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过大年】也说年味儿

渔鱼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字:渔鱼 图片音乐:来自网络</h3></font></h3> <h3>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您想到的是什么?是汉字还是古诗词?亦或是戏曲、儒家、中医药、周易、书法……?也许每个人扳过手指头之后,还是会漏掉很多,没办法,五千年悠悠岁月成就的文化就是这么厚重。但有一件事情,我想谁也不会漏掉,因为于中国人而言,这事实在是太重要,重要到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印记,没错,那就是“过大年”!</h3> <h3>  中国人“过大年”,讲究的是个味儿,这个味儿就是人们口中念念不忘的“年味儿”。如今的人,“过年”时总会惋惜地念叨上一句:没得味,没了“年味儿”!如此这般的景况,想来大家都是熟悉的,总归是听见过、看见过甚至是自己也感叹过,一种“身在年中不知年”的遗憾情绪充斥在街头巷尾,淡淡地而又挥之不去地徘徊在人们的心头。也许每个人心里都在纳闷:“年味儿”到底去了哪?它又究竟是个什么味儿?可“年味儿”不是物件,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去感受和体会,我们这拨人,儿时的“年味儿”那是相当浓厚的。</h3> <h3>  儿时,最先感受到“年”的味道,是从每家每户杀年猪开始的,“年味儿”就在“年猪”的嚎叫声中向四面八方弥漫开来。小孩子们看到家里杀年猪,总是很兴奋,那个年代,一顿可口的“杀猪饭”、一个洗净后吹得胀鼓鼓的“猪泡子”,足以让小伙伴们高兴好些天。杀完年猪,大人们就逐步开始腌制腊味、置办年货、打扫屋子、清洗物品……总之,开始为“过年”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在那个时候,这诸多的活儿,可都得自己动手,家里的老老少少都会参与到其中,不象现在直接购买成品完事,方是方便了,可没了那份忙碌和参与,这先头的“年味儿”自然也就丢失了,只是这种“失去”是再也找不回来也无需找回来的,因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h3><h3></h3> <h3> 正儿八经地“过大年”,是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这段时间里,按照传统习俗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讲究,每天都有某些仪式或事情要做,如小年祭灶、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等等(有兴趣的可以找度娘去详细了解,在此不一一赘述)。这些风俗在各个地方会有些形式和叫法上的区别,没有区别地是无一不是在表达着吉祥的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这林林总总的传统年俗中,当然得数贴春联、团年饭、接新年、拜年、放鞭炮、拜菩萨、闹元宵等风俗最为重要也最有“年味儿”了。只是到了今天,这些习俗中,有些因为是封建迷信而为人所抛弃、有些因为环保需要而被禁止、有些因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而无瑕顾及。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事情随着现代文明成为了新的习俗,这其中以除夕夜欣赏春晚最为典型。值得一提地是,无论是保留下来的习俗,还是新形成的这些习俗,在人们的心目中,对比以前其“年味儿”都在慢慢地淡化,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并不是年夜饭的味道越做越差了,也不是春晚的水平下降了,而是人们平常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的享受比以前丰富了太多,有道是“少吃嗞味多”,天天过着以前过年才有的日子,自然体会不到相对贫困时“过年”所带来的那种满足感。</h3> <h3>  中国人的文化,是很重情感的,中国人的“年”,同时也是情感的“大年”,通过“过大年”在情感上获得交流和慰藉,是传统中国年的重头大戏。儿时的记忆中,无论是“年三十”全家老小在一起守岁,还是亲友间互相走动,都透着那么一股子热乎劲儿,吃着喝着聊着乐呵着,心里总是觉着很美好。可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感觉慢慢就不对了,大家见面似乎成了任务和形式,聊不上几句话,要么张罗着搓麻将,要么拿出个手机没完没了地刷着,当年的美好突然间就难以找寻。是手机的吸引力太大了吗?当然不是!君不见最爱刷屏的小年轻们,在热恋的恋人面前并没有只顾着翻看手机,倒是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所以是情份淡了,情份一淡,“年味儿”自然也就淡了。这其实是个社会问题,相信随着心灵地觉醒,一些出现了偏差的观念一定会得到纠正并回归正位,因为重情重义才是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根基所在。一句话,人先得有心有情,“年”才会有滋有味儿。</h3> <h3>  “年味儿”之所以淡了,是因为有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被时代所淘汰,是因为有些优秀的传统还有待重焕生机,是因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风尚还在孕育之中……这只不过是“年味儿”自我进化过程中的空窗期,新的“年味儿”相信正在重塑之中。“年味儿”的重塑,实际上也代表着一次文化的寻根、一次文化的前进、一次文化的新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