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作者 周典金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入伍,先后在铁一师特务连、师通信科、铁道部十一局通信处工作。一九七九年二月至一九八0年十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一九八五年五月调到安徽合肥工作。</div></h1> <h1></h1><h1>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四十周年 </h1><h1> (之一)<br> 紧急行动 奔赴前线<br> 一九七九年二月上旬一天上午,铁一师特务连接到上级战备命令,全连紧急集合传达命令,根据战备精神,连长和指导员分别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全连干部战士近期不允许探亲,不允许外出,不允许议论这方面情况。要求每个干部战士在思想上高度警惕,组织上做好打仗准备,作风上要紧张起来,不能松散,生活上按照制度作息,个人物资上做好三分四定。全连加强值班制度,站岗带班人员坚守职责,不能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做到有备无患。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号之前全连进行两次拉练式的紧急集合,检验全连人员作风上能否过得硬,能否拉得出打得响。为随时组织一支应急小分队而作好一切准备。<br> 嘘……嘘……嘘二月十二日晚上八点左右,连长潘孝冲吹起紧急集合哨声,那哨声干脆、响亮,划破了整个军营夜空。听到哨声之后全连干部战士第一时间跑到床前,以最快的速度,按照规定时间打好被子,被子上面扎上雨衣,背后别上解放鞋,系上腰带,背上挎包和水壶,以及子弹带、手枪、冲锋枪、步枪,各单位跑步到大礼堂。单位领导分别向连长报告人数情况,而后连长逐一点名,接着宣读命令,点到名字的同志站到一边,没有点到名字的同志由值班领导带回宿舍,紧接着指导员余子林提出几点要求。之后我们上了解放牌汽车,离开军营,奔赴前线。汽车行驶大约二十分钟到了丹江口火车站,我们坐上闷罐火车,上车后大家坐在自己的被子上,开始时一路上谁也不说话,心里在想我们要去哪里?去执行什么任务?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后来到了兵站吃饭、打水、解手,看到了站名才知道我们已到了什么地方,但是,还是不知道去哪里?去干啥?一路上经过汉口、长沙、贵阳等兵站。大约坐了三天三夜闷罐车到了昆明郊外,下车吃了饭以后我们改坐小火车直奔前方目的地——云南开远县。</h1>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四十周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之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团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五日下午我们顺利到达前线驻地。一路上看到兄弟部队也在紧张有序地往河口方向快速前进。我们到了开远,吃住都很困难,环境也很艰苦。地潮湿,花蚊多,云南十八怪三个蚊子炒一盘菜,虽是夸张,可花蚊真的大而厉害,叮一口就是一个红包。没有现成住处,我们自己动手平地搭起帐篷(后来我们先后住进开远知青点农场和昆明军区某炮团营房)。帐篷搭好后,佟奎成副参谋长根据邢绍周副师长指示,召开前指全体人员会议,宣布前指番号为89181,前指下辖我师二团(含五团一个营)、昆明军区306团,邢副师长是一号首长,任总指挥。会上宣布有关纪律,明确工作要求:一是暂时不要给家里和外面写信;二是不允许单独行动,不要与陌生人接触;三是不允许私下议论部队情况,注意保密;四是加强值班警卫,防止敌特分子破坏;五是机关和特务连人员会后进入战斗岗位,分头开展工作。做到联的上,接的通,保障指挥畅通无阻。按照邢副师长和佟副参谋长要求,通信科雷参谋对特务连参战人员的任务进行全面部署,要求无线及时使用车载电台,开通与襄樊(后指)、昆明军区、二团、五团、306团等联络工作;有线尽快与昆明军区通信团、襄樊师部、二团、五团、306团、电务段、铁路等通话联系;载波要及时接通两地,检测线路状况,保障有线正常工作;外线立即架通到电务段、铁路等电话线路,做到哪里断线、倒杆等故障要迅速赶到现场抢修,确保有线上传下达;通信人员要随叫随到,及时送、取文件,取战报,以及接送机关和后勤供给人员等;修理人员保障机器正常工作;警卫人员负责首长和机关安全保卫。大家根据工作部署,迅速进入战斗岗位,接受新的任务,开展新的工作,经受新的考验。要求每个人进入战斗状态,做到及时、准确、无误,为保障师指挥所联络畅通,发挥应有的作用。</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难忘的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战全面打响。中越边境群山中万炮齐鸣,一发发炮弹射向越军阵地,“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拉开序幕。西线即云南边境的13军、14军、11军、50军149师等参战部队,向越军阵地展开攻击。当晚,佟副参谋长组织前指人员学习战报,听到前线部队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国领土的胜利消息,大家都非常激动,内心暗叫打的好!</div></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开战后,我师二团奉命于二月二十二日奔赴河口,当日下午开始抢修 被越军炸毁的河口(中越)大桥。在越军炮火的袭扰下,二团英勇顽强,连续奋战,经过两天两夜多的突击,于二月二十五日下午抢通连接中越边境的河口大桥,提前39个小时完成任务,受到军区通电嘉奖。 河口大桥修通后每天通过军用列车3对,汽车1500多辆,有力配合了前线作战。