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岳母

平常心

<h3>  我和我的岳父母在同一个小山村,记忆之中,我岳父就是我们十里八村的小名人。他非常聪明、灵巧,他制作的小工具,精致又实用,有小钢锯、手工钻等一应俱全。对于修理,他是样样精通,修个挂钟、配个钥匙,他是得心应手。记得在生产队大集体的时候,我村唯一的机械设备就是一台磨面机。那时村里没有通电,用柴油机带动,修理柴油机是岳父最拿手的,不管多精密的零件都难不住他,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他在就会迎刃而解。经常有外村的人请他去维修,因此,岳父在我们这里远近闻名。</h3><h3></h3> <h3>岳父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梨分给大家</h3> <h3>岳父用柴火烧水</h3> <h3> 岳父的性格是刚正不阿,宁折不弯,很耿直,最讲理,还很前卫,六十年代期间,我们农村人都管爸叫“爹”,唯独岳父让子女叫他爸,他是农村里的城市人。岳父很前卫,十里八乡,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就是岳父购买的,这在当时就如豪车一般,为人羡慕。<br></h3> <h3>岳父领着孙女拉着石碌碡,让孙女从小体验生活的艰辛。这就是最原始的脱粒方法。</h3> <h3>岳父坐在堰头抽着烟,享受着生活的乐趣。</h3> <h3>岳父母年轻时的照片。</h3> <h3>  一九九四年春,村委干部给了我一封信,说是我岳父家的,托我捎过去。那是一封寻亲信,是岳父的二哥从河南寄来的。当岳父看到信时,非常激动,颤抖着双手,老泪纵横地向我讲述了二大伯的情况。</h3><h3> 六十年前,由于生活所迫,十三岁的二大伯跟随部队离开了家乡从此杳无音信。看到这封寻亲信,怎能不激动?可是看到信上说二伯在河南时,他又顾虑重重,路途遥远又没有电话,只有书信往来,想要单独去找确实难度很大。正巧当时我在单位开车,经常去河南送货。我告诉岳父,我带着书信去河南新乡找二伯。</h3><h3>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二伯,并带着二伯一家回到了他盼望已久的故乡。六十年了,一个十三岁的孩童离开家乡,再回来时已是白发老人,真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位老人相见,抱头痛哭,感天动地,六十年了!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才能兄弟相见,怎能不动情?在场之人,无不感动落泪,悲喜交加,互诉离别想念之苦。那段时间是两位老人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h3> <h3>二伯父与二伯母</h3> <h3>二伯一家人回到老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h3> <h3>  可是,好景不长,二老相见之后没几年, 那是一九九八年八月十日,岳父去了东坡村我姑家,下午,我对象兰芬知道爸一直没回家,不放心,就去姑姑家找岳父。岳父在姑姑家喝了不少酒,晚上陪着岳父一起回家。当路过我家时,便让岳父来我家里休息一会。我本以为,岳父可能喝点水就走了。可是岳父突然提出今晚不回家,要在我家住宿,这也是我与兰芬结婚以来,岳父第一次在我家住下,我们全家都很开心。那时,我的儿子李政和女儿芙蓉年龄还小,他俩很喜欢陪在姥爷身边。岳父由于喝酒有点多,喝点水后,早早便睡下了。半夜,兰芬听到岳父醒来,问他是否喝水,他说不渴,便又睡下了。</h3><h3> 第二天六点左右,兰芬起来过去看岳父,我正在穿衣服,听见兰芬跟岳父说着话,兰芬说:爸,昨天我大哥和大嫂回来过中秋节。兰芬说完这句话,我听到岳父喉咙里发出一种喔的声响,兰芬大叫,爸的病犯了,让我赶紧拿药。我立马从岳父随身带的包里找到速效救心丸放到他的舌下,但是,情况很不好,岳父一点反应也没有。兰芬让我赶紧去叫哥来。当我哥去的时候已经回天乏力,岳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一刻,让我们措手不及,好像空气都凝固了,叫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爸,你是我们的主心骨,你是我们的擎天柱,没有你,我们就没有了天……</h3> <h3>岳父二伯父与姑姑相见时抱头痛哭,大表哥在一旁目睹着,不知所措。</h3> <h3>岳父与二伯父去墓地上坟,有说不完的话。</h3> <h3>二伯父一家人在墓地上坟。</h3> <h3>  我的岳母一生忙忙碌碌,为了儿女操劳了一辈子。以前由于家庭困难,为了儿女上学,要饭讨食,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自己的土地,她又整天去地里干活。