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团一营中学同学篇

Wei Xiang Liu

<p class="ql-block"><i>一营中学创建于1970年12月,地址在一营营部地区(即后来24连的地址)。1972年搬饶河县城原一营加工厂的地址,1975年8月又搬回一营营部地区。</i></p><p class="ql-block"><i>1971年3月一营中学招收了一营各连队送来的升初一初二的学生,1972年1月学校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到1978年7月共有6届初中学生毕业。</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2届初中毕业(初中二年级进校1971年3月——1972年1月)(2年制,在校1年)</p> <h3>2014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聚会,一营72届的有:前排左1张桂玲、左3王淑芝、左4蔡云慧、右2周春花;中排左2李淑华、左5闵凡柱、左6代恚;后排左3王明吉、左4李贵西。</h3> <h3>2014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聚会,部分同学在哈尔滨相遇,72届的有:前排左1徐晓春、右1王淑芝;后排左3向福林、右1闵凡柱。</h3> <h3>2016年同学小聚:72届左2隋京俊、左3杨本华、右1蔡云慧。</h3> <h3>2016年几位同学哈尔滨小聚:72届的有左1于秀凤、右2王淑芝、右1李淑华。</h3> <h3>2016年在上海,72届隋京俊(后排左1)和蔡云慧(后排右1)看望团直中学龚文鳌老师及师母(前排)。</h3> <h3>2017年暑假欢迎兰桂英夫妇回饶河的同学聚会:一营中学的同学有:后排左1张桂玲、左2冉雪英、左3兰桂英、左4蔡云慧、左6代恚;前排右2李贵西。</h3> <h3>2017年暑假欢迎同学回故乡聚会:后排左2谭月书、左3周春花;前排左1蔡云慧、右3兰桂英。</h3> <h3>2017年同学小聚:左起张桂玲、冉雪英、谭月书、蔡云慧。</h3> <h3>2017年聚会:左起72届蔡云慧、冉雪英、周春花、张桂玲、兰桂英。</h3> <h3>2018年隋京俊回饶河同学聚会:左1,72届周春花、左2隋京俊;左4,73届韩秀兰。</h3> <h3>2018年欢迎团直中学龚文鳌老师回饶河合影留念。前排左2,72届周春花、左3杨春霞;前排右1,73届蒋朝敏、后排右1,73届满泽秀、右2韩秀兰;后排左2龚文鳌老师。</h3> <h3>2018年兰桂英回饶河同学聚会:七二届有左1李贵西、左3刘德海、左4张桂玲、左5冉雪英、右3兰桂英。</h3> <h3>近影:</h3><h3>上:徐正汉,汤保友</h3><h3>中:李庆民,郭学勤</h3><h3>下:王亚平,韦新荣</h3> <h3>72届向福林(左)途经上海,看望校友75届冯波(右)。</h3> <h3>姐妹俩在浙江游览。右72届张红,左74届张卫。</h3> <h3>精湛的演奏,美妙的旋律——72届蔡云慧,广西柳州</h3> <h3>72届闵繁柱在上海。退休了驾校又聘请他回去发挥余热。左图中是他工作单位的地方。<br></h3> <h3></h3><h3>附:《自制教具》</h3><h3>现在(注:2011年)的饶河农场集中资源办学,在场部地区只设一所初级中学,高中阶段全部送往红兴隆管理局的高级中学去念。李伟同学现担任了饶河农场教育科科长兼场直中学校长,他安排我们参观了现在的农场中学和正在建造快完工的崭新的饶河农场中学,真是今非昔比了。看到整洁明亮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学生实验室里,齐全的仪器设备和摆放整齐的各种标本,令三十多年前曾经当过他们物理、化学老师的我们着实羡慕!回想起那个年代,学校完全是白手起家,一营中学自1970年12月创建,从各连队抽调了一些老三届高中的知识青年当老师,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的师资培训,给了一本课本就让他们上讲台了。1971年3月学校招收了一营各连队送来的升初一初二的学生,1972年1月学校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文革时期秋季入学改春季入学)。建校初期我们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靠自己创建。特别是没有教学仪器设备,连老师给学生基本的演示也没有,让学生怎么理解?怎么学?当过木匠的张毅老师为数学老师制作了大三角板、圆规。物理老师王惠东通过在连队当电工的同学的关系,搞来一批简单的教学仪器仪表设备,做到把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演示给学生们看,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于76年9月调到二营中学,那年是二营中学开办高中班级的第一年,学校也是白手起家添置教具。我除了教一门高中数学,还教一门高中化学,课本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过程,总不能仅仅在黑板上写写吧!我设法通过同学的关系从卫生队搞到一些化学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成功地为学生演示了必要的化学实验。我们还自制过地球仪,用一只篮球外面糊上报纸,去篮球芯子后再多糊上几层报纸,最外面糊上一层白纸,白纸上画上世界地图,再配上支架就大功告成了。