阳下的雪地,阴影的蓝和向阳面的黄都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h3><h3> </h3><h3>在黑白摄影中,利用影调的对比来加强前景和背景的区别,也是同样的道理</h3><h3> </h3><h3>③ 类比突出</h3><h3> </h3><h3>可以选择和后者相类似的物体但是又有数量级差距作为前景</h3><h3> </h3><h3>如岩石与戈壁、茅草与草原、海浪与大海,</h3><h3> </h3><h3>相同类型的物体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加能反映背景的壮丽</h3><h3> </h3><h3>【补充】若场景中没有适合当前景的物体,也可以利用手边的树叶花朵自制前景</h3><h3> </h3><h3>将其遮挡于镜头前也可以达到增加画面层次感的效果</h3><h3> </h3><h3>【注意】与构图中的其他要素类似的是,我们加入前景是以它可以为我们的照片增加冲击力为前提的,如果它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讲述故事,甚至还会毁了原本和谐的场景,分散观众对于主体的注意力,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舍本逐末地为照片增加前景</h3><h3> </h3><h3>四、前景的拍摄方法</h3><h3> </h3><h3>若使用自然环境中存在景物当作前景</h3><h3> </h3><h3>我们则需要让它在画面中的面积不超过1/3</h3><h3> </h3><h3>前景一定不会是画面中最主要的部分,故点按对焦时选择后面的主体进行对焦,完成拍摄</h3><h3> </h3><h3>这样是一种前景虚化的效果,能起到渲染事物,营造气氛,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的作用</h3><h3> </h3><h3>很适合用在自制前景上</h3><h3> </h3><h3>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前景虚化效果是怎么拍出来的</h3><h3> </h3><h3>①前景虚化效果的原理</h3><h3> </h3><h3>跟背景虚化效果产生的原理一样,前景同样也可以出现虚化效果</h3><h3> </h3><h3>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运用点按对焦的方法进行拍摄</h3><h3> </h3><h3>点击哪里,哪里就是焦点,哪里也就会清晰</h3><h3> </h3><h3>而其他地方就是失焦区域,会产生虚化效果,并且离焦点(主体)越远,虚化效果也就越强</h3><h3> </h3><h3>②前景虚化的拍摄方法</h3><h3> </h3><h3>想要让前景产生虚化效果,只需要在拍摄前将花或叶子放到镜头前,紧贴镜头,挡住镜头的一部分</h3><h3> </h3><h3>但是不要挡住全部镜头,一般我们建议大片遮挡不要过于1/3</h3><h3> </h3><h3>则要保证画面中主体清晰,人脸部露出相对完整</h3><h3> </h3><h3>前景遮挡过多则不会营造出朦胧感,反而可能造成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利用前景的意义</h3><h3> </h3><h3>注意也要要符合近大远小的观看习惯</h3><h3> </h3><h3>点击画面主体进行对焦拍摄</h3><h3> </h3><h3>这样唯美梦幻的照片就拍摄成功啦</h3><h3> </h3><h3>===今日练习===</h3><h3> </h3><h3>尝试使用前景虚化效果拍摄照片</h3><h3> </h3><h3>拍摄要点:</h3><h3> </h3><h3>1.前景遮挡物必须与镜头非常近,马上就要贴在镜头上</h3><h3> </h3><h3>2.轻轻移动前景或镜头,找到合适的角度进行拍摄,注意前景不要遮挡住主体</h3><h3> </h3><h3>3.虚化的位置最好在画面的四周或角落,不要在正中央</h3><h3> </h3><h3>4.点击主体进行对焦拍摄</h3><h3> </h3> <h3>我的习作二幅</h3><h3>作业要求,前景虚化。</h3> <h3><b>第三节:留白--制造意境</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 </h3><h3>一.什么是画面的空白</h3><h3> </h3><h3>二.用留白制造意境,帮助联想</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什么是画面的空白</h3><h3> </h3><h3>摄影画面上除了看得见的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空白部分,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这就是画面的空白</h3><h3> </h3><h3>空白虽然不是实体的对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h3><h3> </h3><h3>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使画面章法清楚,段落分明,气脉通畅,还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h3><h3> </h3><h3>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h3><h3> </h3><h3>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h3><h3> </h3><h3>而这种摄影师刻意安排画面中空白部分的过程,就叫做留白</h3><h3> </h3><h3>留白,本是一种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被广泛用于中国画等领域中</h3><h3> </h3><h3>“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是国画中表现高远意境的有效手法。往往画面深邃的内涵就靠这些看似空无一物的空白来表现</h3><h3> </h3><h3>国画大师,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画虾,寥寥几笔勾勒出轮廓,留下大片空白。水的清澈,虾的灵动跃然纸上</h3><h3>齐白石对笔墨轻重的完美拿捏,你会看到几只形态各异的墨虾在画卷上游动。除了淡墨之外,</h3><h3>齐白石并不画水。但是偌大画卷上留下的空间,即是给虾留下活动的空间,也是给我们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虚实之间,“妙在无墨处”</h3><h3> </h3><h3>摄影在绘画艺术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包括“留白”这一艺术形式</h3><h3> </h3><h3>【注意】画面的空白不一定是纯黑或纯白,凡是在画面中没有实体意义的部分,都可以被看作是空白,如天空、地面、水面、草原或大面积单色被虚化的区域。</h3><h3> </h3><h3>也可以说利用大面积色调相近、影调单一、从属于我们想要突出的主体形象的部分来进行展现。</h3><h3> </h3><h3>主要体现在运用占画面大多数的无主体呈现。</h3><h3> </h3><h3>如空白、广袤浩大的景物、比例较小的实物等来和谐画面、巧妙构图、传达思想或突出主题</h3><h3> </h3><h3>这张照片中将镜头聚焦于夹子,而大面积虚化主体背后大面积杂乱的树林的背景。这样夹子作为画面主体显得十分突出,和背景色彩对比十分明显。此时的留白就不是纯黑或者纯白的画面,而是利用了了虚化效果色调较为统一的树林</h3><h3> </h3><h3>并与我们在摄影中的其他表现元素如形线结构(对称、均衡、整齐一律)、光影效果(影调层次)、色彩搭配、空间透视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h3><h3> </h3><h3>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中呈现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h3><h3> </h3><h3>二.用留白制造意境,帮助联想</h3><h3> </h3><h3>从刚刚开始学习摄影以来,老师就一直强调,要注意画面的干净简洁,注意主体的突出</h3><h3> </h3><h3>相信同学们也能感受到,在摄影学习还不够深入时,我们可以将摄影理解为一种减法的艺术</h3><h3> </h3><h3>面对满目的景物,想表达的越多就越是词不达意</h3><h3> </h3><h3>去繁从简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我们可以利用留白的技巧来创作</h3><h3> </h3><h3>留白画面中的内容虽不多,却并不意味着整体美感的缺乏</h3><h3> </h3><h3>留白手法打破了常规的构图排版。它不仅有利于表达作者自身的创作意图,也能让观者眼前一亮缓解审美疲惫感</h3><h3> </h3><h3>这张照片中,视角一反常态选择了俯视却收获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单看照片主体是一个人站在篮球场的中圈里面,运用了留白手法本身画面就很简洁了。但是他的影子在画面中放佛站了起来,他的影子仿佛正在沉思。这张照片让我们眼前一亮,并且很自然地会去猜想这个人在思考着什么。</h3><h3> </h3><h3>事实上,它往往让我们的照片更有意境,给观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让画面主题更倾注情感,让观者更准确体会到摄影师表达的情绪</h3><h3> </h3><h3>比如在美食摄影中,运用留白手法不等于就真的留下一片白色的空间</h3><h3> </h3><h3>而是要留下一个“给空气流动的空间”,让观看照片的人能够闭上眼在这个空间里去感受美食的气息、色彩,去体会美食的魅力</h3><h3> </h3><h3>那么究竟要怎么拍摄出有意境的留白画面呢?</h3><h3> </h3><h3>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下面这三个要点:</h3><h3> </h3><h3>一是留白画面中的主体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质,有自己的风格,留白比较适合中国风或者简约风的主体</h3><h3> </h3><h3>二是画面中的物体元素种类一定要能减就减,保留在画面中的元素一定是思考过后才决定留下来的。力求是复杂的思考,简约的表达</h3><h3> </h3><h3>三是画面中的物体所占比例不能太多,留白部分至少要占到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画面上的空白处的总面积大于实体对象所占的面积,画面才显得空灵、清秀</h3><h3> </h3><h3>另外在拍摄有运动趋向的主体时,比如向前奔跑的小狗,随风飘扬的旗帜。这时候需要我们在它运动的方向留有空间,不要让画面显得压抑</h3><h3> </h3><h3>【利用空白元素拍摄一张图片】</h3><h3> </h3><h3>拍摄要点:</h3><h3> </h3><h3>1.利用空白元素拍摄画面对于背景有更高的要求,最好为纯色背景,或者有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h3><h3> </h3><h3>2.大规模的空白会让画面看起来有些单一,所以我们需要思考通过一些安排让画面更有设计感,更加有规律,三分法构图、居中构图都是不错的选择</h3><h3> </h3><h3>3.学习摄影要勤于实践,所以大家要多加尝试,发挥创意</h3><h3> </h3><h3>4.如果空白处为白色的话,由于镜头原因可能无法拍出亮白的画面,空白的部分可能会发灰,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后期知识调整一下画面,让照片更清新美丽</h3> <h3>我的习作二幅</h3> <h3>极简、留白练习</h3><h3>留黑 也是留白。</h3> <h3><b>周末小课堂:iPhOne摄影大赛作品赏析。</b></h3> <h3>2018年大赛获奖作品</h3> <h3>最高奖获得者,孟加拉摄影师拍摄的《流离失所》。</h3> <h3>第一名,瑞典摄影师拍摄的《巴伊亚的黄与篮》。</h3> <h3>第二名,中国摄影师赵华鹏拍摄的《眼对眼》。</h3> <h3>第三名,缅甸摄影师拍摄的</h3><h3>《我想上场》。</h3> <h3><b>周末小课堂:雪景拍摄技巧</b></h3><h3>主要的方法有四种:</h3><h3>一,极简摄影</h3> <h3>二,色彩对比</h3><h3>建议选择红白对比。</h3> <h3>三,虚化背景,突出主体。</h3> <h3>四,创意抓拍</h3><h3>推荐的姿势主要是撒雪和吹雪,因为这个动作即简单可控,又趣味十足。</h3> <h3><b>第四节:慢门的应用。</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一.什么是慢门</h3><h3>二.使用场景的选择</h3><h3>三.操作步骤解析</h3><h3>四.今日作业</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什么是慢门</h3><h3> </h3><h3>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快门】这个词</h3><h3> </h3><h3>它是相机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也是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机构</h3><h3> </h3><h3>通常来说,快门速度的可调节范围的大小也能侧面反映相机的硬件素质</h3><h3> </h3><h3>一般而言快门时间的可调节范围越大越好</h3><h3> </h3><h3>不管是单反相机还是手机相机,都存在【快门】这一机构</h3><h3> </h3><h3>我们平时拍摄时,按下快门键(也就是拍摄键),相机会“咔嚓”一下拍摄完成,这个时间非常快速,以至于我们通常会忽略不计</h3><h3> </h3><h3>事实上,“咔嚓”这一声,也就是普通拍摄模式下的快门速度,根据不同的场景可能会是1/100、1/125、1/250、1/500秒等</h3><h3> </h3><h3>众所周知,快和慢是反义词</h3><h3> </h3><h3>快慢是我们用来形容时间或速度的</h3><h3> </h3><h3>【慢门】的快门速度会明显低于【快门】的快门速度</h3><h3> </h3><h3>一般来说,把慢于1/30秒的快门速度统称为【慢门】</h3><h3> </h3><h3>那么慢门摄影和快门摄影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一张图片</h3><h3> </h3><h3>快门速度变慢的时候,拍摄的时间变长,行走在大街上的人就变成了影子的效果</h3><h3> </h3><h3>使用好慢门的拍摄技巧,就可以更好的记录人物的运动轨迹,并且交代场景和人物之间的动</h3><h3>静关系.</h3><h3> </h3><h3>二.场景的选择</h3><h3> </h3><h3>使用慢门的场景选择也十分考究,与正常的摄影技巧不同,需要我们选择光线较暗的场景进行拍摄</h3><h3> </h3><h3>了解以下几点,我们就能有效的避免画面过曝的情况</h3><h3> </h3><h3>在进行慢门拍摄时,我们需要调节三项数值</h3><h3> </h3><h3>首先是【快门速度】,它是用来调节快门速度(曝光时长)的,如果我们要进行慢门拍摄,就要将这个数值适当增加,如1/125秒增加到4秒</h3><h3> </h3><h3>其次是【光圈】,在专业摄影中,慢门拍摄时,因为拍摄的基本上都是较宽阔的风光和场景</h3><h3> </h3><h3>所以是需要调小光圈大小的,小光圈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强的景深,物体移动轨迹效果更佳</h3><h3> </h3><h3>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目前无法调节光圈大小,并且光圈大小和饱和度对比度等画面效果无关</h3><h3> </h3><h3>最后是我们说的【感光度】,也就是“ISO”,我们在拍摄慢门作品时,要根据场景适当调低ISO数值,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画面曝光的效果</h3><h3> </h3><h3>所以在拍摄慢门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数值有两个,一个是【快门速度】,一个是【感光度ISO】,具体操作我们会在课程的第三部分中具体介绍</h3><h3> </h3><h3>另外拍摄时间尽量选择夜间或清晨傍晚,因为白天光线充足,即使光圈和感光度调的再小</h3><h3> </h3><h3>长时间的曝光也会让照片曝光过度,无法达到正确的曝光量,而快门缩短又无法拍出效果</h3><h3> </h3><h3>那么在我们了解了需要调节的数值以及光线的要求后,老师为大家总结了几种比较实用的慢门拍摄场景和技巧~</h3><h3> </h3><h3>1.流水</h3><h3> </h3><h3>相信大家在外出旅行时一定见过各种流水,不管是涓涓细水还是奔涌瀑布,都非常适合利用慢门技巧来进行拍摄</h3><h3> </h3><h3>在这里我们强调“流”字,这个字充分表达了水是动态的</h3><h3> </h3><h3>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内外的大片里那种水流如丝般柔滑的作品,这些作品画面唯美水流和水面柔顺且没有波纹</h3><h3> </h3><h3>想在画面中体现模糊的华丽美感不是无限将画面充斥,而是需要通过对比来衬托</h3><h3> </h3><h3>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背景中的光线也是较暗的,便于慢门拍摄</h3><h3> </h3><h3>同时不仅是瀑布,小溪流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h3><h3> </h3><h3>像国内的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例如九曲溪、神农溪、桃花溪等等一系列溪流都是不错的慢门拍摄场景,大家在外游玩时不妨注意一下类似场景</h3><h3> </h3><h3>2.