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h3> 己亥春节,我随W先生回到他的家乡,那个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黔、桂交界的地方——J城。</h3><h3> 说来惭愧,相恋七载,结发三年,这却是我第一次随他回来J城过年,真心感谢W先生和公婆一直以来的照顾和包容。</h3><h3><br></h3><h3> ( PS:文章长,图片多,请开wifi以阅之)</h3> 风景篇 <h3> 在我的家乡呼伦贝尔,冬季的一切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银装素裹,冰挂满枝,宛若进入了Let it go的世界。<br></h3><h3> J城不一样,目之所及,皆为色彩。</h3><h3> 这里有阴雨时的云林雾海,有阳光下的碧水青山,有云深处的仙居木屋,有高山顶的赤土清泉。</h3> <h3> J城房屋的建筑风格呈多样化:城市中以普通的板塔楼房居多,郊县以独栋的二三层洋楼为主,山林中则随机遍布着世代传承下来的木屋。</h3><h3> 我呢,独爱木屋,我认定木屋中的每一块木板都记录着谁谁谁的故事,斟上杯酒,就可听他细细道来。</h3> <h3> W先生的全部孩童记忆都藏在了山间的那所木屋中:爬野树摘果,下水库捞鱼,闯邻家菜园挖薯,探夏夜泥潭捉蛙。果然他是别人家的小孩,连童年都这般精彩!</h3> 气候篇 <h3>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露着腰,</h3><h3> 我在南方的艳阳下裹着袄。<br></h3><h3> 为了做J城最靓的妞,来之前特意盘了当地的气候,然鹅——</h3><h3> 我一生长在北方,奔驰在草原,看尽了茫茫白雪,耐得了数九寒冬的姑娘,到了雨后J城的第一天晚上,冷的蜷缩在沙发上不停地怀疑人生:我,我是谁,我在哪?</h3><h3> 婆婆帖心的准备了电热毯和大粉色夹棉家居服,并且教我烤电火箱的方法。我仅接受了电热毯,想着眼睛一闭一睁,阳光就来普照大地啦!</h3><h3> 结果,现实使劲给了我一巴掌。 第二天起床后,我迅速冲到商场买了台电暖气。从此只要在室内,我就穿着羽绒服套家居服,脚下烤着火手边开着电暖气而勉强过活。哦忘了说,我还配了一双雪地靴放在室内方便行走(在此鸣谢提供该雪地靴以及建议我带过来备用的活菩萨小仙女)。</h3><h3></h3><h3> 再说说天气晴朗的J城,当太阳升起,温度骤升,从室内到室外简直像从冬夜跨入了夏日,马路上甚至还出现了只穿半袖的野蛮人!在从室内去往室外的路上,我需要脱掉家居服羽绒服雪地靴后轻装上阵。不瞒你说,这个过程也刷新了我从小对冬季室内外穿搭的认知啊!</h3> <h3> 原本以为只有我怕冷,可我的慧眼告诉我,当地人也不是天生抗冻的,只不过他们有个取暖法宝——炭火盆。</h3><h3> 炭火盆在J城的冬季很常见,外表普通,内心炽热。在套好罩子的饭桌下面放个炭火盆,装上烧好的碳火,把双腿伸入罩子中,暖流唰的一下直达jio心,真乃驱寒神器啊!</h3><h3> 不过,切勿过分靠近火源,小心鞋子烧成碳哦!</h3> 民俗篇 <h3> J城面积不大,大部分邻里都熟识,很多还带有亲戚关系,这些天和W先生走在路上,我莫名的拥有了很多叔叔婶婶姑婆姨奶舅舅爷爷等亲戚,是大户人家的儿媳妇没错了!</h3><h3> J城有很多座风雨桥,大小形态各不相同,祈福寓意倒是一致。风雨桥又名花桥,桥身全部用木料榫卯嵌合而成,但坚固程度却不输石桥。最开始是为人们躲避风雨而得名,后来也衍生出辟邪和留财之意。我想,若人生所遇风雨时都寻得见安身庇护之地,那么任他风雨多大,我们也都有勇气一笑置之吧!</h3> <h3> 在这里,春节祭拜祖先和神灵是必不可少的。年三十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摆起祭祖物品:腊肉、糍粑、发豆腐(油炸豆腐干,寓意发财)等食物以及三小杯米酒。张贴好新的春联后,燃香点蜡叩拜祈福,希望祖先可以保佑家族未来的生活一切都好。</h3><h3> 祭祖礼成后,就该祭拜土地公公和送子夫人了。对于曾生活在大山里的J城人来说,土地公公可保家族水土安宁,送子夫人则保家族人丁兴旺,这就是朴实忠厚的山里人最想要的神之庇佑了。</h3><h3> 喏,公公亲自写好春联,W先生负责张贴,我嘞,打下手鸭!