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r></h1><h1>中国人没有人不熟悉人民币的,可是知道人民币上毛泽东画像是出自刘文西之手的,估计就没多少人了。搞美术的没听过刘文西大名的,估计也真没有几个人。</h1><h1>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县,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院。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几乎画了一生的黄天厚土。60多年创作的大量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先后担任教授、院长。现任中国美协顾问、西安美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联顾问。</h1><h1>刘文西最让世人熟知的作品,是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画像。拥有世界最大的发行量。目前使用的5元、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上的毛泽东画像都源自于他手。</h1><h1>刘文西回忆,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当时刘文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开会,制钞厂的工作人员知道刘文西画毛主席最多,就邀请他画一幅。"我就以毛主席1949年在政协会上的照片为蓝本,这张照片的原片,只比扑克牌大一点。用放大镜反复看,加上自己的积累,一个星期就创作完成,原作有八开大"刘文西回忆道。</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r></h1><h1>画作在1997年完成,1999年、2000年第五套人民币陆续发行后才面世。“一直没有透露消息,我保密了3年”。刘文西表示,“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见过主席。”</h1><h1>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刘文西的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毛主席看到后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叶剑英看到这幅画后也曾说,画作描绘得很像延安时期的毛主席。“当年叶剑英元帅是要我到北京找他,如果去了,可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但我多次追随主席在陕北的足迹,采访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是在一次次寻访中,我才爱上黄土地,也更加崇敬毛主席。”刘文西说。</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1994年刘文西来南京参加全国工笔画大展时,在我国著名画家喻继高老师引荐下我见到仰慕已久的刘文西。在他下榻的宾馆里,刘文西和夫人陈光健这对画家夫妻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h1><h1>我还是个中学生时自制的剪贴本上就帖有刘文西的《祖孙四代》和《支书与老农》。1972年我被抽借在山西太原南文化宫,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三十周年展览而忙碌。这里集中着扬力舟、王迎春、亢佐田等人,他们后来都是中国最为著名画家。当时的美术创作普遍受到《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影响,都想画油画都希望有刘春华似的好运。国画家也改行画油画,生怕被说成为封资修服务。上面再三要求加强国画作品比例,但鲜有好作品出来。被禁多年的刘文西这时终于被解放。刘文西从起稿到作品完成仅用了十天左右。作品出来后又不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署名是:延松,这就是巨幅国画作品《延安新春》。虽然大家都没听过这个延松的名字,但此画风格不用多说是刘文西的。仍保持着原有的风格:奔放、挥洒自如。此画尤如一股清风冲淡了文革以来形成的假大空画风。他看我对他作品如此的熟悉和了解非常之开心,趁兴为我题了"美在自然"这几个字。美在自然即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希望作品少点刻意雕啄。</h1><p class="ql-block"><br></p> <h1>从国家历史进程的每一步来看刘文西,再从刘文西艺术生涯的每一步来回顾我们的国家,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无疑同国家兴衰息息相关,艺术家的命运同全民族的命运一脉相通。他即丰富了黄土画派也成就了刘氏画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