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父亲

新优质成长学校周至县长杨初级中学

<h3>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普通得站在人群中丝毫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h3><h3> 父亲身体消瘦,背有些驼,年轻时只有1.65米的个子因驼背而显得愈发矮小,以至于我穿一般的高跟鞋站在他身边都比他高。</h3> <h3> 从小到大我印象里的父亲是懦弱的。父亲有一个姐姐和四个妹妹。按照农村的习俗,赡养爷爷奶奶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身上。爷爷当过国民党的兵,人不勤快不说,还留下了抽大烟的恶习。奶奶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受夫为妻纲思想的影响从来不敢管爷爷,家庭的重担自然就落在父亲的肩上。还好奶奶是个勤快人,也疼爱父亲,体谅父亲的艰难。听奶奶说父亲小时候学习很好,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作班级的“火车头”。无奈由于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完小学父亲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农活。后来我们问父亲:”你就没有向爷爷奶奶哭闹吗?”父亲怀着淡淡的忧伤说:“哭闹有用吗?自己的父亲没志气,家里缺吃少穿,一切都是命!”</h3> <h3>  等到结婚生子后,父亲的负担更重了。他生养了6个孩子,4女2男。由于母亲生的女孩多,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嫌弃母亲,父亲逆来顺受,从不敢顶撞爷爷奶奶。母亲在我之前生了个女孩夭折了,坐了个空空月子,由于有奶水,爷爷硬是让父亲从同村邻组一家多子贫穷养不起孩子的人家抱回了只有一个多月的哥哥。后来,可怜的母亲接连生了我、三妹、四妹。直到父亲41岁才老年得子生下了我的小弟弟,那时母亲都42岁了。为了生弟弟,四妹也因此送给了别的人家抚养。</h3><h3></h3> <h3>母亲为了给家里添个男孩受了一辈子的罪,没坐过一个开心月子。父亲瘦小干活吃力,地里的农活多数要靠母亲去干,母亲落下了好多病根子。由于家里两代人缺少男丁,家族中好些长辈都歧视父亲,觉得用不上我们家。遇到一些闹心的事,哥哥主张打一架解解气。父亲总是教育我们,做人要善良,学会忍耐,打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把矛盾扩大。做人不能记仇,不仅要自强自立过好自己的日子,还要和睦邻里,善有善报。姐姐是老大,一切看在眼里,对父亲很不满,认为他无能。我们姊妹也都认为这个家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母亲的功劳。</h3> <h3>  后来,我们兄弟姐妹生儿育女经历世事,明白了做人之不易,这几年我们才时常回想起父亲的好,念叨父亲的好。</h3> <h3>  父亲过日子计划周密,吃苦耐劳,有志气。家里地多,劳力少,耕种困难。父亲为了节约耕种钱,他和母亲去集市上买了一头牛,农闲时自己割来青草精心喂养;农忙时用牛犁地种田减少开支,又给别的人家犁地挣点钱补贴家里,一举两得。一头牛养上一两年,肥了壮了,父亲就和母亲一同把牛拉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再买回几头小牛喂养。我记得家里有一年就养了三头牛,那个大牛还生了个可爱的小牛犊,自然父亲每天要割回的青草越来越多。