车轨</h3><h3> </h3><h3>对于夜晚行驶的车辆来说也是一样的,当快门速度变慢时,原本的车灯就形成了拉丝效果,变成了一道道“光轨”</h3><h3> </h3><h3>慢门摄影并不是记录下一瞬间的景象</h3><h3> </h3><h3>而是在特定的场景,为表现某种特定的意境,我们用慢门来表现虚实和光影的变化</h3><h3> </h3><h3>上图中的“光轨”就是摄影师们百拍不厌的摄影题材,因为城市和街头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触手可及的素材</h3><h3> </h3><h3>除了表现内容和思想的独特摄影作品,利用慢门来表现都市的繁华和夜色迷离是个简单又讨喜的选择</h3><h3> </h3><h3>我们在拍摄车轨时要找到较高的拍摄场地,一般来说天桥和高层建筑窗前是不错的选择</h3><h3> </h3><h3>老师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双向的道路进行拍摄,站在天桥上道路中间的位置</h3><h3> </h3><h3>下方道路左右两侧行驶方向相反,这样一面是暖黄色车灯,一面是红色尾灯,画面色彩形成对比,会更加漂亮</h3><h3> </h3><h3>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夜间拍摄哦~这样灯光效果才最出色</h3><h3> </h3><h3>三.操作步骤分析</h3><h3> </h3><h3>慢门的拍摄中最重要的是</h3><h3> </h3><h3>操作步骤其实很简单,但是由于大家的手机系统有差别,老师将分为三部分讲解</h3><h3> </h3><h3>首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华为手机如何操作</h3><h3> </h3><h3>【华为手机】夜晚拍摄光轨是非常简单方便的,不用设置任何参数就可以完成拍摄,因为华为手机大部分型号内置了拍摄光轨的模式</h3><h3> </h3><h3>因此,使用华为手机的同学可以直接在拍摄界面下方滑动至“更多”</h3><h3> </h3><h3>找到“流光快门”—“车水马龙”模式</h3><h3> </h3><h3>找好场景和机位,按下快门键,等待画面中的光轨效果拍摄成型,形成一条条美丽的直线或者弧线的时候再按一次快门,就可以拍摄成功啦</h3><h3> </h3><h3>【苹果手机】的相机可改变的参数很少</h3> <h3>【苹果手机】的相机可改变的参数很少,我们无法直接从手机自带相机中调节快门速度,想要拍摄光轨,我们需要下载一款软件slow shutter</h3><h3> </h3><h3>使用这款软件我们可以拍摄任何想要的慢门效果,但是这是一款付费软件,如果我们想要使用的话需要付费12元,是目前苹果手机中拍摄慢门效果性价比最高的一款软件</h3><h3> </h3><h3>如果大家对于慢门拍摄有兴趣的话,之后也想要继续钻研,同学们可以使用这个软件</h3><h3> </h3><h3>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这款软件拍摄光轨时的参数设定</h3><h3> </h3><h3>打开软件,点击左下角的设置,选择中间的“灯光轨迹”</h3><h3> </h3><h3>将“快门速度”调节为2~8秒</h3><h3> </h3><h3>“感光度”调节为1/8或1/4</h3><h3> </h3><h3>“ISO”设为自动或100以下</h3><h3> </h3><h3>(注:一般手机中感光度就是ISO,但是这款Slow shutter软件有些不一样,感光度与ISO是分开的,在这里我们分开进行调节就好啦)</h3><h3> </h3><h3>具体参数会根据实际的场景,周围的亮度,车流的速度等因素而不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范围,还需要大家在实际拍摄中多次尝试,再拍摄</h3><h3> </h3><h3>参数设置完毕后,利用三脚架固定机位进行拍摄,几秒之后拍摄完毕,我们就可以得到美丽的光轨啦</h3><h3> </h3><h3>并且苹果的这款软件在白天拍摄慢门性能也是十分强悍的哦~由于软件机制,慢门拍摄的曝光即使是在白天,控制的也非常出色</h3><h3> </h3><h3>【其他安卓手机】</h3><h3> </h3><h3>安卓手机虽然对于相机的设定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会有“专业模式”,有的也叫“手动模式”</h3><h3> </h3><h3>打开以后我们会看到很多参数显示(部分手机不同但大致相似)</h3><h3> </h3><h3>看到那么多的参数别怕,我们重点要调节的是快门速度,有的手机显示为【s】,就是快门的英文shutter的首字母</h3><h3> </h3><h3>同样大家也可以使用2~8秒左右的快门速度,并将ISO调节为100以下</h3> <h3>我的习作,还需练习。</h3> <h3><b>第五节:玩弄光影。</b></h3> <h3>【今日学习目标】 </h3><h3> </h3><h3>一、 认识光绘及使用技巧</h3><h3> </h3><h3>二、 影子的拍摄技巧</h3><h3> </h3><h3>三、 今日练习</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 认识光绘及使用技巧</h3><h3> </h3><h3>以黑夜为基底,以光线为笔刷</h3><h3> </h3><h3>以你自己双手,绘出一片光彩</h3><h3> </h3><h3>用这几段话来形容光绘再适合不过了</h3><h3> </h3><h3>光绘一样是利用手机的慢门功能</h3><h3> </h3><h3>和昨天拍摄车道光轨的区别在于,我们对光线拥有更多的操控权</h3><h3> </h3><h3>但也正因为如此拍摄时我们需要一位搭档从旁协助点按快门</h3><h3> </h3><h3>场景的选择上可以更加自由</h3><h3> </h3><h3>例如:夜晚自家的客厅,宽敞的小区空地等</h3><h3> </h3><h3>【注意1】由于手机夜晚拍摄能力有限,我们还是尽量选择没有其他光源的环境,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在漆黑环境下的拍摄安全,切勿因小失大</h3><h3> </h3><h3>画笔的选择,老师推荐最好选用具有点状光源的发光物体</h3><h3> </h3><h3>手机闪光灯应该是比较易于取得的拍摄道具</h3><h3> </h3><h3>手电筒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切记不要选择强光型手电筒,会达不到预定拍摄效果</h3><h3> </h3><h3>【小技巧】用半透明塑料片,如糖纸等,贴在手机闪光灯后,就可以画出各种颜色的光线</h3><h3> </h3><h3>拍摄方式同慢门拍摄</h3><h3> </h3><h3>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若无三脚架可用书报架、夹子等将手机固定在一定高度即可</h3><h3> </h3><h3>在构图时候可以根据预想绘制之图片大小尺寸</h3><h3> </h3><h3>安排被拍摄者的站位以及拍摄手机的摆放位置</h3><h3> </h3><h3>一般建议采用居中构图,将光绘图案放置在画面正中</h3><h3> </h3><h3>若文字或图案较长则将其平均分布在水平线上即可</h3><h3> </h3><h3>前期准备工作就是如此了,接下来就到了正题</h3><h3> </h3><h3>安卓手机调整至专业模式,苹果手机则打开Slow Shutter</h3><h3> </h3><h3>在安卓手机专业模式下我们可以进行较多参数的调整</h3><h3> </h3><h3>因为闪光灯亮度较强,为了平衡曝光时间,我们要将ISO调整至最低50</h3><h3> </h3><h3>我们可以根据预设的图案调整手机曝光时间</h3><h3> </h3><h3>而苹果手机则打开slow shutter 点击左下角齿轮</h3><h3> </h3><h3>在拍摄模式中选择灯光轨迹</h3><h3> </h3><h3>将感光度调节至1/2,曝光时间同样根据你要绘制的图案时间长短来设定</h3><h3> </h3><h3>iso设定为自动即可,若依旧太亮可以设定为iso 20</h3><h3> </h3><h3>然后就到了绘图环节</h3><h3> </h3><h3>将手机闪光灯开关处于预备状态</h3><h3> </h3><h3>可以先从简单的圆形图案开始尝试</h3><h3> </h3><h3>曝光大约2秒左右即可,一张最基本的光绘照片就完成了</h3><h3> </h3><h3>【小贴士】</h3><h3> </h3><h3>华为用户可以在相机更多选项中找到流光快门</h3><h3> </h3><h3>选择光绘涂鸦会更容易拍摄出满意的效果</h3><h3> </h3><h3>而iPhone用户因为手机app的限制导致绘图之后的照片容易过曝</h3><h3> </h3><h3>我们可以在使用slow shutter拍摄后点击下方编辑按钮</h3><h3> </h3><h3>将对比度向右边调整,画面就会变得更黑</h3><h3> </h3><h3>以上就是最基本的操作,接下来我们尝试看看更复杂的文字</h3><h3> </h3><h3>【注意2】,因为我们正对着手机镜头进行写字,最后在照片中的图案会是镜像</h3><h3> </h3><h3>例如我想要书写小写字母b,但是最终照片则会是小写字母d</h3><h3> </h3><h3>在书写时就会有诸多不便</h3><h3> </h3><h3>老师推荐当掌握了操作要领后,可以尝试写些左右对称字</h3><h3> </h3><h3>例如:幸、富、美等字</h3><h3> </h3><h3>若想挑战自己可以尝试书写“寿”字,可参照下图镜像文字书写</h3><h3> </h3><h3>光绘的乐趣不止有写字这么简单</h3><h3> </h3><h3>不妨邀请家中的小朋友一起在漆黑的画布上,点亮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h3><h3> </h3><h3>二、 影子的拍摄技巧</h3><h3> </h3><h3>虽然我们常说有光就有影子,但是以摄影美感来讲</h3><h3> </h3><h3>碧空万里无云时,光线因为没有了云层的阻碍显得格外亮眼</h3><h3> </h3><h3>与之带来的好处便是影子的轮廓线更加分明,对比度更强,更具有视觉效果</h3><h3> </h3><h3>并且照片也会告别白雾,更具一份清爽</h3><h3> </h3><h3>在城市中的小街小巷中漫步,因为浓郁的生活气息加持,总会有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h3><h3> </h3><h3>城市中的老旧小区往往都是易于发生故事的地方</h3><h3> </h3><h3>就让我们趁着这爽朗的天气,走进北京的灯市口,来探索影的奥秘吧</h3><h3> </h3><h3>1墙壁的纹身(装饰)</h3><h3> </h3><h3>总所周知,树是生长在地面,向天空延伸的植物</h3><h3> </h3><h3>但是它的影子则被钉死在地面之上,光秃的树枝在寸草不生的水泥地板上</h3><h3> </h3><h3>不由得显现出几分消极落寞</h3><h3> </h3><h3>这就是影子纹身的魔力,可以在照片中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让我们再来看看旁边的墙壁</h3><h3> </h3><h3>影子属于二维空间的平面,而墙壁也同样是竖立起隔断作用的平面</h3><h3> </h3><h3>当本体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时,便会留下深色的印记,好似纹身一般装点着光秃秃的墙壁</h3><h3> </h3><h3>不知大家看到这张照片后是否猜到了,这是空调室外机隔离网子的倒影</h3><h3> </h3><h3>墙壁在影子的映衬下有了更多的花样</h3><h3> </h3><h3>但它还不够完美,中间好似像什么纹路,但是周围干扰项过多</h3><h3> </h3><h3>若我们走进些,近距离拍摄</h3><h3> </h3><h3>【注意】若非创意需要,拍摄者的影子最好不要入镜,可自行根据光线位置调整站立位置</h3><h3> </h3><h3>在排除掉干扰项后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墙壁上惊现鱼鳞</h3><h3> </h3><h3>我们通过前后两张的对比可以发现,原本一面墙壁并无出彩值得拍摄的地方</h3><h3> </h3><h3>但是有了影子纹身就让“藏在墙壁中的鱼鳞”现形,尽显祥瑞之照</h3><h3> </h3><h3>胡同中被人为抛弃的弹簧床垫,在使用寿命达到尽头之时,剥离了外皮的保护,锈迹斑斑的铁丝弹簧显露无疑</h3><h3> </h3><h3>没有了使用价值的它躺在路边任谁也不会想要去多看一眼</h3><h3> </h3><h3>但是即便没有使用价值,</h3> <h3>胡同中被人为抛弃的弹簧床垫,在使用寿命达到尽头之时,剥离了外皮的保护,锈迹斑斑的铁丝弹簧显露无疑</h3><h3> </h3><h3>没有了使用价值的它躺在路边任谁也不会想要去多看一眼</h3><h3> </h3><h3>但是即便没有使用价值,它是否不具有观赏价值呢?我们走进一瞧</h3><h3> </h3><h3>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横纵交错的弹簧勾勒出某种规律的纹路</h3><h3> </h3><h3>看似杂乱无章,实则错落有致</h3><h3> </h3><h3>生锈泛黄的铁丝充当了虚化的前景,为整张照片增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h3><h3> </h3><h3>通过以上3张照片,我们发现一个共性</h3><h3> </h3><h3>那便是线条更加分明简洁、轮廓清晰的物体倒影,在被投影的平面上,更容易起到装饰作用</h3><h3> </h3><h3>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诀窍来发现身边中有趣的影子纹身</h3><h3> </h3><h3>2增强立体感</h3><h3> </h3><h3>影子是一种很好的增加照片立体感的方式</h3><h3> </h3><h3>如之前人像摄影中涉及的,顺光拍摄人脸会显得面部很扁平一样的道理</h3><h3> </h3><h3>当场景中出现影子时,物体与阴影之间自然会形成距离,而这个距离正是立体感的关键</h3><h3> </h3><h3>老平房的电路多且繁杂</h3><h3> </h3><h3>而影子投射在墙壁上,让电路更是多复杂了一倍</h3><h3> </h3><h3>空间的立体感瞬间得到了提升</h3><h3> </h3><h3>日光下的椅子,椅背的铁管在太阳的投射下产生了扭曲的影子</h3><h3> </h3><h3>向画面左边引导,平衡了照片中左边的空缺,颇具结构的美学</h3><h3> </h3><h3>这两张照片无疑传达了一点,可能我们无法控制影子出现的状况</h3><h3> </h3><h3>但若当它出现在画面中,我们要将其考量在构图之内</h3><h3> </h3><h3>影子也是本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体感的塑造全看光与影的调和</h3><h3> </h3><h3>3意境传达</h3><h3> </h3><h3>触景生情是我们在诠释照片灵感时最直观的表达</h3><h3> </h3><h3>同样一处场景,或许会因为一点点的改变而产生不同</h3><h3> </h3><h3>红色的大门配上瑞兽图案的响器(门环),阳光从右上方打下</h3><h3> </h3><h3>颇有几分警告未经允许不准入内的意味</h3><h3> </h3><h3>明暗交界线被安排在对角线处,对比分明</h3><h3> </h3><h3>黑色本身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即便左上角无任何物件,但也不会觉得画面不平衡</h3><h3> </h3><h3>此时我们可以思考,若没有影子,照片会变成什么样子</h3><h3> </h3><h3>足以见得影子对意境传达的效果</h3><h3> </h3><h3>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并不会鼓励大家一股脑去找门上的影子</h3><h3> </h3><h3>实际拍摄时,更建议大家从身边搜寻</h3><h3> </h3><h3>找准因为某一景象心境的变化,“咔嚓”一张充满故事韵味的照片就诞生了</h3><h3> </h3><h3>【深入】二次构思</h3><h3> </h3><h3>其实我们在拍摄时常常会以具象思维思考问题</h3><h3> </h3><h3>作为更进阶的学习,我们可以试试剥离物体本身的功能面貌</h3><h3> </h3><h3>影子恰恰是这样一个工具,他可以将现实世界压缩在同一个水平面上</h3><h3> </h3><h3>此时的世界仿佛被重构</h3> <h3>我的光绘练习二幅</h3> <h3><b>第六节:街头拍摄。</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一.街头摄影简介</h3><h3> </h3><h3>二.街头摄影名家</h3><h3> </h3><h3>三.发现街头摄影</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 </h3><h3>一.街头摄影简介</h3><h3> </h3><h3>街头摄影一般是指以街道等公共场合为背景,拍摄人类社会的各种生产生活动。</h3><h3> </h3><h3>街头摄影需要走上街头,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看似普通的场所中不一样的风景。</h3><h3> </h3><h3>漫步在街道的摄影师们,在街头开展了视觉冒险。</h3><h3> </h3><h3>发现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揭示自我与都市、摄影与都市的相互关联。</h3><h3> </h3><h3>摄影成为对个人和社会进行关照的最深入的方式之一。</h3><h3> </h3><h3>街头摄影充满着无穷的惊喜和乐趣。</h3><h3> </h3><h3>我们在街头摄影中可以看到众多的场景</h3><h3> </h3><h3>可以是空旷的街道、醒目的斑马线、形色匆匆的人群、色彩纷杂的霓虹灯、光影和建筑的完美搭配等等。