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没有人会愿意漫无目的地去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78平方公里的小岛~鼓浪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岛上有老别墅1000多幢,而每幢老别墅都有着美丽或悲戚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臆想~穿越:倘若您在百八十年前,生活在这四季如春的小岛上,住在某幢别墅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清晨,你与你的她携着手,赤着脚踏在松软的沙滩上,迎接朝阳,微风轻拂,尽情地放飞情怀。在夕阳西下时,一同在幽静的小巷里穿行,耳边传来悦耳悠扬的钢琴声,仿佛置身在童话之中,那会是怎样的情境?</span></p> <p class="ql-block"> 每每在岛上徜徉而“留连忘返”,每个山丘海边都使我驻足,我沉思着,眼前的一切仿佛似曾相识?</p><p class="ql-block"> 好象有种潜意识,使我时常感觉:“该不会是前世就生于此,于是我经常在这岛上—迷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你登上鼓浪屿之际,别为龙头路的五颜六色吃食和诱人的很小资的精品店所惑。那些店主可是狠狠地盯着你兜里的RmB。</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做好攻略,直入腹地,直接逛到天昏地暗,渐渐感到有点迷糊时,那此时的你,就真正摸到了她炽热的心脏—迷失鼓浪屿!</span></p> <p class="ql-block"> 曲曲绕绕,兜兜转转。</p> <p class="ql-block"> 偶遇喵主人,都非常和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随性行来,发现惊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多年前,经过此处时,见到一老妪(本岛人)用流利的英语在与一对外国夫妇对话,解释行走路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就是鼓浪屿本岛特色,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这么一些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兴许不经意处,正是你希望前生与之邂逅过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 窜出这巷再歇脚吧!</p> <p class="ql-block"> 一转到巷口,碰到这女孩也走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 偶尔听听唠叨的老太太说说油盐酱醋,家长里短……</p> <p class="ql-block"> 从三丘田轮渡码头上来,对面旧美国领事馆,在其背后,上坡十几米处的鼓新路,因地理位置和房屋形成的三叉口,今已成为年青驴友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有名的《转角遇到爱》电视连续剧上映于2007年,由罗志祥,徐熙媛(大s)主演,主要的拍摄地就在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b> ——再会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世纪三十年代,岛上有一家叫“再会”的咖啡室,老板娘非常胖,鼓浪屿人都叫她“再会”。店附近的这条巷,非常狹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巷的一侧墙中段有一个圆凹,都说,这巷中的墙圆凹是“再会”回家时怕绕道,从那硬挤过去时弄成的凹。故此都叫它“再会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那年,在一偶然之际,遇见了住在这门里一幢别墅内的两位姐姐(姑嫂),当时咱傻小子一枚13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位姐姐平易近人,十分和善。家人都在海外,老听她们讲旧金山什么的,与她们混熟后,常上门玩,蹭蹭饭吃,和她们十分的亲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她们家有很多好玩的小物件,记得有一付十分精致的小麻将(象牙竹板各半),每到必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一次在听二姐弹完钢琴后,三人闲聊中谈及我十二岁时与两小伙伴背着家人私闯上海滩时,她们直呼大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后来她们去了海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此我每逢路过这大门时(或特意),都会在此间徘徊怔忡片刻,回忆那儿时的美好和依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正是:“此门依旧在,相隔已经年。