随后,二团又投入抢修越南老街至郎洋、柑塘的战区铁路,冒着战火,日夜奋战在前线,为保障我军运输线畅通,及其兵员输送、弹药补充、物资供给、伤员撤回等,为作战的胜利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h1> <h1>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四十周年 </h1><h1> (之三)<br> 青春无悔 军魂永存<br>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前线部队摧毁敌人军事设施,歼灭和俘虏大批越军,打得敌人丢盔弃甲。我师二团日夜抢修被炸毁、破坏的公路铁路线,保证运输线畅通。战斗结束之前,根据上级命令,铁道兵二团对越方边境地区铁路设施进行折断,指战员们冒着敌人的冷枪冷炮和小股敌军的侵扰,胜利完成任务。在参战期间,铁道兵副司令员刘居英和政治部主任展明,在师前指首长的陪同下,亲临河口边境战地,视察和看望二团指战员,鼓舞了战斗士气。。<br> 自卫还击战中,英勇的参战部队为了国家领土完整,为了边境地区安宁,顽强奋战,流血牺牲,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模范。我师二团英模代表,分别参加了中央报告团和昆明军区报告团,铁道兵的参战功绩永载史册。我师前指全体参战人员,严守岗位,紧密配合,圆满完成了光荣使命,为自卫还击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br>战斗结束后,中央组成由党政军及社会各界参加的大型慰问团,分赴前线慰问参战部队。慰问团带来了慰问信和纪念品,随团的军地演出团体到各部队慰问演出,使参战将士感受到祖国和人民的关怀,进一步激励了军民保卫边疆的信心和决心!<br>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br> 四十年后的今天,祖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请记住血与火的战斗岁月,记住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记住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记住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英雄们,共和国旗帜上永远有他们血染的风采!</h1> <h1>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四十周年</h1><h1> (附记)<br> 留守边疆 建设边防<br> 一九七九年三月 自卫还击战取得胜利之后,我师前指部队根据云南省请求,军委命令留守原地,接受新的任务。主要是建设一条通往河口方向的白(河)——南(溪)公路(战备路)。这条道路从军事上讲非常重要,现在也是一条小康之路,贸易之路,友谊之路,幸福之路。上级要求在一九八0年十月前竣工,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经过高山河流多,地形复杂,给勘测、设计、施工带来很多困难。为了让二团、306团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前指必须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前方部队工程施工不受任何影响。为了发挥前指两个作用,根据邢副师长指示,前指成立党支部,支部书记佟奎成,支部副书记陆风鸣,宣传文化魏远新,后勤保卫廖启惠,组织青年周典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很多工作和事务通过支委会研究解决,不断调动大家积极性,主动性。从七九年四月开始,前指和一线部队工作都十分艰巨,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工作。一次白河桥载波机出现故障,及时派人从友邻部队找到零部件,修好了机器,保证了正常工作。大家有时顾不上吃饭都没有怨言,以工作为重。特别是外线工作量大,战线长,事情多。修路施工经常放炮,加上雨季,倒杆断线时常发生,而且一倒几十根,上百根,影响通话,影响施工调度,影响工程进展。对此,前指分别在指挥所、铁路分局和306团召开现场协调会,汇报情况,通报存在问题。邢副师长和佟副参谋长根据大家汇报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安排。<br> 自七九年八月至十月份,有线通话断断续续,影响指挥调度,影响施工进展。全部由无线接替工作。主要联络对象二团、306团、昆明军区、襄樊等。二十四小时工作,随叫随到,机房不能断人。直到八0年元月三号九点改用定时……<br> 无线除了机要和密语就是实习,每天收发报量很多很大,报务员很忙很累,进了机房屁股就不离板櫈,手就不离键盘,头就不离耳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前指指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做出应有贡献!<br> 前线部队克服种种困难,发挥铁兵传统作风,抢时间,抢进度,抢工期。按规定,按要求,提前完成边防公路抢建任务,为国防为地方建设作出重要贡献。<br>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家经受时间的考验,经受环境的考验,经受繁重任务的考验,经受生活艰苦的考验。虽然苦、累、脏、险,但是大家都能坚持下去,自觉遵守纪律,遵守保密制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危险。能够团结协作,配合工作,未出现任何事故和大的差错。得到各级领导好评。这期间,多数同志立功受奖,有两人入党,六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在完成参战以及战后施工任务后,铁道兵一师前指于一九八0年十月份顺利撤回大本营——湖北襄樊。</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