</h3><h3> </h3><h3>街头摄影的主题各异,但共同点都是摄影师们从日常的生活场景中</h3><h3> </h3><h3>以绝妙的洞察力按动快门,定格下美妙的“决定性瞬间”。</h3><h3> </h3><h3>【决定性瞬间】指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h3><h3> </h3><h3>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h3><h3> </h3><h3>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h3><h3> </h3><h3>这个瞬间是很多街头街头摄影师毕生追逐的目标。</h3><h3> </h3><h3>拍摄斑马线时切换视角,强烈的明暗对比下给人以视觉的震撼。</h3><h3> </h3><h3>复杂的背景和干净简单的剪影的对比,让人不由自主去联想这背后的故事</h3><h3> </h3><h3>对一个背影的抓拍,亲子之间的浓烈情感被瞬间定格</h3><h3> </h3><h3>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俯下身会从平淡无奇的场所中发现不一样的风景</h3><h3> </h3><h3>街头摄影需要我们运用一系列表现手法,如构图,视线,对比等等,表达我们的拍摄意图</h3><h3> </h3><h3>街头摄影和纪实摄影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尽相同。</h3><h3> </h3><h3>纪实摄影往往是带有目的性地去拍摄,而街头摄影需要需要运气,带有很强的偶然随机性。</h3><h3> </h3><h3>街头摄影往往不需要文字描述,因为观者可以靠自己就能从照片中读出一个故事。</h3><h3> </h3><h3>二.街头摄影名家</h3><h3> </h3><h3>盖瑞·温诺格兰德</h3><h3> </h3><h3>“在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可以成为一个舞台</h3><h3> </h3><h3>我欣赏并记录于行走间,走在路上时总是会拎着一台数码相机,拍下街边场景物象,</h3><h3> </h3><h3>记录正发生的有趣的、新鲜的事情,只有这一瞬,时间是属于我和我的镜头的,</h3><h3> </h3><h3>这一刻我体会到和这个世界的某种关联。”</h3><h3> </h3><h3>罗伯特·卡帕</h3><h3> </h3><h3>“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h3><h3> </h3><h3>埃略特·厄维特</h3><h3> </h3><h3>“对我来所说,摄影是观察的艺术。</h3><h3> </h3><h3>在平凡的地方发现有趣的事情,这和你所看到和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无关。” </h3><h3> </h3><h3>罗伯特·弗兰克</h3><h3> </h3><h3>“我头脑中事先并没有一张照片。</h3><h3> </h3><h3>当我要按动快门的时候,我会很自然地将我希望包括进去的东西框取到画面之中。</h3><h3> </h3><h3>我不会去想照片应该是怎样的,我是让它自我呈现。</h3><h3> </h3><h3>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照片应该是怎样、应该怎样观看的观念你怎么能反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重复性地拍摄照片呢?</h3><h3> </h3><h3>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框取你在画面中想要表现的东西,而不要去想怎样拍出一张好照片。</h3><h3> </h3><h3>这样的话,任何人都可以拍摄出好照片。” </h3><h3> </h3><h3>布列松</h3><h3> </h3><h3>“摄影是瞬间的艺术。</h3><h3> </h3><h3>你的眼睛看到这些瞬间的构成要素,或者生活想要传达给你的东西,你必须要相信直觉在按动快门时的意义。</h3><h3> </h3><h3>啊,那就是表现摄影师创造性的瞬间,那一瞬也将不再重现。” </h3><h3> </h3><h3>上面名家的话值得我们思考,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离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h3><h3> </h3><h3>街头摄影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是因为我们拍摄者和被摄体之间是有情感互通的。 </h3><h3> </h3><h3>三.发现街头摄影</h3><h3> </h3><h3>有人说街头摄影师是城市中的“游手好闲者”</h3><h3> </h3><h3>但他们正是在漫无目的的闲逛中收获了丰硕的果实。</h3><h3> </h3><h3>因其具有的独特创作方式,就是“闲逛”。</h3><h3> </h3><h3>一双双犀利的眼睛能够洞察琐碎都市现实中的美。</h3><h3> </h3><h3>那么如何在平常中发现街头摄影呢?</h3><h3> </h3><h3>塔尔伯特于1843年拍摄的作品集《自然的画笔》,作为历史上第一部摄影集,</h3><h3> </h3><h3>首次尝试将街头美学与摄影术进行联结。</h3><h3> </h3><h3>我们能够发现他突出的是光影的对比和摄影的瞬间特性</h3><h3> </h3><h3>照片中流露出的是随意与不确定性。</h3><h3> </h3><h3>柯特兹,作为极简主义的代表者,偏向于随性自然的风格。</h3><h3> </h3><h3>他富有街头生活气息的照片洋溢着一种对都市生活的好奇心</h3><h3> </h3><h3>体现出一位大师的挥洒自如与从容不迫。</h3><h3> </h3><h3>正如他所说他所做的经常是解释自己在瞬间感受到的东西,他强烈地付诸感受性的东西。</h3><h3> </h3><h3>罗伯特·弗兰克</h3><h3> </h3><h3>将街头摄影的关注重点从直接传达所看到的现实,转移到了对人类内心的关注。</h3><h3> </h3><h3>他是街头摄影的另一面,不论是构图到基调规则,他都有意去打破。</h3><h3> </h3><h3>克莱因,“街头即人生”。街头人生是克莱因最爱的主题</h3><h3> </h3><h3>他可以将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众生相,变得极具冲击力和攻击性。</h3><h3> </h3><h3>薇薇安,“都市偷拍女王”</h3><h3> </h3><h3>她颠覆了其他街头摄影的拍摄手法,她追求的是零距离的偷拍。</h3><h3> </h3><h3>通过这种秘密的记录方式记录他人和自我,传达出真实和亲和力。</h3><h3> </h3><h3>Pau Llobet Buscató——运用独特的视角捕捉街头幽默。</h3><h3> </h3> <h3>他的作品总是那么新奇,诙谐幽默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总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h3><h3> </h3><h3>街头摄影从来不只是我们视觉感官上的随意消遣</h3><h3> </h3><h3>这种摄影承载了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复杂情绪。</h3><h3> </h3><h3>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欣赏和反思。</h3><h3> </h3><h3>看了这么多名家的作品,不难发现虽然他们的照片更加富有艺术性</h3><h3> </h3><h3>但其实他们的拍摄环境与我们也并无差异</h3><h3> </h3><h3>经验的累积是依靠实践的付诸</h3><h3> </h3> <h3>我在东京街头抓拍三幅</h3> <h3><b>第七节:街头拍摄实操。</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一.摄影技巧在街头的综合应用</h3><h3>二.街头摄影思维提升</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 摄影技巧在街头的综合应用</h3><h3> </h3><h3>街头摄影是我们在周三课程中学习的一种摄影形式</h3><h3> </h3><h3>大家可能觉得它太过笼统,不易拍摄</h3><h3> </h3><h3>但其实不然,街头摄影的题材非常多,因为街头是一个动静结合的小世界</h3><h3> </h3><h3>各种各样的男女老少、建筑景色、花鸟鱼虫等等都是大家的拍摄对象</h3><h3> </h3><h3>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已学会的知识,来展现我们希望表达的内容</h3><h3> </h3><h3>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踏出家门,看看有哪些有意思的街头景象值得记录</h3><h3> </h3><h3>其实在出发前,老师也没有确定想要拍摄的景物,街上发生的看到的,完全是未知数</h3><h3> </h3><h3>大家在拍摄时也是一样,需要主动去发现,去记录</h3><h3> </h3><h3>老师今天的目的地是北锣鼓巷,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与南锣鼓巷不同,这里人流相对较少</h3><h3> </h3><h3>且城市化痕迹较少,保留了较大的胡同文化气息</h3><h3> </h3><h3>从踏出家门的一刻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拍摄素材了</h3><h3> </h3><h3>老师选择的是交通工具是地铁,地铁是客流量最大的公共交通,来来往往的人群给了老师灵感</h3><h3> </h3><h3> </h3><h3>形形色色的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在一个个日日夜夜中,谱写出一首紧张急促的“生存交响曲”</h3><h3> </h3><h3>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手中的手机来记录这些场景,并将城市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体现出来呢?</h3><h3> </h3><h3>接下来和老师一起学习如何拍摄“生活气息”最浓烈的场景之一,地铁站</h3><h3> </h3><h3>地铁站,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各个时段汇聚于此</h3><h3> </h3><h3>争分夺秒只为生活,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巧妙地表达出地铁中紧张快节奏的氛围,或利用人群作为辅助衬托主体</h3><h3> </h3><h3>首先这里老师建议大家利用反向的倒推思维进行思考</h3><h3> </h3><h3>我们要进行思考,在地铁站中,什么样的场景或内容,能够体现出时间和空间的紧张感</h3><h3> </h3><h3>想要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紧迫感,最明显的场景就是换乘站的人们换乘上下车</h3><h3> </h3><h3>车门打开,大家争先恐后上下车的场景想必同学们都经历过</h3><h3> </h3><h3>老师来到了一个换乘站</h3><h3> </h3><h3>可以看到人群拥挤在候车线前,我们可以利用本周一所学习的慢门技巧来拍摄这个场景</h3><h3> </h3><h3>在调节好各项参数后,拍摄一张人群流动的慢门照片</h3><h3> </h3><h3>可以看出人群的移动轨迹完全被我们捕捉到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有计划的展开拍摄了</h3><h3> </h3><h3>但要注意拍摄角度、拍摄时机以及光线强度的选择是我们需要注意的</h3><h3> </h3><h3>这里老师选择的是从车门侧面进行拍摄,我们可以寻找一位准备上车的拍摄对象,或者让同行者配合拍摄</h3><h3> </h3><h3>相机高度保持在人物胸部或肩部即可</h3><h3> </h3><h3>选择车门侧面进行拍摄的原因是流动人群既不会遮挡拍摄的主人公,又能够让下车的人群作为拍摄背景,画面中也不会有过多杂物</h3><h3> </h3><h3>和拍摄流水一样,有动有静才有对比效果,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群攒动的效果</h3><h3> </h3><h3>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h3><h3> </h3><h3>保持画面稳定才能将景物拍摄清晰</h3><h3> </h3><h3>并且尽量选择光线较暗的地铁站进行拍摄,不要选择露天或者光照强度强的地点拍摄</h3><h3> </h3><h3>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等待列车进站进行拍摄啦~</h3><h3> </h3><h3>拍摄时机选择车门打开,人群下车的时刻开始拍摄</h3><h3> </h3><h3>快门速度调节为2-4秒,要让拍摄对象保持不动,这样拍摄对象才会呈现清晰的人像</h3><h3> </h3><h3>我们可以看出画面背景中的人群全部被虚化了,以运动轨迹的方式展现在画面中</h3><h3> </h3><h3>既体现了时间紧迫的氛围,又突出了主体,因为在这种情况,人的视觉注意力会不自然的转向清晰的事物</h3><h3> </h3><h3>拍摄操作请大家参考光轨的拍摄操作即可,大家可以根据拍摄效果适当调节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h3><h3> </h3><h3>出了地铁站,还要穿过一条步行街</h3><h3> </h3><h3>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可以利用慢门来进行拍摄</h3><h3> </h3><h3>同样我们选择人群行走方向的侧面进行慢门拍摄,这样人群的运动轨迹才最明显</h3><h3> </h3><h3>找到一个有一定高度的位置固定好手机,保证手机不会抖动即可</h3><h3> </h3><h3>等待行人路过,我们建议3-5人路过时即可拍摄,过多的人群会成为视线遮挡并不美观</h3><h3> </h3><h3>在白天拍摄,可以适当加快一些快门速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少曝光</h3><h3> </h3><h3>同时减少曝光时间也会让人影变短,让拍摄对象更具速度感</h3><h3> </h3><h3>建议的快门速度为1/2-2秒</h3><h3> </h3><h3>模糊强度为移动物体轨迹清晰度,模糊强度越高,轨迹越模糊,反之轨迹则越清晰</h3><h3> </h3><h3>同样大家也要根据拍摄出的效果进行调整</h3><h3> </h3><h3>可以看出慢门的效果很明显,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背景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h3><h3> </h3><h3>选择的背景侧面利用了广告牌中人物的视线,为大家指引看点,让画面看起来不那么空洞</h3><h3> </h3><h3>在这里和同学们讲解一个小知识,苹果和安卓的相机硬件以及软件系统不同</h3><h3> </h3><h3>所以导致了慢门拍摄上会有一定的差异</h3><h3> </h3><h3>慢门摄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曝光过度,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参数减小过度曝光的影响</h3><h3> </h3><h3>相比安卓手机,苹果更适合拍摄运动轨迹,光线对苹果手机的拍摄影响不是很大,同样苹果手机在夜晚捕捉光轨的能力并不是很强</h3><h3> </h3><h3>安卓则更适合拍摄光轨、光绘等光线效果,但同时光线对安卓手机的影响很大,光线强度过高会让画面严重过曝,所以建议等到光线暗下来再进行拍摄,而华为手机中的流光快门选择更多,点击车水马龙即可拍摄出行人轨迹</h3><h3> </h3> <h3>我们离开了步行街,进入了胡同</h3><h3> </h3><h3>有时老师在街拍的时候会想,如何拍摄出一些与众不同并且有趣的照片</h3><h3> </h3><h3>现在比较常见的一些街拍作品,更多是对于“巧合”的捕捉</h3><h3> </h3><h3>这种就不得不利用时间的积累来碰碰运气</h3><h3> </h3><h3>但与众不同的照片并不是只有巧合</h3><h3> </h3><h3>在拍摄时,我们可以试试看走近一点,再近一点</h3><h3> </h3><h3>当空间发生位移,视线被收窄,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就更加精细具体化</h3><h3> </h3><h3>这是胡同中的一所小学,从外观上看是很常见的校门装饰</h3><h3> </h3><h3>与众不同的是镂空的校门被红色的挡板遮住</h3><h3> </h3><h3>小巷路窄,怕行人干扰校方上课不得已出此下策</h3><h3> </h3><h3>我们再近一点看看</h3><h3> </h3><h3>在隔板的中间有一排排圆形小孔</h3><h3> </h3><h3>透过其小缝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景色</h3><h3> </h3><h3>仔细观看其实每个小洞中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种美术馆的挂画一般</h3><h3> </h3><h3>我们再走进一点,对里面的景物对焦拍摄</h3><h3> </h3><h3>一张有趣的框式构图就完成了,一圈套一圈,圈心还有孤零零一台电动自行车</h3><h3> </h3><h3>这组照片的乐趣在于探索,任谁也不会想要多看一眼的红色大门</h3><h3> </h3><h3>但当你走进再走进,无趣的景象或许也会有不为人知的一面</h3><h3> </h3><h3>【注意】拍摄时正值暑假故没有学生在校上课,做类似拍摄尝试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影响他人,或明确告知禁止拍摄、禁止逗留的地方同样要遵守规定,切勿因小失大</h3><h3> </h3><h3>终于穿过一条胡同后,老师来到了目的地:北锣鼓巷</h3><h3> </h3><h3>北锣鼓巷同其他胡同相似,老式的四合院和平房坐落在小路两旁,不少官宦旧居也身处其中</h3><h3> </h3><h3>北锣鼓巷中的建筑色调偏冷偏暗,且建筑工程用料色彩统一,在这样的场景中进行拍摄,我们不妨去寻找那些“不和谐色彩”,也就是利用我们的色彩对比进行街拍</h3><h3> </h3><h3> </h3><h3>当有不同颜色出现在统一色调的场景中时时会格外显眼,人类的视觉感官会默认优先捕捉这些特殊的颜色</h3><h3> </h3><h3>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色彩对比的功效之一</h3><h3> </h3><h3>IPPA是民间组织的手机摄影大赛,参赛者来自全球各地</h3><h3> </h3><h3>第一名是来自瑞典的Alexander