人生驹过隙,惟爱能缠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生命中的过客,祝俩姐姐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厦门过渡到鼓浪屿,一踩上趸船,出了码头,回头一望,仿佛看到了一架“张开的三角钢琴”—钢琴码头。</p> <p class="ql-block"> 沿着龙头街直走到小十字,迎面就看到了那用筷子夾钱的卖麻糍小摊,一个祖传的叶氏麻糍,可是经常排着长队,为啥?一粒麻糍才一元钱!</p> <p class="ql-block"> 左拐进入小广场,吃货的小天地,也经常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一点小坡就看见了“音乐厅”,从前,却是埋葬洋人尸骨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们,牧师、商人们,在那风似涌进中国的潮流中,来到鼓浪屿,后来,他们渐渐老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愫,使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尸骨埋在这遥远异乡。那时,除了日本人,几乎所有外国人去世后,都葬在这里,渐渐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墓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7年,英国出兵埃及,鼓浪屿人为了声援埃及人抗英,捣毁了这片他们称为“番仔墓”的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于是在此造了音乐厅,那是1984年。后来,音乐厅一度成为厦门爱乐乐队排练、演出的专门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个老太太,来自北京,大名鼎鼎,郑小瑛(爱乐团团长兼指挥)。如今,她和她的乐队成员,搬离了鼓浪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音乐厅可从来没闲过,经常有国内外乐队或个人在此举办音乐会—钢琴之岛!</span></p> <p class="ql-block"> 再直走就看到四口井并排,老鼓浪屿人从前的饮水用井,恰好一回族美女来衬景。</p><p class="ql-block"> (为拍美女,把四口井拍成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马约翰,一个少有人知道的名人,地地道道的鼓浪屿人,他曾于1919年和1925年两度赴美进修体育,曾任过清华学堂体育部主任,他认为,增强体质才是治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个关于责任和执着的故事,随着年代的久远,已轻易打不动人的心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人民体育场,原叫番仔球埔,当时洋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 今又改为马约翰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此球场,可是中国的第一个足球场,现在经常有外国的足球队或橄榄球队在这里进行比赛。</p> <p class="ql-block"> 马约翰雕像左手边拐弯,进入漳州路,前行二三十米处再左拐就是当年林语堂结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幽默大师林语堂,想来还是可以被一些人长久地记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廖宅别墅为廖悦发所建,是一座U字型的欧式建筑,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约建于19世纪50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廖悦发是银行家兼实业家,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娶了金门望族杨家的三小姐杨翠媛,生了廖翠凤,便是林语堂夫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年,林语堂和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婚礼,又是在这房间,做了他们的新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就站在这院里遥想这位幽默大师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时,到廖家来迎亲,冒冒然喝下茶里的桂圆,让廖家女人取笑的情景吧。如今,物亦非矣……</span></p> <p class="ql-block"> “李家庄”,李清泉(容谷别墅主人)为父亲买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 写《致橡树》的诗人舒婷的家。</p> <p class="ql-block"> 亚细亚,究其应该当年是做“火油”的公司。看看那猫头鹰和铁锚造型的窗。</p> <p class="ql-block"> 四落大厝,是那典型的闽南风情的红砖房子,那种短屋短墙,团团围住—是一个家族~黄家。