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庸俗化了一次哲学

陈万清

<h1><b> </b>“文革”时期,我上小学大概是4、5年级的时候,当时大兴群眾學哲學活動: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本里和课堂上解放出来,變为群众手里的斗争的武器。和‘紅寶書’說的或许有点出入,但意思保准没错。</h1> <h1> 因此,我們這些革命小將也不甘落後,也要学哲学,用哲学。一天,班主任布置課业,回家写一篇学习《实践论》《矛盾論》的体会。那时,正是冬天,我就以课间跳绳“实践”中的“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写了一篇学习体会。我记得,原著中,论述了事物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内因与外因等,以及如何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等等。这两篇马克思主义經典哲学著作,别看我人小,我真读了。<br> 我的那篇活學活用的学习体会的內容大致如下: 冬天来了,天气凉了。于是,大家课间想出去,但又怕冷。这是个“矛盾”。有了矛盾,就得解决。于是,有同学拿来跳绳,大家一跳绳就都从教室出来了。因此,课间想出去但又怕冷的矛盾,被跳绳解决了。这一矛盾解决了,但马上又有新的矛盾产生了: 大家都出来跳绳,“狼多肉少”,绳子又显得不够了。要解决新的矛盾,該怎办呢? 那就,再买两根跳绳呗,大家分成几拨去跳,就都有的跳了。于是,新的矛盾就被三根跳繩迎刃而解了。<br></h1> <h1> 我这篇学习体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先在自己排、后来又在全连,各種讲用会上来回地讲。<br> 现在想想,这事怪挺可笑的,这也算“哲学”嗎?!。 (2016.3.24)</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