日未出而作,日落还未息,天天如此,积劳成疾,到年纪大了,疾病缠身。岳母一生不但携儿抱孙,还得携女抱甥。由于二女儿香莲弱智,岳母不得不终生看护香莲,在香莲有了儿子以后,她又担负起抚养外甥的重任,一直把外甥抚养长大。岳母直到病重,还牵挂着香莲一家人,这是她这一生最放心不下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宁舍自己,心挂儿女,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天。</h3> <h3>岳母在门前照片</h3> <h3>孙女外甥围在二老身边</h3> <h3>岳母病前的照片</h3> <h3>  自从岳父去世以后,对全家是致命的打击,特别是大哥李振雷,家有长子,主事一人。哥必须挑起家庭的重担,照顾母亲,帮助兄弟姐妹,为了照顾岳母方便,哥想尽一切办法劝说岳母,把岳母和外甥接到自己身边,对母亲的身体尤为关注,唯恐母亲有一点闪失。自从有了外甥以后,哥又怕累着母亲,他必须亲力亲为,帮助母亲看好外甥。晚上不管回家多晚,一定到母亲房里看一看,还得抽空帮外甥补习功课,检查作业,经常到夜里十点多。外甥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哥的身影,没有大哥的看护就没有外甥的现在和将来。</h3><h3> </h3><h3></h3> <h3>外甥刚学会走路,岳母精心照料。</h3> <h3>外甥刚出生不久。</h3> <h3>  岳母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导致长年吃药看病,每年的住院次数由原来的五六次上升到十多次,但是在哥的带动下,兄弟姐妹无怨无悔,团结一致。在2005年,岳母因心脏不好住院,住院期间又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不能自理,吃饭都必须有人喂,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兄弟姐妹轮流值班,照顾母亲,母亲有好转以后,回家疗养。</h3><h3> 由于每人都有工作,照顾母亲又是一个持久战,所以兄弟三个商量着,白天为母亲请了一个保姆,夜里兄弟三人轮流陪伴母亲,母亲夜里要吃喝拉撒多次,每每都是夜不能寐,但是兄弟三人都是毫无怨言,岳母一有不适,就立马去医院,把母亲照顾的无微不至,三人团结一致,除了做分内的事,一有时间就陪伴在母亲身边,,特别是老三媳妇韦节花,几乎天天去看母亲,不但给母亲买吃买用,还要给老人喂饭,换尿布,就是亲闺女也做不到啊!她的人品,她的孝心,大家都有目共睹。在众人的呵护之下,岳母在卧床期间,用她那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两年多。</h3><h3> </h3> <h3>岳母病重期间,哥陪伴在身边。</h3> <h3>岳母与她的三儿媳韦节花</h3> <h3>  二零一七年正月初十,上午十点多,我和兰芬去淄川岳母那里,刚到小区大门口,就看到一辆救护车过来,我当时和兰芬同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一进小区门口看到哥在焦急地打电话,我们就知道大事不好。正巧赶上岳母咽最后一口气,岳母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走的很安详。</h3><h3> 儿女们尽力了,愿岳母一路走好。请您放心,我们这个大家庭,在哥的维护之下会更团结,更和谐。</h3> <h3>岳母过的最后一次生日。</h3> <h3>  两位老人相继离我们而去,作为子女,我们虽然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但是或多或少也会留下些许遗憾。作为子女,要想孝,要赶早,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就晚了。</h3><h3> 有首歌很好,“时间都去哪了?还没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还没好好看看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和回忆”。最痛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后的回忆,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往事仍然在脑海中回荡,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时间在走,年龄在长,回忆更悠长……</h3><h3> </h3><h3> </h3> <h3>和谐一家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