自制地球仪虽然土,但效果挺好,能给学生一些非常直观的地理知识。</h3><h3> ——摘自柳伟祥《第二故乡师生情深》</h3><h3><br></h3><h3>73届初中毕业(1971年3月——1973年1月)(2年)</h3> <h3>72年在西通中学,有初中一二三年级一起编排的一至五场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右为满泽秀饰演李奶奶),是周萍和赵春生老师带领着编排的,排编好后下各个连队演出,当时还编排了《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节目。</h3> <h3>左起:73届秦雪花,张鸣,宋久萍,韩秀兰,王晓饶,谢弟才。这是1995年9月底我们相聚时在饶河农场中学照的。</h3> <h3>左起:73届韩秀兰,宋久萍,雷宝剑,范振波,谭武华,李亚琴,满泽秀。这是1995年9月底我们相聚时在饶河农场中学照的。</h3> <h3>2011年饶河县城午餐后合影。前排左起:陆东辉(1连会计)、柳伟祥老师、郑缨强老师、张文英老师、74届迂春莉。后排:73届雷保健、曹丽华、74届张健宝、蒋桂花、覃秋凤、崔秀生。</h3> <h3>附:《小小图书箱》</h3><h3>我们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一营(一、二、三、二十四连、畜牧连、修配所、石灰连)的职工子弟,其中绝大部分是56年转业老铁兵、58年转业官兵的子女,基本上都住校。那年春季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摸底测验,其中一题是解释毛主席诗词《长征》。批改时让我万分惊愕,多数学生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解释为海陆空三军(实际应为红一、二、四方面军)!我意识到必须扩大学生知识面。清明节我组织学生祭扫小南山革命烈士墓,回校后让学生写作文《祭扫烈士墓》,全班没有一篇作文字数超过200,他们可都是中学生了呀!我意识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紧迫性!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除了抓好课堂教学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多写多练!“办一个图书馆,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宝库。”我的建议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大家还纷纷表示要捐书办图书馆。我把想法向校长、指导员作了汇报,二位领导大力支持。杨校长当场拍板,拨出专款买图书。有领导的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学校的教职员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热情地为图书馆捐书。我捐的书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是我最心爱的书,保尔是我心中的偶像,这本书已陪伴我多年。我就是在读完这本书后,在18岁生日那天写的入党申请书!下乡前,我把保尔的名言抄写在日记本扉页上,这本书随我一起来到了北大荒。我把心爱的书捐给学生们,希望她能点亮更多人心中的明灯!我和孙黎敏、杨楠在县新华书店精心选购了一批书,有《欧阳海之歌》《王杰日记》《金光大道》《沸腾的群山》《大刀记》《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十万个为什么》……张毅老师原来在连队学过木工,他做了一个大木箱来装书。我们的小小图书馆(图书箱)诞生了,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措施让她大放异彩。每班选了一名图书管理员,油印了标准的借书证;规定在还书的同时必须交一份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否则不再续借。学生们借到了书如鱼得水,饭前午后、晚自习都在津津有味地埋头阅读,认真写读后感。学习委员定期把读后感贴在学习园地上,既交流了心得体会又锻炼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我们还将各班写得好的读后感节选一部分抄写在学校黑板报上。张毅老师画得一手好画,他指导下的板报组个个是精英,陈建军擅长写大字标题,冯波写得一手规范的小字,他们出的板报期期吸引人。学生们都以自己的文章能上校板报为荣。</h3><h3>记得当时的图书管理员有闵祥俭、刘德豹、闵红、张卫等同学,他们为同学服务的热情极高。</h3><h3>图书箱虽小但能量大!她把学生领进了知识的殿堂,使学生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既增长了知识和智慧,又陶冶了情操,还提高了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h3><h3>据我所知,我们的小小图书馆(图书箱),在当时的二十二团,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图书馆!</h3><h3>--摘自王静薇《乌苏里江畔教书育人二三事》</h3><h3><br></h3><h3>2015年8月75届高中毕业40周年同学会,在饶河江边参加相聚集体留影。