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我六岁多的时候,父母都是军人(弟弟又小),根本没时间照看我们两个,就把我送回山东老家,由姥姥看护。当时有位刘叔叔(是父亲的部下)要回家探亲,父母就把我交给他,由新疆乌鲁木齐带到山东烟台。那时候从新疆到山东要倒换很多次火车汽车,仅乌鲁木齐到兰州,火车就要走三天时间。父母也真是没辙了。</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到姥姥家是一个冬天,刚过完春节,天上还飘着雪花。下了火车,我就被绑在一辆自行车的后座上,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个小山村。姥姥站在雪地里迎接我。她瘦高的个子,五官端正,不算大的眼睛很有神。宽大的棉衣有补丁却很干净,腿上打着裹布,一双小脚格外显眼。一见到我,就走过来解开我身上的绳子,抱起我:“可冻坏了……受罪了……腿麻不…”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姥爷站在一旁,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我。</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吵着要暖气。姥爷接过我进了屋,把我放在炕上,盖上被子说:“暖气就在炕里”,很快我就感到热乎气了。心想:这也太神奇了。这时姥姥端来一个大瓷碗,对我说:“快,把它喝了就暖和了”。我试着喝了一小口——是糖水!(糖,在当时的农村属于奢侈品),我一口气喝完了,还真是热乎了。</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五好学生</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到姥姥家没几天,我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离家有一公里多的乡村小路。上学的第一天,是姥姥陪我来到学校。她对老师说:“这是我外孙,从大城市来的,不习惯农村生活,你们要多多照顾他”。然后,又逐一的对小同学们讲:“你们可不能欺负他,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不厌其烦。当我们上课了,我还看见她的身影在窗外晃动。放学后是姥姥陪我回家,一连好多天。 </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可我也没让姥姥为难太久。很快我就和同学们混熟了,完全适应了老家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天和小朋友们结伴上下学,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几乎每年都能拿回五好学生和各类学习奖状。姥姥非常开心,把奖状都整齐的贴在堂屋的墙上。并逢人便说:“我们家小勇可聪明了”。</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蚂蚱和白面</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老家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贫穷!每天的主食就是地瓜加玉米面。白面馍馍,令我刻骨铭心,因为,几乎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到。对肉的渴望倒在其次,因为有替代品。</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每年一到下雪天,我就开始数着离过年的天数。大年三十很热闹,家里人多了起来。姥姥带领着妇女们,把不知道哪里弄来的白面,做成桃子、鱼、老虎等形状,蒸熟后摆放在贡桌上。把肉菜剁碎、拌馅、包饺子。有三只饺子里包的有枣核,吃到的可以得到一分钱。姥姥每次都能准确得夹一只有枣核的饺子放在我的碗里。</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五天后,那些供着的馍馍(都干了)可以吃了,我每次都能分到一只老虎(因为相对大一点)。我拿到手上,舍不得一下吃完,只用牙一点一点的啃。看着漂亮的模样,品着清甜的面香,这是我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了。</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平常的日子里很少见到肉和油。姥姥就教我捉蚂蚱、钓知了。像蹬大山、油葫芦、大蜻蜓、蝈蝈……等,我很快认识了,并能顺利的逮住它们。钓知了就很有意思了。用少许的白面,洗出面筋,把面筋裹在一根长杆子的尖上,拿着杆子去树林里粘知了。稳准狠,不一会就能逮到一小袋。</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还有一大清早去捉知了狗(知了的蛹虫),它们是在太阳还没有升起,就钻出土地爬到树上,伴随着太阳的升起长出翅膀变成知了的。</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姥姥把捉来的蚂蚱、知了,蜻蜓等放入咸菜缸中腌制十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在铁锅里焙干(还会出油呢,这可能也是我对肉不那么渴望的原因吧)。真叫一个香!每当饭桌上有这道菜,姥爷就会喝两口酒,美滋滋地说:“这都是小勇孝敬我的”。</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人们物质贫乏,生活困难,但都很乐观,平实,积极,对生活充满了感激。</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美女蛇和雷震子</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姥爷平时不爱说话。经常能看到他在田里、家里做活的身影,有时会一个人抽着烟杆发楞,可他肚子里却有不少东西呢!</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那时村里没有电,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晚饭后总有几个人(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个)来到我家(大都是冬天,农活少),围坐在炕上的小方桌前。桌上一盏煤油灯,一把大茶壶,两三只大瓷碗。他们都是姥爷的粉丝,听故事来的。每到这时,姥爷就会很神气,用标准的胶东口音,阴阳顿挫,眉飞色舞地讲,在座的人都全神贯注的听,如醉如痴,时不时还会发出低沉的惊叹和欢呼声。我这个时候要么依在姥爷的腿上,要么坐在姥爷的怀里。美女蛇、抛绣球、哪吒、雷震子、孙悟空、红孩儿、林冲、赵子龙……一个个人物和故事,令我心驰神往。</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个时候姥姥都是在外屋烧水,每次进来加水,都要注意的看看我,并叨咕一句:小勇很聪明之类的话。 </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有一次我贪玩回来晚了,故事已经开始了。大人们把小方桌围得水泄不通,除了小方桌上透出点亮光,整个屋子都黑漆漆的。我在人们的背后爬来爬去的转圈,想找个空隙钻进去。姥爷和大人们太入神了,都没注意到我。这时,姥姥进来加水,看到这个情景,二话没说,扒开人缝,拿走了油灯,收起了茶壶、桌碗:“不讲了,不讲了,都睡觉去吧!”,大家面面相觑,悻悻而回。</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姥爷在我回到老家的第三年就因病去世了。出殡的那天,舅妈把我抱起来走到棺木旁:“来,跟姥爷告个别”,我没有哭,只是在想:人死了,为什么这么安静。当人们抬起棺材向村外走去时,我躲在大门后面,泪如泉涌:姥爷是去很远的地方讲故事吗?姥姥是被两个人搀着走的。</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家里清静了许多。晚上我总会一个人坐在天井中,幻想着美女蛇会来叫我的名字,他到底有多美?幻想着雷震子如果不变丑,还能有超强的功力,那该多好!多年以后,我知道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封神演义》。</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刺激的游戏</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游泳是我很喜欢的活动。村子边上有一条叫“沙河”的河,夏天我们会经常来这里玩,还会捉一些小鱼小虾来,给姥姥做小鱼贴饼子。就是把鱼虾放在锅中煮,边上贴上玉米饼子,超好吃!</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沙河上有一座石桥,有4~5个桥洞。每到大雨天会发大水,河水暴涨,石桥上的水深也有半米多。我有时会带几个小伙伴,来到桥的上游,找到桥附近有漩涡的地方,纵身跃入漩涡中,憋住气,从桥洞中穿过,然后浮出水面,游上岸。每次都是我和一两个小朋友敢做,其他人都在岸边,为我们欢呼喝彩。有一次,我在穿过桥洞的时候,小腿碰在了桥墩上,我咬紧牙关游出水面,含着泪忍着疼接受小伙伴们的点赞。</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在沙河的对面山里,有一座水库,库内水很深,拦水的堤坝离水面要有四米左右。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在这里玩摸石头的游戏。就是把有特征的石头扔进水里,我们站在堤坝上跳进水中,摸到石头,拿出水面验证。小朋友们用数数的方法计算时间,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因为水库边上人多,我每次都能完成,且时间短,引来阵阵的喝彩声,感觉特别的爽。</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有一天我们正玩得起劲,姥姥突然来到水库边。她手里拿着根棍子,大声的呵斥我。我赶紧游到另一边上岸往家跑。姥姥是小脚,根本跑不快,又是山路,她追了一段就摔倒了,一时起不来。我赶紧跑回去,把姥姥扶起来。姥姥一边哭一边说:“你要出事,我怎么给你妈妈交代啊……”说着说着就拿棍子打我,我也不躲,只是流着泪,搀着姥姥往家走。</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次后,我老实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会偷偷的去“摸石头”。舅舅说我是:狗改不了吃屎!</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给姥姥增添的麻烦 1⃣️乡上有个小榨油厂,每到秋天花生收获季节,就会生产几天,榨花生油。而炸油后剩下的油饼(油渣),确是极好的美食(现在连猪都不吃)。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回家,路上被花生油的香味吸引住了,看看没人,我就和另一个同学从窗子翻进去,偷了几块油饼分给大家。 </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可很快被人告发了。厂里和生产队的干部来到我家,指明我是主犯,要我交出油饼。我只好承认,并交出了自己的那份,但拒绝带他们去其他同学家。姥姥突然很生气,拿起烧火棍,冲着干部们喊道:“你们不看管好厂里的东西,不把门窗关好。小孩子不懂事,闻着香味就进去了,这叫拿,不是偷!”。说着,她返回屋里,拿出一个纸包,怼在一个干部的怀里:“这是我前几天买的油饼,你们拿回去,就算了事”。姥姥的一席话和举动,竟让干部们无从对答,加上姥爷生前的威望,干部们说了些客气话,就撤了。</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对姥姥的表现很是佩服,正庆幸时,姥姥回身一棍子打在我的背上,我还没反应过来,第二下、第三下……棍子雨点般的落在我身上:“你还会偷东西了?看我不打死你!”。这是姥姥打我最狠最结实的一次。</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玉米秆是那个年代农家主要的燃料,由队里分配。因姥爷不在了,我是外来的小孩,户口也不在当地,所以就减少了我家的配量。姥姥气不过,找队里理论。结果是答应让姥姥去场院拿几捆。姥姥就手拎了两捆回来,对我说:“小勇,你给姥姥帮帮忙,趁他们不注意,多拿几捆回来”。我愉快的答应了。</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和姥姥合作,用独轮车推回来二十几捆玉米杆。回到家,我有点疑惑:这不是偷吗?姥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一边码放着玉米捆一边说:“他们不公平,咱们这是合理的要求。他们同意的,只是多拿了几捆”</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许多年以后想起这件事,我意识到,那个年代的妇女,对待不公平的方式,总是这样的质朴和无奈。</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3⃣️我和小朋友们都喜欢用弹弓打鸟。有一次,因为打下的鸟的归属问题,与邻村的小孩起了争执,即刻变成了打架。我把对方的头打破了,流了好多血。事后,姥姥亲自带我,走了好长一段山路,到那个孩子家,赔礼道歉,并赔付给对方一元钱。姥姥为此,心疼了好几天。</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姥姥家的几年里,我学会了拾草捡柴,割麦子,刨土豆,晒地瓜干……等农活。更学会了坚强和勤奋。虽然她老人家已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但姥姥常说的:“做什么事都要讲个理字”。我终身受益。</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姥姥,我想你了[呲牙][呲牙][呲牙]</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