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缙云百村之一: 应刘村

深秋枫叶

<h3>  应刘村现隶属于新碧街道宅基村。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已经不是单列的行政村了。之所以把它作为第一个村庄进行记录,因为那是我的老家。不管它是东川乡、新建镇还是新碧街道管辖,也不管它是行政村还是自然村,它永远都是应刘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留存着我许多儿时的记忆。</h3> <h3>  应刘村位于缙云县高速路出口。东与新碧泗山村隔溪相望,南邻马渡姓邱自然村,西与前朱村相接,北与宅基村相连。全村406户,1000多人。多应、刘姓。绕西岭原属应刘村的自然村,原住着3户人家,现已无人居住。</h3> <h3>  应刘村约在明朝永乐三年,先由丽水县刘祠堂背的刘师颜、刘师汞移居该地,后又迁来一户姓应人居此。解放前,两姓虽同住一村,但各自姓应、姓刘。解放后,各取一姓,定名应刘。到目前,本村人内部依然沿续旧时叫法,姓应姓刘,姓应还分上应下应。</h3> <h3> 应刘村有三处祠堂,分别是姓应、应振和祠堂和姓刘祠堂。刘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相传刘基亲书牌匾一块,名“冑勋”,后被毁,于清乾隆48年(1783年)重建,至嘉庆二年(1796年)完工。至今期间多次损毁,多次修建。现姓应祠堂已经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br></h3> <h3>  应刘人勤劳厚道,以水稻种植和手工农产品加工为生。缙云的名小吃应氏麻糍,是应刘村的传统生计。曾经不少家庭都以此来养家糊口,当时最多的时候,每天有五六十个麻糍担叫卖于永康、缙云大街小巷。还有抽粉干、做豆腐、编草鞋等等在当时的上下山村都比较有名。</h3><h3> 应刘村是全县粮食生产老先进。2006年前,在市县镇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超级稻高产示范片,集约化经营实现统一供应种子,统一采用"早育保姆"新技术,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植保防治病虫害,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办法,全村235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51公斤,其中攻关户应瑞呈种的超级稻亩产达810.6公斤,创下缙云水稻亩产新高。这种超级水稻,口感非常香软,引来无数人上门购买。</h3><h3> 现在,水稻种植减少,多种茭白、毛芋、时令蔬菜等农副产品,以大片承包的形式规模种植。</h3> <h3>  八十年代初,村里不少人抽粉干。我家也抽过粉干,厢房里装了踏对和压杆,在那里加工,炊粉干在正房后面的厨房。早上,大人们早早就起来上踏对抽粉干。走过正房会把我们叫醒吃浆饼,那是第一道米粉做起来的饼,原滋原味,香软有韧劲,回味有点甜。睡梦中,边吃边睡,那是人间最温暖最香甜的美味。有时候,浆饼放在炉火上一烘,外脆内软,更加味美。</h3> <h3> 应刘村的妇女以织头髻网帖补家用。小时候我们几个女生,一放学就聚在一起织头髻网。围着屋柱,顶着洋油盏,一天能织七、八个。用蚕丝线织好,染成黑色,再织一圈蓝色的细棉线算完工,每个卖8分钱。慢慢地扎头髻的人少了,这个生计也没了市场,这种手工技艺也将失传。上次缙云手工艺编织大赛,曾想去参赛,但已找不到原材料丝线了,略感遗憾。</h3><h3><br></h3> <h3> 应刘村人好学勤奋。当时有一个应刘小学,学校只有三名老师,两名正式一名代课。小学有五个年级,三位老师有三头六臂,教着五个年级。现应刘小学已拆除。</h3><h3> 城市有复式房,农村有复式班。我们读的就是这种复式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复式班是怎么回事,它就是两个年级同一班,上高年级课程的时候低年级的向后转做作业,低年级上课时高年级向后转。这种复式班,智力好的那些人,早已把高年级的课程掌握了。</h3><h3> 学校规定学生每天下课前都必须把当天的语文课程拿到组长那儿背了,背不了就要留校,然后要转身到后座那儿打三十六盘加减法,打对了才可以放学。所以一下课,我们抢着转头,谁快就可以早点放学玩了。因为老师的严格,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980年,只有23名学生的一个班,竟有7人考上了中专,升学率之高在全县也是首屈一指。</h3> <h3>  八十年代初,应国士先生在应刘村应振和公家祠办起了全县首家私塾——双峰学校,创办高考复习班,为不知多少高考落榜的学生重拾信心圆了大学梦。当时的双峰学校,在全县名噪一时。今日,这座祠堂还静静地立在村口,守护着村里的百姓,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化。</h3> <h3> 应刘村民风淳朴,团结和睦。邻里哪家有事,村里人都争相帮忙。上级政府号召积极响应,如婚事丧事简办、禁放烟花爆竹等,虽然禁放烟花爆竹还未划为禁放红线,但村里的党员干部已经在行动。</h3><h3><br></h3><h3><br></h3> <h3> 应刘村的传统节日主要是过年、正月半、端午、七月半、八月半、冬节。以前过年,每家都请隔壁邻舍的主人过来喝几杯,记忆中的父亲这一天总到了这家又去那家,没有一个三十日夜是不醉的。七月半、八月半大部人家是做金团、打麻糍。冬节做冬节果,就是平时的包子。这里有这个地域特有的婚嫁和丧葬文化,在文明社会倡导下已渐渐简化。</h3> <h3>  应刘村也经历了新农村改造,村边的一小排别墅整齐地矗立着。但村中,还没有完成改造的老房倒的倒、拆的拆、半倒没拆也随处可见,成了岌岌可危的危房。 </h3><h3> 我家原来住在一个九间头的小院,新农村改造的时候拆了一半,老父亲没去世前就住在这只剩下半幢的房子里,隔壁叔伯也还这样住着。一晃七八年过去了,半幢的老房还在,父亲却没了。一直到死,他老人家也没能住上期盼中的新房,因为第三批的新农村改造地基一直没有安排。村干部换了一届又一届,粗工工资材料涨了又涨,造房的成本在不断增加,到时如果分到地基,也不知道我的哥哥有没有能力把房子造起来。</h3> <h3>  应刘村有康庄道、有线电视、健身设施,也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源来源于地下水,村民免费使用。安置了7户滩坑移民20人。部分村民参加失地保险,享受政府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最大的应章娇老人高寿97岁。</h3> <h3>  应刘和许许多多其他村庄一样,经历着社会变迁带来的变化,村庄变美了,农民的生活变好了。与老乡聊天,他们从内心发出的感叹和脸上洋溢的笑容足以证明一切。我相信,我们的村会变得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