</h3><h3>后排左2谭武华,左4杨本华,左7孟进军,右5张鸣,右1雷宝剑。</h3><h3>中排左5韩秀兰,右3宋久萍。</h3><h3>前排左4起周春花、满泽秀、李秀兰、秦雪花,右1李安华。</h3> <h3>2015年8月,我们高中同学(也有初中的同学)聚会时照的。左起:73届张鸣、秦雪花.周春花.韩秀兰.满泽秀.宋久萍.孟进军.雷宝剑.杨本华.李秀兰。——韩秀兰供稿</h3> <h3>2015年8月,我们高中同学(也有初中的同学)聚会时照的。左2起:李安华、韩秀兰、周春花。</h3> <h3>2015年8月,我们高中同学(也有初中的同学)聚会时照的。左2起:谭武华.孟进军.谢弟才.张鸣.周春花.韩秀兰.宋久萍.秦雪花。</h3> <h3>2015年8月,我们高中同学(也有初中的同学)聚会时照的。左2起:李秀兰.满泽秀.韩秀兰。</h3> <h3>2017年10月份,周秀玲从山东回来,在农场的高中女同学相聚在乌苏里江畔的照片。前排左起:蒋朝敏,宋久萍,周春花。后排左起:周秀玲,韩秀兰,李安华,王秀丽(她家是饶河县的),孙艳红。</h3> <h3>2017年冬73届董范旗从山东回饶河我们相聚留影。</h3><h3>后排左起:陶春云(场直)、范成全(一中)、王成相(场直)、卞玉林(场直)、董范旗(一中)、孙郝先(三连)、谢弟才(场直)、谭武华(一中)。</h3><h3>前排左起:周春花、蒋朝敏(场直)、宋久萍、赵惠(场直)、韩秀兰、王秀丽(饶河)、孙艳红(场直)、李安华。</h3> <h3>2018年,欢迎王静薇老师回饶河。左起:73届满泽秀,73届韩秀兰,王静薇老师,74届张建宝,72届周春花,73届李安华。</h3> <h3>2018年8月在饶河农场水上公园——左起73届宋久萍,程福春,韩秀兰。</h3> <h3>翩翩起舞——73届韩秀兰(右)。</h3> <h3>74届初中毕业(1972年3月——1974年7月)(延长半年,2.5年)</h3> <h3>王静薇老师1998年回访农场,和陈鹏指导员和学生们合影。前排左起74届刘德虎,王静薇老师,陈鹏指导员,74届崔秀生。后排左起74届杨远林,裴庭方,赵连文。</h3> <h3>暖暖的同学情谊——2019年春节前,在哈尔滨的部分同学到在哈尔滨治病的黄春花借住的寓所探望她。前排左起刘英,向福兰,黄春花,熊爱莲。后排李朝刚,班长王正国。</h3> <h3>附:《乌苏里江的宠儿》</h3><h3>乌苏里江,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清澈洁净。一营中学的师生是幸运的,就生活在乌苏里江边!吃的是乌苏里江的水,用的是乌苏里江的水。我们尽情地欣赏她的美,尽情享用她的慷慨给予。我们是乌苏里江的宠儿!</h3><h3>我们的体育课是让人羡慕的——冬天滑冰,夏天游泳!学校操场直接延伸到江汊子,对面是长满了柳树的小岛。江汊子水清流缓,这就是我们天然的游泳池、溜冰场!王惠东、柳伟祥、张毅三位男老师都是游泳高手,夏天,他们先江中探路,用脚探试深浅,然后用竹竿插成一段隔离带。学生们就可在这安全区内撒欢儿戏水,打水球。尽管姿势不佳,多数是狗刨儿,但也能在水中奋勇前行。冬天乌苏里江结了厚厚的冰,学生们蹬着简易冰刀在冰上驰骋,把冰块当成冰球来打。尽管天寒地冻,但每人身上头上都散发着热气!</h3><h3>学校炊事班上士王文智是佳木斯知青,会织网,会打渔。学校有一只小木船,他经常带领三位男老师撒网打渔。虽然打得不多,但也够全校师生喝一顿鱼汤的。新鲜的嘎牙子鱼汤真是美味至极呀!</h3><h3>我校师生还享有一个特殊的眼福——看乌苏里江开江,跑冰排。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冰冻了五个月的乌苏里江在春日的暖阳中苏醒、解冻。江面上来自上游的大量冰排顺流而下,气势磅礴!乌苏里江开江分为“文开江”和“武开江”。“文开江”即是冰慢慢融化,声息不大。“武开江”场面则十分壮观:大量流动的冰排相互撞击,发出咔嚓咔嚓、隆隆的声响。“武开江”的几率很少,我有幸看到了一次。那天,听到江边传来隆隆的声响,就赶紧往江边跑。只见江中一个巨大的冰排上不时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冰排挤压着窜上去,一层一层垒起来,就像一艘大船,伴随着隆隆的响声,在江面上奔驰向前。</h3><h3>--摘自王静薇《乌苏里江畔教书育人二三事》</h3><h3><br></h3><h3>2018年8月9日晚上,一营中学74届部分同学与王静微老师相聚在饶河,师生四十多年第一次见面大家兴致勃勃的畅谈过去和未来。前排左起:74届黄秀婷,王静薇老师,74届韦新兰,遇春莉。后排左起:丁桂梅,蒋桂花,韦玉英,杨本杰,覃秋凤,78届徐成林(74届徐成霞的弟弟)。<br></h3> <h3>2011年8月回饶河,访一棵树管理区(老一连)。左1,74届杨远林,左3起柳伟祥老师,74届蒋桂花,张文英老师,74届覃秋凤。</h3> <h3>2011年8月回饶河。访二连,前排左起:</h3><h3>73届闵凡香,柳伟祥老师,76届向福荣,74届杨远林。后排:75届朱洪立,76届裴庭训。</h3> <h3>2011年8月回饶河,柳伟祥老师应邀去张建宝的别墅做客。</h3> <h3>2016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原一营中学的同学留影。</h3> <h3>2016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原一营中学的同学留影。左起:熊爱莲,刘秋凤,向福兰,张建宝,韦新兰,黄秀庭。</h3> <h3>2016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原一营中学的同学留影。