父亲虽然瘦小,但在村里是种田的高手,他把犁把的好,翻过的地既深又平整;他扬场技术高,碾完麦子,邻居们时常请他帮忙扬场,他也因此骄傲过。</h3> <h3>每年种玉米小麦,父亲都四处打听挑选良种,并适时用粪上地,加上他和母亲的辛勤劳作,我家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的好。父亲还给家里买来几头母猪让母亲养,母亲本来就吃苦耐劳,一年总能收获好几茬猪仔,收入不少钱。等到建筑活兴起,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瘦弱的父亲跟随建筑队给人家盖房干天天活。他干活踏实,吃苦耐劳,能给工头操上心,所以活不断。每年春节前工头还拿着年货和父亲坐坐,让第二年继续跟他干。现在我真不敢想,体重100来斤的父亲是怎样坚持天天去工地干那样重的体力活的!从我记事起,兄弟姐妹念书,家里盖房,哥哥结婚,安葬老人,父亲从没有向亲朋好友借过钱。现在父亲老了,我们鼓励他打打小麻将,他从不去,还说:“你爷耍了一辈子钱,抽烟,被人笑话,我早就发誓一辈子不沾牌。”他嫌哥哥懒,心疼嫂子的辛苦。平时他总是早早起床锻炼身体,然后扫扫前后院,拖拖地,听听收音机,帮嫂子做做饭,洗洗锅,或整理整理前后院子的菜地;他还去村子周围的苗圃捡回好多树枝,用砍刀破好摞成一个整齐的硬柴垛子;农忙时,他就随哥哥去地里干点儿农活。他时常在我们姊妹跟前念叨嫂子的勤快苦累,过日子的不易,让我们多操心她。他也爱干净,从来都是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从不摆老人的架子,不给嫂子添麻烦,一家人和和睦睦过日子。嫂子给人打工,很忙。双休日,侄子侄女回到家,父亲总是问他们吃什么,亲自下厨给孩子们做饭。他说一家人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把日子过好,让旁人看得起。</h3> <h3>  父亲一生好强,不甘人后。他怕孩子受挣不长个子,又怕年迈的父母受累,就和母亲一起尽全力拼生活!爷爷奶奶都是活到八十多岁去世的,我那时已经工作了。我清楚地记得,爷爷奶奶都在家瘫痪了半年多才去世的。那时人穷医疗条件也差,父亲叫来村里的大夫来看,大夫说是中风,老人年龄大了就顺应天命吧,开了些药让父亲按时给老人吃。现在来看,就是脑梗之类的病。父亲每日精心照管老人,喂饭喂水,夜间帮老人翻身,从不喊累。姑姑们去帮帮忙,父亲也总让她们不要操心,毕竟各有各的日子。奶奶身体瘦小,她瘫痪后每当想上厕所,父亲都像端小孩儿一样让她解手,说这样舒服。他只让母亲做好饭,管好我的弟弟,干好农活。如有点儿空闲,他就去地里帮母亲干活。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可从来没有乱了手脚。爷爷奶奶去世,尽管家里负担重,他安葬老人并不比别人差。</h3> <h3>  父亲孝敬老人,疼爱子女。在那个靠农业养家糊口的时代,我们家地多,劳力少。一到龙口夺食的五月忙,天刚麻麻亮,父亲和母亲就蹑手蹑脚地起床下地割麦。他小声叮咛爷爷奶奶,让他们做好饭叫我们兄弟姐妹在家吃了后再去地里干活,顺便把饭给他们送去。白天我们全家人冒着骄阳割麦,傍晚天黑了,父亲就让爷爷奶奶带我们回去,他和母亲趁着月色继续加班,直到实在累得不行了才回家。那时我真不懂事,父亲去地里时我明明知道却装作熟睡想逃避劳动。当时我也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如此拼命,现在才知道八亩多地的小麦,两个主劳力,不这样能收完吗?</h3> <h3>  父亲也特别爱护自己的姐妹们。爷爷比较懒,不顾家,一打牌,整天都不回家。赢了钱自己花,输了回家给妻儿撒气。父亲真正做到了长兄为父,他帮奶奶撑起了家门。我们那儿农村,除了务农,最好的副业就是用藤条编筐筐笼笼卖。