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校长、那老师、那学生……

布衣

<p class="ql-block">   老卫校人讲的老卫校的老故事……</p> <p>  第一个故事:"爱财"的校长 </p><p> 1958年的卫校称为"信阳医专",借驻在专医院的后院,三四十间平房,二三十位教职工,一二百个学生,每年两万元的办学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徐锡岚校长便帶领学生到火车站卸煤挣"外快"。白天上课,夜晚打工。</p><p> 徐校长还与学生一起上山伐木割草,师生动手在校园内盖了个茅草棚的大教室。这样以来,开大会上大课就有了场所。</p><p> 上级为学校订制了一批课桌椅,不过加工场所在30公里开外的鸡公山下,需学校自行运回。徐校长便动员师生步行至鸡公山下,人抬肩扛地运了回来,节省了不少运费。</p><p> 就这样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自力更生,创造条件,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热气腾腾。</p> <p>  第二个故事:爱才的校长</p><p> 临床检验专业是卫校的王牌專业。但在初创时期全靠几位"老转"(非检验專业学历的老师)支撑,对夲專业毕业教师的渴求可想而知。1993年得知"河南医科大学"检验專业夲科毕业生张永海、江立谦将回信阳工作的消息,便积极运作求才事宜。但二位是定向生,必先在本县工作若干年才可调动。此时年已67岁的老校长孙英,动用人脉多方联系,親去新县,再赴光山,终将两位才俊借调成功。现两人均已成为教学和临床检验的骨干。而老校长求贤若渴的故事也被传为美谈。</p> <p> 第三个故事,贴心的校长</p><p> 上世纪刚刚进入90年代,学校来了个新校长,姓氏很特别,就性"别",别玉甫校长。别校长军人出身,瘦高个,腰板儿挺得直直的,办事利落,一付军人气质。但是与老师们拉起家常,慢声细语的又像个邻居大哥。</p><p> 初来时便给人以很好的印象,他住在校外,每天骑辆旧自行车上班,见人就打招呼,上午总是要提前一二十分钟到校。停好车子便直接到教学区巡视,教室看看,操场转转,发现了问题就直接找到有关科室处理,效率没得说。平时还经常走访教研室,问些老师关心的问题,大家都觉得来了一个平易近人的校长。</p><p> 那时学校的经费挺紧张,无论校级科级的办公室都很简陋,旧桌子,木椅子,脸盆架是标配。但别校长特批专款,对位于中教楼下的教师休息室进行了精致的装修,还配备了电热水器、满墙大的衣冠镜、藤沙发、茶几、报架等物什。不久,又给买了一副台球,成为全校最豪华的所在。也是最受老师们欢迎,下课后喝茶聊天休息的好去处。</p><p> 别校长任职六年。期间,学校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点是大家的共识。</p><p><br></p> <p>  第四个故事:"吓人"的老师</p><p>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某年秋季开学后的一天,一位新入学的女生起夜入厕。当时,秋风细雨更深人静。该同学见东教楼下有灯光微明,便趋至窗口窥视,然后大惊失色尖叫不已,众人遂应声围观。原来是乔曼筠老师深夜解剖尸体,为来日授课做准备。</p><p> </p><p> </p><p> </p><p><br></p> <p>  第五个故事:"抢时间"的老师</p><p> 卫校复办后,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规,老师们除精心授课外,对课后的辅导也十分认真。两节晚自习更是老师们对学生辅导的黄金时段。问题来了,往往在一个班级同时有几位老师辅导,你说两句他说两句相互干挠影响效果。于是教务科明确了两条:第一、当日课当日晚自习辅导。第二、上午课第一节晚自习辅导,下午课第二节晚自习辅导,其余老师不得插足。 </p><p> 但每到晚自习时,仍然有"抢时间"辅导的老师。后来教务科也就不多计较了,里里外外反正都是为了学生。</p> <p class="ql-block">  第六个故事:多才的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却不是教美术的。我们叫他潘老师,全称是潘力生馆长,他的岗位在图书馆。潘老师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少语,但对学校交办的任务从不讲价钱,完成的妥妥的。</p><p class="ql-block"> 老校门两侧的"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他写的、西操场围墙上的标语是他写的、校门内粉墙上的办学目标:"建设一流师资,实现一流管理,创办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24个大字也是他写的。墙高字大,用一根长竹竿绑上个刷子,蘸上红漆,就那么举着杆子写。不打草稿,不涂改。</p><p class="ql-block"> 卫校的地标,阶梯教楼的两幅巨型彩色壁画熟悉吧。398平米,由84.3万块马赛克拼贴而成。就是他和另外一位老师,带领一轮又一轮劳动班的学生,在东教楼二樓最西边的那间教室,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一块一块先按图纸贴好再上墙的。去现场,常见他坐在地板上指导学生,他说,这样坐着胃舒服些。 </p><p class="ql-block"> 壁画完成了,他也累垮了。两年后,因胃部癌症去世。</p><p class="ql-block"> 这次做纪念册,竟然找不到一张他与壁画的合影。</p> <p>  第七个故事:拉练的学生</p><p>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医士班学生彭邦银,家住商城山区,经济困难,上学期间以全额助学金维持。寒假不回家过春节,因为冬天农闲回家没什么活干,也为了少一人吃飯减轻些家庭负担。便在校承担护校任务,学校包管吃住並有些许补贴,暑假再返家劳动。</p><p> 他每次回家从不乗车而是步行。袜子是没有的,怕磨坏了鞋,在公路上走时便打赤脚,只在走山路时才穿上了鞋子。200多里路,既便是起早贪黑,当天也是不可能回到家。不知他夜里在哪休息,但肯定的是不会住旅馆的。</p><p> 这个故事是学生科马仁甫老师告诉我的,于是就对他多了些关注。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包括他的姓名和他瘦瘦的身影都记得真真切切。</p> <p>  第八个故事:路灯下的学生</p><p> 在卫校工作生活算起来有五六十年了,一直住在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风气便多了一些切实的了解。</p><p> 印象中九十年代及以前的学生学习都挺刻苦认真的。茶余飯后在校园走走,遊泳池旁、操场边的草地上经常见到三两一群的学生在读书,好多同学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也窝在教室用功。记得六十年代的金鲁峰校长不得不做出硬性规定:课外话动时间清空教室,一律都到室外话动。</p><p> 到了期中和期未考试前的两周,学生加班加点学习的现象尤其突出。学校按时熄灯后,不少学生便溜出宿舍到路灯下看书。那时各班轮流值守"劳动周",每晚派出保卫组在校园内巡逻。学生科便给保卫组一项新的任务:趕夜读的学生回寝室。</p> <p>  卫校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将得到发扬, 卫校人的故事还将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