</h3> <h3> 年三十当天,小小的J城车水马龙,行人手里都提着年货,家家户户都杀鸡宰鹅。公公是家里的长子,除夕夜,爷爷奶奶的孩子们都聚集到公公家吃年夜饭,大小二十多口人,把原本湿冷的屋子变得热火朝天。</h3><h3> 女人们精心烹饪了数道菜肴,孩子们争抢着把喜欢的菜品夹到碗里,男人们围坐在餐桌旁碰杯喝酒,老人们看着满屋的子孙温暖的笑。</h3> <h3> 在这里,大年初一是不可以随便走亲串户的,凡事都讲求先黄历再行动。按照当天黄历所指的吉利方向,选择该方向上的亲戚人家前去拜年。不用担心哪个方向上并没有亲戚,这里人情浓厚,四海亲朋。</h3><h3> 另一种选择是去登高祈福,前往吉利方向上的某座高山。早早的登到山顶后,寻一根最靓的树木,折下它最繁茂的枝叶带回家,当地人把这叫做“带财(柴)回家”。</h3> 美食篇 <h3> 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重油重辣,品种繁多。今儿不讲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我跟大家说点儿简约而不简单的。</h3> <h3> 蜜豆</h3><h3> 把芸豆用高浓度的糖水煮熟凉置,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烧一壶开水,冲泡一小勺蜜豆,滚烫的开水激发出蜜豆的甜味,又和冰凉的蜜豆中和了水温,一口开水蜜豆送进嘴里,不烫,微甜,软糯的豆子香气迸发出来,我的天,这简直就是当地人最朴实最惊艳的待客小吃好嘛?!每次去串门,对方都操着非标普通话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不好意思”,然后端上一碗开水蜜豆问我吃不吃得惯,我故作矜持慢条斯理的吃着说挺好的您别麻烦,可心里简直乐开花了好嘛?!他们不知道我在家的时候都要婆婆帮我烧两碗吃的哈哈哈!</h3> <h3> 米粉</h3><h3> 每天嗦碗粉,强壮弗兰人。</h3><h3> 说到湖南美食不提粉肯定过不去。我本身不太喜欢吃米制食品,如果不是为了生存我连米饭米粥都会戒掉。可是自从第一次来到J城吃到了婆婆做的米粉后,我不仅爱上了它,还决定要嫁给他。J城的米粉是清爽的,是滑嫩的,配上香浓的汤汁,再辅以辣子,肉皮,豆腐串等小食,它就好似被注入了生命力,开始不停地跳跃!我负责任的讲,一天三碗粉我都完全OK的。嗝~</h3> <h3> 飞鸡</h3><h3> J城的鸡都是黑色脚丫的乌鸡,因为家养且具有飞行技能所以通常体型娇小。看它简单的抖动抖动翅膀,随便飞上一两米的墙头不在话下。饲养半年之后便可宰杀食用,选母鸡分切小块,仅加生姜和盐便入水久炖,出锅后母鸡体内的油脂都被烹出,汤水呈现灿灿金色,但看起来油吃起来却香而不腻。我活雷杠,我一餐饭独自吃掉一只两斤左右的炖飞鸡不在话下。可把我厉害坏了,叉会腰!</h3><h3> 当然了,因为是货真价实的家养禽,吃稻谷长大,运动量又够多,所以鸡鸭鹅都一样好吃得很,就连佩奇都有了猪味,你说厉害不厉害!</h3> <h3> 冬笋</h3><h3>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只吃过超市里面售卖的冬笋,而J城的群众多幸福,可以凭己之力挖掘新鲜的冬笋而食。公公示范给我看,在竹林里,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的地方就可能有冬笋,用锄头慢慢探寻,沿着它生长的方向深入挖掘,就可以得到整根的冬笋。剥皮取其鲜嫩部分切成片,加腊肉辣椒爆炒出锅,啊,人间至味就是它啊!</h3> <h3> 油茶</h3><h3> 把糯米洗净,煮熟,晒干,取山间无毒有色野果的浆水对其进行染色,七彩油茶便制作完成。大年初一的早上,将油茶放入热油中煎炸至粒粒分开后捞出,加入开水就成了新年最鲜香的早餐——油茶粥。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加入辣椒油,蔬菜等其他辅料丰富味道。在平常时间,也可直接食用煎炸好的油茶,糯米的清香和煎炸的酥脆完美融合,要不是怕上火我真想拿个漏斗往嘴里塞啊!</h3> 年味篇 <h3> 年味,是春联书写的墨汁味; </h3><h3> 年味,是爆竹燃放的火药味;</h3><h3> 年味,是饭菜烹饪的油香味;</h3><h3> 年味,是牌桌对垒的烟草味。</h3><h3><br></h3><h3> 下面,就安排一下湘味年夜饭!