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想起的......

村妪

<h3>  春节回家二姐、三姐厨房忙碌,准备蒸肉,我因自小未曾涉足此类之活,只能围观无从插手,姐姐们令我等吃即可,可本人虽属相为猪,但毕竟现已长大,本年60,岂能再坐等吃喝,于是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分配工作,在本人真诚感动之下,终于赢得一差——烧火。<br></h3><h3><br></h3><h3></h3> <h3>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遗忘成为常态,但有一种东西却永远峻刻心中,那就是妈妈的味道。母亲当年蒸的米粉肉、扣肉,不论形、色、味都讲究至极,令一般饭店无法比及。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22年,父亲也走了11年了,我对父母的记忆却未因时间而递减,而是愈加浓深,尤其每逢春节、中秋自己都会独处一处放飞思念,尽情流泪,以便释放一下思念父母的心情。自从母亲走后,二姐、三姐传承了母亲的手艺,每年春节都要蒸米粉肉,除了大家一起吃外,还要给每个姐妹都带上几碗,让我们这些妹妹感到妈妈的存在,感到家的温暖,感到家的根基。</h3> <h3>  小时候母亲就是在大锅里蒸制过年的食品,后来条件好了,煤气取代了灶火,所以大锅蒸食成为了一种念想,一种回忆。前年姐妹六个在老宅重建了房屋,终于有机会重温历史,复习功课,所以用大锅烧火做饭既是实现梦想,追忆父母,又是聚拢家气、夯实家根的一种寄托载体。昔日从这里出生,今日重归故里。故里是年轻时总想离开,年老后总想回去的地方。正因离开易,回归难,所以人们才将老后回归作为祈盼。我们姐妹六个能够实现一般人难以实现的梦想,怎能不感谢为我们睿智规划、辛苦操劳、艰辛付出的伟大的父母!</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拿起劈柴一刻,突然想起那个烧火丫头杨排风,不由感慨而发:古有杨排风,今有李彦玲;虽做同样事,差别大不同;排风着弊衣,彦玲红裳裙;排风为谋生,彦玲视戏弄;生活天壤别,倍感幸福贴;昂首新征程,花甲从头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