Weber</h3><h3>他使用iPhone 6s记录下一名正在望向远方的妇人</h3><h3>题目名为 《巴伊亚的黄与蓝》(Baiana in yellow and blue)</h3><h3> </h3><h3>这幅作品非常明显的运用了色彩的拼接碰撞,同为三原色对比鲜明而又不刺眼</h3><h3> </h3><h3>色彩对比与其他构图技巧不同,它拥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可变动性</h3><h3> </h3><h3>街头上的色彩对比没有特定的技巧,它是一种摄影技巧的综合考验</h3><h3> </h3><h3>但同学们请注意,画面中一定要存在对比,主体和背景要同时存在,这样色彩的碰撞和互补才会发挥最大作用</h3><h3> </h3><h3>当我们走进胡同儿,街边一排排的国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h3><h3> </h3><h3>不仅仅是红色的旗帜本身,让我们驻足的最大原因是仰头凝视国旗时作为背景的天空</h3><h3> </h3><h3>红色和蓝色的碰撞更能突出主体,给观者提供视觉着脚点,营造一种活跃的视觉氛围</h3><h3> </h3><h3>焦点汇聚在国旗上,点击拍摄键拍摄,一张色彩对比的作品就完成啦</h3><h3> </h3><h3>当然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拍出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足,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们会详细讲解后期的相关知识哦~</h3><h3> </h3><h3>我们继续向胡同儿深处进发</h3><h3> </h3><h3>一家正在装修的餐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因为原本色调统一的街道</h3><h3> </h3><h3>鲜嫩的粉红色与暗色调的背景街道产生鲜明对比,同样的内里建筑风格,只是增加一面粉红色的墙,就让人眼前一亮</h3><h3> </h3><h3>我们可以采用正视居中构图来拍摄这个场景,也可以像上图中一样从斜侧面拍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记录到更多的背景,更加突出这面墙的独特性</h3><h3> </h3><h3>色彩和色调的相关知识,在下周我们会有更加详细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大家哦,届时还请认真学习~</h3><h3> </h3><h3>色彩对比其实之前的课程就有涉及,但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开拓思路和</h3><h3> </h3><h3>生活中还有许多色彩对比,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记录,不要让美景从身边溜走~</h3><h3> </h3><h3>当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没有合适的拍摄内容时,不妨换个视角</h3><h3> </h3><h3>在拍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个不自觉的行为,那就是只注意到眼前的事物</h3><h3> </h3><h3>眼前的事物指,以平视为基准线向下至地面的范围</h3><h3> </h3><h3>这也是我们走路时常常会注意到的部分</h3><h3> </h3><h3>街道的横向空间是有界限的,但是纵向可是无限延申至天空</h3><h3> </h3><h3>于是乎,为什么我们不抬头望望天呢?</h3><h3> </h3><h3>或许就会发现什么有趣的样子值得被记录</h3><h3> </h3><h3>这是胡同中的一个平常的街口,四个方向均可通行,可谓是个小小交通要道</h3><h3> </h3><h3>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h3><h3> </h3><h3>可能正是因为人与车流量之大,竟然四个方向均有摄像头,监视着每个角落的一举一动</h3><h3> </h3><h3>如此这般重视,宛如交通主干道一般,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就显得格外惹眼</h3><h3> </h3><h3>若不驻足抬头望望,这不寻常的设定我们是不会发现它的存在的</h3><h3> </h3><h3>电线杆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电力设施,它提供着千家万户的电力传输</h3><h3> </h3><h3>不仅如此线条也常常被用在拍摄结构上面,电线就很好的充当了这一角色</h3><h3> </h3><h3>错落有致的线条,一层又一层重叠,极具结构与空间上的美感</h3><h3> </h3><h3>但并非每个电线杆都会有如此复杂,值得拍摄记录</h3><h3> </h3><h3>小型的电线杆往往只有光秃秃的水泥柱和零星几根电线</h3><h3> </h3><h3>永远矗立在街旁,不会有什么改变,抬头看看此时此刻的它</h3><h3> </h3><h3>两只黑色的鸟儿正停在上面歇息,一下子便给光秃秃的电线增添了</h3> <h3>两只黑色的鸟儿正停在上面歇息,一下子便给光秃秃的电线增添了些许活力</h3><h3> </h3><h3>但是仅仅是抬头记录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根据之前所学的构图知识来安排画面</h3><h3> </h3><h3>根据三角形构图原则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整</h3><h3> </h3><h3>将静物电线杆安排妥当后,思考并没有结束</h3><h3> </h3><h3>因为电线杆就在那里,你拍与他拍并不会有差异</h3><h3> </h3><h3>这时我们就需要观察其中有无不可复制的动态事物</h3><h3> </h3><h3>很显然小鸟充当了这个角色,抓准它弯脖整理羽毛的刹那,完成拍摄</h3><h3> </h3><h3>这样一张《歪脖鸟与电线杆》就拍摄完成了</h3><h3> </h3><h3>这时有人可能会问,我不知道我无法预判其中的动态事物何时变动位置</h3><h3> </h3><h3>其实这就回归到了一个老问题上,好照片是等出来的</h3><h3> </h3><h3>再普通的景色也会因为一点时间上的转变而产生变化</h3><h3> </h3><h3>重要的不是它会如何改变姿态,而是拍摄者不拘泥于现有状况,静观其变的耐心</h3><h3> </h3><h3>你或许很常见工人在路旁工作的样子</h3><h3> </h3><h3>但是你有见过工人在房顶敲敲打打的样子吗?</h3><h3> </h3><h3>这同样也是抬头捕捉到的景象,刻意回避了地面上的人群</h3><h3> </h3><h3>利用电线杆作为参照,形成“万人之上”的高度差</h3><h3> </h3><h3>尘土围绕钻地机周围,将静态的照片传递出运动感</h3><h3> </h3><h3>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h3><h3> </h3><h3>即使在十度气温下,高强度的体力工作依旧让他们汗流浃背,脱下外套为生活奔命</h3><h3> </h3><h3>不管身居何职、身从何事,任何一名劳动者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的人们,永远像闪烁的星芒,身体力行地为人们树立榜样</h3><h3> </h3><h3>俗话说得好,在家靠亲人,出门靠朋友</h3><h3> </h3><h3>在外工作的他们,好兄弟好朋友或许才是苦涩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源泉</h3><h3> </h3><h3>上面这张是老师抓拍的三名建筑工人,他们脸上的笑容仿佛能化解今天一切的心酸劳累</h3><h3> </h3><h3>因为这三张笑脸,画面主题一下欢快了起来,同样也因为笑容,我们会下意识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笑的如此天真灿烂</h3><h3> </h3><h3>或许是完成一天任务可以小酌两杯,或许是家人有喜事相告,或许是三兄弟一同完成指标加薪升职,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通过照片,他们的快乐一同传达给了屏幕前的我们,难道我们还有别的要求吗~</h3><h3> </h3><h3>至此北锣鼓巷这一条街就逛完了,其实在图中老师还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景象</h3><h3> </h3><h3>所以以上的拍摄技巧和思路只给大家提供参考,大家要善于发现,勤于练习,耐心等待</h3><h3> </h3><h3>二. 街头摄影思维提升</h3><h3> </h3><h3>街头摄影不是一项技巧,也不是固定的拍摄思路,甚至没有明确的标准把哪种照片列为街头摄影。但街头摄影有趣之处也正在于此,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被知识点束缚,而是将知识点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在街头上综合应用,拍出有内容、有趣的作品。</h3><h3> </h3><h3>最后,老师为大家总结了在街头摄影中我们必备的五种素质</h3><h3> </h3><h3>1.观察:我们是有目的地进行拍摄,而不是纯粹的遛弯逛街,所以我们要保持自己机敏的目光,时刻洞察周围的事物,利用不同视角检视周围环境</h3><h3> </h3><h3>2.预测:在出门前我们就可以执行这一步骤了,可以事先调查,包括地形以及文化特征。当我们观察到了拍摄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预测他可能要做的动作、行进的方向等,这需要不停观察人群,凭借大量经验去做判断。,如:环卫工人将车停下,那么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下车休息喝水,一种是收集垃圾分类,所以我们要提前预测,才能找好位置进行拍摄</h3><h3> </h3><h3>3.等待:好的照片是等出来的一点也不错,就像视角部分中电线上的鸟儿,找好了拍摄角度后,为了能够让细节更加充实画面效果更突出,老师等到鸟儿弯头整理羽毛时进行拍摄。所以大家也要善于等待,抓准时机进行拍摄</h3><h3> </h3><h3>4.勇气:这里指的勇气并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而是在街头上不要羞于拍摄(禁止拍摄的场景和私人隐私除外),如大门那一张,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发现美记录美正是我们学习摄影的初衷。</h3><h3> </h3><h3>5. 毅力:街头摄影不像其他的摄影形式,拍摄出满意的作品几率很小,同时需要大家不停地行走换场景,偶尔还会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再加上长时间的等待,但是只要有毅力,我们不停地尝试,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h3><h3> </h3><h3> </h3> <h3>我街头抓拍二幅</h3> <h3><b>第八节:后期修图的综合运用</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一.后期修图的综合应用</h3><h3>二.神奇的黑白照片</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 后期修图的综合应用</h3><h3> </h3><h3>所谓修图即对照片的再造,而再造依旧是根据构图、色彩对比等等基础摄影原则来调整</h3><h3> </h3><h3>照片已经固定,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对其观察,找到可以完善或者意境转变的方式</h3><h3> </h3><h3>【裁切】</h3><h3> </h3><h3>由于手机的焦距固定,所以难免会使得照片中主体被大范围的杂景干扰,得不到突出</h3><h3> </h3><h3>此时我们只需要使用裁切工具,根据三分法、居中、三角形等等构图方法从新安排画面</h3><h3> </h3><h3>即可完成修正,对于【本身便具有很强故事性】的照片,此方法最为简单实用</h3><h3> </h3><h3>但并非每张照片都是如此,我们来看下面一张照片,老师针对其进行了一些列调整</h3><h3> </h3><h3>【保留基本,并强化】</h3><h3> </h3><h3>这张为老师于周四课程中的实拍照片,以蓝天为背景的国旗在风中飘扬</h3><h3> </h3><h3>红与蓝的色彩在画面中拼接碰撞,蓝色的天空让旗帜更加突出</h3><h3> </h3><h3>那么这张照片我们可以认定其中的颜色为应该保留的重点</h3><h3> </h3><h3>根据这个基准我们可以从大范围逐步到细节的精修,思路如下</h3><h3> </h3><h3>① 剪裁无关的墙壁以及屋檐</h3><h3> </h3><h3>排除掉无关干扰物是让照片主体突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h3><h3> </h3><h3>我们将此照片导入snapseed软件中,利用工具中的裁切工具进行修正</h3><h3> </h3><h3>若直接大面积裁掉右侧的墙壁和房檐,则会变成一种趋近于正方形的构图,视线就被压缩了许多</h3><h3> </h3><h3>并且画面中的旗帜也会占比过大,显得死板的同时也会向观者施加视觉压力(占比过大导致过度强调内容)</h3><h3> </h3><h3>所以老师剪裁掉大部分墙壁和房檐部分,保留了全部旗帜部分,和小部分房檐用来交代场景</h3><h3> </h3><h3>并将五星红旗的大星控制在三分线焦点上,如下图</h3><h3> </h3><h3>第一步就大功告成,我们继续观察照片</h3><h3> </h3><h3>② 线性调整</h3><h3> </h3><h3>所谓线性调整大家可以理解为在这张作品中,各个数值之间存在着某种线性关系</h3><h3> </h3><h3>在我们调节一项参数时,另一些参数也应作出改变才能达到最佳效果</h3><h3> </h3><h3>如本次的例图,由于老师故意让旗帜遮住了太阳,所以导致了画面稍稍偏暗,适当调高亮度是正确的选择</h3><h3> </h3><h3>增加对比度和饱和度是体现色彩对比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调整,符合正常视觉习惯即可</h3><h3> </h3><h3>刚才调高了亮度,但画面中“旗帜上的太阳”依旧非常刺眼,所以老师降低了高光</h3><h3> </h3><h3>最后稍稍调高阴影让暗部细节更明显一点</h3><h3> </h3><h3>③ 对比进一步加强,曲线调整</h3><h3>在上一步中我们为了加强画面颜色对比对其对比度进行了调整</h3><h3> </h3><h3>对比度是对整张照片统一的调整,比较线性,适合初次调整,不能使用过度</h3><h3> </h3><h3>或许大家不是很理解,但可以在步骤②的时候将对比度继续拉高</h3><h3> </h3><h3>画面高光部分就会发白严重,整张照片就会变得严重失真,非常不美观</h3><h3> </h3><h3>这时候如果我们为了进一步增加对比可以使用曲线工具调整</h3><h3> </h3><h3>相较其他,曲线会让照片中的明暗过度更加自然,可以整体调节,也可分明暗调节</h3><h3> </h3><h3>为了让房檐以及墙壁更加暗,老师将曲线向下拉降低整体的亮度</h3><h3> </h3><h3>也可以利用软件预设的曲线效果进行调整,方便快捷达到我们心中所想的完美样貌</h3><h3> </h3><h3>对比进一步加强,至此照片的基本修正就已完成</h3><h3> </h3><h3>④ 风格体现(补充)</h3><h3> </h3><h3>每个人对照片的构思不同,操作也就不同</h3><h3> </h3><h3>老师想体现出色彩对比,红旗飘动的效果,但房檐和墙壁的细节会在一定程度影响主体表现</h3><h3> </h3><h3>但此时又不能过度剪裁,此时画笔工具就成为了我们精修的重要工具</h3><h3> </h3><h3>使用画笔工具,选择亮度-5,对房檐和图中过亮部位涂抹,如黄色箭头指示部位</h3><h3> </h3><h3>将墙壁屋檐的存在感降低后,天空似乎饱和度还不够饱满</h3><h3> </h3><h3>其实这点在第二步调整时就已经发现了,留到现在利用画笔调整的原因是旗帜的红色已经足够鲜艳</h3><h3> </h3><h3>所以只能利用局部的饱和度调整来完善画面效果,选择饱和度+5,涂抹天空部分</h3><h3> </h3><h3>完成精修,点击保存。