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鸟

岁月如歌

<h3>戴胜鸟(学名:Upupaepops)又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等,头顶有醒目的羽冠,平时褶叠倒伏不显,直竖时像一把打开的折扇,随同鸣叫时起时伏。嘴细长往下弯曲。栖息在开阔的田园、园林、郊野的树干上,是有名的食虫鸟,大量捕食金针虫,蝼蛄、行军虫、步行虫和天牛幼虫等害虫,大约占到它总食量的88%。在保护森林和农田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h3> <h3>戴胜鸟头上具凤冠状羽冠;嘴形细长,自基处起稍向下弯;翅形短圆,初级飞羽10枚;尾长度适中而近方形,尾羽10片;跗蹠短而不弱,前后缘均具盾状鳞;趾基合并不完全,中趾与外趾仅并连于基部,内趾则游离。两性羽色相似。</h3> <h3>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颜色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头侧和后颈淡棕色,上背和肩灰棕色,下背黑色而杂有淡棕白色宽阔横斑。初级飞羽黑色,飞羽中部具1道宽阔的白色横斑,其余飞羽具多道白色横斑。翅上覆羽黑色,亦具较宽的白色或棕白色横斑。腰白色,尾羽黑色而中部具一白色横斑。颏、喉和上胸葡萄棕色,腹白色而杂有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黑色,基部淡肉色。脚和趾铅色或褐色。</h3> <h3>戴胜鸟用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飞行呈大波浪状,体态轻盈,颇为好看。若遇敌害,它有一手绝招,从尾脂腺分泌出一种黑褐色油状液,气味极其恶臭,定使来犯者掩鼻而逃。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在地面上慢步行走,边走边觅食,受惊时飞上树枝或飞一段距离后又落地,飞行时两翅扇动缓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前进。停歇或在地上觅食时,羽冠张开,形如一把扇,遇惊后则立即收贴于头上。性情较为驯善,不太怕人。鸣声似‘扑-扑-扑’,粗壮而低沉。鸣叫时冠羽耸起,旋又伏下,随着叫声,羽冠一起一伏,鸣叫时喉颈部伸长而鼓起,头稍前伸,并一边行走一边不断点头。</h3> <h3>  《题戴胜》唐·贾岛</h3><h3>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h3><h3>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h3> <h3> 《戴胜》元·僧守仁</h3><h3>青林暖雨饱桑虫,胜雨离披湿翠红。</h3><h3>亦有春思禁不得,舜花枝上诉春风。</h3> <h3>在南京幕府山湿地芦苇丛中,有两只戴着羽冠的鸟儿,正津津有味地用长长尖嘴在芦苇杆上啄食,似乎在寻找小虫。见到有人走近后,也不胆怯。有熟识的市民认出,这是美丽的戴胜鸟。这种鸟比麻雀稍大,站在芦苇上,飞起来体态轻盈,颇为优美。据附近市民介绍,这种美丽的鸟儿,在以往还是比较少见的。戴胜鸟头上长有漂亮的羽冠,嘴形细长,稍向下弯,翅膀白色或棕白色横斑。据介绍,戴胜鸟性情较为温顺,长相好看,还被以色列定为国鸟。</h3> <h3>原产于非洲的热带鸟绿色木戴胜鸟,也会将尾巴指向敌人并释放熏天臭气。臭气主要包含二甲基硫化物,它是臭鸡蛋的臭味来源。遇到袭击时,年轻绿色木戴胜鸟甚至可以喷射液体粪便。</h3> <h3>《戴胜鸟》彩色一盎司银币又称作《中国珍禽》彩色银币。它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的单枚套彩色银币,是中国金币总公司于2000年新春佳节期间推出的,寓意“千年伊始,戴胜如意”的一个非常吉祥、寓意深刻的彩色纪念银币。</h3> <h3>戴胜鸟的外形极其独特,头顶五彩羽毛,尖长细窄的小嘴,错落有致的羽纹、机警耿直的禀性,忠贞不渝的习性,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了宗教和传说中的象征物之一。 在中国,戴胜鸟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中国古代有许多赞美戴胜鸟的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