每逢旺季,父亲带领姊妹和妻儿,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赶做,挣钱养家。五姑读了高中,知书达理,从嫁到夫家至今都在村里当村干部,说事了事。我们家女孩多,饭量小,粮食总有节余。只要姑姑们缺,父亲就让他们过来取,最后他和母亲把剩余的粮食拉到集市上卖了,把钱存下来供我们上学。姑姑和婆家闹了矛盾,父亲知道后总是及时过去调节,劝说姑父,安慰姑姑,让他们以和为贵,好好过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和好如初。</h3> <h3>四姑夫性格最暴躁,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四姑打架,在家里砸家具。一打架,四姑就跑到娘家给父亲诉苦,说实在过不下去。父亲总是耐心劝导说和,他们吵吵闹闹了半辈子,如今儿孙满堂,一个儿子考上了大学,在城里安了家;一个儿子当司机,四姑和姑父在农村还住上了三层小洋楼。三姑聪明好强,姑父能干,家里日子过得不错,谁料中年时三姑因生气得了神经官能症,整天唉声叹气,神神叨叨,生活不能自理。父亲隔三差五就去三姑家,陪她说知心话。好不容易三姑的病情有了好转,可怜的三姑父却突发车祸去世了,三姑遭受打击一蹶不振。父亲去三姑家的次数更多了,他鼓励三姑看开世事,勇敢生活,直至三姑病好。二姑一辈子没有男孩儿,受到家族歧视和姑父的冷言冷语,每谈到此事都伤心流泪。父亲总是安慰二姑:“只要娃有出息,男女都一样。我抱养了群良(我哥)又能咋样?抱人家的娃,难管,费神很!这娃性格随他亲生父母,懒惰没有正性。娃又有心结,动不动就说我心肠坏!辛辛苦苦管到如今,还是那样。你就认命吧!给女子招个上门女婿就行了,也能享清福。”二姑听了,点头称是,破涕为笑。大姑患有内风湿病,老了病情恶化腿脚不灵便,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经常抽时间去大姑家看望大姑,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表哥讲大姑年轻时过日子所受的苦,叮咛表哥要好好服侍大姑,直至大姑去世。父亲的兄弟姐妹,不管谁家有事,他们兄妹都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困难。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h3> <h3>  父亲一生,尊重母亲,疼爱母亲。小时候,我最愤愤不平的是面对爷爷奶奶对母亲的刁难,父亲唯唯是诺,置若罔闻,独留母亲伤心。母亲过世后,我也年长了,在与父亲闲聊中提到此事,父亲怀着内疚的心情说:“这一生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妈!我身体消薄,咱家过这几天光景大多是你妈的功劳。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没劳力,老人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她跟了我没有享过一天清福。”他有点哽咽,停了一下说:“都是因为穷呀!别看你妈是女人,可它比我力气大,每次吵架,我都让着你妈,让她出出气,你妈也没吃多少亏。她受了老人的委屈,我也总是背地里给她宽心,开导她。你婆你爷不对,我也经常批评他们,说你妈够好了。你婆你爷只有我一个儿,我能咋样!”我这才回想起父亲的确吼过爷爷奶奶。也许是我们偏爱母亲,只记得她的苦。</h3><h3> </h3><h3> </h3> <h3>  由于家里负担重,劳累,母亲59岁便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当时犯病很重,半个身子不能动弹,也不会说话,像植物人一样。