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年到,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今年,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写春联的活动。我在戚老师的指导下,过年前到处写春联。爸爸说我写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h3> <h3>练习中。</h3> <h3>1月23日上午在学校写。</h3> <h3>1月25日在车站社区写春联。</h3> <h3>1月26日在天一阁状元楼写。</h3> <h3>我越写越来劲,在家里继续练。</h3> <h3>写了这么多次春联,我有一个疑惑出现在心头,过年写春联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要写春联的?</h3> <h3>妈妈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王安石写的旧符就是春联,看来宋朝就有春联,但具体是哪个朝代开始的,我就不清楚了。</h3> <h3>爸爸说:春联是为了吓退年兽。具体的内容你去查百度吧。</h3> <h3> 我查了百度,终于给我找到答案。</h3><h3>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h3><h3>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h3><h3> 看来爸爸妈妈说得都对,春联已经有好长时间的历史了。我觉得过年贴春联是一种对新年的祝福,希望新年有新的收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