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鼓 (鼓趣)

齐喜进

<h3>每到春节,看到家乡亲人们传来的敲鼓视频,我就心潮澎湃,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鼓还是原来的鼓,鼓点还是原来的鼓点,可就是听不够,看不烦。可能这就是一生都忘不掉的乡亲,乡情和乡愁!</h3> <h3>我们村的赛鼓(当地叫对鼓)据说从明清开始有500多年历史了。一到春节,东头(现在叫东店尚)和西头就开始了对鼓准备。各头都攒足了劲,总想使出自己的高招赢得对方。</h3> <h3>一,备鼓。敲鼓前要解鼓,搭鼓台,掛灯笼,挷旗,扎旱船,准备酒肉,烤火的柴草等等。</h3> <h3>二,对鼓。每年一过初二对鼓就开始了,双方摆开阵势,各自在各自的十字街上开始敲了。谁都不让谁,看谁敲的响,看谁花样多,看谁观众多。敲鼓的会使出全身力气,到了高潮,大冬天他们会脱光膀子敲,打钹的更是把大钹耍到极至,让人眼花僚乱,敲锣的更是有多大劲使多大劲,总觉得锣不响,以致每年都有锣被敲坏。</h3> <h3>对鼓到了高潮就会点起篝火,两头看谁的火旺,看谁的火苗高。这时候,小孩子们会到各家各户抱柴火,不管他家是否有人,见柴就抱,可谁家也无怨言。</h3><h3>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一个叫后老婆的奶奶(齐石头的后奶奶)硬是把自家的门板往火里扔,老父亲他们就拉着她假装不让扔,惹得人们拍手叫好。</h3> <h3>对鼓对到了高潮,就要砌灶支锅吃大锅饭了。杀猪宰羊,喝酒吃肉,好不热闹。这些开支,前几年都是靠群众自愿集资来的,你5元我10元,有钱的多拿,钱少的少拿,有钱的人往往抓住这个机会是他显富的时候了,他们会主动多捐。O9年对鼓,我们在外军人每人还捐了1000元。节后还给我寄来了奖状。</h3> <h3>对鼓对到高潮,附近村庄鼓队也会来加油(当地叫添油)助兴,他们来后,要上东头西头各敲一会,以示助兴。我们主人也会热情招待助兴者。每年来助兴添油的主要是滹沱河对面的藁城县西里村。他们的鼓点比较快且绵柔,也很好听!</h3><h3> 另一种添油方式就是大家拉着鼓到附近与本头友好的村庄敲,以得到人家村的支持。人家一看鼓队来了,人们也纷纷出来观看以示助兴。有的村还会给烟酒以示热情招待。</h3><h3> 我小时候曾拉鼓去过西东门。</h3> <h3>敲鼓敲到高潮,各自会拿出自己十八般武艺来吸引更多的人,因为人们胜败的标准就是看哪边的观众多,两个十字街摆开敲鼓阵势,相距也只有200多米,因此,各头除敲鼓外还会拿出自己的高招,像二鬼摔跤,跑旱船,骑马,耍狮子,出洋像,记得我的一个叔把婶的大花裤子,大花袄穿出来了,头上还梆着一个漏勺(当地叫照吕),耳朵上还要掛两个大辣椒。吸引了很多观众。现在回想起来也感到很好笑!现在是演歌舞了。</h3><h3> 在老父亲一代敲鼓敲的最好的是陈门保,我们小孩子叫他老门保,他是个木匠,家里很穷,光棍汉一条,个不大,但敲起鼓来会敲出多种花样,两个鼓梆在脖子上下缠绕,还会在两胳膊窝里飞,他抬着头闭着眼鼓梆带着花绸子上下翻滚,让人看的眼花僚乱,敲的是一种陶醉,看得那是一个享受。</h3><h3> 在大哥他们这一代敲的最好的我记得有,齐全子(杨忠义舅),我大哥齐喜俊,陈瞎驴,陈歪巴,杨迎坤,齐大旺,齐小花,齐小球等等。</h3> <h3>敲鼓敲到高潮,本头的人们决不去对方那边去观看,因为输赢的标准是看谁的观众多,只有邻村来的人们才会两边跑。嫁到敲鼓对方的媳妇们往往不在婆婆家方看,她要回到娘家这方来看,以示自己没忘本。她们还会唠唠叨叨地讲婆婆家那方的不是(坏话)。当然鼓一敲完,什么事也就没有了,也从不计仇。双方你娶我嫁照样进行,亲戚还是亲戚!忠义的小姨和我大姐俩人最典型,只要一对他们就回娘家来看。小珍珍姐最可笑,她每次回到西头总是对婆婆家那头指指点点,说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反而,娘家这头哪都好!</h3><h3> </h3> <h3>敲鼓敲到高潮,还会吹起我家卖卷子(就是馒头)的大羊角,这一吹就预示着对对方的不尊重。对方也会吹起。双方火气上升,现在话叫火药味更浓了,白热化了。</h3><h3> 再进一步就是进攻,你把鼓往前推几米,我也推几米,推着推着就碰鼓了,这时就不好了,势态搞大了,年轻人上去拿着鼓棒子,大钹开始打架了,有时候往往打的头破血流,有人还会上房拿砖向下砸,这样势态难以控制,我记事50年代发生过一次。