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且向荣

静言

<h3>  微雨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h3><h3> 早春的风雨,不像冬的冷洌,锋芒太露,寒凉入骨。</h3><h3> 大年初一,带班。一个人信步校园,平日里孩子们在的时候是极其热闹的,蓬勃的生命个体哆来咪似地跳跃着,假期的校园才有这般寂静,我喜欢这寂静,还有这寂静的欢喜。</h3> <h3>  在办公室,煮一壶花茶,任忽尔盛开,香意弥漫;播一段音乐人李志辉的《水墨兰亭》,静静聆听,感受这水墨画卷的抒情写意;捧一本书,有一下没一下地翻着,读到喜欢的句子,心思也跟着沉迷……</h3> <h3>  提笔写日记吧,写写且停停,靠椅子上发呆,或临窗抬眼望,想对天空说点什么;或作片刻的深呼吸,等风来,吹来关于春的信息,比如桃花灼灼,柳叶青青,陌上蝶儿款款飞。</h3> <h3>  时间在指缝,眉间一寸寸地过,回不去的都唤作“曾经”。</h3><h3> 未来的日子,日日是新日,可期,可待。</h3><h3> 友人微信发来部分毛笔书法作品,他说:“三小时没动,没一遍满意的。“也曾听闻他能写一手好字,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对于书法,我是外行,看不出门道,只觉他写的字是我望尘莫及的。欣喜于他的藏而不露,谦卑的姿态以及字里的清朗壮阔、山高水长。更让我意外的,是他刚中带柔竟有不为人知的金石般书卷气。一句“三小时没动,没一满意的”,让我看到了一个有雅好的人,彼时对书法有深度有刻度的情意。</h3> <h3>  书法,极能锻炼人的心性。深谙此理的我也曾萌生要习一手好字的念头,也学临帖,向身边的书法家请教。然,修行在个人,终因静气不足,难以做到心无旁骛,每每浅尝辄止。究其原因,大概是情意不够吧。</h3><h3> 是的,是情意不够。虽说书法与写作一样,是与文字的交织,与文字的情意。但我更喜欢写作时对文字的排列、组合,可以天马行空,任思绪飞扬。任何艺术创作,好的作品都要赋予其个性特质及精神气度。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书体极不成熟的大多数人来讲,写字也仅仅是生硬的肢体动作罢了。因为,这字少了气韵,温度,少了那些符合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h3> <h3>  再细看友人的书法作品,突然想起张碧晨的一首歌《我变了,我没变》,甚喜里面一段歌词:一天宛如一年/一年宛如一天/任时光流转我还是我/一遍用了千遍/千遍只为一遍/当回忆久远初心始现/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h3><h3> 情。意。是有体积、有重量的。</h3><h3> “练笔三小时,没一遍满意的。”友人因了书法,千遍只为一遍,只为心中不变!</h3><h3> “一直装文艺,从不思悔改。”文友徐小秋老师的个性签名,又何尝不是?</h3><h3> 品读南昌著名诗人程维的《巴别塔》:我的诗/已经写得够多了/可最好的/还没写出来/它就在前面/就在下一首/哪有个完呢……不写诗/是有负于斯的/我一路写来/无关声名/都是感恩。</h3> <h3>  美好的人或事,可以给予彼此支撑的精神骨架。书家、画家、作家,大抵如此,在各自的天地,保有最初的纯粹,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自得其乐。他们的精神强度与文化心态是一样的,在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里,用喜欢的方式对生命、对光阴交付一生的深情。</h3><h3> 此情,是极致。此意,更是极致!</h3><h3> 我,一个在写作领域尚不能成家的人,希望在未来,在小安若素的日常里,也怀深情,也寄厚意,让心徜徉绿洲,欣欣且向荣!</h3><h3> 文/静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