我们姊妹娃都还小,弟弟上高三,大家经济都很拮据。父亲没有叫弟弟回家,让人叫我们姊妹都回来。我回到娘家,家里已有很多人,看到躺在土炕上挂着吊瓶不省人事的母亲我泪流不止。我们都劝父亲把母亲送往大医院救治。父亲坚定地说:“你妈的事我做主,你们谁也不要管。这种病动不得,现在也是常见病,从邻村请来的大夫是我的老同学,先在家里用药观察两天再看。”大家劝说不动他,该走的就走了,我们都觉得父亲太自私,不负责任。母亲病了后,一向开朗的父亲变得少言寡语了。他精心照顾着母亲,一个月后,一辈子没吃过几副药的母亲终于苏醒了,虽然不会说话,但有了意识,父亲高兴得像个小孩儿,打电话给我们逐一告知。他总是忙前忙后,定时给母亲搓手,按摩那条僵硬的病腿,给她说开心的话,好像从来都不累。苍天有眼,过了几个月母亲在人的搀扶下竟能下床挪动了,父亲乐得合不拢嘴,照顾母亲劲头更大了,定时搀扶母亲锻炼身体。每当我们姊妹轮流过去帮忙,见到的父亲都是乐呵呵的。他总是说:“你们都有一大家人要养活,娃又小,要好好挣钱,我专职伺候你妈,能行。”每次我们去看望母亲,给母亲擦屎刮尿的事情父亲死活都不让我们干,总是说你们去把那几件衣服洗洗,操心做饭,管好娃,过个日子不容易,一天在家里都挺累的。</h3> <h3>两年后奇迹出现了,母亲生活竟能自理了。5年中,母亲的病时好时坏,最终没能拼过天命,撇下父亲和我们撒手人寰。那年弟弟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我们姊妹的日子也好了点。我们都怨父亲当初固执,后悔耽误了母亲的病。父亲坦然地说:“我和你妈都是半截身子进了黄土的人,屯良(弟弟)念书好,我们没本事,养了你们姐弟五个,当时只攒了三四万元准备供他念大学,你们姊们日子都紧,去了大医院花钱如流水能撑几天。锐利(我)的公公也得的是这病,进了大医院,不也没保住命,人财两空,娃日子有多苦。你妈生病后一直昏迷,刚醒过来后看见吊针就流着泪用左手去拔针头,我知道她一生勤快硬气,疼爱你们,她和我一样也不想拖累你们,日子烂就烂在我们这里,你们一生还长着,我觉得我的决定没错。”听完,我们个个泪如雨下,痛彻心扉!</h3> <h3>  人常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计深远。这点父亲做的很好!姐姐上完初中辍学,她学过裁缝、绣花、做过苦工。父亲和邻居听说户县有一家工厂招工,只要初中毕业年过18岁交300元押金就能进厂。父亲和几个家长打听后,觉得可以,带着孩子们去交了压金。人家让姐姐过几天去上班,等父亲带姐姐去上班时才知道上了当,那些人是骗子,租了厂房,骗了不少钱跑了。母亲气得乱骂,父亲虽然生气,却安慰母亲说:“咱都是想让娃有工作呀!那些骗子,坑害人,迟早会被逮到监狱的。”姐姐活泼可爱长得漂亮,从小被定了同村的娃娃亲。后来,男方考上学成了商品粮,人家男方不悦又拖着不说退婚。眼看姐姐年龄越拖越大,父亲看到两娃的婚姻已经不般配了,就找中间人说话,和人家再三说和才把婚给退了。虽然姐姐最终嫁了个农民,但一生顺遂,儿女双全,儿女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按父亲的说法,人不可高攀,啥人配啥人婚姻才能长久。哥哥生性顽劣,懒惰,随他的亲生父母。母亲在世时总说他跟我爷爷有缘,也像极了他的亲生父亲。父亲总是对哥哥耐心教导,疼爱有加,甚至经常冷落我和弟弟妹妹。哥哥小时候学习比较好,初二时叛逆贪玩又逃学,跟村里的坏孩子来往密切,咋都不去上学。父母劝说无果,父亲第一次狠狠地打了哥哥,逼哥哥去上学,哥哥还是不去。实在没办法了,父亲叫来了哥哥的亲生父母再次劝哥哥去念书,哥哥还是不听,还说他以后不后悔,后来只能随他了。哥哥退学后,父亲教他学着编筐筐笼笼,等到18岁后又劝说让他去当兵磨练,哥哥不想去还说父亲心眼坏,看他不是亲生的,不怕他打仗死了。