左起:苏秀敏,李运全,蔡云飞,刘秋凤。</h3> <h3>2016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熊爱莲领舞。</h3> <h3>2016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优美的舞姿——熊爱莲,邱军林。<br></h3> <h3>2018年8月王静薇老师再回饶河,和74届遇春莉在饶河县城一营中学旧址合影留念。</h3> <h3></h3><h3>附:《烧荒》</h3><h3>学校经费紧张,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满足不了,班级搞活动就更没有钱了,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创收赚点钱做班费。我想到开一块荒地,种点向日葵,秋天收获了,向回城探亲的知青出售葵花籽,可以赚点班费钱。主意有了,说干就干。一天下午,我领着五、六个男同学,带着铁锹、镰刀离开学校去找荒地。我们在距学校不远处选中公路边的一块缓坡地,有二、三十米宽,坡地上面靠着通县城的公路,坡地下面是连队耕地的田间道。其实这沿公路延伸的条状坡地是输电线的廊道,一排黑色的木线杆顺着山路蜿蜒起伏通向二连、一连和县城。</h3><h3>初春,雪已融尽,乍暖还寒,坡地上还残存着枯萎稠密的荒草。我们按照北大荒传统的耕地习惯,耕作前先将荒草烧掉——“烧荒”。狭窄坡地两侧都隔着路,很安全,不会“跑荒”。我们师生五六个人背对着风向一字排开,点上火。火烧起来了,呼呼作响,顺着风势向前缓缓地燃烧,吞噬着干燥的荒草,草瞬间化为灰烬,脚下露出了黝黑的土地。我们跟在火龙的后面用树条、铁锹拍打着残余的火星,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把它当做新鲜有趣的游戏了,喊叫着、打闹着。伴着干燥的春风,火苗忽左忽右燃烧着、跳跃着。转眼间,火烧到一根电线杆周围,线杆是浸涂过沥青的木杆,地上的火苗一面向前燃烧,一面又顺着线杆向上蹿去。虽说火苗不大,但也没有熄灭的样子,我和学生用树条扑打着,火仍借着风势还在忽燎忽燎地向上蔓延。瞬间,火已烧到距地面有一人多高了,我有些着急了,如果一直向上烧到横担木、瓷葫芦、电线,那可就麻烦了!我跳着、用树条抽打着也无济于事,火苗还是慢条斯理的向上燃烧着。看着燃烧的火,我无奈又无策。这时,精灵似的刘芝龙已脱下了他的薄棉衣抓在手里,喊着:“老师,快蹲下!”他双脚踏上我的肩膀,我扶着线杆站起来,只见他双手左右撑开棉衣往上一蹿,灵巧的像个猴子,借势双臂夹着棉衣抱住冒着烟火的线杆,双腿盘绕在线杆上,一阵捂、压,稍停了一会,搂着棉衣、线杆顺势滑落到地面。再看线杆上的火灭了,只剩下一缕缕奄奄一息的黑烟。我长出了一口气,有惊无险呀!旁边愣愣的同学们也发出了叫好声。一个下午,我们清理出有近二亩大小的一块荒地,期待着下一步的春播和未来的秋收。回来的路上,看到学生们被火烤得通红的小脸上淌着汗水混杂着草灰、尘土,变成了一张张小花脸,可爱极了。我走到刘芝龙身边,看到他的棉衣里外被沥青、尘土、草灰染得一片片灰黑,还散发着沥清和炭灰味,再看他的腿脚、鞋子也都黑不溜湫的,我心痛的说:“芝龙,回学校,老师给你洗刷棉衣。”他一边拍打着衣服、裤子,一边说:“老师,没事。”这孩子的勇敢机智、不怕苦、不怕累,那么淳朴、真诚让我感动,当年他的举动,像一个小英雄一样,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终生难忘。</h3><h3>——摘自张毅《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h3><h3><br></h3><h3>75届初中毕业(1973年3月——1975年7月)(延长半年,2.5年)</h3> <h3></h3><h3>附:《砍树》</h3><h3>又是一个春天,开学没几天,校长安排我为一学生宿舍的“大通铺”换一个新“床沿”。自然要带斧、锯上山,那时,学校既没有单人拉的“歪把子”——刀锯,又没有两人拉的大锯——“快马子”,我就拿了把木工用的“拐子锯”和斧子,带上刘芝龙这个干活颇有门道的助手,越过公路上山砍木料去。学校所在地是完达山余脉的浅山区,靠近公路和居民点的地方因多年的采伐,林子多是稀疏的次生林,想找一根通直的五、六米长的床沿料就得往山里走,去寻找。</h3><h3>在一山坳的阳坡底部有一片杨树林,我找到一颗碗口粗的树,做床沿足够了。只是这棵树在齐胸的高度有一个S型弯曲,弯曲以上可以说“笔直笔直”,考虑到木料还要扛回学校,我不想再往山里走太远,“就是它了”。在连队时,我连着两个冬季都进山伐木,也算有点伐木经验。一般先要观察树的重心方向和附近的树,以确定树倒下的方向。先从树倒下的方向下锯,即锯出“下闸”,锯到树心,感觉有些夹锯了,把锯抽出来再在“下闸”的反方向,略高于“下闸”三五厘米处下锯,即“上闸”。当听到树干有断裂声,赶快抽出锯,撤到树的两侧,待树倒下,再打枝丫,截下用材。这一次,由于我活儿干得偷懒、不规范,活儿干得也就很不顺。按理说,应在树根部下锯,放倒后,锯掉S弯以下部分,截下所需部分。可我为图一时省事,就在S弯上面下锯了,下锯位置较高、刘芝龙个子又小,两人拉锯用力不均、木工锯中间的锯梁又碍事,结果,夹锯、跑锯使上下闸锯口间几乎没有垂直高度差,两闸口变成了“V”型。虽说两锯口已将树断开了,但因树很直,林子里又静风,树坐在“V”型槽中稳稳的。看树梢,纹丝不动,看锯口处,稳如座钟,用力推树干,作用力点又太低,一点作用也没有。锯被夹在树中抽不出来,搞不清树会倒向何方。这时人又不能撤,若跑向树倒的方向就危险了,人被拍在树下,不死也得伤。若就在树下静观其倒向,又有树突然倒下劈裂产生的后座力撞人的危险。我把芝龙拽到身后,他是学生、是个孩子,要保护他,这也是教师的责任!