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就这样过了,心,却依旧,像平静的湖面,无波无澜。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 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过年的年味一年年的淡了,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个热闹的春节。</h3><h3> 年在哪里?没有那些热闹的习俗,是感受不到浓浓年味。自从西汉开始,春节的习俗已历经4000多年。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h3><h3> 过去,日子穷,生活苦,连温饱都是问题,一年到头很难吃上一次肉,能吃上一顿连麩面就很不错了,衣服也是烂了补,补了再穿,常常是补丁摞补丁,老大穿了老二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改善生活,吃上肉,穿上新衣裳,新鞋子。</h3><h3> 所以过年就是一种期盼,盼着好吃的,穿新的,盼着来年的生活好一点。民以食为天,吃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连见面打招呼也问“吃了吗?”大人们常说:“娃儿娃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孩子比大人更盼望过年,除了吃以外,他们能得到压岁钱,可以玩鞭炮,可以跟着大人们走亲串友。。。。。。。</h3><h3> 过去人们为了迎新年,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平时省吃俭用,甚至提前半年积攒钱物,就是为了过年用。而且一进入冬腊月就开始为过年做筹备工作。</h3><h3> 二十四打扬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二十九祭祖,三十上午弄团圆饭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堆守岁,大年初外出一走一走。。。。。。</h3><h3> 到了除夕,该贴春联了。那时候的春联大都是买红纸自己写或请有文化的人写,内容大多是祈求老年人福寿安康,年轻人茁壮成长,家庭平安和睦;盼望庄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瑞雪兆丰年之类的。红红的春联贴上去,浓浓的年味就出来了。</h3><h3> 大年初一,起五更,燃放鞭炮,祭神灵,拜祖宗。一切忙完了,给长辈磕头拜年,父母发给几毛钱红包,揣上母亲炒制的苕块糖或炒花生兴高采烈地约上玩伴到街上看场电影,看看舞龙舞狮,大年初二起到正月底,挨个到亲朋好友家中拜年团聚,那阵不通公路走几十里山路,没有手机全靠口信相传,碰上熟人见面免不了问一句“吃了吗?”一句简单的问候,含着浓浓的年味。</h3><h3>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人们凑在一起,不打麻将,不斗地主,说着家长里短的话题,聊着各自关心的事,展望着最朴素的愿景,玩着最简单最传统的游戏。</h3><h3> 踢毽子、打沙包、独脚战。。。。。那个时候比较普遍的活动。独脚战不仅限于男孩子,大人也玩,有时候参加的人分成两队进行比赛,一会儿就会满头大汗。毽子是用鸡毛和铜钱手工缝制的,玩的自然是女孩子居多,他们进行比赛,看踢的个数多花样多,稍大点的孩子和大人们则自己捡颗石子在地上画个棋盘找个对手下几盘六子打和裤档棋,在一群人的围观和吆喝声中也乐在其中。</h3><h3></h3> <h3>图文:邓建华</h3> <h3> 现在人们日子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再为吃穿发愁,天天都像过年。住着楼房,开着汽车,玩着手机。过年成了老乡、同学、战友聚会的由头,人们以各种理由聚在饭馆酒店和茶楼,很少到家里自己做饭待客。</h3><h3> 现在农村的许多地方,一到过年时就聚在一起抽烟喝酒,打麻将,斗地主。有的还把在外打工挣的钱输过精光,来年又去打工挣钱。</h3><h3> 现在连孩子盼望过年的劲头也减了,因为他们在假期里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正不缺钱。</h3><h3> 现在生活好了,年味反而越来越淡了?而今,随着这些习俗的被淡化,过年的热闹气氛变轻了,年味也渐渐地淡逝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