</h3><h3> 以后,为防止发生类似事件,双方往往有老年人们组织一个班子,掌握势态发展,看到双方年轻人要急,会头和老人们会到另一方找到他们的会头和老人一块商量,共同后撤。以平息事态。</h3><h3> 当然,现在不会了,人们都文明对鼓,双方共同传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h3><h3> 据说前几年,我们东,西两头鼓隊去县里敲鼓,另外村的总对着我们敲,以示挑衅,这时我们两个鼓隊一下就合在了一起,两面大鼓,几十双大鈸同时敲,豉声钹声震耳欲聋,那阵势一下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对方一看势头下好,也只好恢溜溜地熄鼓了。唉!这真是在家对鼓是仇人,出门再敲就是兄弟呀!</h3> <h3>敲鼓敲到高潮,往往就很难停下来。从初一敲到初十,从初十敲到十五,有一年双方越敲气越大,一直敲到了二月二。因为敲鼓讲究不能停,24小时敲,后夜没人看,也不能停,后夜由老年排班敲,只要鼓响就行,谁先停为输,小时侯记得老父亲常值夜班敲鼓。</h3><h3> 二月二到了,农民都开始春耕了,鼓还在对,双方谁也不想先停,谁先停谁草鸡(输的意思)。怎么办呢?于是乡长来了,双方劝说也不沾。这时乡长拿出了个主意,乡长在双方鼓场当中放个炮,各自的村长同时爬在自已方的鼓上,同时息鼓。双方同意。于是这样才结束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对鼓。</h3> <h3>敲鼓是年年敲,但不是年年对。一般来讲,年前双方都开始解鼓,架鼓。然后只是在背街小巷敲。如果有一方把鼓推到了十字街,对方就视为挑衅,那么对方也会把鼓推到自己的十字街上,如果一方把鼓架架高了,说明敲鼓升级了,对方也会架高,如果双方都开始搭台子盖大棚了,标志着对鼓要开始了。</h3><h3> 这时,马上要上树挷旗,挷越高越好,想办法高过对方。还要掛汽灯,统一服装,准备柴草,晚上好点篝火,砌灶,杀猪宰羊等等。这时的人们情绪异常高涨,大家一个共同的期望,一定要赢,一定要对过对方。</h3><h3>对鼓述语,解鼓,从吊鼓的房顶上解下来。</h3><h3> 敲鼓,就是打鼓。</h3><h3> 对鼓,就是赛鼓。</h3><h3> 踩鼓,就是制鼓糊上牛皮时,人们要上去踩,踩的时间越长,牛皮越薄,鼓越响</h3><h3> 拦鼓,就是双方疆持不下,上级来人说合,同时放弃结束对鼓。</h3><h3> 碰鼓,就是双推着各自的鼓碰撞,这说明矛盾激化,开始打架了。现在不会了。</h3><h3> 架鼓,就是对鼓前连鼓带架人们齐声喊,一下抬高到四个水车大轮上。(也有用四个石滚支。(当地叫liozhu)</h3><h3> 拉鼓,就是去邻村添油时,人们站两排用大绳拉鼓。</h3><h3> 剌la鼓,就是割鼓皮,搞破坏。</h3><h3> 吊鼓,就是对鼓结束,要把鼓吊在专门放鼓的房梁上。</h3><h3> 看鼓,观看。</h3> <h3>敲鼓敲到高潮,我们小孩子要站岗放哨,一个重要任务是防止对方小孩带小刀来我方剌(la)鼓皮进行破坏。只要我们一看到对方小孩来,大家会马上趋赶他们,当然,我们也不敢去对方看。据老父亲讲,他们年轻时确实发生过割对方鼓的亊件。</h3> <h3>制鼓梆子。因为敲鼓时,有多大劲会使多劲,这就要求鼓梆子必须结实。一般木头根本不行,只有柏木最好。上哪找拍木鼓挷呢?记得齐全子哥在年前,要在深夜带着小哥等一邦年轻人,再带上锯,斧,绳等工具,到东郝庄柏树坟里,借着月光找能做鼓梆的树枝悄悄砍下带回来,砍伐时怕惊动坟的主人,他们也很胆惊受怕,很是小心。</h3><h3> 采回来后,加工成了齐全子哥的大事,因为全子哥是巧手,样样能干,几天就制好了,然后再打摩,上漆,钉上大红绸子,这样漂亮的红敲梆子就做好了。由于我与全子哥是邻居,我经常看他做鼓梆。有一年他还把一双不太标准的鼓梆送给了我,从此有了一双别人从没有的鼓梆,每当拿去与小朋友们一块敲时,心里很是自豪!</h3><h3> 不知现在鼓梆子是怎样来的!买来的?</h3> <h3>鼓史,我小时候,也就是50年代初期,祖国刚解放,那时候我们西头只有一面鼓,由于鼓不大,又不如东头鼓响亮,于是老人们决定利用会出租锅,碗等厨俱挣来的钱再重新制面更大的鼓。