</p> <p class="ql-block"> 经过200多年,传至今八代子孙,造化、遭遇不尽相同,就不—道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夫第建于19世纪初,里面的故事也是轨迹不一,但不外乎:生与死!</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吧?这一百年前的华丽大门。</p> <p class="ql-block"> 金瓜楼,那屋顶的两个金瓜在阳光下橙黄金壁的,有八条瓜棱,又有八支春草飞卷的棱角一一多么富有诗意的名称,“春草飞卷”。造这楼的人,是否也浪漫多情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房子主人菲律宾华侨黄赐敏,当年买了这金瓜楼后,返回菲律宾经商,房子由他妻子管理,后来房子重新归还了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黄赐敏的儿子、孙子,倒也时常会回来住一阵子,八个儿子两个女儿,真是大户人家了,说是“后人遍布美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分兴旺,可谓瓜络绵延”。</span></p> <p class="ql-block"> 若顺轮渡广场行来,菜市场过来,就进街心花园。沿街一溜是面包房、熟食店、小吃店……也是鼓浪屿老人集中打牌下棋的地方,小石桌和小石凳,时有游客歇脚。算是人气较旺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街心花园的有个街角便通往泉州路,沿着两旁开着各式大小的店铺,走不远,就闻到了香味了,鱼丸的香味,院子里三两桌凳,是原来龙头路巷口那老人的手艺,如今交棒到他女儿手里,不知这鱼丸是不是用院子里那口井的水煮的。</p> <p class="ql-block"> 这屋在三十年代还是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也就是中共地下党出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对面是一排三层的红砖西式公寓楼,据说秋瑾和家人曾经住过,那时秋瑾年纪还小,是个讨爷爷喜欢的小丫头,爷爷去哪儿做官,都带上她。</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知道这里曾经住过一位近代女革命家秋瑾—此屋并无什么值得驻足之处。</p> <p class="ql-block"> 安海路55号,这座三层的楼宇,外形颇像自鸣钟,所以人称“时钟楼”,又名“宜园”。</p><p class="ql-block"> 只知道是一位姓陈的人买了来做自己的住宅,这楼房间既多,他大小夫人也多,正合适。</p> <p class="ql-block"> 三一堂,当时用了整整十七年,才使这在地瓜园上建起的教堂完工。</p><p class="ql-block"> 这小小的岛屿,当年引来多少传教的异乡人,从此又有多少黑头发的本土本良,信奉了上帝。</p> <p class="ql-block"> 笔山路1号,原会审公堂就座落在此院中,上个世纪早期,鼓浪屿的权力机构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笔山路5号,林文庆别墅,当年林文庆,这个18岁就获得英女皇奖学金,成为获该项奖学金的第一个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1921年接受陈嘉庚邀请出任厦门大学校长,直至1937年厦门大学改为国主后他辞职回新加坡,同时把此别墅献与厦门大学。</p> <p class="ql-block"> 翻建后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 笔山路9号亦足山庄,气派的欧式大门。</p> <p class="ql-block"> 台阶上去,四根通天大柱支撑,古希腊柱式装饰,营造出很强的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主人原是越南华侨许僴,子女众多,据说这房子曾被作为嫁妆送给他的第16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70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很遗憾,房子在2004年被人租了去,修葺一新,许多东西也随之失去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笔山路6号,观彩楼,因外形像花轿,有人称“新娘轿子”,很多本岛人却叫它“棺材楼”,据说两者外形相像。叫观彩楼倒也贴切—在楼上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落日彩霞,屋前屋后都可以看到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前几年有一老头收十元让人上楼观看。老头呢—不知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观彩楼”主人为上海固齿龄牙膏厂的老板陈四民。后来,陈四民的儿子,因为在这房子里和同学们玩打靶游戏,冒犯了毛泽东—毛等诸人成了靶子—被捕入狱,荒唐年岁的荒唐事,毁了一个本有大好前途的少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笔山路17号春草堂,这许春草大名鼎鼎,是当时厦门建筑工人的头儿,又做了厦门基督教会长老,参加过同盟会,是厦门光复战役中跨红马,持红旗的冲锋陷阵者—孙中山授了他一等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 春草堂。