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散笔》(40):拜年逸事……

衔泥斋主人(胡光)

<h3>《津沽散笔》(40)拜年逸事……</h3><h3> 长期以来,每逢农历新年,天津卫的传统风俗习惯,是要在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亲戚或朋友之间互相拜年……</h3><h3> 小时候(五十年代)到上个世纪末之前,拜年基本是相互到家走访,同一个老城厢四合院里的邻居之间,初一清晨,各家各户都是抢先登门拜年的情形至今犹在眼前……现在呢?居住楼邻里之间,几乎没有来往!</h3><h3> 那时外出走访亲戚朋友,大抵都是拎着两盒糕点,一兜水果。我记得最初是两盒糕点共五元钱,一盒是"八件儿",一盒是蛋糕,水果两元。但是即便如此的价格,对于很多家庭也是一种负担,亲戚朋友多,自然去拜年的多,进而花销也多!所以,有不少家庭就搞起点心盒子"大串联",即:别人家拜年送来的糕点和水果,再拎着它们去各家拜年,反正点心盒子和水果也没有实名制!此事约定俗成,大家心照不宣,最终的点心盒子不知花落谁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拎着的点心盒子包装下面有了浸透的油迹,那就别拿出去了,省得人家看出来不高兴!因此,拎着别人家送来的点心盒子去拜年,需要及时快捷,不要等点心盒子包装被油透……</h3><h3> 数百年之久拜年采取相互登门拜访的形式,是历史条件形成的。那时各家各户没有家庭固定电话,没有手机,没有微信和视频,为了联络亲情友谊,也只有互相走访……所以说,通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方式!</h3><h3> 每逢春节,父母都要吩咐我去叔叔、舅舅、姨母等长辈家拜年,所以我下乡回来探亲、返城工作后春节时令是我非常劳累的时候,但我几十年来都坚持不懈,即使父母先后去世了,也照常不误。因为我认为这个传统风俗,符合中华民族道德伦理礼仪的需要,也是尊重孝顺我父母和长辈亲戚必须做的!</h3><h3> 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小辈去亲戚中的长辈拜年的传统,却悄然发生着改变,现在有多少侄男望女来给长辈拜年的了?!呵呵,时代变了,有些道德伦理礼仪也变了!我不敢妄加评论孰是孰非,反正是与之前不同了……虚拟的圈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亲密,真实的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疏远……呵呵,无语!</h3><h3> 时代发展了,有的礼仪往来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形式……但不管如何,亲情是不能被时代的变迁而淡漠的!</h3><h3>(作于2019年2月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