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对社火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秧歌、高桥、威风锣鼓、藏族歌舞几个方面,2018年和摄协的两位影友全程拍摄了南庄子社火,认识了一种叫高台的的青海社火,南庄子社火讲究高台的高度与奇特性,高台越高、造型越独特逼真为极品,多以三国时期的人物为原型,男女幼童绑在高台之上,游走于大街小巷,参与者多为祈求平安健康之意,几乎无动作,以观赏性为主。今年的大年初六、有幸探访了前河乡田家社火队的“太傅”表演,太傅是始于西周的官职称谓,皇帝的老师也称太傅,官至三品;与南庄子社火最大的不同是,前河社火重表演、轻道具,更注重表演者舞蹈动作的娴熟与完美程度,轻盈的舞步动作、完美的转身与花篮旋转动作一气呵成,配上浓艳的脸谱、手中的花篮、背旗,和艳丽的服饰给人一种气势恢弘、威武震撼的感觉。</h3> <h3><font color="#333333">太傅</font></h3><h3><font color="#333333"><br></font></h3> <h3>洋溢着幸福的笑脸,</h3> <h3>参演的田家村村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