记得大鼓制作总技人是我们齐家的一个爷爷一一齐生林,他成份高些,有文化,人聪明,于是就从外地买来了没有打过针,个头大的牛皮,经过充分的准备,踩鼓就开始了,地点就设在齐变成他们家的老院孑里(也就是现在的村委所在地),踩鼓时,一组就是四、五个人,大家必须统一步代,统一落脚,统一抬脚,喊着口号,不然就会被弹下去。一但开踩就昼夜不能停了,因为越踩鼓皮就越薄,越薄就越响。记得老父亲每天都轮班去踩,我们小也想上鼓踩,于是大人会把我抱到鼓上蹦哒两下,目前我还记忆犹新。经过几天踩,拉,钉,大鼓才算踩好。最后就是请来画师画鼓,鼓画的有龙有花什么的,还钉上去了好多小镜子,非常好漂亮。记得,踩好鼓的当年,我们西头这些年轻人就纷纷上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要同东头一争高低。</h3><h3> 后来听父亲私下讲,新鼓沒达到预期效果,鼓的响度不够,虽然鼓里也安了弹簧,但还是不太响!</h3><h3> 在做好新鼓的同时,会里还制了新台子板,大小凳子。都是买的大树,自己锯成的大板。</h3> <h3>鼓殇。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停止了对鼓,结果鼓皮被陈瞎驴子他爹把鼓皮割去卖给钉鞋的了,从此,西头再也没鼓敲了。后来,这老人也觉得对不起西头的乡亲,由于他有文化,几年后,就主动提出给每个年轻人送了字和号,这样总算平息了这次风波。 </h3><h3> 我参军后,应该是70年代了,我们西头又重新买了大鼓。这样对鼓又重新开始了。</h3><h3> 现在的对鼓,比我们小时候隆重多了,过去鼓台很简单,现在又宽又大,还搭了大蓬。过去只是汽灯,现在是五彩斑烂的彩灯。过去只有几个钹,现在是几排钹。过去统一的服装只是自家的白衬衣,羊肚毛巾,现在申遗成功,各式战服,头饰县政府就送了好几套,还送了大钹,又给了几万元,政府的大力支持,老百姓们敲鼓的劲头更足了,更主要是人们精神面貌发生翻天复地变化,对鼓也更文明了。不会再出现打架,碰鼓,光膀子,昼夜一不停的现象了。</h3> <h3>鼓声几百年至所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h3><h3> 一是有个组织,他就是会,会里有会头,还有一邦成员,我们那叫管事的。他们大部分由德高望重,热心公宜的老年人组成。我西头会主要三姓家族组成,他们是齐姓,陈姓,杨姓,还有少数徐姓和杜姓。东头会,主要有陈姓,王姓,徐姓和少数齐姓和付姓。也就是说全村虽然还有尹,付,钱,贾,靳,苏,杨,梁,张,司"等10个姓,但他们并不参与对鼓。只是观看,但都有倾向一头的观点。</h3><h3> 二是有经费来源。会里有一大套炊俱,戏台板供出租,其收入用于当年对鼓。</h3><h3> 三是对鼓,容易激起人们的情绪,一方没敲看到对方敲,就不舒服,你敲我也敲,我不能输。所以我们当地把对鼓又叫气鼓,一敲就来气,两头象有仇似的。其实在我小时候,滹沱河两岸很多村都有鼓,记得象我姥姥家郝庄,北远,四公,西里村,张段固都有鼓,可能因为没有对手,慢慢就失传了。</h3><h3> 四是有一大邦敲鼓的爱好者。春节看到鼓不敲手就痒痒,我老父亲是这样,三个哥哥也是这样,听说现在我的侄子们也是这样。鼓声年年敲,年年敲不够,女人们年年看,年年看不烦,我也一样,虽然当兵50多年没有亲眼看过一次家乡的对鼓,但一到过年,总是叮咛我的侄女,侄儿,外甥给我传视频,还总让他们多攝的长一点,再长一点。也总愿意把这视频传给我的战友,同学,朋友及远在异地的老乡。这可能就是习主席讲的忘不了的乡情和乡愁。</h3><h3>不光我是这样,我从小的玩伴在北京海航的杨忠义大校,比我乡情还重,只要听说敲鼓他就往回跑,,,,。原来只是男爷们来敲,现在也有女将了,虽然人们观念还有点保守,将来慢慢开放,大批女将可能成为主力。</h3><h3> 去年我村对鼓申遗成功,给了大家很大鼓舞,这里我的侄女齐燕西有很大贡献,因为她在县文化局正好管这一块。她又是本村的姑娘,又了解对鼓的历史,所以申遗一次成功。</h3><h3> 愿我们村的对鼓代代相传,永不息声!</h3> <h3>滹沱河对岸藁城县西里村鼓迷来村添油。</h3><h3><br></h3><h3><br></h3><h3>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齐喜进</h3><h3> 2019,正月初八,于三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