</p> <p class="ql-block"> 笔山路19号,钢琴家许斐平故居,其英年早逝,听说是在齐齐哈尔的一次车祸。</p> <p class="ql-block"> 不管看到外国怎么好的景色,都觉得最美的还是鼓浪屿。</p><p class="ql-block"> ~许斐平~</p><p class="ql-block"> 1952一一2001</p> <p class="ql-block"> 建在悬崖上的汇丰公馆,你只要在下面远远仰头,赞叹它临崖而居的气势—高处不胜寒。</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公馆。</p> <p class="ql-block"> “黄家花园”,晃岩路27号,建于1921年。</p><p class="ql-block"> ~主人岛上首富“黄奕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黄奕住(1868--1945)福建南安人,五六岁时曾上私塾读书,12岁开始随伯父学理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885年,黄奕住携父母卖地得来的36个银元和理发工具来到新加坡,成为“剃头住”,4年间,黄奕住从新加坡辗转到印尼,最后得到了一老华侨支持,以5盾起家—把理发工具丢进大海—挑起货郎担,由行商到坐贾、开商行、做国际贸易,到1913年,已成为拥有资产300多万盾的印尼爪哇四大糖王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19年黄奕住放弃在印尼创下的事业,回厦门在鼓浪屿定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此间创办中兴银行、中南银行、承办厦门电话公司、1926年厦门自来水公司成立,为董事长、投资二百多万元,设立黄聚德堂(地产公司)在厦门、鼓浪屿两地共建筑和购置160多座楼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8年厦门沦陷前夕,避居上海。1945年,在上海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洋人球埔斜坡上去中间就是黄家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话说当年黄奕住在这儿为母亲祝寿,搭了两个戏台,请各处乡绅、亲朋好友,又在门口放了桶,桶里放满银元,而穷人们排队前来,一人可以领得一块。为防止他们拿了就走,回头再来,银元上涂了红色,拿了银元的人,沾了红,便不能贪心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一座由三组别墅组成的花园别墅,是中西结合的以欧式风格为主的极尽奢华的豪园,当时可称“中国第一”。据《黄奕住传》载,南北楼造价为七八万银元,而中楼高达29万银元,可见其豪华气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楼很多房间都挂了镜子,镜端刻着三件理发工具:剃刀、須刷和掏耳筒,为纪念他当年下南洋剃头的辛苦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 黄家花园由三组别墅群组成,最右边为佣人楼,下面即是洋人球埔。</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这儿成了政府的高级招待所,先后住过尼克松、毛泽东、周恩来诸人。</p> <p class="ql-block"> 晃岩路47号就是林巧稚的故居,白色的小洋楼,屋顶原有八个角,俗称“小八卦楼”。</p><p class="ql-block"> 此楼不知什么缘故,如此破损,竟无人理会—破烂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西林别墅为上日光岩的另一进出口,(日光岩看我另一篇《一点都不晃的—晃岩》)主人为黄仲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黄仲训青年时代随父亲到越南发展入法国籍,1918年他回到厦门创办了“黄荣远堂”,经营房地产,也是他当年在海上旅途中赌赢了菲律宾华侨,晋江人施先从的“黄荣远堂”别墅的家伙。(看上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话说他1916年曾先花了一大笔钱在龙头山麓大买地皮,兴建瞰青别墅,这座房子,当年曾被选为蒋介石的“行辕”,匆匆住过一晚。1962年郭沫若亦曾在此撰写过《郑成功》剧本。现在为郑成功纪念馆的藏书资料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而“西林别墅”且是在1927年以“黄荣远堂”名义在日光岩栖云石之阴修建西林别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后来,黄仲训有心将日光岩圈为他的私人花园,筑长城式围墙,想把郑成功的水操台遗址也“划入”地界,并在别墅内悬挂法国国旗(他入法国藉),这下可掀起了轩然大波,民愤极大,当时有首童谣在鼓浪屿广泛流传:“婊子黄仲训、大佬假光棍……”可以想象他当时多少“懊恼”!最后只能认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听说当时他拥有近六十幢别墅,可他却未曾住过,后来黄仲训则走避越南,被日军抓获,折磨至死。