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一——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四十周年

a罗

<h3>四十年前的今天,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中越边界全境爆发。友谊关,这座历经炮火硝烟的古老雄伟的关楼再次见证中国军人的壮举。</h3><h3> 当年,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但照相机,手机根本没有今天的普及程度。幸有自幼塗塗画画的爱好,留下点滴的记载。如今回看仍是心潮澎湃。</h3> <h3>今天翻看当年的战斗速写,虽然画面不整笔划简单,但在每一张泛黄的纸面里都藏有那刻骨铭心的经历,努力展现军人的价值和使命。庆幸当年有部份拙作还被《解放军报》、《战士报》、《广西日报》等刊登釆用,成为国家记忆。</h3><h3> 谨此以旧作纪念对越还击战胜利四十周年!缅怀对越还击战英勇牺牲的战友!</h3> <h3>大部队从广东往广西边境集结,军卡长龙昼夜兼程,花费了一周时间。遗憾当年还没有高速公路和高铁动车,否则一天之内就定可完成集结。</h3> <h3>战前表决心是必须的,但还必须写下遗书。因为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不能心存侥幸。</h3> <h3>友谊关一侧的金鸡山上古有炮台,今有空军雷达站,越方虎视眈眈,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1979年的春节就是在这战云密布的金鸡山上的坑道度过的。当时自认为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h3> <h3>边境高地上的观察哨将越方数公里内的:范围一览无余。越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监视中,不难判断敌人也在积极备战,战争已进入一触即发态势。</h3> <h3>越南在长期的战争中发展了一批批行踪诡异善于袭扰的特工队,上级反复提醒要随时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h3> <h3>战前提醒越南境内的水源会被投毒,所以出发前尽量灌满水壶,如果当时有瓶装纯净水定会揣兜多两瓶。而挂包则塞满压缩饼干和子弹,虽显累赘,但以应不时之需也心甘。</h3> <h3>枪炮响起,体内的肾上腺素飙升、血脉喷张,这种本能的应激反应,能做出平常难以完成的战斗动作。奔跑、跳跃会更加迅猛。</h3> <h3>边境线上的中国边民熟悉地形,又与越方语言相通,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数以万计的边民直接配合部队的作战行动,民兵、民工送弹药物质,救运伤员,担任翻译、向导……功不可没!但宣传报道不足。</h3> <h3>我国曾经为越南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所以双方军队有些要求是同样的,‘’宁死不当俘虏‘’。但有战争就必定有战俘。</h3> <h3>野战医院前线救护感觉就象快递站,一批批伤员运来黑压压的一大片,医护人员按照死亡、重伤、轻伤以及不同部位等情况迅速分类,做好标识,进行最初处理后,分别用卡车、列车、直升机等迅速转运不同的地点……最大程度地挽救伤员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h3> <h3>中越双方在友谊关进行了5次战俘交换,中方向越方移交战俘1636名,越方向中方移交战俘238名。双方战俘在移交过程中表情各异,百样神态,令人五味杂陈的感受。</h3> <h3>在山清水秀的广西边防线上,原来只有少量的边防部队,营房有限。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后集结了数十万的部队只能分住在边境沿线的村寨里。除了在高山上的阵地、哨所轮守外,我们大多数时间分别入住在村寨内的边民家中与壮族乡亲们同在屋檐下。于是有了真实意义,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 </h3> <h3>壮族的乡风民俗多,又好客热情。房东遇有节庆非得拉上喝一杯、品尝土味佳肴。实在难以推脱时也只好随乡入俗了。</h3> <h3>一回到房东家,面对无约无束嬉闹的小孩子,有时还得拿点糖果做个鬼脸逗个乐,讲个故事哄哄……不知不觉融为军民一家亲。</h3> <h3>战士的针线活无疑是苯手苯脚的,女房东会二话不说抢过来细心缝补军装。战士穿起军装自然温暖心窝。</h3> <h3>战时,边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战后,边境的硝烟未散尽,正值春耕生产好时节,部队当然义不容辞为春耕保驾护航,并责无旁贷帮助边民恢复生产。</h3> <h3>秋收大忙正当时,打粮场上机器鸣,军民并肩忙收获,丰收喜悦共分享。</h3> <h3>戍边御敌的岁月是艰苦的,但战士也自有浪漫的情怀:在哨卡上迎东方红日送西边彩霞;在百鸟归巢的欢鸣中吟诗作对,在高山上的花前月下自娱自乐強体健身……奉献路上不言戍边苦,铁肩担重任使命铸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