一秒、两秒、三秒、五秒…我眼瞄着树梢,树一点倾斜的趋势都没有,我双手死死地按着锯口上部的树干,以防树倾倒时发生后座。此时,我不能撒手,直冒冷汗,又心急如焚、束手无策,只能静观事态发展,随机应变。这时,只见刘芝龙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块烟盒大小的楔形木片,借着锯口一张一合的瞬间,塞进锯口里,右手从地上抓起斧子,完全像个熟练的老木匠一样,“啪啪”对着木楔稳准地砸了两斧子。这时,树梢有些倾斜了,我拽着芝龙急向树侧方退到安全处,看着高高的杨树先是缓缓倒向旁边的树丛,听到噼里啪啦碰断树枝叉的声音,然后传来的是树干急速摔倒在地上的沉闷响声。</h3><h3>树轰然倒下,我如获重释,长舒了一口气,简直再没有力气去打枝丫、截用材了。夕阳渐渐下沉,林子里也有些暗下来了。可能是紧张,我觉得累了,坐在树干上,好奇地问芝龙:“你哪儿来的木楔子呢?今天这木楔子帮大忙了,真是四两拨千斤!”他俏皮地说:“老师,你猜。”“我哪儿能猜着呢?”他慢条斯理的告诉我:教室地面因为是土地,他坐的那个位置地面不平,写字时桌子动,就弄了个楔样薄木片垫在桌腿下。可连着几天下课后,同学走来走去,木楔就被踢没了。昨天他索性下课后就顺手将木楔装兜里收起来了。哦,我笑了:“无巧不成书啊!”</h3><h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离开那个山村学校已四十年了,当年师生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吃着同一锅饭菜,共同度过的蹉跎岁月,至今历历在目。我期待着传来当年那些学生的好消息,与他们共享今天的幸福。我期待着还能见到那些学生,更期待见到当年我那机敏的小助手刘芝龙同学! </h3><h3> ——摘自张毅《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h3><h3><br></h3><h3>1973年11月,初一下学期女同学与赵敏老师合影。</h3> <h3>附:《边疆小哨兵》</h3><h3>珍宝岛战役打响后,乌苏里江沿岸形势紧张,江对岸老毛子岗楼的探照灯每晚都在饶河县城上空横扫,来历不明的信号弹也时不时在各处突然升起。上级要求沿江的所有单位都要在所在属区设岗放哨,我校负责沿江的200多米江边。我当时除了教课外还兼任红卫兵(当时还没恢复少先队)辅导员,站岗放哨这个任务直接由我负责。我校与饶河边防军军民共建,边防派了李教官为我校校外辅导员。李辅导员组织学生到边防兵营参观内务,参观训练,给学生讲形势、讲战斗故事,对学生进行军训,指导学生站岗放哨,并亲自带学生站了第一班岗。我们的固定岗哨位设在江边的一个半地下碉堡旁,正对着对岸老毛子的瞭望塔。学生每六人一班岗,两人固定哨,四人巡逻哨,每一小时一换岗;每天由班长设定口令,必须对上口令才能换岗;每天都要认真写站岗记录。我们的学生——边疆小哨兵执勤时,左臂戴着印有“钢字305一中红卫兵”红底黄字的袖标,腰里扎着皮带,头上戴着父辈的军帽,手持红缨枪,挺着胸脯,英姿飒爽地站在地堡旁,直视着对岸的老毛子瞭望塔,毫不畏惧!透着勇敢,透着机智,透着自豪,活生生再现抗战时期的儿童团。</h3><h3>我们的岗哨设在每天下午放学后,每天两班岗,风雨无阻,坚持数年。学生们都很珍惜每次站岗的机会,“我们是在为伟大祖国站岗放哨呀!”边疆小哨兵们无比荣光!</h3><h3>--摘自王静薇《乌苏里江畔教书育人二三事》</h3><h3><br></h3><h3>乌苏里江畔边疆小哨兵——75届姜进菊,李雅秋,李秀珍,刘亚丽。</h3> <h3>75届初中毕业在一营中学升高一。王静薇老师(拖拉机驾驶室里)带同学们去一连开门办学。</h3> <h3><h3>附:《简陋条件也欢乐》</h3><h3>我们初中时代没有像样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给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但老师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创造条件,同学们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火热的体育活动中去,给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增添了许多乐趣,其中有几项活动至今我还历历在目。</h3><h3>一、勇攀体锻标准</h3><h3>体育老师张毅做事认真,肯动脑筋,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把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初一时,张老师按照当时的体育标准组织我们开展达标竞赛,同学们跃跃欲试积极参加。我记得男生的达标项目有60米跑、跳高和手榴弹。三项中跳高是我的长项,我曾经获得一营小学跳高亚军,所以跳高轻松过关,60米跑也顺利达标。而手榴弹24米投远却像拦路虎一样挡在了我面前,怎么投都是21、2米的距离。怎么办?看来不下点功夫是不行了,好强的我一咬牙,练!当时县机械厂在校园里用推土机推出了一块平地,我在平地上量出24米的距离,起点处划线,终点处放上几块醒目的红砖,这就是我要攻克的目标。从此,每天吃过晚饭后,我便拿起手榴弹来到我的“训练场”,甩开膀子投起来。一个人要在起点与终点间来回跑,很累且效率也不高,我就拉上已达标的祁祥峰协助我练(后来徐晓文也加入进来)。我在起点处,他在终点端,我投过去,他投过来,就这么投来投去,几天就把我的肩膀甩疼了,胳膊也练肿了,严重的时候抬胳膊都困难,等到上晚自习时,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痛与饿同时袭来。