一张符合摄影师意愿的作品就完成了~</h3><h3> </h3><h3>关于本段的风格,老师更希望大家自行进行尝试,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会有不小的学习收获</h3><h3> </h3><h3> </h3><h3>二、神奇的黑白摄影</h3><h3> </h3><h3>后期不止可以让颜色变得更加丰富饱满,让颜色单一到极致也不失为一种出色的方式</h3><h3> </h3><h3>随着手机摄像头的进步,我们可以更好的用照片记录缤纷的色彩</h3><h3> </h3><h3>但是刨除掉颜色,照片还剩下什么呢?</h3><h3>规则的曲线在舍弃色彩的黑白画面中尤为规整,律动感十足,为其增添不少画面效果,艺术感十足</h3><h3>利用黑白照片可以来表达情绪,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通过一个封闭空间中的小小窗户呈现</h3><h3>我们将照片导入Snapseed中,使用黑白工具即可将照片转为黑白</h3><h3> </h3><h3>【注意】黑白中有诸多选项,为了凸显其轮廓的线条感,弱化电线杆上面的文字,石料花纹等等,我们选择了对比。若照片为人像或风景等,则可以尝试使用中性、明亮等</h3><h3>当色彩从画面中被抽离,光影在这时变得尤为重要</h3><h3>我们可以看出图中黑白对比感强烈,灰色渐层也有良好的体现</h3><h3>整幅画面就变成了光影的舞台,电线杆子上的影子直接增加了立体感</h3><h3>将这种高明暗对比的彩色作品转换为黑白作品会使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使得电线的线条美感尤为明显</h3><h3>画面中的点、线、面的关系更加明确,三者之间的互动效果更加显著,</h3> <h3>我的习作二幅</h3> <h3><b>第九节,综合人像。</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 </h3><h3>一.人像摄影简介</h3><h3> </h3><h3>二.人像摄影要素</h3><h3> </h3><h3>三.今日作业</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人像摄影简介</h3><h3> </h3><h3>所谓人像摄影,就是以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以人物为拍摄主体的摄影形式</h3><h3> </h3><h3>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h3><h3> </h3><h3>二.人像摄影要素</h3><h3> </h3><h3>一幅好的人像摄影作品我们可以从这几个维度去分析:选景、拍摄方式、构图、光线、对比、人物状态</h3><h3> </h3><h3>1选景</h3><h3> </h3><h3>人像摄影的目的是突出人像,人物一定是画面的主角,所以在选择场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画面简洁的原则,只有场景足够干净才能减少干扰从而突出人像</h3><h3> </h3><h3>选择拍摄场景时可以选择去到校园,公园这些建筑风格统一有大面积相同色调的场所;也可以选择一面墙面作为背景拍摄</h3><h3> </h3><h3>在没有合适的场景拍摄时,甚至可以用天空作为背景</h3><h3> </h3><h3>此外,公路和林荫道这一类颜色单一,且具有很好延伸感的场景也可以作为背景来进行拍摄</h3><h3> </h3><h3>2拍摄方式</h3><h3> </h3><h3>在人像摄影中有三种拍摄方式:摆拍、抓拍、摆抓结合</h3><h3> </h3><h3>摆拍是根据摄影师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配合表现出指定动作或神态,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h3><h3> </h3><h3>在这个过程中,拍摄对象完全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h3><h3> </h3><h3>抓拍是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根本不让被摄对象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被摄对象的每个自然的瞬间都可以被被镜头记录下来</h3><h3> </h3><h3>摆抓结合是在拍摄过程中,虽然告知对象有人在为其拍照,但是却不告知具体的拍摄时机</h3><h3> </h3><h3>这样被摄对象的注意力仍然会集中于所从事的事情,而摄影者又能随时进行拍摄</h3><h3> </h3><h3>由此可见在人像摄影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式。如要为人物拍摄肖像、合照、纪念照等照片时,需要对被摄人物进行一系列的要求,这样拍出来的会比较符合拍摄意图</h3><h3> </h3><h3>而在拍摄儿童时,要学会对儿童进行抓拍,这样才能记录下“童真”</h3><h3> </h3><h3>3构图</h3><h3> </h3><h3>在构图手法上,人像摄影的构图方式与构图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h3><h3> </h3><h3>我们要根据人物的特点调整构图方式,以呈现更好的摄影效果并增强人像摄影的感染力。</h3><h3> </h3><h3>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居中构图”,“三分法构图”等方式,这是画面的形式构图</h3><h3> </h3><h3>在人像摄影中除了一般的居中构图,三分法构图外,我们还可以注意位置构图</h3><h3> </h3><h3>正面构图</h3><h3> </h3><h3> </h3><h3>正面构图,正面构图是人像摄影最常见的手法。正面构图可以将人物的整体形象完整展示出</h3><h3> </h3><h3>来。这种构图方式可以突出拍摄主体,但是画面可能会显得有些呆板。</h3><h3> </h3><h3>侧面构图</h3><h3> </h3><h3>镜头从人物的90度角侧方向,或者45度的斜侧方向进行拍摄。侧面构图可以清晰得呈现出人物的轮廓</h3><h3> </h3><h3>侧面构图的实用性很强,比如有一些人物的面部形象可能没有那么端正,左右脸不对称,从侧面拍摄的话就可以掩盖这一缺点</h3><h3> </h3><h3>但是侧面构图会减弱画面的纵深感</h3><h3> </h3><h3>背面构图</h3><h3> </h3><h3>背面构图就是从被摄人物的后方进行拍摄。在背面构图中人物和背景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将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可以营造出意境来烘托主体。突出重点</h3><h3> </h3><h3>拍摄人像是时要善于和场景互动,将人物放置在画面的突出点位置。</h3><h3> </h3><h3>可以是画面的中心点,也可以是背景构成的的画框内部,也可以是视觉引导线的终点。</h3><h3> </h3><h3>此外如果光线是一条狭窄的光路,可以尝试将人物的脸或者想突出的部位放在这条光路上</h3><h3> </h3><h3>这样身体的其他部分将没有光线照射,从而形成了浓烈的明暗对比,可以极好地突出人物</h3><h3> </h3><h3>4光线</h3><h3> </h3><h3>在人像摄影过程中,光线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利用光线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合理出彩的光线会让人物表现更加出色</h3><h3> </h3><h3>但相比较专业相机,光线给手机摄影提出了不小的难题</h3><h3> </h3><h3>而人像摄影对光线的要求又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手机摄影中,光线的地位非常突出</h3><h3> </h3><h3>4.1光线来向</h3><h3> </h3><h3>顺光拍摄</h3><h3> </h3><h3>顺光即是光线向人物正面投射的光线形式,这种光线能让人物大部分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h3><h3> </h3><h3>采用顺光拍摄时不会在人物脸上形成明显的明暗对比,比较适合拍摄特写和近景,有利于表现细节</h3><h3> </h3><h3>但顺光是我们最常用的光线,使用顺光拍摄人像,很难突出重点而且没有新意</h3><h3> </h3><h3>逆光拍摄</h3><h3> </h3><h3>逆光拍摄是指光源在拍摄对象的后方,从而使得拍摄对象正面不能得到充分的曝光</h3><h3> </h3><h3>这样一来人物的外部轮廓就得到了集中表现,勾勒出人物的动作、形体。</h3><h3> </h3><h3>逆光拍摄剪影,是人像摄影中的一大重要手法</h3><h3> </h3><h3>侧逆光拍摄</h3><h3> </h3><h3>这是一种独特的拍摄手法,在之前的课程中没有涉及过,光线会和人物形成夹角。</h3><h3> </h3><h3>侧逆光会给人物头部带来一种边缘光,这种光线会在人物的边缘镀上金边,从侧后方照亮人物的头发</h3><h3> </h3><h3>使用侧逆光拍摄人像,会产生一种朦胧感,带来神秘的视觉力量。且具有很强的空间感,画面影调丰富,生动活泼</h3><h3> </h3><h3>45°侧光拍摄</h3><h3> </h3><h3>这种光出现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被许多人认为就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类型</h3><h3> </h3><h3>在室内拍摄人像主要使用45°侧光</h3><h3> </h3> <h3>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h3><h3> </h3><h3>果,人物面部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h3><h3> </h3><h3>90°侧光拍摄</h3><h3> </h3><h3>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光线,人物主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h3><h3> </h3><h3>而背光的那一面隐藏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且强烈</h3><h3> </h3><h3>人物的表面结构得以突出表现,运用得当能更强烈地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h3><h3>(没在op上配)</h3><h3> </h3><h3>4.2特殊光</h3><h3> </h3><h3>柔光拍摄</h3><h3> </h3><h3>许多手机厂商在宣传手机拍摄功能时,都无一例外用到了“柔光拍摄”这个字眼</h3><h3> </h3><h3>这是因为柔光可以让肌肤看起来更加白皙,光滑能够突出人物肌理的质感</h3><h3> </h3><h3>运用柔光进行造型,被摄人物的明暗过渡不生硬,所以在人像摄影中使用柔光是比较好的</h3><h3> </h3><h3>自然光中薄云遮日的“假阴天”会带来一种比较理想的光线效果,光线柔和,照明效果均匀,不会形成明显的明暗反差并具有比较丰富比较丰富的影调,色调层次。</h3><h3> </h3><h3>在阴天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暗的前景、利用远外景物的浅色调形成明暗关系对比,突出人物的外形特点</h3><h3> </h3><h3>早晨和黄昏时,太阳光处于平射时期,被照射的物体的投影很长,逆光和侧逆光的光线方向,会加强空气的通透效果,形成朦胧感</h3><h3> </h3><h3>此时在太阳光暖色调光的照明下,人物也呈现出暖色调,会形成丰富的和谐的柔和影调。</h3><h3> </h3><h3>在室内时,可以用一块白床单遮挡光源就能将直射光变成柔和的光线</h3><h3> </h3><h3>人造光照明时,选取加散光片的闪光灯、奶白灯泡、磨砂灯泡等光源,光线也会更柔和</h3><h3> </h3><h3>此外一些道具,如灯笼,荧光棒,灯泡串,燃烧的电光棒等等,利用它们发出的光线作为光源进行拍摄,也能收获好的拍摄效果</h3><h3> </h3><h3>当光线通过带有图案或者缝隙结构的物体时,会在地面投射下缝隙光。</h3><h3>将人物处于这种场景场中,人物脸上会呈现出出相应的图案。会带来迷幻的效果</h3><h3> </h3><h3>眼神光</h3><h3> </h3><h3>为了拍摄出上乘的人像摄影作品,在按动快门之前,一定要考虑到眼神光</h3><h3> </h3><h3>可以说人物有无眼神光直接影响到人物的生气。</h3><h3> </h3><h3>拍摄人像时,不论运用什么光源,只要位于被摄者面前而且具有足够的亮度,就都会反射到眼睛里出现反光点,从而形成眼神光。</h3><h3> </h3><h3>如在室内时可以试用超过肩膀的窗户照进来的光线制造眼神光</h3><h3> </h3><h3>5色彩</h3><h3> </h3><h3>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色彩可以起到增强画面效果,强化视觉美感,对表达人物不同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h3><h3> </h3><h3>暖调</h3><h3> </h3><h3>红、黄、橙及相近色彩,称作暖色。暖色能给观众以温暖、热情、欢庆的心理感受</h3><h3> </h3><h3>冷调</h3><h3> </h3><h3>蓝、青以及相近色彩,称作冷色。冷色给人以凉爽,悠远、平静的感觉。</h3><h3> </h3><h3>人像摄影时可以令拍摄者身着冷色调服装,或选取周围环境的冷色调阴影部分作为背景,来达到效果</h3><h3> </h3><h3>对比色</h3><h3> </h3><h3>色彩对比包括补色对比(黄与蓝、红与绿)、冷暖色对比、饱和度对比等等。</h3><h3> </h3><h3>在人像摄影中,对比色会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更有利于更有利于传达人物情感,带来视觉冲击</h3><h3> </h3><h3> </h3><h3>6人物状态</h3><h3> </h3><h3>在人像摄影中,人物无疑是画面的核心。人物如果不能表现出最好的状态,那画面将会失去灵魂</h3><h3> </h3><h3>调动你的“模特”的情绪,是人像摄影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师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方法:</h3><h3> </h3><h3>(1)加强沟通:明确拍摄要求以后通过一些话题引入,放松被摄人物的状态。如在拍摄前或拍摄间隙进行对话,以轻松愉快的话题为主,活跃氛围让被摄者更加自然</h3><h3> </h3><h3>(2)夸赞和表扬:在拍摄过程中夸赞和表扬拍摄对象会更有利于增加“模特”的表现欲,如夸赞模特穿着打扮品味十足,非常有气质,相信一定会拍出好的作品,借此来达到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也让被摄者更有信心</h3><h3> </h3><h3>(3)尝试多拍:找到人物的最佳状态。与环境氛围相结合,突出人物在所处环境所流露出的自然状态,这往往是最和谐的。摄影不是一蹴而就的艺术,需要大家反反复复的尝试和挑选,这样才能产生自驱力,自我进步</h3><h3> </h3><h3> </h3><h3>三.今日作业</h3><h3> </h3><h3>作业内容:在特定场景中调动模特情绪拍摄一张面带笑容的作品</h3><h3> </h3><h3>拍摄指南:</h3><h3> </h3><h3>1.背景:背景可以选择蓝天,但要注意光线方向,一定要利用顺光拍摄,这样人物和天空的细节都有体现,在拍摄时需要降低拍摄者高度,以天空为背景,尽量避开无关杂物。如果天气不佳,也可以在家中或附近寻找纯色或纹理规律的墙面背景进行拍摄</h3><h3> </h3><h3>2.人物情绪及其他事项:我们可以利用调动模特情绪的小技巧来让画面更加自然真实,并且利用抓摆结合进行拍摄,这样人物的笑容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在纯色墙面前拍摄时,需要让被摄对象身着与背景撞色服装或与背景色调一致的服装,有助于增强画面的表现力。</h3><h3> </h3><h3>3. 注意安全:请大家在拍摄时注意安全哦~</h3> <h3>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h3><h3> </h3><h3>果,人物面部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h3><h3> </h3><h3>90°侧光拍摄</h3><h3> </h3><h3>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光线,人物主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h3><h3> </h3><h3>而背光的那一面隐藏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且强烈</h3><h3> </h3><h3>人物的表面结构得以突出表现,运用得当能更强烈地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h3><h3>(没在op上配)</h3><h3> </h3><h3>4.2特殊光</h3><h3> </h3><h3>柔光拍摄</h3><h3> </h3><h3>许多手机厂商在宣传手机拍摄功能时,都无一例外用到了“柔光拍摄”这个字眼</h3><h3> </h3><h3>这是因为柔光可以让肌肤看起来更加白皙,光滑能够突出人物肌理的质感</h3><h3> </h3><h3>运用柔光进行造型,被摄人物的明暗过渡不生硬,所以在人像摄影中使用柔光是比较好的</h3><h3> </h3><h3>自然光中薄云遮日的“假阴天”会带来一种比较理想的光线效果,光线柔和,照明效果均匀,不会形成明显的明暗反差并具有比较丰富比较丰富的影调,色调层次。