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与艺术凝固在墙上的辉煌《永乐宫壁画》

江南一傻

<h3>我国的壁画起源很早,在史上最为著名的道教壁画是山西省永乐宫壁画,它是仅存的道教壁画中最完整的体系。永乐宫壁画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以最大化凸显“线”的审美属性,画者把对线的认识与感知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寺观墙壁上。并以其自身鲜明的“线”性和“勾填”用色之艺术特点,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h3><h3>一、概述</h3><h3>中国壁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周朝时,宫廷、明堂等大型建筑的墙壁就出现了褒赏功德的壁画,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祠堂就大绘壁画教育后人,到了汉代,壁画更为普遍。“汉宣帝时曾画功臣十一人的图像于麒麟阁,东汉光武帝时画二十八将肖像于凌烟阁”,这种具有公众性宣传效应的绘画形式一直辉煌到唐代,不仅在公众大型建筑、宫廷上绘制壁画,在发展过程中,这一艺术形式还成为宗教宣传的主要艺术形式。元代以后,我们的国教兴盛,到處观宇林立,在这一历史机缘下,壁画和道教融合,打造了辉煌灿烂的永乐宫壁画。</h3><h3>永乐宫壁画是我国道教壁画的经典代表之作,它坐落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永乐宫殿宇宏伟,主要由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大殿构成。各殿内均绘有精致的壁画,且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它以其宏伟巨制的辉煌、高超的中国传统技艺成为我国现存壁画艺术中的瑰宝,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永乐宫原为一处道观,原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故迁至现在的芮城。永乐宫是奉祀我国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立的宫宇,修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至元代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历时整个元朝,其规模雄伟、建造精致、布局疏朗,融道教文化与一体。仔细研究殿内壁画共有1000余平方米,其中三清殿的壁画最为著名。殿内四壁绘满了神仙朝元仙仗行列,其构图特色与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相似。该殿壁画人物多达289人,中心人物为帝君、青龙、白虎、仙曹、玉女、五星、八卦、十二宫神、二十八宿等神仙,人物形象千姿百态、表情极为丰富,或喜、或怒,或秒相端严、或拱手恭立,各种人物顾盼呼应,神态栩栩如生。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色泽艳丽,线条如行云流水,画师技艺高超,他不仅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传统壁画技法,又融合了当代的绘画风格,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独一无二的绘画面貌。它既是精彩宏伟的道教壁画艺术杰作,又生动的反映了元代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生活,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吸引人的一章。</h3><h3>二、永乐宫壁画的艺术市特色</h3><h3>永乐宫壁画的产生与出现代表着传统工笔重彩绘画在元代的继承和发展,永乐宫壁画主要以线描和重彩勾填为主要表现手法。衣纹的用笔采用猪鬃特制而成的捻子进行绘制,甚至有的线描都可达丈余,世界都较为罕见。在刻画人物时,勾衣则飞舞临风,须眉则根根见肉,史书记载为“毛根出肉”,意思是形容云鬓,胡须,用笔精美,准确,生动。仔细观察永乐宫壁画,发现用笔十分讲究,胡须,云鬓等这些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轻入轻出,行笔流畅,运笔由轻入、行重、收轻、最后使笔画逐渐变淡。这里面涵盖了画家对解剖、透视的理解,同时也体现出画家对于“线”性审美的升华和驾驭宏伟巨制对于线描高超技艺的要求,所以线的质感、美感耀眼夺目、灵动而厚重。观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人物地位、性格、性别的描绘各具神采,再看荷花、牡丹的描绘则如含露待放、栩栩如生、精巧动人。这些线条淋漓尽致的准确的传达了当时的人文环境。从壁画的设色来看,各神像的脸色根据地位、职分、性别的不同,深浅冷暖的处理就各不相同,非常丰富而协调,在看衣服的用色,同样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处理冷暖与深浅,不同的颜色运用,恰如其分的表达出不同神仙的身份,性格。帝君神情肃穆;武将全身披甲鬓发飞扬;玉女温润微笑,其形态各异、百态俱生。