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片听讲古☕

永强

<h1><b><font color="#808080">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1899年2月3日,老舍在北京出生,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又恰好是立春,于是父母给老舍起名“庆春”。</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老舍的一生,过得并不平静。他的父亲阵亡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中,家里条件困难,得人资助才上得起私塾。他经历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勤勉写作,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乌鲁木齐国际1”双语日戳+猪年“乌鲁木齐杨子江路4”宣传机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猪年“江苏南京夫子庙5”宣传机戳</font></h3> <h3>“北京老北京胡同(临)1”日戳+猪尾巴胡同“北京西四5-15”宣传机戳</h3> <h3><b><font color="#808080">老舍先生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小羊圈胡同8号(今小杨家胡同)。他童年时代经常游玩的地方就在小羊圈胡同周边,如新街口大街、护国寺、积水潭等。老舍先生在小羊圈胡同里度过了贫寒的童年,祥子、虎妞、王利发、月牙儿,这座城市里最底层的老百姓,在那时起,大概就已经走进了他的心灵。小羊圈胡同何幸,成为一代大作家文学的发源地,成为他记录这座城市的坐标。</font></b></h3> <h3>“北京新街囗1”日戳+“北京新街口6-81”邮资标签。</h3> <h3>“北京新街囗2”日戳。<br></h3> <h3>老舍出生原地:隶属于西城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1924年在宝广林先生和英国人易文思(Robert Kenneth Evens)先生的推荐下,老舍被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聘为该院中文讲师。</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924年7月,老舍初次来到上海,稍作停留就从杨树浦码头乘德万哈号客轮前往英国。</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在英国期间,老舍曾使用Colin C. Shu这个英文名字。</font></b></h3> <h3>“上海提篮桥19”日戳+“上海提篮桥1”机戳。<br></h3> <h3>老舍赴英国出发原地:隶属于虹口区管辖</h3> <h3><font color="#808080"><b>1930年7月,老舍受齐鲁大学邀请来到济南教书,至1934年6月,就任文学院教授和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5日又回到济南再次执教于齐鲁大学,并居住了3个多月。</b></font></h3> <h3>“老舍诞生120周年”纪念戳+“济南文化西路1”日戳。</h3> <h3>济南任教原地:隶属于历下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期间写成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font><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济南的冬天》一反老舍以往厚重、富有沧桑感的现实主义风格,以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块冬天里的宝地。</span></b></h3> <h3>“老舍诞生120周年”纪念戳+“济南趵突泉6”日戳。</h3> <h3>《济南的冬天》创作原地:隶属于历下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老舍故居,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新街58号。</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931年夏老舍返回北平并与胡絜青完婚,夫妇二人回到济南后,在南新街54号(今南新街58号)租住了三年,期间胡絜青生下了大女儿舒济。2006年被列入第三批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14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font></b></h3> <h3>“老舍诞生120周年”纪念戳+“济南万竹园1”日戳。</h3> <h3>济南老舍故居原地:隶属于历下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老舍纪念馆座落在济南市大明湖景区内,2009年对外开放。</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纪念馆为老式四合院,青砖瓦顶,“老舍纪念馆”的匾额由老舍儿子舒乙亲自书写。</font></b><b><font color="#808080">黑色大理石底座上的老舍头像雕塑,也是由舒乙亲自审定。迎门的影壁墙上,还有老舍夫人胡絜青题写的福字。整个展馆面积约136平方米,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与文学成就。</font></b></h3> <h3>“老舍诞生120周年”纪念戳+“济南大明湖1”日戳。</h3> <h3>济南老舍纪念馆原地:隶属于历下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1936年夏,老舍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在青岛黄县路六号的寓所从事专业写作,直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离开青岛,就是在这一年里,老舍完成了《骆驼祥子》的写作。</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font></b></h3> <h3>“山东青岛广西路1”日戳。<br></h3> <h3>《骆驼祥子》创作原地:隶属于市南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重庆老舍旧居位于北碚区天生新村63号(原蔡锷路24号)。</font></b></h3><h3><font color="#808080"><b>老舍1943年6月至1946年2月寓此。房舍系砖木结构,面积约80平方米,桐荫扶疏,环境静谧。1944年1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在重庆写完了前两部《惶惑》和《偷生》。