</h3><h3> </h3><h3>在阴天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暗的前景、利用远外景物的浅色调形成明暗关系对比,突出人物的外形特点</h3><h3> </h3><h3>早晨和黄昏时,太阳光处于平射时期,被照射的物体的投影很长,逆光和侧逆光的光线方向,会加强空气的通透效果,形成朦胧感</h3><h3> </h3><h3>此时在太阳光暖色调光的照明下,人物也呈现出暖色调,会形成丰富的和谐的柔和影调。</h3><h3> </h3><h3>在室内时,可以用一块白床单遮挡光源就能将直射光变成柔和的光线</h3><h3> </h3><h3>人造光照明时,选取加散光片的闪光灯、奶白灯泡、磨砂灯泡等光源,光线也会更柔和</h3><h3> </h3><h3>此外一些道具,如灯笼,荧光棒,灯泡串,燃烧的电光棒等等,利用它们发出的光线作为光源进行拍摄,也能收获好的拍摄效果</h3><h3> </h3><h3>当光线通过带有图案或者缝隙结构的物体时,会在地面投射下缝隙光。</h3><h3>将人物处于这种场景场中,人物脸上会呈现出出相应的图案。会带来迷幻的效果</h3><h3> </h3><h3>眼神光</h3><h3> </h3><h3>为了拍摄出上乘的人像摄影作品,在按动快门之前,一定要考虑到眼神光</h3><h3> </h3><h3>可以说人物有无眼神光直接影响到人物的生气。</h3><h3> </h3><h3>拍摄人像时,不论运用什么光源,只要位于被摄者面前而且具有足够的亮度,就都会反射到眼睛里出现反光点,从而形成眼神光。</h3><h3> </h3><h3>如在室内时可以试用超过肩膀的窗户照进来的光线制造眼神光</h3><h3> </h3><h3>5色彩</h3><h3> </h3><h3>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色彩可以起到增强画面效果,强化视觉美感,对表达人物不同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h3><h3> </h3><h3>暖调</h3><h3> </h3><h3>红、黄、橙及相近色彩,称作暖色。暖色能给观众以温暖、热情、欢庆的心理感受</h3><h3> </h3><h3>冷调</h3><h3> </h3><h3>蓝、青以及相近色彩,称作冷色。冷色给人以凉爽,悠远、平静的感觉。</h3><h3> </h3><h3>人像摄影时可以令拍摄者身着冷色调服装,或选取周围环境的冷色调阴影部分作为背景,来达到效果</h3><h3> </h3><h3>对比色</h3><h3> </h3><h3>色彩对比包括补色对比(黄与蓝、红与绿)、冷暖色对比、饱和度对比等等。</h3><h3> </h3><h3>在人像摄影中,对比色会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更有利于更有利于传达人物情感,带来视觉冲击</h3><h3> </h3><h3> </h3><h3>6人物状态</h3><h3> </h3><h3>在人像摄影中,人物无疑是画面的核心。人物如果不能表现出最好的状态,那画面将会失去灵魂</h3><h3> </h3><h3>调动你的“模特”的情绪,是人像摄影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师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方法:</h3><h3> </h3><h3>(1)加强沟通:明确拍摄要求以后通过一些话题引入,放松被摄人物的状态。如在拍摄前或拍摄间隙进行对话,以轻松愉快的话题为主,活跃氛围让被摄者更加自然</h3><h3> </h3><h3>(2)夸赞和表扬:在拍摄过程中夸赞和表扬拍摄对象会更有利于增加“模特”的表现欲,如夸赞模特穿着打扮品味十足,非常有气质,相信一定会拍出好的作品,借此来达到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也让被摄者更有信心</h3><h3> </h3><h3>(3)尝试多拍:找到人物的最佳状态。与环境氛围相结合,突出人物在所处环境所流露出的自然状态,这往往是最和谐的。摄影不是一蹴而就的艺术,需要大家反反复复的尝试和挑选,这样才能产生自驱力,自我进步</h3><h3> </h3><h3> </h3><h3>三.今日作业</h3><h3> </h3><h3>作业内容:在特定场景中调动模特情绪拍摄一张面带笑容的作品</h3><h3> </h3><h3>拍摄指南:</h3><h3> </h3><h3>1.背景:背景可以选择蓝天,但要注意光线方向,一定要利用顺光拍摄,这样人物和天空的细节都有体现,在拍摄时需要降低拍摄者高度,以天空为背景,尽量避开无关杂物。如果天气不佳,也可以在家中或附近寻找纯色或纹理规律的墙面背景进行拍摄</h3><h3> </h3><h3>2.人物情绪及其他事项:我们可以利用调动模特情绪的小技巧来让画面更加自然真实,并且利用抓摆结合进行拍摄,这样人物的笑容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在纯色墙面前拍摄时,需要让被摄对象身着与背景撞色服装或与背景色调一致的服装,有助于增强画面的表现力。</h3><h3> </h3><h3>3. 注意安全:请大家在拍摄时注意安全哦~</h3> <h3>我的习作《系鞋带》</h3> <h3>习作《相恋》</h3> <h3>习作《知性美女》</h3> <h3><b>第十节:照片的颜色。</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 </h3><h3>一、 了解影响色彩不同的几个因素</h3><h3>二、 今日练习</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 了解影响色彩不同的几个因素</h3><h3> </h3><h3>影响色彩不同因素有许多,我们从下面几点开始展开</h3><h3> </h3><h3>① 光源条件</h3><h3>经过这半年的实际拍摄练习,我们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颜色是不稳定的</h3><h3> </h3><h3>早晨或傍晚拍摄照片时的颜色不同</h3><h3>或偏红色或橙色</h3><h3> </h3><h3>而中午拍摄会微微泛蓝色</h3><h3> </h3><h3>晚上走在街头拍摄夜景的时候,则会出现照片泛红色‘’</h3><h3> </h3><h3>而他们之间的差别便是光源的条件不同</h3><h3> </h3><h3>主要是由于光源的【色温】对拍摄画面的色彩造成的影响,</h3><h3> </h3><h3>【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用K来表示</h3><h3> </h3><h3>它代表了不同环境下,白色所呈现出的颜色(待确认)</h3><h3> </h3><h3>小于3000K为带有红的白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h3><h3> </h3><h3>3000-5000K处于中间是比较纯粹的白色</h3><h3> </h3><h3>而高于5000则是带有蓝色的白色,颜色发冷会给人一种清凉感</h3><h3> </h3><h3>在实际拍摄时为了应对色温产生的影响,【白平衡】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h3><h3> </h3><h3>白平衡一般在相机中用WB表示,或一个被切开的黑白相间的方块标志</h3><h3> </h3><h3>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让照片再现真实的色彩</h3><h3> </h3><h3>现在手机的自动模式已经帮大家自动选择了合适的白平衡</h3><h3> </h3><h3>但并非每个手机的判断都精准无误,所以多少还是会产生差距,这也就是产生差距的原因之一</h3><h3> </h3><h3>不仅如此光线的强度也会对色彩的【饱和度】产生影响</h3><h3> </h3><h3>在以前的修图课程中我们也已经实际操作过了【饱和度】的调整</h3><h3> </h3><h3>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有地方称之为色彩的纯度</h3><h3> </h3><h3>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h3><h3> </h3><h3>含色成分很好理解即为最原本的颜色,而消色是指黑白灰三种颜色</h3><h3> </h3><h3>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h3><h3> </h3><h3>就好比一个空杯子中纯果汁越多则颜色越浓,加入牛奶颜色则越来越淡</h3><h3> </h3><h3>其中带有颜色的纯果汁即为含色成分,牛奶则充当消色成分</h3><h3> </h3><h3>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色,鲜绿色</h3><h3> </h3><h3>而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便是不饱和的颜色</h3><h3> </h3><h3>色彩饱和度不同,欣赏者看到的实际效果也就会有所差异了</h3><h3> </h3><h3>② 拍摄环境</h3><h3> </h3><h3>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也多次外出取景拍摄,那自然少不了在大面积绿植前拍摄</h3><h3> </h3><h3>如果绿色植株密度很浓,颜色也很纯粹则被拍摄物体的表面往往也会泛绿色</h3><h3> </h3><h3>这些绿植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是却能对拍摄物体造成影像即为环境的影响</h3><h3> </h3><h3>同理还有在雪地中拍摄,因为大面积白雪的影响,在相机自动测光的拍摄条件下,主体也容易泛白</h3><h3> </h3><h3>这是因为环境色调反射的光线与现场主要色调相差无几</h3><h3> </h3><h3>在这种环境中的被摄物体,被轻微带有环境色彩的光线照射到,变呈现出环境的色彩</h3><h3> </h3><h3>③ 感光度</h3><h3> </h3><h3>感光度也就是ISO</h3><h3> </h3><h3>这个个自胶卷时代就有在使用的数值反倒是在手机摄影中被淡化</h3><h3> </h3><h3>除非是带有专业模式的手机相机,否则我们基本看不到这个数值</h3><h3> </h3><h3>不出现却不代表不存在,只是手机经过自己的预判帮我们调试至最佳而已</h3><h3> </h3><h3>在夜晚拍摄时光线不足,为了能让感光元件吸收到足够的光线,感光元件会将感光度提升,让其更容易捕捉到微弱光线</h3><h3> </h3><h3>但是缺点则是画面细节的损失,这其中就包括了色彩细节的损失</h3><h3> </h3><h3>当我们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周围常常会有一些闪动的颗粒,这就是光线不足的表现</h3><h3> </h3><h3>此时我们按下快门,也只能将就记录下眼前的景象,色彩也会失真与眼前所见大相径庭</h3><h3> </h3><h3>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老师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在夜晚进行记录式拍摄 </h3><h3> </h3><h3>④ 曝光时间</h3><h3> </h3><h3>在上周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手机的慢门操作,让我们体会到了在黑夜中拖动的光影带来的视觉感受</h3><h3> </h3><h3>但其实长时间的曝光也是会对画面颜色产生影响的</h3><h3> </h3><h3>【注】由于iPhone使用slowshutter软件非严格意义上慢门拍摄,所以以下内容针对于使用专业模式下的android手机</h3><h3> </h3><h3>我们知道太阳光有七色光谱,而颜色也是来自于这些光谱所呈现出的表象</h3><h3> </h3><h3>在夜晚的光线下,红色与黄色的光谱极少到达地面,光线中只留存着微弱的蓝、紫色光谱</h3><h3> </h3><h3>若大家想要尝试用手机拍摄星星,长时间对着天空曝光,则最终画面会整体发蓝</h3><h3> </h3><h3>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摄影师利用慢门拍摄的黑夜,容易发蓝有种黎明感觉的原因</h3><h3> </h3><h3>虽然这种蓝色别有一番风味,倘若想要改变我们也只能通过后期的颜色调整才能让天空回归纯粹的黑色</h3><h3> </h3><h3> </h3><h3>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影响照片色彩的几个因素,并学习了相关术语所代表的意义</h3><h3> </h3><h3>这些知识会对大家在日后修图时起到帮助,只有了解各个参数的意义</h3><h3> </h3><h3>我们才能更加精准的知道如何达到我们想要的修图效果,或浓艳、或清淡</h3><h3> </h3><h3>以及夜晚拍摄时的感光度和曝光时间对照片的影响,便于大家理解为何手机在晚上拍照总是会不清晰和慢快门照片颜色的变化</h3><h3> </h3><h3>二.今日练习</h3><h3> </h3><h3>光说不练假把式,今天就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曾经构图完美但颜色的不尽人意的照片</h3><h3> </h3><h3>用今天学习的参数知识再来调整看看,原本的朋友圈遗珠之憾也会成</h3> <h3><b>第十一节:胶片大师作品鉴赏</b></h3> <h3>虽不如好山好水的壮丽夺目,但这也不失为一种透过照片的内心交流</h3><h3> </h3><h3>如何将照片的内在感染力提升至最大呢?</h3><h3> </h3><h3>“电影是描述点与点之间的线,而摄影则是点的表现,不让人看到太多信息,正是写真的魅力所在”奥山如是说</h3><h3> </h3><h3>照片是由很少数的要素构成的,没有语言和声音,也无法传达出气息,因此观看者的感受会影响照片的最终成像,而他想要郑重对待“观者的感受”</h3><h3> </h3><h3>可见再厉害的大师也依旧是在利用基础的图片构成,减少干扰物等等,只不过是他们使用的更加得当而已</h3><h3> </h3><h3>今日总结:</h3><h3> </h3><h3>1、想要拍摄的照片更加生动要走进被拍摄者的世界中</h3><h3> </h3><h3>2、注意拍摄时自身的情感流动,将其宣泄至照片中,它属于你也属于和你有共鸣的人</h3><h3> </h3><h3>总览下来尤其是在基础摄影知识的积累上,我们已准备充分</h3><h3> </h3><h3>是否能将他人最自然的状态记录下来、是否能将心带入照片,给照片注入灵魂,这就是我们之后要继续努力的部分</h3><h3> </h3> <h3>大师路漫漫其修远兮,想要成为真正的大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h3><h3> </h3><h3>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或许会觉得自己的摄影学习到达了一个瓶颈</h3><h3> </h3><h3>这是因为技术始终只是表面,有思想深度并能使用技术将其用照片还原才是真的大师修行之旅</h3><h3> </h3><h3>或许我们无法企及大师的高度</h3><h3> </h3><h3>但我们可以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远眺大师的世界,借摄影前辈的眼睛发现这人世间的美好存在</h3><h3> </h3><h3>那么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外国的摄影大师</h3><h3> </h3><h3>一位是秋山亮二、另一位是奥山由之</h3><h3> </h3><h3>两位摄影师都用胶片记录了青春的痕迹</h3><h3> </h3><h3>不过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是现在</h3><h3> </h3><h3>就让我们跟随今天的课程进入两位大师的世界吧</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秋山亮二</h3><h3> </h3><h3>秋山亮二是一位来自日本东京的摄影师,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秋山先生的《你好,小朋友》这本影集</h3><h3> </h3><h3>1982年,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之际,秋山先生来到了中国</h3><h3> </h3><h3>他的镜头聚焦在了中国各地儿童的日常生活上,留下了很多纯真与美好,也给我们再一次回味那再也回不去的时光的机会</h3><h3> </h3><h3>“人生在世一生只能见一次面,所以我尽量地多拍摄孩子,还和许许多多中国的成人接触。</h3><h3>这一叠微不足道的照片,对读者有多大的意义,我当然不了解。但是,对我这个摄影者来讲,这些照片都是极其宝贵的一瞬间的累积。</h3><h3>但愿在我的镜头前站着的小朋友每人都能得到一本影集,而它将成为他(她)们儿童时代的良好回忆”</h3><h3>—— 摘自 秋山亮二 序</h3><h3> </h3><h3>摄影写真集详细记述了80年代昆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中国各地儿童的日常生活。</h3><h3> </h3><h3>看似简单的照片富有活力,好似我们透过照片穿越了时代——那个蓝天白云,准备腾飞的80年代</h3><h3> </h3><h3>这种利用照片营造出的亲切感便是大师的厉害之处</h3><h3> </h3><h3>在那个年代用相机拍照是一件很珍贵的事情</h3><h3> </h3><h3>秋山先生说:“在许多地方,孩子们对照相机感到新鲜。精确地说,为拍摄很多照片,在脖子上挂了好几只照相机,照起相来,又是照得那么多,这样稀奇古怪的人,他们当然很少见到过的。所以,为了能拍摄理想的照片,就必须使孩子们习惯照相机的镜头。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捉迷藏,让他们砸开椰子给我喝椰子汁。坦率地说,有时我觉得这些游戏比起拍摄照片更为重要。