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桂林,我的家乡,一个以风景秀丽而闻名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的地方。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出自桂林的名人--陈宏谋。<br></h3><h3>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也是清代广西及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政绩卓越而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陈宏谋出生于桂林临桂县四塘乡衡山村。雍正元年(1723)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等职。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病逝于归乡途中,终年七十六岁,谥号文恭。陈宏谋是康乾时期清官廉吏的代表,又是清代的理学名臣,无论是为官还是治学,都是一代楷模。</h3> <h3>陈宏谋雕塑</h3> <h3>解元坊</h3> <h3>会元坊</h3> <h3>状元亭</h3> <h3>陈宏谋的玄孙陈继昌是清代两个三元及第之一</h3> <h3>陈宏谋故居</h3> <h3>陈宏谋是学识渊博,编著甚丰的学者楷模。他治宋代二程、朱熹之学,强调明体达用、知行合一。主要编著有:《纲鉴正史约》(增订)、《司马公文年谱》(辑)、《三通序目》(录)、《甲子纪元》(辑)、《培远堂偶存稿》、《大学衍义辑要》(辑)、《大学礼节要》、《课士直解》、《培远堂文录》、《湖南通志》(鉴修)、《五种仪规》(辑)、《陈榕门先生遗书补遗》等著作,总集有《培远堂全集》和《陈荣门先生遗书》。</h3> <h3>陈宏谋编著之一--《五种仪规》</h3> <h3>岭南儒宗陈宏谋夙夜在公佳话永传颂</h3> <h3>作为清中期的模范官员,陈宏谋足迹遍及边疆,江南和北京,著述丰富</h3> <h3>陈宏谋提出了对蒙童、妇女、“四民”、胥吏、官员的教化方式。他在探寻案件原因时,认为人心浮躁,大多因为一时气愤或纤毫小利,遂怒而成讼。因此,提出“化导于之讼未起”。他根据百姓的认识水平,采取通俗易懂的文体风格和语言形式,重在明理。“养正之方,最小时尤为重要。古人种胎教,自夫人妊子之时,谨寝食,前视听,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 陈宏谋关于女性教育的观点影响了后学者。如文学家袁枚,二人是忘年交,在陈的影响下,不顾封建舆论的责难招收了一批女学生,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女诗人,如席佩兰、严蕊珠等,成为我国教育史上一次革命性的突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