自然他所有的别墅都归了公家—如今一切如过眼云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鸡山路1号“姑娘楼”的经历和背景: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第二年,英国传教士施约翰到鼓浪屿传教,创建基督教鼓浪屿伦敦差会。在鸡母山头建了一栋房子,供英国来的女牧师修女们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就是当年的~伦敦差会女传教士住宅。被当年岛上的其他居民称之为~姑娘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姑娘楼对面就是“林屋”,在园门深锁中可以窥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却少能瞥见主人身影。据说,屋子一直由林振勋的后代居住着。所以至今保存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和船屋的主人一样,林屋里的人也爱音乐,亦经常举办家庭音乐会,这些世家子弟,在鼓浪屿現今的嘈杂与纷乱中,保留了他们往昔的风雅,是鼓浪屿真正的灵魂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林屋最具特色的是它的红色屋面,这种坡折屋面是典型的北欧风格,和它相映衬的半圆突拱窗、尖形平面窗、通气窗、观景廊和壁炉烟囱,构成了和谐而华美的整体,是鼓浪屿建筑中颇具风情的一座别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林屋是由房主的儿子,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系的林全城设计的。</span></p> <p class="ql-block"> 钢琴家“殷承宗”的旧居,这房子很有一种粗犷随意的风采,立面参差错落,屋顶坡平相间,如今房子翻修之后,总觉得失去了原来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安献堂”,1905年,美国安息日会牧师安理纯夫妇来鼓浪屿传教,并创办“美华三育硏究社”,兴建农场及奶牛场,以供学生半工半读。安师母则亲自执教英语,管理牛奶场,指导学做女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安理纯夫妇勤俭积累,终于在1934年建成此楼献给教会,兼作女子学校,俗称“女学”。为纪念安理纯夫妇的功绩,而将此楼命名为“安献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今安献堂四周的大片坡地,大多是当年基督徒的坟茔,一座座墓园,刻着“上帝爱你”等字样。记得有一年,新浪网的旅行达人“风同学”到过此地时这样写过:“我在傍晚天黑时分,沿这小道(墓地)上行,突然从旁边窜出一小女孩拉着我手问道:叔叔可见我的猫头鹰!”这可够瘆人的。</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番婆楼”安海路36号,建于1920年,番婆楼的门楼是鼓浪屿众多别墅门楼中最高最大的。</p><p class="ql-block"> 正对着房子的是一个小小戏台,有乐池、通道,据说当年那有福气的老太太,就经常坐在那,观看戏台上演出提线木偶戏。</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便是房主许经权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却说这许经权祖籍福建晋江,少时家贫,父亲许志长16岁时去菲律宾谋生,在街市摆小摊卖米,因好赌,常常把本钱都输光,后经同乡规劝,幡然悔悟,之后专心经营,数年后娶一菲律宾女子,就因此女擅长做卷烟,如此数年,发展成了华人第一家纸烟厂,后因战争使纸烟紧俏,因此发了大财。</p><p class="ql-block"> 过两年菲律宾女人因病去世,许志长便带了两女儿回乡,后又娶蔡究为妻,生下许经权。</p> <p class="ql-block"> 许经权14岁随父親在岷市经营烟厂,他勤劳聪慧,通晓中西语言,他20岁时许志长去世,而家乡动荡,举家搬到鼓浪屿定居,后盖起“番婆楼”接母亲入住。</p><p class="ql-block"> 许经权是一孝子,母亲喜欢听戏,他请来木偶戏团,他母亲喜欢热闹,于是他宣布谁来看戏,每人可得一个银元,但在银元上涂上黑漆,避免有人贪心而重复。和当年黄奕住为母亲做寿时分银元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一黑一红而已。</p><p class="ql-block"> 这老太太是有福之人,除了看戏,闲来便躺在鸦片床上吞烟吐雾,这可是当时大户人家的最高享受。</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房顶的正面牌楼上曾经有一个外国女人雕塑,人们便叫它“番婆楼”。</p> <p class="ql-block"> 番婆楼隔壁为“西欧小筑”,安海路34号 建于1897年,原为“三公会”(美国归正敎会、英国伦敦公会、长老会)人员的公寓,后来,1909年,被一个以摆渡为业后来发了财的人买去,做了住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西欧小筑主人,王子恒原是福建龙海卓岐村的摆渡人,日子过得贫苦,生不平之心,便去村里一个简陋的土地庙。土地庙没卦,他脱下自己的草鞋,问土地公公,你说我是去南洋好呢还是不去?