后来农村兴起了小四轮车,父亲说给哥哥买一台学学,给人碾场种地,这样挣钱轻松,毕竟家有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哥哥又说他不喜欢开车,怕出事。一晃到了结婚的年龄,父亲托人给哥哥找了个媳妇结了婚,等他们生了孩子待了满月,娃大了点儿,才分家让他们过自己的小日子。</h3> <h3>  到了我,从小学习不错,刚上初中就有人提娃娃亲,父亲都客气地谢绝了,说我是念书的料不能定。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心高气傲不想去,想上高中考大学,但考虑到家境犹豫不决。记得去师范报名前我心情不悦,闷在房子哭一阵,歇一阵,郁闷了好几天。父亲看到我眼睛都哭肿了,他小心翼翼劝了我好几回说:“你考上了师范,就是商品粮,出来当教师。人家娃想去还去不了呢!如果放弃,去上高中,我问了几个人,人家都说女娃上高中没后劲,到时考不上咋办?你还是去吧,女娃当教师,好着呢!”看着父亲头上的白发,想到家里的境况,我答应了父亲。现在看来,内向、没有心眼的我当教师是最好的选择,我得感谢父亲!我19岁师范毕业,被分到学校上班。</h3> <h3>  第二年我调往邻村一所初中任教,如果周日下午去学校遇到雨天,田禾高时,父亲怕不安全,总要把我送到学校他才返回家,来回要近20里路。</h3> <h3>  结婚后,丈夫在部队工作,婚后第一年我便生下了女儿,公公患脑溢血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婆婆既要哄外孙女又要照顾公公。眼看产假期限到了,我抱着女儿无法上班。那时哥哥有了孩子,家里已是四世同堂。家里负担重,父母无法给我看孩子,父亲到村里到处打听才给我找了个小保姆,我顺利上了班,带着刚过百天的女儿和小保姆在学校生活。由于工作忙,自己年轻不会管娃,保姆也小,女儿经常生病哭闹。一年多换了3个保姆,我也瘦了七八斤。那时工资低,省吃俭用总不够花,孩子断奶后吃奶粉更是艰难。这一切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h3> <h3>哥哥分了家,侄女也大了点儿嫂子一人能哄了,父亲主动提出让我把女儿放在娘家他和母亲帮我照看,他买了头奶羊养着让娃喝羊奶,说是羊奶发娃也省钱。这样,女儿的身体才壮实了,我也轻松了许多。丈夫是家里唯一的男娃,在部队工作回不了家。农忙时,父亲不但要干家里的农活还要抽空去我婆家帮忙干活。那时,我真怪自己没用,帮不了娘家还给父亲添乱。那些年,计划生育紧,生儿育女,工作又累,我又得了月子病,身体很不好。父亲经常去学校看我,捎些压好的面条,自家院里种的菜,走时再三叮咛我照顾好身体,有事给他说。我身体差,直到现在,他还经常主动给我打电话问我啥好着没有,再三叮咛我有病要及时看,不要怕花钱,身体最要紧。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老了,也把福享了,你们要管好自己,你们兄弟姐妹谁要是有个灾池,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每次听到后,我的鼻子都是酸酸的。我暗暗下定决心,养好身体,不让父亲担心。三妹念书没有天分,上完初一就不念了。在那秦腔盛行的时代,她喜欢秦腔,父亲也同意就让她去剧校学唱戏。现在,她也是方圆不错的秦腔演员。妹夫喜欢开车,买了车经营,可不太顺畅,出了几次小事故,父亲总安慰他们,过日子急不得,只要人没事,踏实勤快,风顺了能扬几锨。妹夫两次骨折,父亲都亲自去看望并照顾妹夫。</h3> <h3>  弟弟上完大学找工作,父亲托亲戚找关系想让弟弟进大庆油田。由于要送礼,懂事的弟弟怕花钱放弃了,想和前去招工的辽沈油田签合同。他打电话告知父亲,父亲没有反对,只是说:“只要有利于你的发展就行,不要管我和你妈,在哪儿工作都一样。”