2010年重庆老舍故居更名为“四世同堂纪念馆”,面向社会开放。</b></font></h3> <h3>“重庆北培朝阳路1”日戳,“老舍故居 四世同堂纪念馆 重庆北培”风景戳。<br></h3> <h3>“四世同堂纪念馆”原地:隶属于北培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痛史、愤史,同时,也是一幅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同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生活画卷。它昭示着中国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无畏气概。一种文化,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呈现出它的优劣。而一个民族,也只有在危亡之际才能真正显露出它的强弱。</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94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font></b></h3> <h3>“上海四川路桥14”日戳+“上海四川路桥2”机戳。</h3> <h3>“上海四川路桥13”日戳+猪年“上海四川路桥2”宣传机戳。<br></h3> <h3>《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原地:隶属于虹口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描写的是北平的普通百姓在国破家亡后的种种表现,小说继续着重描绘小羊圈胡同里的人们的恩怨情仇。用嘲讽和愤怒的笔墨,鞭挞了一部分北平人在日本侵略者面前苟且偷生的可耻行径。</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946年11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font></b></h3> <h3>“上海虹口19”日戳+“上海虹口3”机戳。<br></h3> <h3>《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原地:隶属于虹口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四世同堂》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44至1948年之间创作完成的抗战题材三部曲。小说以北平城内小羊圈胡同中的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写了抗战期间处于沦陷区的北平人民的悲惨遭遇和艰苦抗争,生动地刻画了他们从日本侵略者兵临城下时的惶惑不安,到在铁蹄下忍辱偷生,最终觉醒,奋起反抗的全过程。</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四世同堂》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杰出的长篇小说,也是老舍生前自认最好最满意的作品。经《亚洲周刊》联合全球各地学者作家推选,《四世同堂》名列“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946年老舍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访美,到了美国之后,他继续《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创作,至1948年完成全稿。</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东方出版中心得到了《四世同堂》完整版(老舍原作加赵武平补译部分)的独家出版权,同时精心校勘,改正了历来版本的错讹,甚至作者的误笔, 于2017年9月正式出版上市</font></b></h3> <h3>“上海仙霞新村1”日戳。<br></h3> <h3>“上海仙霞路8”日戳+“上海仙霞路3”机戳。</h3> <h3>“上海仙霞路7”日戳+“上海仙霞路3”机戳。<br></h3> <h3>《四世同堂》(完整版)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原地:隶属于长宁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老舍于1956年创作话剧《茶馆》,1957年7月24日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font></b></h3> <h3>“上海上海商城2”日戳。<br></h3> <h3>“上海静安22”日戳+“上海静安6”机戳。</h3> <h3>《茶馆》首次刊登《收获》杂志社现址原地:</h3><h3>隶属于静安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茶馆》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980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font></b></h3> <h3>“成都锦江大桥1”日戳。<br></h3> <h3>《茶馆》四川人民出版社旧址(1980年5月出版)原地:1980年盐道街隶属于东城区管辖</h3> <h3>“成都走马街10”日戳。<br></h3> <h3>《茶馆》四川人民出版社旧址原地:1990年东城区撤销,盐道街归属于锦江区管辖</h3> <h3><font color="#010101">《茶馆》四川人民出版社现址原地:</font>2007年四川省人民出版社社址由锦江区盐道街3号搬迁至青羊区槐树街出版大厦内,辖区内最近邮局出版大厦邮政代办所。2008年出版大厦邮政代办所撤销,辖区内最近邮局变化为奎星楼邮政所。</h3> <h3>“成都暑袜街3”机戳。</h3><h3><br></h3> <h3>《茶馆》发行单位四川省新华书店原地:隶属于锦江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 1987 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 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就最辉煌。</font></b></h3> <h3>“北京王府井11”日戳+“北京王府井6-82”邮资标签。</h3> <h3>“北京王府井2”日戳。<br></h3><h3><br></h3> <h3>北京老舍故居原地:隶属于东城区管辖</h3> <h3><b><font color="#808080">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39b54a">后记:为了资料的准确性,除了百度外,也多次请教上海、成都、济南等各地邮友。资料如有纰漏、不完善,欢迎指正、补充。</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