他连问三次,扔出去的草鞋都是一正一反摆在地上,于是他横下心辞别妻儿,去了越南,后面的事大家都猜得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鼓浪屿流传着诸多这样的平民发财的故事~都是后来下了南洋的。而他们当年的艰辛,在听故事的人心里,早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了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厦门隔海便可远远看见的,在渡船上可以眼望到高高的圆圆红顶的,便是它—八卦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久远的故事,一个人为了这座楼倾家荡产继而远走他乡的故事—关于林尔嘉的堂弟林鹤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后,林鹤寿随父亲离开了台湾,来到鼓浪屿。开设了“建祥钱庄”。他立志要盖一幢站在楼顶能纵览厦门,环视全鼓的大别墅,做鼓浪屿的“基督山伯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盖楼始,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国人郁约翰自告奋勇承担了设计工作,他穷尽所学,将巴基斯坦、希腊、意大利、和中国的建筑元素尽融在一起,认定这座建筑将能使他的名字载入建筑史册—倒是遂了他的愿了,却害惨了林鹤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巨大的楼,不间断掏了林鹤寿的钱出来,掏空了钱,又变卖了家产,后来更以楼房做抵押,向日资“台湾银行”贷款……欲罢不能了。结果历时十三载,仍末能最后竣工,连屋顶也不能完成。林鹤寿从此远离鼓浪屿……任性的有钱人。 (今为风琴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歧黄山房,主人就是自号“歧黄山人”的陈全忠家和他的药圃,虽是平房一间,竹树几棵,日子却是怡然自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歧黄山人可是心性高傲之人,记得几年前(当时还活着),我刚从那里过,看见蓄着长白髯的他在问他屋门口一人(游客):知道“歧黄”是什么吗?那人还没反应过来,他不屑的拂袖进屋。—到底“知识弄糊塗人,或糊塗人不识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歧黄山房对面,就是鼓浪屿有名的“船屋”,设计这屋子的还是原救世医院院长郁约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关于船屋,除了它的造型独特,值得一说的便是这一家人的医学与音乐渊源了。黄大辟(屋主)是20世纪20年代原鼓浪屿救世医院医生,,他的儿子黄祯德、孙儿黄孕西也都是医生,可谓“医生世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医生都喜欢音乐,他们的家庭音乐会,1988年美国驻华参赞、钢琴家丹顿曾经见证过,1997年更因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而美名远扬。</span></p> <p class="ql-block"> 关于设计这座房子的原救世医院院长郁约翰,除了促成林鹤寿的破产之外,另有许多趣事,据说当年就是他,在鼓浪屿开着摩托车四处转悠,当然比不上这船屋的主人,干脆养了匹马,这么的,英姿飒爽在街巷漫游。</p> <p class="ql-block"> 美国领事馆前身是海员医院,鼓浪屿惟一不是教会的医院,主要为外国水手服务,建于1871年。到1893年改为美国领事馆和官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改为领事馆之后,聘用华人职员负责翻译、打字、会计、出纳等工作,翻译还兼教领事学中文和闽南话,称为“师爷”。这些师爷可以说是鼓浪屿最早的“里通外国”者,他们的孩子,从此有机会学习外邦的语言和礼仪,许多人因此出了国,定居国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似乎是鼓浪屿众多平民子弟的“福气”,他们的父辈没有万贯家财,却通过这种独特方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span></p> <p class="ql-block"> 原德国领事馆就在音乐学校背后小巷里。</p><p class="ql-block"> 与别国领事馆比起来,显得小气了不是?</p> <p class="ql-block"> 原国家科学院院长,政协副主席(国级)的本地人:卢嘉锡,曾居住过的“宁远楼”。</p> <p class="ql-block"> 卢戆章,厦门同安人,1874年往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1878年回到厦门,住在鼓浪屿日光岩下,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助译《英华字典》。由于他兼通英语汉语,所以当时许多中外人士都奉他为师。</p> <p class="ql-block"> 拼音字母符号道。</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一座能让人时常想起的—小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