“</h3><h3> </h3><h3>里面孩子无拘无束的笑容,便是对摄影师最大的回报</h3><h3> </h3><h3>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孩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h3><h3> </h3><h3>或在家旁公园玩</h3><h3> </h3><h3>或在学习演奏</h3><h3> </h3><h3>抑或是旅行的途中</h3><h3> </h3><h3>机缘巧合下的邂逅,一位异国友人就这样融入了其中</h3><h3> </h3><h3>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再次回到那个年代,但是大师的摄影手法依旧值得我们学习</h3><h3> </h3><h3>有时我们只是在脑海中构思出了想要拍摄的场景,却忽略了现实</h3><h3> </h3><h3>这组照片中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那么怀念,孩子的童真得以被保留</h3><h3> </h3><h3>在拍摄人像时,并非每个人都镜头感十足,最好的引导就是亲自到人群中去</h3><h3> </h3><h3>不刻意要求环境,隐藏掉作为外来人的自己,那么照片自然而然就会变得亲近</h3><h3> </h3><h3>说的简单但实际上谈何容易?想必这也就是大师的过人之处,但我们不妨以此为目标坚持努力</h3><h3> </h3><h3>对一些人来说,80年代无疑是他们最好的回忆</h3><h3> </h3><h3>十分有幸,当时秋山先生的造访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回忆</h3><h3> </h3><h3>二、奥山由之</h3><h3> </h3><h3>奥山是近期新崛起的日本新生代摄影师,毕业于庆应大学,是如今摄影界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写真家和广告导演</h3><h3> </h3><h3>宝矿力、adidas、nico and zoff眼镜等年轻的品牌,都喜欢找他拍摄平面广告</h3><h3> </h3><h3>91年出生的他偏爱使用胶片进行创作</h3><h3> </h3><h3>问及使用胶卷而非数码相机的原因,他说最大的理由是拍摄照片时残留在胶卷上的温度,能够减轻“拍照”这个动作的仪式感</h3><h3> </h3><h3>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洗出的胶卷照片,最能贴近观看者的感受</h3><h3> </h3><h3>在他的镜头下展示出的少年少女具有一种特性</h3><h3> </h3><h3>与秋山先生镜下的不同,二十多岁时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h3><h3> </h3><h3>此时的他们没有来自社会的压力,敏感、尖锐、生猛、叛逆,又感性、温柔、情绪化,这是摄影师奥山由之的答案</h3><h3> </h3><h3>在胶片柔和的色调下被平衡,虽然有些叛逆,有些玩闹,但并未对他人造成影响,在他们各自的小天地中自由驰骋</h3><h3> </h3><h3>为何他能有如此的荒诞的想象呢?这离不开他本人的一段经历</h3><h3> </h3><h3>“在这些每日都无法摆脱的忧愁里,摄影可以帮我消解一些。仅仅是靠记录一些记忆,情绪也能多少稳定起来。也许这就是生存的实感。”——奥川由之</h3><h3> </h3><h3>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它抛离了具象思维的禁锢,迎来情感的抽象爆发</h3><h3> </h3><h3>这种由他产生的感情,并非他一人所独有,所以才能产生和其他人的共鸣</h3><h3> </h3><h3>将复杂的思绪,心底的故事其浓缩于一张照片中</h3><h3> </h3><h3>奥山说:“我想做那个时常触碰人们心中琴弦,并将那个瞬间记录下来的人“</h3><h3> </h3><h3>所以我们在拍摄时也不要忽略掉自己的内心的情感波动</h3><h3> </h3><h3>或许某些事物在外人看来毫不起眼,但也许可以在你的镜头下得以记录,唤起和你有相同境遇的人的共鸣</h3><h3> </h3><h3>虽不如好山好水的壮丽夺目,但这也不失为一种透过照片的内心交流</h3><h3> </h3> <h3><b>第十二节:怀旧场景以及人像实操。</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一.寻找生活中的怀旧场景</h3><h3>二.充满活力的人像</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在外出拍摄前,要提前计划好行程,包括拍摄地点的选择,交通路线的选择,天气情况,拍摄时间等</h3><h3> </h3><h3>总的来说,要有预判思维,有备无患,今天我们拍摄的目标有两个,怀旧场景和人像</h3><h3> </h3><h3>一.寻找生活中的怀旧场景</h3><h3> </h3><h3>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日子也是越过越好</h3><h3> </h3><h3>但伴随着“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城市化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怀旧老场景已无迹可寻</h3><h3> </h3><h3>怀旧场景摄影大师秋山亮二的作品风格也越来越难以再现</h3><h3> </h3><h3>可能有同学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效仿和再现他的作品呢?</h3><h3> </h3><h3>其实所谓的效仿,并不是让大家去效仿他们的作品,而是去学习他们的能力,这样做可以综合训练大家的摄影技巧以及体会大师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效果</h3><h3> </h3><h3>在摄影形式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技巧和软件来展现出这种老旧场景的胶片摄影风格</h3><h3> </h3><h3>能够很好的综合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后,大家创作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h3><h3> </h3><h3>怀旧场景是和拍摄内容有较强联系的场景</h3><h3> </h3><h3>老旧的物件或景物可以表达出很强的年代感,所以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发现生活中能够勾起回忆的老旧物件来表达怀旧之情</h3><h3> </h3><h3>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出家门,去寻找生活中能够勾起回忆的物件和场景</h3><h3> </h3><h3>说到回忆,就不得不讲到各种名胜古迹,在现代建筑盛行,老旧建筑拆建翻新的今天</h3><h3> </h3><h3>名胜古迹是一直保留着原本的样貌和历史气息的景点,并且将会一直保存下去</h3><h3> </h3><h3>这些建筑或是雄伟壮观,或是布局严谨,或是警醒世人</h3><h3> </h3><h3>这些名胜古迹刚好解决了我们拍摄场景难以选择的困难,事不宜迟,选择一处走出家门拍摄吧~</h3><h3> </h3><h3>今天老师选择的是圆明园,选择这里的理由有两点</h3><h3> </h3><h3>首先这里属于时刻警醒世人的古迹,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战争的残酷与无情</h3><h3> </h3><h3>也警醒着我们中华儿女要自立自强,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圆明园亘古不变,方便我们与过去的老照片作对比</h3><h3> </h3><h3>其次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点进行选择,如果过远,道路不通畅,很容易错过最佳拍摄时机,导致效果不满意,所以老师还是建议同学们选择距离自己较近的景点</h3><h3> </h3><h3>老师乘坐地铁来到圆明园,一进入园中便感觉到了浓浓的园林气息</h3><h3> </h3><h3>进了大门向右走,便是一片开阔明朗的水域</h3><h3> </h3><h3>净澈的水面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遭受到八国联军的摧残</h3><h3> </h3><h3>在记录水面时我们记得利用之前学过的倒影拍摄技巧</h3><h3> </h3><h3>另外,墙壁上突起的纹路搭配侧光让墙壁变得更加立体,同学们遇到这种具有线条和立体美感的场景也要记录下来哦~</h3><h3> </h3><h3>继续往里面走,一处名叫黄花阵的景观吸引了老师</h3><h3> </h3><h3>经导游解说后才知道,它名为黄花阵,是一栋仿欧式的凉亭迷阵。因其建筑细节精美并且方阵长1600余米,也被人称作万花阵</h3><h3> </h3><h3>但我们的目标不是黄花阵,而是课本上、网络上所宣传的大水法</h3><h3> </h3><h3>上图为未经破坏的大水法,经过十余分钟的漫步和沿途拍摄,我们终于来到了大水法面前</h3><h3> </h3><h3>大水法是当时圆明园西洋楼中最为壮观的喷泉之一,风格融合了欧式喷泉风格,因其数量较多规模宏大,所以是圆明园的地标性建筑</h3><h3> </h3><h3>面对大水法心情激动的同时还有一丝凄凉之感,在断壁残垣面前我们深思,我们激励自己,我们铭记过去和历史,吸取教训和经验,得以更好地展望未来,为伟大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h3><h3> </h3><h3>虽然面前的大水法已经残破不堪,石棺屏风石柱也可以看到炮轰烧毁的痕迹</h3><h3> </h3><h3>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大水法是一栋对称建筑,故我们可以利用居中构图来拍摄,我们找到正中央的位置进行拍摄</h3><h3> </h3><h3>同学们去到各种景点一定会遇到成群的游客,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我们的视线</h3><h3> </h3><h3>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可以稍微调高镜头角度,或者等待人群离开</h3><h3> </h3><h3>不要小看这个等,等也是一门技术,因为要分时间段的等,在去之前就要预测几点游客多,几点适合拍摄,老师选择八点半到圆明园拍摄,因为这时观光团非常少,大家也要在出行前进行全面的准备哦</h3><h3> </h3><h3>拍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明天再一起进行后期处理</h3><h3> </h3><h3>离开了圆明园,老师转站陶然亭公园,二者相距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选择地铁出行</h3><h3> </h3><h3>此时天气由晴转为多云,虽然光照不足,但仍然影响不了老师热爱摄影的心</h3><h3> </h3><h3>在从地铁步行至公园的路上,老师在居民区发现了一些充满年带感的物件</h3><h3> </h3><h3>和街头摄影类似,我们要经常注意身处的环境,发现身边的拍摄对象</h3><h3> </h3><h3>在快消时代,慢节奏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逐步退出主流舞台,但我们对于报纸仍然有着深深的回忆,纸质媒体相比于新媒体可读性更高并且能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不知这是否勾起了大家对于纸质报纸的回忆呢?</h3><h3> </h3><h3>同时老式的三轮车也是多年前人们的主力出行工具之一,红色的车身也和身后的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如果想让效果更佳显著,大家也可以利用snapseed中的画笔工具降低周围的饱和度</h3><h3> </h3><h3>继续前进,老师又遇到了老式的自行车</h3><h3> </h3><h3>从生锈的链条和挡泥板可以看出,这辆自行车有些年头了,在北京盛行自行车的年代,28自行车和26自行车独占半边天</h3><h3> </h3> <h3>根据资料显示,这是一辆26自行车,是拥有较小轮圈的女士自行车,最直观的区别是车辆的横梁,有横梁的为28,没有则为26</h3><h3> </h3><h3>拍摄自行车这种静物,可选角度很多,老师建议从斜后方斜前方或正面拍摄</h3><h3> </h3><h3>这样作品会有一定的延伸感和运动感,并且整车的细节一览无余</h3><h3> </h3><h3>继续前进,我们又在街边发现了一台上个世纪生产的捷达轿车</h3><h3> </h3><h3>从外观上看已经荒废多年没有使用了,但可以看到整体外观保存的还算完好</h3><h3> </h3><h3>老式的捷达轿车也是让老师回忆满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大家的出行工具除了自行车,也添置了小轿车,而这款捷达,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车型</h3><h3> </h3><h3>就像我们说的,老旧物件总能勾起原先的回忆,把我们短暂的带回那个年代</h3><h3> </h3><h3>老师选了几个角度进行拍摄,主要的技巧就是控制好焦点位置,利用车身的线条营造延伸感和景深感</h3><h3> </h3><h3>终于我们来到了陶然亭公园</h3><h3> </h3><h3>可以开始寻找能够表现青春活力的人像了</h3><h3> </h3><h3>二.充满活力的人像</h3><h3> </h3><h3>我们选择陶然亭公园是因为这里环境优美绿化面积大空气清新,作为4A景区的它,可谓是快节奏城市中的休闲圣地</h3><h3> </h3><h3>家长们也爱带着孩子来公园溜达,全家人一起享受午后的清闲时光,所以老师将拍摄计划锁定在儿童这个主题上</h3><h3> </h3><h3>刚一进园,广场上就有不少的孩子在和亲人嬉戏玩耍</h3><h3> </h3><h3>孩子脸上天真烂漫的笑容真是上天赐予父母和摄影师最好的礼物</h3><h3> </h3><h3>但我们如此单纯的拍摄会显得画面没有内容,没有视觉着脚点,人像细节也十分不清晰</h3><h3> </h3><h3>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学习过的人像技巧来辅助我们拍摄</h3><h3> </h3><h3>正在寻找拍摄对象时,一对母子引起了老师的注意</h3><h3> </h3><h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人玩耍的非常开心</h3><h3> </h3><h3>这时老师已经打开相机,从不影响拍摄者活动的距离上进行观察和构图了</h3><h3> </h3><h3>小男孩在母亲面前蹦蹦跳跳,甚是可爱。这时,小男孩母亲把手抬高平放,示意小男孩跳起来够母亲的手</h3><h3> </h3><h3>看到这一动作,老师就决定缩放镜头,扩大取景范围,让小男孩的上半身进入画面,在小男孩跳跃的过程中进行抓拍</h3><h3> </h3><h3>这样一来的好处是局部的细节更清晰了,如男孩和母亲的表情,以及增强景深感~</h3><h3> </h3><h3>在抓拍了一组照片后,老师选择这张和同学们分享</h3><h3> </h3><h3>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同学看到这张作品会发现许多缺点,如背景中有路人出现,以及由于光线原因色彩还原度不是很高</h3><h3> </h3><h3>但识图能力强的同学,相信一眼就能看到这张照片的亮点。