唉,没有办法,为了达标咬牙忍痛坚持吧。张老师闻讯后,专门过来给我讲解技术要领,规范投掷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巧练,哈哈,终于在一次测试中达标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内心充满了喜悦,陪练的同学也纷纷前来祝贺,分享我成功的快乐。</h3><h3>二、受益乒乓球训练</h3><h3>得益于小学打下的乒乓球基础,到中学后张毅老师把我吸收到学校的乒乓球队,使我能和初二的李江明、王连忠及我们班的刘德豹等几位同学一起训练。乒乓球台是擅长木工的张毅老师用厚木板一手打造的,虽没有“红双喜”“双鱼”的高质量、高品位,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也为拥有自己的球台而自豪不已,我们使用的球拍有些海绵胶皮已脱落,但那是我们爱不释手的武器。训练场地设在食堂,训练时间是某一天的下午。训练都是从基本功开始,无论是握拍、挥臂、击球、推挡,还是发球、接球、搓球等等,张老师都讲解得非常详细,有时我们同学之间对练,有时张老师陪练,一个技术动作要反复练、经常练,直到运用熟练。小小银球在拍下一来一往,我们你抽我挡,斗智斗勇;我们挥汗如雨,快乐无穷。张老师管理严格,技术要领抠得非常细,发现不标准的动作立即叫停纠正、示范,然后再练习。我对乒乓球的喜爱已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在夜里做梦都在打乒乓球,自己对乒乓球的兴趣甚至超过了文化课学习,即便是训练之余我也拉着几个同学一起打比赛,放假回到连队也约几个小伙伴一起打球,一学期下来我在队内比赛的胜率也越来越高。张老师不仅教我们技术,而且还经常用容国团、庄则栋刻苦训练的故事,以及他们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励我们,这些故事和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的训练更加积极和自觉,感觉我们打球也是一种荣誉,也会为国争光。食堂兼做的乒乓球馆除了有我们训练的身影外,还常常看到张文成、王惠东等一些老师来切磋球艺,学校还邀请了饶河县一中的老师来校和我校老师进行友谊比赛,这些老师的球技都远高于我们,我也留心学习他们的技术、动作,过后再模仿揣摩。后来学校搬到一营营部地区了,我们还保持训练的习惯,不过教练换成了付戈老师。</h3><h3>小小的乒乓球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现在我还经常和同事们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真是一项技能受用终身啊!</h3><h3>三、难忘象征性长跑</h3><h3>为了锻炼大家的体质和意志,在班主任赵敏老师的提议和安排下,我班于冬季组织了一次长达一月之久的饶河—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根据地图计算出饶河到北京的距离,以班级原有的行政小组为单位,各小组累计每天跑的距离,比哪个小组先跑到北京,或者是用多少天跑到北京为目标,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健身方式。</h3><h3>规则规定每天跑的时间是早晨,每个人跑多少米自己掌握,上课期间自己上报,有专人统计。冬季的早晨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天还不亮我们就奔跑在街道上,大多数同学选择的方向是修配所方向,寒冷、疲惫、饥饿常常袭扰着我们,很多同学都克服困难以坚毅的精神坚持长跑,但也有个别同学忍受不了这些困苦而打退堂鼓。我比较听话,也服从安排,但面对寒冷和困乏,心里还是胆怯的。但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柳伟祥、张毅两位老师在寒冷的清晨用一条围巾绕着头部,带着满头的白霜奔跑在江边、街道和校园,风雪无阻,两脚生风,斗志昂扬。老师的行动似无声的号令,也是最好的榜样,激励着我克服困难,我也像老师那样头围围巾为了完成每天的任务努力坚持着、拼搏着。看着我们和北京的距离越来越近,大家跑步的劲头更足了,一切困难都抛到了脑后。不过有一件事情却深深地伤害了我,前面说过,每天跑多少是自己把握并上报,这就需要大家要对跑的长度有个合适的测算。一天我把自己跑的长度上报后,或许是看到瘦小的我每天坚持跑步受到嫉妒的缘故,同学L竟然无端地怀疑我、恶意地指责我,而这位同学却是经常当逃兵的人,要么不起来,要么跑上几步就返回宿舍了,所以我认为他根本没资格对我产生怀疑,我觉得这是对我人格的挑衅和侮辱,两人争吵之间差点打起来,好在老师坚定地说:冯波是个诚实的孩子,他不会撒谎我相信他,同学们也投来信任的目光,此事才平息化解。经过大家不懈努力,这项活动终于圆满结束,这也是我少年时代经历的一次严峻的考验。</h3><h3>学校还组织过其它项目的体育比赛,比如踢毽、拔河和跳绳,我曾经参加跳绳比赛并获得第二名。</h3><h3>我的初中时代,环境虽然艰苦,条件虽然简陋,但练就了我坚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的的勇气;练就了我善于与人合作共谋事业的情怀;也练就了我强健的体魄。这些从小养成的品质成为我终身发展的资源,至今我坚持锻炼身体,参加健身活动,我多次参加校镇区及援疆团队等不同级别的体育竞赛,在竞赛中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收获了健康的快乐!