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台老式縫紉機】这台縫紉機有年头了,我出生时它已经在家里了。它是外婆的专属,因为我母亲不会踏縫紉機、我姐姐更是不会,直到有一天我自信地摆弄它时,外婆才退居二线成了顾问[偷笑][调皮]。那个年代商场里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成衣可买,所有的衣服都是买回料子自己做或是去裁縫铺加工而成。 外婆的縫紉技术极好,我们全家的穿带及生活用品都是外婆用这台机器一脚一脚踏出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由于当时所大院都知道我家有縫紉機、又有一位巧手的婆婆,自然是东家的衣服破了就拿来找外婆给补补、西家的裤子旧了也送到家里请外婆给縫製完善一翻。外婆自是好施善助的,搭布搭线搭时间整好了,有时看到送来的物品脏了还会给洗干净再让主人拿回去。这都是外婆善心所为,所以现在院里的一些父母辈的老人说起我外婆都还是稱赞的[强]。(必须强调一下:不要认为外婆是家庭主妇呦。她可是大门大户的女儿,读私塾、放大脚、识得字吟得詩的[得意])。我自小由外婆带大,给我的印象是我几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外婆坐在这占縫紉機旁不是在给我们制做新衣,就是在帮左鄰右舍縫補衣裳。我总是喜欢围着外婆旁边听她讲故事边看她脚踏机器,看着那縫紉針頭在机器的脚踏声中行云流水般穿梭,总是觉得很神奇。外婆做多久我就能在旁边看多久。有时外婆小起,我还会煞有介事地坐到椅子上装模作样地去摆动一翻,直到有一天终是被那个机头的针几乎扎穿了手指,那鑽心的痛、裂肺的吼才算长了些记性[捂脸],自然亦给外婆又增加了二百六十二分的操心了。 慢慢地我长大了,慢慢地外婆的眼睛已无法穿针引线了,再慢慢地縫紉機在我手中同吋玩物般时,外婆宣告退居二线了[偷笑]。我用这台縫紉機给家人做衣物,给自己做嫁妝,还给外婆做了百年后的寿衣。但终是沒有外婆的耐性,也因为休息日想出去玩而家人又想让你帮着縫製东西时而生了不少闲气。好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成品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好。需要什么商场逛一圈便可买到。成家后工作压力、孩子教育等已無暇再去聆聽脚踏声声声悦耳了。除了给女儿做过些衣服外再无心去触碰它了。直到有一天,突然觉得家里居然没有放置它的地方了。还好母亲是舍不得丢东西的,终是把它保留了下来,才会勾起如此多的感触与回忆[愉快][咖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