再看每个神像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的表现出神像的质感与动势来,神像上的袍服,衣袋多用长的线条刚劲而畅顺地画过去,好似一条条钢线镶在墙壁上一样,既彰显出线的刚劲有力,又风动满壁,神彩照人。这种画法不但继承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的表现了衣纹的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另一方面,壁画对笔的运行要求非常高,下笔必须准确,舒张,刚健,不允许有丝毫的败笔,表现了画工的高超技艺,这些正是从六朝,隋唐壁画延续下来的优秀艺术传统。</h3><h3>三、永乐宫壁画对后世绘画的影响</h3><h3>在永乐宫壁画中,最值一提的是线描的魅力,其严谨,细致的刻画代表了我国宗教人物画发展高峰时期的水平,为我们进一步破译唐代壁画面貌提供了很好的摹本。它承前启后,震古铄今,继往开来。它独立于元代文人山水画之外,成为独立的宗教人物画系,并且是中国宗教壁画典范的终结。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永乐宫壁画是唐、宋、元道教壁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它不但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技法,又在某些方面又有所突破与发展,与著名的敦煌壁画相比,永乐宫的壁画人物造型、比例更加准确,形象更加生动而且丰富,人物造型、表现手法等更加民族化、本土化,它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其后期明清的宗教画作。此后,随着宗教的衰落,中国宗教壁画也逐渐消退,壁画也就从神圣的寺观墙壁步入了民间庙宇,宏伟巨制不断消亡,应运而生的是尺幅小品,雄伟的气魄也日渐消亡。</h3><h3>永乐宫壁画虽然已与我们相隔700多年,但作为中国壁画史上的典范,却能冲破时空的距离,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永乐宫壁画的价值,不仅对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画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特别是对于“线”性的审美、线条的表达以及对于线条艺术的理解都有了更深的认识。</h3> <h3>永乐宫壁画是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的我国古代的杰出宗教壁画。</h3><h3>它们的区别在于,首先,敦煌壁画是寺窟壁画,而永乐宫壁画是寺观壁画。永乐宫壁画较敦煌壁画在作画的环境与幅面上更益于施展画工的才华。</h3><h3><br></h3> <h3><br></h3><h3>其次,敦煌壁画,特别是唐代以前的作品,还处于演变潮流的激荡之中,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西域、印度甚至欧洲的一些画风。</h3> <h3>而永乐宫壁画则集历代壁画大成,特别是直接继承了唐代宗教壁画的人物造型开张、比例严谨、用笔细致、姿态生动、衣纹畅快、气势雄伟的大唐风格。</h3> <h3>具体说,永乐宫壁画完全沿袭了以吴道子为代表的唐代正统派的绘画传统。</h3><h3><br></h3> <h3><br></h3><h3>因此,永乐宫壁画为我们进一步破译中国宗教人物画高峰时期的唐代壁画面貌提供了很好的摹本。它承前启后,震古铄今,继往开来,不但独立于黄子久、王蒙、倪瓒、吴镇元四家文人山水画之外,成为独立的宗教人物画体系,而且是中国宗教壁画的最后终结。<br></h3> <h3>此后,随着宗教的衰落,中国宗教壁画也式微下去,人物画从神圣的寺观墙壁步入民间,进入卷轴,其雄伟的气魄也日渐消磨。</h3> <h3><br></h3><h3>永乐宫壁画是我国现存最宏伟的道教壁画,它们体现了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今天,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采,更可以得到发展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启示。</h3> <h3>永乐宫壁画诞生于元代。而元代的社会背景又不同于其他朝代。自1260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至1368年元朝灭亡期间,所有的蒙古族统治者虽然对宗教持兼容并包的态度,但更倾向于藏传佛教。道教在此期间曾经一度遭到统治者的排斥,也曾因传道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作为道观的永乐宫时建时停,历时一百余年才建成。时断时续的建造过程也使得永乐宫壁画的内容包罗万象,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h3> <h3><br></h3><h3>为了加强统治,元代统治者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将国人分成四等:一是蒙古族人;二是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鹘等西北各少数民族;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四是南人,主要是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而中原文人多为汉人,在元代的地位之低是其他朝代所罕见的。