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顿,2019(一)

通江泡

<h3>2019年1月10日,从浦东乘新西兰航空公司航班,经奥克兰中转抵达惠灵顿。</h3> <h3>这是第二次踏上新西兰国土,上次来还是2016年3月,孙子还不到6个月大。</h3> <h3>还是那个似曾熟悉的居住环境。</h3> <h3>孩子的居所收拾得慢慢到位了。那是他们卖了杭州的房子,在惠灵顿市郊买地自建。这样,比直接买商品房经济些。</h3> <h3>看去室外的绿化也开始弄上了。</h3> <h3>一月的南半球,正是夏季,屋外的野花盛开。</h3> <h3>初见面的孙子已非襁褓中的婴儿,比在视频通话中感觉更加真切、暖心。</h3> <h3>总是很欣赏新西兰的居住环境 ,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和放心的食品。</h3> <h3>从打开行李箱,和孙子的亲密接触也就开始。</h3> <h3>来新西兰的动力,多与这个小屁孩有关。</h3> <h3>两老干呆着,总想与孩子多接触一点。</h3> <h3>初来乍到,还是先领略惠灵顿的市容风光。</h3> <h3>国会大厦。</h3> <h3>皇后海湾。</h3> <h3>海滨码头。</h3> <h3>舒适的海滨休息区。</h3> <h3>百年的老火车站。</h3> <h3>现仍作为轨道交通中心在用。</h3> <h3>市区的现代建筑乏善可陈。</h3> <h3>可能是考虑地震的因素,普通多层建筑居多。</h3> <h3>这次专门参观了新西兰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原政府的总理行政中心。</h3> <h3>这幢欧式风格的仿石材木质建筑,是世界最古老的第二大木结构建筑。</h3> <h3>完美的设计。</h3> <h3>经典的无立柱的悬挂式楼梯。</h3> <h3>也了解了新西兰特有树种贝壳杉。</h3> <h3>假日全家去了一处离市里100多公里的自然保护区,一个叫“鹿的栖息地”的地方。</h3> <h3>群山环抱,古树参天。</h3> <h3>是私人领地,民间投资,政府资助。</h3> <h3>主要供孩子们游玩。</h3> <h3>这里收养了许多新西兰特有的动物。</h3> <h3>由于远古地质板块运动的隔离,新西兰岛国境内,没有各型食肉类野生动物。</h3> <h3>特有的一种鹦鹉,喜暗环境。</h3> <h3>不是鸵鸟,是鸸鹋科唯一的留存了,也是世界最大的鸟种之一。</h3> <h3>珍珠鸡吧。</h3> <h3>这种鸟,已失去飞翔功能,叫不出名堂。</h3> <h3>在新西兰定居,居者欲求其所。再说说这儿的房子吧。</h3> <h3>新西兰是全世界首数的高频发地震国家之一。故建筑多以低层为主,住宅几乎全是木结构。</h3> <h3>占地面积大点的,就建一层,提高点容积率的搞成两层。</h3> <h3>每户人家的前后院都讲究拾搗得整洁漂亮。</h3> <h3>包括对公共区域接壤的地方,也有义务保持清爽。</h3> <h3>故新西兰的绿化、庭院机械应有尽有,供需两旺。</h3> <h3>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卖场。</h3> <h3>苗圃、园艺类的供应也如此。</h3> <h3>木本、草本任由选择。</h3> <h3>前院是门脸,非一朝一夕之功。</h3> <h3>后院初搞成,刚弄上草皮,入夏更要保养。</h3> <h3>这里,房子建上你不及时配套绿化和维护,是要受市议会委托机构和小区民间管理机构监督的。邻里的氛围也以门前整洁雅致受到尊崇。</h3> <h3>刷墙油漆也要自觉。</h3> <h3>反正待着也是待着,好像劳动光荣又油然而生。</h3> <h3>除了在家,那就是惠灵顿周边转悠了。</h3> <h3>惠灵顿首先是个大区,除惠灵顿市以外,它是以若干个卫星城市组成。我们住扑列诺瓦,而最大的卫星城是哈特。