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今天是我们的东欧之旅的第10天,走过了捷克、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伴随了我们一路的灰色奔驰大巴载着这一行人进入了此行的第五个国家—克罗地亚。</h3><h3><br></h3> <h3>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h3><h3><br></h3><h3>虽然昨天已经过另一个前南联盟国家斯洛文尼亚的过渡,眼前的景象还是令所有人震撼:荒芜的、仿佛未经耕耘的田地,杂乱的树丛,废弃、破败的房屋,弹痕累累的墙壁…紧接着出现了几部涂着迷彩保护色的坦克、飞机和大炮。这是未从战乱中恢复的痕迹,还是一座特地保留的战争纪念馆(因为行驶速度太快没能拍下照片)?</h3><h3><br></h3><h3> </h3><h3>从德国和奥地利童话般的湖光山色中霎时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真让人不大适应,提醒着我们这是一块相邻不远,曾经生活在完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度。</h3> <h3>德国巴伐利亚天鹅堡</h3> <h3>德国罗腾堡</h3><h3><br></h3><h3>大巴在空旷的公路上飞快地行进,我看到了几个正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他们弓着腰在地里似乎用手刨着什么东西。这是多少天来第一次看到如此原始的乡村和干活儿的人,大部分时间根本看不到人。位于德奥边境的巴伐利亚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丝绒般广阔平坦的田野,黑黝黝的茂盛的森林,阿尔卑斯山摄人心魄的云彩,晨雾中和夕阳下的湖光山色以及一路布满教堂城堡的罗曼蒂克大道,美丽、整齐、洁净,但美得似乎并不真实,仿佛一座座人间仙境,所有的窗玻璃都亮得一尘不染,能清楚地映出人影和周边的一切,我曾问过导游,他们是用什么把玻璃弄的这么干净?导游回答:擦的!现在看来一切都是人为的,都是人类之手耕耘建设和破坏毁灭的结果。地里干活的那几个人有点像梵高的画中人,又仿佛是米勒画作里的耕种者,一下就把我们拉回到不久前曾遭受过战争创痛并正在经历转型巨变的东欧现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的现实。</h3> <h3>奥地利哈尔施塔特</h3><h3><br></h3><h3>今天的目的地是“十六湖”—16个连在一起的大小湖泊,被称为“欧洲的九寨沟”。说实话,不知道是已过了落叶季节还是没到,大家都觉得没有九寨沟那么色彩斑斓和秀丽。这个还没有太多中国人涉足的克罗地亚国家公园显得原始、狂野、杂乱,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土地,到处潺潺水声,依然保持着自然的本初面貌,但有很多欧洲人和日本人来此,是青年人的远足天堂—可能是因为已经被打造得太过精细的西欧和日本缺少这样的荒野,而文明人在心灵深处却仍渴求着荒原—我们本是来自荒原的动物。当我们远行寻找童话般的净土时,他们却来此探访未被碰触的自然。</h3> <h3>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走出上湖,来到岸边,登上一艘过来接我们去下湖的渡轮。站在船头的几个穿制服的年轻警察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结实的身材和典型的斯拉夫人面孔让我想起不久前发生在这里的战争。20多年前,克罗地亚和其他前南联盟国家经历了脱离中央政权的残酷历程—发生在欧洲土地上最近一场大规模战争。我很难想象,他们或他们的前辈会突然间拿起武器,杀死邻人,并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杀戮和被杀戮—无论什么理由,也不能补偿这些年轻的生命。一位从战火中逃出来的塞尔维亚人说,过了许多年,他都不能回忆起,也无法摆脱掉最后刻印在他脑海中并促使他出逃的那个画面。</h3> <h3><br></h3><h3>第二天的行程是游览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匆匆浏览了露天广场上蔬果异常丰盛的大市场和步行街。虽然不能吃到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但看着也让人高兴。看得出现在克罗地亚人民生活得很好,虽然还有大量的旧房子,这是东欧特有的图景—破旧的门窗和墙壁与新建筑简直是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楼下通常是店铺,各种熟悉时髦的广告显示了这里和世界上大部分新兴国家一样,充满了活力,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建设中。但即使是破房子,也窗明几净。人们坐在设在街道中央的咖啡座里,悠闲地享受着美好的秋日阳光。年轻情侣们依偎在一起玩着手机—这幅和平生活的日常景象,在欧洲却是以付出无数鲜血与生命为代价的。</h3> <h3>仅仅几天前,在布拉格和维也纳,我曾沉醉于哈布斯堡王朝恢弘雄伟的宫殿和骑在马背上的英雄雕像。要知道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还是帝国主义话语流行的时代—掠夺、征服、奴役、强权…这种渊源久远的历史思维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摧毁了人类的文明。此次在欧洲的游历,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和平是任何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保证,也是人类生活未来的方向。尽管东欧国家的物质生活还没有像老牌资本主义那么富裕,但人民坚决摈弃了那种人压迫人的强权政治,并建立起共识:再也不要有战争,任何人的幸福都不可能建立在别人的苦难之上,而是共同富裕,追求精神物质富足与和谐的生活—欧盟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哈耶克说:“人类的繁荣,幸福和尊严,来自个人自由,而不是乌托邦”。二十世纪的多少苦难,都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乌托邦之上。在布满历史文化遗迹的中心广场边,我看到一幅路标,上面有一座MUSEUM OF BROKEN RELATIOSHIPS(与前南联盟脱离关系的博物馆),可惜没有时间,否则很想进去看看克罗地亚人民自己怎么解释他们的这段历史。</h3> <h3>还未定下神来,欣赏和感受我所看到的一切,我们就又上路了,明天是东欧之旅的最后一站—匈牙利。我们的行程像行军打仗一样,几乎是一天一个国家,每晚都睡在一个不同的地方。我不禁问自己:究竟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脚步匆匆?中国人正在疯狂看世界的过程中,由于过去历史造成的贫穷和闭塞,也由于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没有人比中国人更焦虑了。我们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看最多的景,想花最少的代价得到最多的东西。几代人的强国梦,也许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西方人说,中国人当下最关心和热衷的话题就是:挣钱、旅游和中国强大。但除了走出国门看世界,我们不应该仅仅是那些陌生土地上的匆匆过客,而是需要停下脚步来思考: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中,我们的位置,态度和方向。</h3> <h3>不只是看别人如何享受生活,而是为了有一天能悠闲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白云和美好世界。</h3><h3><br></h3><h3>2014年12月 霜子</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ww44po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我的里斯本</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wot3e5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对别处生活的想象-我的伊斯坦布尔</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wma4r0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北方有佳人-我的圣彼得堡</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