</h3> <h3>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永乐宫壁画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从永乐宫壁画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等级制度的烙印。壁画中,凡大帝、王母均是身材高大、小眼睛、大脸盘,近似于蒙古人的长相。色目人在元代也占据高位,而且很多当政的色目官员对中原传统文化怀有成见,对中原的儒士也是轻视甚至敌视。在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到色目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南人及华北汉人虽处于社会的底层,但人口却占全国的86%。对于外族的入侵,他们反抗不成,只能无奈顺从。当时做官的汉人既要防备蒙古族官员与色目官员的算计,又要承受被汉人称为“汉奸”的打击。他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从壁画中一些文官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三清殿壁画中的人物,除了蒙古族人、汉人、色目人以外,还有中亚人、西南亚人、欧洲人等。这是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后,版图空前广大的反映。</h3> <h3>元代民俗文化发达</h3><h3>  文化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必然在文化上有所体现。元代俗文化发达亦影响到永乐宫壁画的创作。纯阳殿与重阳殿的壁画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就是很有力的说明。俗文化是相对于雅文化而言的。俗文化主要是面对下层大众和对中原传统文化不太了解的蒙古族人、色目人,多用白话文或浅近的语体文来表达,较易理解。元代统一全国后,蒙古族人、色目人希望了解中原传统文化,而传统的雅文化让他们望而生畏,因此俗文化盛行起来。这体现在绘画上就是图文并茂。</h3> <h3><br></h3><h3>  全真教的影响</h3><h3>众所周知,永乐宫壁画为全真教派(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的形象代言者。全真教是融佛、道、儒三教于一体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教派,也是紧随时代发展的一个教派。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由于元代统治者尊奉藏传佛教,不太注重道教,所以道教将儒、佛两家的思想融为一体,形成全真教,也是大势所趋。永乐宫壁画里宣传的佛家思想未必没有迎合统治者欣赏趣味之嫌。据藏传佛教史记载,松赞干布本身为十一面千手观音。他头上还有一个头,上部的头为阿弥陀佛的头(为避免引起他人</h3><h3>注意,平时用布将上面的头包起来)。《朝元图》中,天蓬元帅与天猷副元帅的造型无不来源于此。一个教派只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才能逐渐发展壮大。另外,元代统治者在利用道教治理国家的同时,无形中还保护了汉文化,使汉文化绵延不断。永乐宫壁画明显继承了唐、宋绘画遗风,这是汉文化传播者试图从先人的绘画中寻求民族自信心的表现。</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开课时间:定于3月8日(周五)晚8点到10点上课,共8周,每周五晚上课,每次2小时。</h3></font></h3> <h3>学习内容:《朝元图》100cmⅹ125cm。</h3> <h3>准备工具:皮宣、高丽纸、半生熟宣纸都可以,墨汁、毛笔、国画颜料、丙烯(或岩彩)。</h3> <h3>课程安排:第一讲.永乐宫壁画历史背景与艺术影响,艺术技法和工具材料特点。第二讲:白描底稿的分解绘画,本次范图白描的几种勾线方法及底色肌理的处理。三讲:赋彩。第四讲:求拙复古,色彩关系。第五讲:深入调整。第六讲:人物神韵。第七讲:整理大局色彩。第八讲:细节与整体、色彩与线条的协调。</h3> <h3>学习方式:1.全程视频示范,讲解,学员习作分析指导。2.每课的视频都会在课后以文件形式发给大家,方便永久保存,反复学习。</h3> 招生名额:为了保质量只限10学员。<h3><br></h3> <h3>学费:每学员500元,报名者周个人原因无法按时上课,可申请到下期的学习内容学习,学费不退。</h3> <h3>教师简介:林永龙</h3><h3>1969年生、职业画家,福建师大美术学院装饰专业毕业、中央美院壁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十二岁学艺,书法.国画入门,后转油画、丙烯、壁画和景观设计。</h3><h3>作品十几次入选省、国展并获奖,《迎春花》、《装饰》、《美术之友》、《美术报》等国家级刋物发表作品,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及地方媒体多次专题报道。作品被上海美术馆、台北美术馆、福建美术馆和多地博物馆收藏,内地和美国、新加坡、东南亚、香港、台湾等藏家多有收藏。</h3> <h3>报名联系人:13306066613林永龙。</h3> <h3>穆国珍:1391880193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