</h3><h3> 冯 波 2019年3月18日</h3></h3><h3><br></h3><h3>1998年回访农场,王静薇老师在新建的农场中学门前和时任校长的75届冯波和任教师的75届的覃忠、屈伟萍合影。</h3> <h3>2015年9月5日,75届赵荣华回农场,向福兰等一营中学毕业的同学。都在场部饭店聚一聚。前排左起75届屈伟萍,刘香莲,74届黄启梅,黄美兰,75届赵荣华,73届李安华,74届苏秀敏。后排73届韩秀兰,74届向福兰。</h3> <h3>2017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原一营中学的同学留影。前排左起:张玉兰,赵荣华,曲伟萍,刘香莲,后排左起:曾玉梅,覃忠,祁祥风,高鹏辉,景尚成,刘德豹,邓会民。</h3> <h3>2017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前排左起:75届刘亚丽、曾玉梅、崔艳敏、张桂玲、屈伟萍。后排左起:李秀珍、兰孝旗、刘香莲、张玉兰。</h3> <h3>王静微老师2018年8月份参加回农场一行向饶河农场赠书(朝花夕拾之一、二),刘德豹和李伟组织一营中学75、76届同学欢迎王老师的相聚。前排左起:76届陈贵华,董丽,75届李秀珍,曾玉梅,王静薇老师,75届崔艳敏,刘香莲,张玉兰,屈伟萍。后排左起:75届刘亚丽,曹文君,覃忠,76届李伟,75届刘德豹,76届许永光,何加义,刘杰。</h3> <h3>录像:王静薇老师提供的2018年和同学们聚会的录像,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是否比照片更亲情啊?!</h3> <h3>2018年8月王静薇老师再回饶河。在75届李秀珍承包土地的16连家中作客。</h3> <h3>2019年5月25日陈建军回饶河75届初中同学聚会。</h3> <h3>录像:陈建军回饶河75届初中同学聚会。</h3> <h3>75届姜进菊和74届刘秋凤。</h3> <h3>75届张惠玲近影。</h3> <h3>75届赵荣华在演出中。</h3> <h3></h3><h3>上海泗泾四中表彰历年援疆、援藏和援滇教师。中间为75届冯波。</h3> <h3>76届初中毕业(1974年9月——1976年7月)(2年)(毕业时没有留下毕业照,非常遗憾。下面为2008年毕业32年在饶河合影)</h3> <h3><h3>附:《威武鼓号队》</h3><h3>沈阳军区关注到了我们小哨兵的坚持,奖励我们一套军队鼓号队的装备。这是真正的西洋军鼓军号呀!小号金光锃亮,小鼓的金属帮银光闪闪,足足有一尺多高。我们激动,高兴!冷静下来,看着这一堆洋玩意,谁也不会呀。我到县文化馆去求助。真巧,文化馆居然有一位从解放军军乐团转业的军官,把我高兴坏了。我们把他请到学校,他亲自教王正国指挥,教刘德豹敲大鼓,教女生敲小鼓,教男生吹小号,一共教了四套鼓点。我们几位老师在旁边边学边记,以后的训练就要全靠我们自己了。从此我们师生的干劲一发而不可收。孙黎敏老师弹得一手好风琴,她用风琴每天给小号手定音。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小号手们每天清晨和放学后,在江边对着大江练习。江边风大,他们练得口干唇裂,但还是坚持着。李迎军、李建军是兄弟俩,较着劲练习,嘴唇干裂流血也不停练。杨楠老师帮助敲小鼓的女生们背鼓点,练手法。李雅秋、屈伟萍带领同学们抓住时间练习统一手法,互相背鼓点。新问题出现了:军鼓太高,可学生才十四、五岁,个子太矮,背上鼓就挡住腿迈不开步。手巧的张毅老师真能干,把鼓拆了,把鼓帮从中间截掉一半,又重新组装上,小鼓音色居然丝毫未变!女同学背上鼓马上轻松了一半,可以迈开腿娇健行进了。</h3><h3>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月后,我们的鼓号队出征了——到团直中学参加二十二团学生运动会。我们的鼓号队队员身着蓝长裤,白衬衣扎在长裤里,手戴白手套,脚穿白球鞋,队列整齐,威风凛凛地站在操场上。只见王正国的指挥棒高高地指向天空,轻轻地划了一个圈,稳稳地坚定地向下一压,刘德豹抡起硕大的鼓槌,大鼓敲起来了:咚、咚、咚、咚、咚咚、咚!紧跟后面的八个小鼓敲起来了:咚达拉咚、咚达拉咚、咚达拉咚咚达拉达拉咚!六个小号吹起来了:11155515135!军鼓声军号声交织融合在一起直冲学校上空,那叫一个震撼,那叫一个威武,震惊了全场,激动了全场!</h3><h3>据我所知,我们的鼓号队,在当时的二十二团,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鼓号队!</h3><h3>--摘自王静薇《乌苏里江畔教书育人二三事》</h3><h3><br></h3></h3><h3>乌苏里江畔边疆小哨兵——76届覃玉华、韩淑华、陈素文、冉献兰。</h3><h3>说明:下面第一张照片,是74年我们在饶河上初一的时候,在乌苏里江江边拍的,那时候我们每个红卫兵,每天晚上4人一组在江叉上站岗,是边陲小哨兵!第二张照片是75年的下半学期,学校搬到了二十四连,在那拍的,那时我们上初二,这些照片记载着同学之情,是我们的学生时代,40多年过去了,老照片是我们青春的记忆!——覃玉华</h3> <h3>老照片:刚加入红小兵的女同学合影留念。后排左起:76届于兰香,向福荣,闵红,冉献兰,孙玉花,覃玉华。前排左起:甄秀香,韦玉兰,陈贵华,董丽,韩淑华,陈淑文。<br></h3> <h3>老照片</h3> <h3><h3>1976年在一营营部地区的学校宿舍与教室的马路上的一坐小桥上合影留念。后面的房子就是我们开门办学师生员工自己造的教室和办公室。后排左起76届刘杰、何加义,前排左起张冰,李军。</h3></h3> <h3>1999年,张毅老师回饶河在乌苏里江边和76届同学们合影留念。