</h3> <h3> 提到年味,当然也少不了孩子们的贡献。据我的粗放型统计,J城人的生育率应该蛮高,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是两个孩子的标准配置。W先生是家里的长孙,弟弟妹妹们一大堆,“嫂嫂,嫂嫂”的叫声每天充斥着我的双耳。</h3><h3>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过年,因为我也有一堆哥哥姐姐妹妹,只有在过年的那几天才能全部凑到一块。那几天,我们可以不做作业,可以放飞自我,可以用超多的零花钱买喜欢的物件,甚至可以跟着大人一起熬个通宵。那应该就是"过年"给我最初的定义了吧!</h3> <h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h3><h3> 现在很多城市都禁时段禁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但自古以来新年与爆竹就是绝配啊!记得小时候,总要和小伙伴们守岁到新年钟声的敲响,然后冲出门去燃放各种烟花,女孩子一般放些美丽有趣的小花炮,男孩子则喜欢二踢脚窜天猴等具有震慑力的大玩意。</h3><h3> 在J城,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一大盘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年货。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燃起鞭炮,祝福主人家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所以,这里的爆竹声从年三十开始就基本没停过,怕不是炫迈味的!</h3> <h3> 北方人爱打麻将,南方人喜玩纸牌。</h3><h3> 在这里,晚饭过后的标准娱乐方式就是玩纸牌。四五个男人围坐在桌边,脚下烤着炭火盆,手上挥舞着纸牌江湖论剑。当围观者渐渐增多,游戏规则就变成轮流上场制,该局的胜出者需要退出战局,换一个围观者上场重新开赛。既充分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又减少了因选手固定而带来的疲惫感。我喜欢看他们打牌,偶尔也会抢过W先生的牌玩上几局。说来也怪,平日里超级厌恶烟味的我,在这个氛围里竟然没有感到不适。</h3><h3> 哦对了,论牌局还有一点区别,或许是因为空气湿润度的不同,北方人的牌局上必须持续供应热茶水,用喝口茶的工夫思考一下局势是很有必要的。但在J城的牌局上,是看不到有人喝水的,大家出牌节奏迅速,不浪费一点时间。只有被轮换下场的人才会顺便吃个橘子解解渴,然后又迫不及待的等待下次上场。</h3> 追忆篇 <h3>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h3><h3> 这次回来,去了很多曾听W先生讲起的地方,走遍了他曾就读的每个学校,也算是简单的补齐了曾经错过他的那些岁月吧。以后的以后,我不会再错过了哦!<br></h3> 感受篇 <h3> 这次随W先生回家过春节,虽然被浓浓的年味和亲情包裹着,但心中还是不免惦记家里的老两口。他们理解并包容我,每次视频都是一脸的笑容,告诉我准备了哪些年货经历了哪些趣事,把这个春节描述的似乎比我们回家时还要充实圆满。其实啊,我都懂的。</h3><h3> 就是,希望您们都慢点老去吧,让儿女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陪伴们,希望您们一切都好。</h3> <h3> 在J城的春节过的很热闹,所有人都待我如亲胜亲。我很幸运,遇到W先生,遇到公婆,遇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更幸运的是,似乎这片土地和脑海中的呼伦贝尔已经彼此融合在了一起,那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白雪也有草原的地方,那是我和W先生未来共同的故乡。</h3> <h3> 鳟鱼和你一样,总是想回到它出生的那条江。</h3><h3> 巧的是,我和W先生拥有一模一样的两条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