首先是人物状态,在本周人像摄影的学习中,好的人物状态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一点</h3><h3> </h3><h3>这里老师没有亲自去调动小男孩的情绪,而是用街拍纪实的手法去记录他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此时调动情绪的是他的母亲,老师作为观察者拍摄下这样一张人物状态极佳的照片</h3><h3> </h3><h3>构图采用三分法构图,小男孩和母亲分别位于纵向三分线左右</h3><h3> </h3><h3>另一点我们可以再来观察一下光线,由于拍摄时间是下午,所以光线强度并不高,自然光也变得柔和,但我们依旧可以根据孩子和母亲的面部细节辨别光线方向</h3><h3> </h3><h3>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光线是从母亲背后射向孩子,这也是本图的亮点之一</h3><h3> </h3><h3>孩子的面部得到了充分展示,更加强化他快乐的情绪,虽然眼睛没有注视母亲,但这也让人物变得更加自然</h3><h3> </h3><h3>当然这张作为抓拍作品,对抓拍也有一定要求,主要是时机的把握,不可以在孩子运动的瞬间抓拍,因为通常手机镜头的快门速度在自动情况下无法抓拍到快速移动的物体</h3><h3> </h3><h3>所以要等到孩子跳跃到顶点时,或刚刚落地时进行拍摄,在拍摄前可先找好角度与构图</h3><h3> </h3><h3>这里老师在分享给大家上周末去故宫拍摄的一个孩子</h3><h3> </h3><h3>可以看到故宫也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就不用多说了,追跑打闹是家常便饭,于是老师便尝试利用追跑打闹的过程来进行抓拍</h3><h3> </h3><h3>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可是孩子的精神状态很好,老师不想轻易放弃这么好的人像素材</h3><h3> </h3><h3>终于孩子跑累了,坐在长椅上休息</h3><h3> </h3><h3>老师赶紧打开相机,拍下这一张神态自然、喜气洋洋的儿童人像</h3><h3> </h3><h3>总的来说以上照片运用了三分构图、视线引导、情绪调动、抓拍瞬间等小技巧</h3><h3> </h3><h3>拍出好看的有内容的作品并不难,就怕大家羞于尝试,或懒于尝试,老师还是希望大家多走出家门记录身边的美</h3><h3> </h3><h3>在陶然亭公园一行还让老师非常感兴趣的是放风筝协会的人们在桥头集会放风筝</h3><h3> </h3><h3>大家虽然衣着并不华丽,但却实用,专业的线圈和手套,风筝和线材都是特制的</h3><h3> </h3><h3>主题也是什么都有,五颜六色着实好看</h3><h3> </h3><h3>抬头看去并没有发现什么,顺着手中的线绳才发现天边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风筝</h3><h3> </h3><h3>第一次看到风筝能飞到这么高,这种感觉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放飞的风筝让人看了心情舒畅的同时,还有一丝紧张感,风筝在高空仅仅凭借一根绳子与人连接不被刮跑</h3><h3> </h3><h3>同时让我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玩儿也是一门技术</h3><h3> </h3><h3>协会成员利用两个高飞的风筝帮助特质的长尾大风筝上天,本不能单独起飞的大风筝在“僚机”的帮助下成功上天,场面有意思极了</h3><h3> </h3><h3>大家可以看到长长的尾巴,可能没有对比大家不觉得长,但这个尾巴实际长度是30M,所以景象之壮观大家可以想象</h3><h3> </h3><h3>风筝作为今天的一个小插曲</h3><h3> </h3> <h3>不知不觉中,今天的陶然亭公园之旅结束了</h3><h3> </h3><h3>但结合之前老师所拍摄的素材,带有青春活力气息的拍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实际上和年龄并不是硬相关的</h3><h3> </h3><h3>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能够展现活力的场景,如运动会</h3><h3> </h3><h3>这里老师选择的是长跑的终点,大家可以看到,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大家一定已经精疲力竭了</h3><h3> </h3><h3>但终点近在眼前,疲惫和欣喜充斥在每一个人的身体中</h3><h3> </h3><h3>在这里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迎接运动员的归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拍摄的时机</h3><h3> </h3><h3>这时需要我们把自己也想象成一同跑步的运动员,抓住运动员单脚落地的瞬间进行拍摄</h3><h3> </h3><h3>这样画面会充满运动感不会出现死板的现象,大家一定要多尝试着拍摄几张挑选人物面部表情完整的作品</h3><h3> </h3><h3>老师还捕捉到运动会领导的活力一面</h3><h3> </h3><h3>可以看出正在做操运动的领导在动感的动作下也充满了活力,包括身后的人们,笑容都非常灿烂</h3><h3> </h3><h3>所以说展现活力的照片与年龄并不是强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心态~</h3><h3> </h3> <h3>我的习作《枪战》</h3> <h3>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大学。</h3><h3>距今已有一百二十三年历史。</h3> <h3><b>第十三节:综合胶片后期练习。</b></h3> <h3>今日学习目标:</h3><h3>一.胶片的原理和发展史</h3><h3>二.数码单反/手机摄影和胶片摄影的区别是什么</h3><h3>三.如何调整出一张带有胶片风格的作品</h3><h3> </h3><h3>课程开始</h3><h3> </h3><h3>一.胶片的原理和发展史</h3><h3> </h3><h3>胶片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一些同学也都使用过胶片相机进行拍摄</h3><h3> </h3><h3>但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相信同学们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所了解</h3><h3> </h3><h3>胶片,是利用银盐(溴化银AgBr)感光材料经过显影工艺附着在塑料胶片(胶卷)上进行成像的</h3><h3> </h3><h3>但与数码相机不同,在拍摄完成后,并不能立即查看拍摄效果</h3><h3> </h3><h3>需要在拍摄后对胶片进行冲洗才可以完全成像,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者无法观察和回看拍摄效果,这也是胶片摄影最为独特的一点</h3><h3> </h3><h3>那么胶片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又是如何从胶片时代转化到数字摄影时代的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回顾胶片摄影的发展史</h3><h3> </h3><h3>世界上第一卷胶卷是由美国柯达公司在1888年生产的</h3><h3> </h3><h3>胶卷其实就是利用新型可弯曲的材料制成的底板旋绕而成,其原理和胶片相同</h3><h3>同年,柯达发明了第一台能够使用胶卷的可携带方箱型相机,这一年,不管是感光技术和相机的硬件创新都迎来了质的飞越</h3><h3> </h3><h3>随后各式各样的相机出现在世人眼前,直到1925年,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h3><h3> </h3><h3>相机的硬件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包括感光仪、取景器、快门调节等功能越来越完善</h3><h3> </h3><h3>在很长一段时间,胶片相机一直是摄影爱好者们的唯一工具</h3><h3> </h3><h3>1975年,在美国纽约的柯达实验室中,一名叫做Steven Sasson赛尚的实验员改变了这一切,他利用数码相机制作了第一张数码照片,从此摄影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h3><h3> </h3><h3>1991年,柯达研制的数码相机有效像仅仅为40万,但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出色的水平了</h3><h3> </h3><h3>在那之后,胶片似乎被大部分摄影爱好者所遗忘,大家沉浸在即拍即显的快节奏中,方便快捷的摄影方式也让摄影的门槛降低了不少</h3><h3> </h3><h3>随后的智能手机时代也将摄像作为主要硬件研发方向之一,现在手机的相机素质,甚至可以和单反拼一拼,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h3><h3> </h3><h3>二.数码单反/手机摄影和胶片摄影的区别是什么</h3><h3> </h3><h3>那么在简单地了解了胶片摄影的原理和发展史后</h3><h3> </h3><h3>我们来聊一聊胶片摄影和数码单反/手机摄影的区别</h3><h3> </h3><h3>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数码单反/手机摄影的优势</h3><h3> </h3><h3>1.成像快: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我们就能查看拍摄效果,方便决定是否还要继续尝试拍摄</h3><h3> </h3><h3>2.便携性:具体体现在几乎在任何时刻我们都能够利用手机去记录身边的美好事物</h3><h3> </h3><h3>3.容量大:不管是单反还是手机,都能够连续拍摄非常多的作品(只要储存卡够大),而胶卷通常一卷只有36张胶片</h3><h3> </h3><h3>4.后期调整:相信上过小年糕摄影训练营后期课程的同学深有体会,利用后期软件我们能够调整非常多参数达到不同的效果</h3><h3> </h3><h3>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胶片摄影的优势</h3><h3> </h3><h3>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胶片的缺点,也能够变向的为我们提供服务,转化为优点</h3><h3> </h3><h3>1.成本低:可能有同学会问,胶卷需要单独购买,而手机/数码相机只需要一张储存卡即可,但大家别忘记单反和手机的成本比胶卷相机贵很多,而且平均一张胶卷底片只有1-2元钱哦~</h3><h3> </h3><h3>2.宽容度高:这里说的宽容度,就是成片之后的作品不需要我们过多调整,曝光高一些或低一些都不会对成片造成很大影响,而数码相机则需要利用后期去调整这些数值</h3><h3> </h3><h3>3.色彩还原度更高:因为洗相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颜色的过度属于无极过度,而数码相机则是利用像素点的颜色来过渡</h3><h3> </h3><h3>所以说如果数码相机的色阶为10,那么胶片成像的色阶则为1000,不管数码相机的色阶做到何等高度,也永远追赶不上“无数”这个数值,所以胶片摄影更加接近我们肉眼看到的景象</h3><h3> </h3><h3>4.成像慢容量小:这里就需要大家利用一个变通的思维去看待,老师说过,胶片的缺点也可以变向地为我们服务</h3><h3> </h3><h3>成像慢容量小看似是缺点,但在实际拍摄中,却会为我们提供不小的帮助,首先在利用胶片拍摄时,大家心里会明白拍摄一张就少一张胶片,所以在拍摄过程中会精心选景、布置,抓准时机进行拍摄,所以它比数码相机/手机摄影更加拘谨,更加锻炼我们的摄影思维和意识</h3><h3> </h3><h3>同时在完成拍摄后,由于不能立即查看拍摄效果,所以会有一种期待感,在洗照片时,这整个过程,令人激动,虽然无人知晓,但仪式感十足,这些都是数码相机无法带给我们的感受</h3><h3> </h3><h3>我们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时非常常见的就是“乱枪打鸟”,这也是由于数码相机/手机成像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弊端</h3><h3> </h3><h3>拍摄者常常不会抓住决定性瞬间进行拍摄,而是通过反复尝试最后选取最接近理想效果的作品,所以会大大增加后期成本</h3><h3> </h3><h3>这里并不和老师经常鼓励大家多多尝试拍摄相悖,拍摄是一个过程,大家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h3><h3> </h3><h3>总的来说,胶片会放慢我们的脚步,增加我们思考的内容,我们会仔细考虑构图、光线、色彩、形体等等诸多元素,然后再进行拍摄,这就是所谓的成像慢容量小给我们带来的好处</h3><h3> </h3><h3>三.如何调出一张带有胶片风格的作品</h3><h3> </h3> <h3>三.如何调出一张带有胶片风格的作品</h3><h3> </h3><h3>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将自己拍摄出的照片调整成为胶片风格的作品</h3><h3> </h3><h3>在调整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胶片作品的点</h3><h3> </h3><h3>和数码相机/手机拍摄出的作品相比,胶片具有颗粒感、高亮度、高对比度、低饱和度(视情况而定)等特点</h3><h3> </h3><h3>这些效果我们能够利用之前后期班主打的后期软件snapseed来完成</h3><h3> </h3><h3>本节课老师选择两张之前老师拍摄的作品进行调整</h3><h3> </h3><h3>我们先来看母子二人这一张,首先将图片导入snapseed中</h3><h3> </h3><h3>然后我们点击工具,向下拉选择粗粒胶片</h3><h3> </h3><h3>Snapseed为大家准备了几组预设胶片效果,但这些效果并不灵活,我们大师班的学员需要学会根据不同作品定制调整方案</h3><h3> </h3><h3>上下滑动,将样式强度降为0,粒度调整为+85,随后点击右下角对勾</h3><h3> </h3><h3>这样图片就被我们加上了颗粒感,接下来继续点击工具,点击调整图片</h3><h3> </h3><h3>根据上面老师给大家的思路进行适当调整,这里老师调高了亮度、对比度,使得画面更加明亮</h3><h3> </h3><h3>降低了画面的饱和度,因为胶片的色彩是光化学反应,属于无极过度,过度极其自然,所以可以通过适当降低饱和度来让色阶之间的过度更加流畅</h3><h3> </h3><h3>调高阴影是因为胶片的宽容度更高,暗处表达的更加明确,为了增加年代感和怀旧感,我们同时还增加了色温</h3><h3> </h3><h3>经过调整图片后,我们发现主体孩子和母亲的面部有些生冷,缺少色温,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实用的小技巧</h3><h3> </h3><h3>大家可以利用冷暖色调调节,但基于只有孩子面部有些缺少暖色调,同时不需要其他色彩,所以这里我们利用红色图片作为蒙版,为孩子和母亲的面部添加活力</h3><h3> </h3><h3>大家可以自行下载或保存上面老师所使用的红色图片,保存好后大家点击双重曝光</h3><h3> </h3><h3>添加图片,选中红色图片点击添加,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了,由于我们只需要增添一点红色效果,所以我们将透明度调的非常低,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影响画面内容又能为画面增色的效果</h3><h3> </h3><h3>接下来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蒙版操作啦,查看修改内容,双重曝光,点击小刷子,将下方数值调节成100或75涂抹人物的面部及手面即可</h3><h3> </h3><h3>完成后点击右下角对勾,点击左上角箭头,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一个步骤,那就是画面背景中的景物过于清晰,需要模糊化一些,点击工具,点击突出细节</h3><h3> </h3><h3>向左滑动,降低结构细节,可以发现背景中的景物变得模糊了些许,点击对勾,导出,保存副本,一张胶片风格的作品就完成啦~</h3><h3> </h3><h3>大家学会了吗~</h3><h3> </h3><h3>大水法的调节方法类似哦~只有一点细节需要注意,大水法因为全部为大理石建筑,所以整体色调偏冷</h3><h3> </h3><h3>所以不建议利用红色来进行双重曝光的调整哦,大家可以利用蓝色来调整哦~</h3><h3> </h3><h3>以上就是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的胶片调整教程哦~</h3><h3> </h3><h3>注意老师有些选项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值,只给出了大体方向,老师希望大家多去尝试,尝试时多去思考,这样对大家的进步才是最有利的</h3><h3> </h3><h3>另外如果大家想想让照片更具年代感,可以再右下或左下加上时间戳哦~利用加字功能就可以啦~</h3><h3> </h3><h3>另外关于胶卷,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相信大家就算接触过胶卷也没有发现</h3><h3> </h3><h3>那就是不同品牌的胶卷底片,会随着外包装的颜色有一定的色差</h3><h3> </h3><h3>如柯达会偏暖,惠普&爱普生会偏冷,非常有趣吧~</h3> <h3>四.今日作业</h3><h3>作业内容:利用本节课所学习的技巧来调整一张胶片风格作品</h3><h3> </h3><h3>注意事项:</h3><h3>照片要选择有年代感的怀旧场景或者人像,不建议选用当代建筑以及当代主题的作品。请大家记住不要过度调整,并且在拍摄过程中注意安全,期待您们的作品哦~</h3><h3> </h3><h3>在课程的最后,老师还是分享一些自己拍胶片的心得体会</h3><h3> </h3><h3>拍摄作品这个过程,它不应该是快速的但是也可以快速进行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子化设备风靡的现在,依旧有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专注于胶片相机摄影</h3><h3> </h3><h3>它们都是可行的,但快速的代价就是降低一部分拍摄者的专注力,拍摄者会在潜意识中放纵自己,拍的不好没关系,删掉再来就行</h3><h3> </h3><h3>而大部分人在使用胶片相机拍摄时,由于一些硬性条件限制,不得不让拍摄者多思考,多预判,多总结,节奏放慢的同时,让拍摄者更加愿意静下心去了解摄影这门艺术的魅力</h3><h3> </h3><h3>从胶片时代走过来的摄影师,通常都有过硬的摄影技术和出色的判断力,因为在使用胶片相机时,通常需要他们一击制胜,关键瞬间的掌握,是他们的拿手绝活</h3><h3> </h3><h3>上面这段话,老师并没有推荐大家去使用胶片相机的意思,而是和大家分享真正能够让自己进步的拍摄思路,我们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快速成长</h3><h3> </h3><h3>以上就是本周的所有内容了~同学们可以开始构思进行拍摄并调整了哦~</h3><h3> </h3> <h3>我的习作 原图</h3> <h3>胶片风格习作</h3> <h3>古建筑原图</h3> <h3>胶片风格习作</h3> <h3><b>周末小课堂:延时和慢动作</b></h3> <h3><b>周末小课堂:黑背景的花。</b></h3> <h3>主要方法是:</h3><h3>第一,准备一块黑色或者深色的布作为背景。第二,选择晚上时间,屋内全黑进行拍摄。第三,巧用手机闪光灯的“常亮”功能,或者使用手电筒协助拍摄。第四,后期修图主要是增加高光,增加对比度,降低阴影,就是使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h3> <h3>习作三幅</h3> <h3>《百年好合》</h3> <h3>《心中的玫瑰》</h3> <h3><b>感谢收看,欢迎批评。🌹🌹🙏</b></h3> <h3>摄影 小年糕老师</h3><h3>文字 小年糕老师</h3><h3>习作 怡然</h3><h3>制作 怡然</h3><h3><br></h3><h3> 2019.3.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