</h3> <h3>和学生们在一起的辛勤园丁董丽老师。瞧:个儿比老师都高了!(1999年)</h3> <h3>2011年8月上海郑缨强、张文英、柳伟祥老师,陆东辉(1连会计)4人回饶河,阔别30多年后在场部和76届李伟、李树忠等同学们相聚合影留念。</h3> <h3>2013年高中毕业35年同学会相聚。前排左起:陈树文,董丽,冉雪荣(冉献兰),陈贵华,闵红,韩淑华,滕淑华。</h3><h3>后排左起:何加义,高立君,李伟,李军,刘杰(刘云建)</h3> <h3>2016年9月,老同学相聚在上海。左起陈淑文,张冰,王风英。</h3> <h3>2016年同学一起在饶河饭店小聚!</h3><h3>前排左起:76届代宝香,尹燕青,韦玉兰,覃玉华,向福荣,闵红。</h3><h3>后排左起:高连体,林长考,谭伍明,黄自先,曾勇,简世文,李树忠,裴庭训。</h3> <h3>2016年在饶河江边拍的:左起韦玉兰,向福荣,闵红,覃玉华,尹燕青。</h3> <p class="ql-block">2018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原一营中学的同学留影。后排左起:李伟,王风英,张桂玲,黄启航,林长考,许永光,曾勇,刘杰,陈贵华。中排左起:韩淑华,孙玉花,王洪岩,代宝香,韦玉兰,简世文,何加义。前排:陈淑文,董丽。</p> <h3>2018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左起:王凤英,孙玉花,韦玉兰,曾勇,陈树文,陈贵华,韩淑华。<br></h3> <h3>2018年高中毕业40年同学会相聚。左起:代宝香,韩淑华,王凤英,许永光,王红岩,董丽,陈贵华。</h3> <h3>2018年7月的一个早晨,78届40年同学会聚会结束后,几位同学在饶河农场商务宾馆门前送王风英夫妇离开农场合影留念。左起前排:许永光,孟宪娥,闵红、韩淑华、王风英,陈淑文、陈贵华。左起后排:何加义、刘杰(刘允建)、李伟、刘建杰、老付(王风英爱人)、孙长岭、孙明(陈淑文爱人)。</h3> <h3>2018年同学毕业,四十年聚会在饶河拍的:左起:王凤英,杨红霞,陈贵华,韦玉兰,向福荣,覃玉华,冉献兰,王红艳,韩淑华。</h3> <h3>2018年毕业四十年聚会在饶河拍的:前排左起:韩淑华,陈贵华,覃玉华,冉献兰,杨红霞,王凤英,王红艳,向福荣,韦玉兰。</h3><h3>后排左起:李树忠,简世文,许永光,林长考,裴庭训,李伟,刘杰,谭伍明,何加义。</h3>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张毅老师夫妇俩回饶河(后排左4为张毅老师,前排左2为师母)</p><p class="ql-block">董丽、闵虹及同学们,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回到我工作生活了几乎十年的“第二故乡”,受到同学的热情接待,我无比高兴、快乐,如同回到了四十多年前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知道多位同学因种种原因都不在家乡,我们不能相见、叙旧、话当年,但今天的通讯手段让我们虽身距千里,却如同呎尺相邻。希望今后常联系,在这里我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结硕果,孙辈茁壮,生活尽欢乐。———张毅2021.7.23</p> <h3>78届初中毕业合影(注:原应1977年7月毕业,因为初中学制从两年改为三年,所以推迟一年毕业。1975年9月——1978年7月)(3年)</h3> <h3>学生时代:前排:左起李青义、徐成林、王作勤、后排刘延海、顾银江、刘之才。</h3> <h3>前排:78届徐成林、尹继森老师、后排:刘廷全、刘改茶。</h3> <h3>上图学生时代:左起:范亚琴、杨本英、杨湘玲、白玉梅。</h3><h3>下图同学情:周春阳、邱春林、王作勤。</h3> <h3>上图学生时代:左起:林燕、覃秋莲、徐爱云。</h3><h3>下图王云梅、李春香。</h3> <h3>1998年王静薇老师回饶河农场和同学合影留念。左起:78届杨春丽、孙世华、王静薇老师、覃朝东。</h3> <h3>邱春林看望在佳木斯的付阁老师和夫人。</h3> <h3>2011年8月郑缨强、张文英老师回饶河,和任风双老师及同学们相聚。</h3> <h3>2017年8月78届部分男同学相聚在饶河。左起:刘丛茶、覃朝东、李清义、倪江、李永平、朱洪占。</h3> <h3>2017年8月久别的同学再次相聚。1排左起:王云梅、杨湘玲、韩秀梅、林燕,2排左起:杨本英、孙秀兰(覃朝东爱人,团直学校)、黄敏、蒙淑琴、***、3排左起:覃朝东、唐祥斌、曲永东、杨春丽、刘丛茶、朱洪占、高文才。<br></h3> <h3>2017年同学相聚在大顶子山上。</h3> <h3>2017年12月(左起)覃朝东、黄涛和包艺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相聚合影。</h3> <h3>一连同学相聚。左起:刘廷全、刘延海、杨本英、李青义、王连兵、杨春丽、范丽凤、白玉梅。</h3> <h3>包艺和他的绘画作品。</h3> <h3>近影。</h3><h3>上图林燕、杨春丽。</h3><h3>下图前排左起:韩秀梅、王云梅、后排:甄欣欣、邱春林、李春香。</h3> <h3>2018年78届部分同学40周年再聚首大顶子山下。左起:杨幸福、李永平、高文才、刘丛茶、冯杰、刘廷全、王云梅、曲永东、林燕、王连兵、杨春丽、黄敏、倪江、杨本英、李清义、杨湘玲、唐祥斌、白玉梅、王作勤、李庆阳、刘延海、徐成林、朱洪占<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