这是哈特河,把哈特市分为上哈特和下哈特。</h3> <h3>惠灵顿三面临海,滨海的城市特点,形成了临海的生活和海洋文化。</h3> <h3>下哈特一直延续城市的最南端。</h3> <h3>人们总是喜欢择海而居,依海栖憩。</h3> <h3>周末的生活平静闲适。</h3> <h3>临近中国的春节,身处南半球的夏季,一点过年感觉都没有。但过节的准备还是要做的。</h3> <h3>去双休日才有的露天市场。</h3> <h3>有点象国内的临时农贸市场。</h3> <h3>能买到中国副食品的超市。</h3> <h3>孩子们在海外,过年的概念已淡漠了。我们来了才有了这种仪式感。</h3> <h3>孙子是理解不了这除夕的餐外之意。</h3> <h3>图一家团圆才是真实的。</h3> <h3>惠灵顿市中心的中国春节元素,就数兵马俑的彩灯了。</h3> <h3>兵马俑实物展,应该是一个高规格的国家间的文化交流。</h3> <h3>看新西兰观众排队买票、候展,应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回应。</h3> <h3>展区还有互动式的中国文化交流。</h3> <h3>孩子鼓捣的东西可以带走。</h3> <h3>2月6日是新西兰的国庆节。1840年2月6日,毛利人与英国王室签署了“怀唐伊协定”,确立了英国人定居和毛利人保留土地森林,在英国庇护下建立政府等。这是协定的放大展。</h3> <h3>132位酋长签了名。据介绍,至今对文本的解释仍有分歧。</h3> <h3>国庆加双休,他们的小长假与春节重合。爽朗的天气,可以开车到处转转。</h3> <h3>这次到城市的东面,感受三面临海。</h3> <h3>登高望远,惠灵顿的出海口。</h3> <h3>惠灵顿素有“风城”之名。南纬41度,搭上了“咆哮的西风带”。加上库克海湾和山地的影响,这里被称为“风窟”</h3> <h3>风力发电,天时地利。</h3> <h3>又一个周末,过卡皮蒂海岸就到惠灵顿市区的北面。</h3> <h3>看了“首位南方汽车博物馆”,这比逛风景的感觉收获要多。博物馆由雷恩.南方创办,一位少年汽车维修工到受封爵士勋位,以毕生精力和财力建成,晚年捐献给慈善机构,现由一家私人基金管理和运作。</h3> <h3>这是南半球最大的汽车博物馆,展馆上下三层,面积达6万平方米。收藏了近代120多年来各种代表性车型,被誉为汽车业界和爱好者的圣地。</h3> <h3>500多辆经典老旧汽车,以英美德日系占多数。几乎每一辆都有自己的故事。</h3> <h3>这是1895年出产的德国车。</h3> <h3>这是世界汽车拉力赛拿冠军的斯巴鲁43号赛车。</h3> <h3>惠灵顿还有一技之长原并不知晓,高科技的电影动幻和后期制作,以威塔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企业,世界领先。</h3> <h3>《指环王》、《霍比特人》均出自这里。</h3> <h3>去看了孙子所去的幼儿园。</h3> <h3>其实,想想应该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长辈的操心其实只是我们的一种心态而已。</h3> <h3>但愿他们有个好的体魄,有自己的想象和努力的空间。</h3> <h3>孩子今后的路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h3> <h3>新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度。自然风光秀丽。</h3> <h3>人文积淀可以汲取。</h3> <h3>人们的生活安定而富有生气。</h3> <h3>毕竟,在新西兰的生活是短暂的,但体验增加,心情舒畅,应该得福知福了。</h3> <h3>记住和孙子牵手的时候。</h3> <h3>享受和孩子在一起时的幸福。</h3> <h3>再见,新西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