我知道父亲说这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哥哥那时已经分家,父亲要靠弟弟养老呀!弟弟去了东北工作,没让父亲操一点心,自己买房成家,还在单位当了小领导。前年弟弟喜得贵子,父亲让三妹去东北伺候月子,他经常叮咛弟弟要照顾好弟妹,人家娃远嫁过去不容易。他经常主动打电话问弟妹一切可好?弟弟是否让弟妹受委屈?还说如果弟弟有啥不对,让弟妹给他说,他教训弟弟。弟弟喜欢喝酒,为此事父亲狠狠地训了弟弟好几次,说:“喝酒伤肝,酒后乱性。你都是当爹的人了,还没个正性,不负责任,就这还是个大学生,丢人不?以后再喝,看我打你不?”一个月后,他坐完飞机坐火车,亲自过去操心,做饭洗衣洗尿布,弟妹一个月子胖了十多斤。回来后,父亲见人就兴奋地夸赞,他孙子有多心疼(漂亮),有多乖,儿媳妇管娃有耐心既乖又能干,整个人看上去也年轻了许多。父亲的一生都在为儿女着想,唯独没有想过自己!</h3> <h3>  父亲对待女婿和儿媳也很慈爱宽容。他常说:“我没有生养人家,却多了这么多儿女帮我,我必须疼爱人家娃。”大姐夫老实,父亲却夸他踏实勤快,勤劳能致富;二女婿不爱干农活,父亲却夸他聪明嘴乖,心底好还能跑外交;妹夫不爱说话,父亲却夸他能坚守一个行业,吃苦耐劳,用心过日子。嫂子没念过书,不会说话处事,父亲却夸她心灵手巧,勤快能干,会过日子;说到弟妹,父亲总自豪得很,说弟弟这个穷小子竟然能娶个大学生,人家有文化又乖巧懂事,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遇到烦心事,我们姊们给他告女婿的状,他总能耐心倾听并安慰我们,然后找出女婿的许多优点。他总是说人无完人,婚姻还是原配的好,让我们相互体谅多关心对方,好好过日子。总之,在他眼里,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切都是美好的。</h3> <h3>  现在父亲随哥哥一起生活,哥哥是农民,日子不好,可父亲很知足。我曾经问他:“爸,我养两个娃都累,你生那么多娃后悔不?如果少生几个,日子多好过。”他乐呵呵地说:“干十年老,不干也十年老。我一点也不后悔,多子多福嘛。家里有个啥事,我一个电话你们就都来了,人多力量大,我觉得好得很。人活在世上,总要留下些什么。现在社会这么好,一切机械化,又没有多少农活要干,住着楼房,看着彩电,一年到头我们老年人没啥事干,净享福,我觉得幸福得很!只是可怜了你们年轻人,现在过个日子啥都要钱,你们压力大,歇不下。”去年国家给农民配发了电暖气,电褥子。下雪天冷,我打电话让父亲用上,父亲在电话那头乐呵呵地说:“冷个啥!我觉不来冷。用那个玩意费电,浪费资源,自然冷对身体有好处。”我不知道说啥好,我知道老父亲一生节俭,它嫌电费大。每次想到父亲,我都愧疚自己的不知足。每年正月初五家里待客,姑姑们都会带着姑父和子孙给父亲拜年,加上我们姊妹全家,家里客人多得坐都坐不下。父亲让姑姑和姑父们坐到热炕上拉家常,自己在家里忙前忙后招呼其他客人,乐得合不拢嘴。吃完饭,其他客人走后,父亲才让我们女子女婿坐到热炕上,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等到我们回家时,他都一一送出门,嘱咐我们各自保重身体。看到父亲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我们也替他高兴。</h3> <h3>  父亲,您就是一部厚厚的书,需要我们耐心去品读;您就是一首长长的诗,需要我们深入去赏析;您就是一幅幽远的画,需要我们用心去回味。我的拙笔怎么也写不出您的十分之一好来,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历尽沧桑的您身体健康,幸福长寿,永远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