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海小九寨沟”贾尔藏</p><p class="ql-block"> 贾尔藏村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土门关乡境内,座落在宗喀著名神山阿米赞杰神山之下,距省会西宁市35公里,处于西宁市一小时旅游圈内,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森林乡村。</p><p class="ql-block"> 贾尔藏全村有18个生产合作社,600多户2000多人。村域南北宽7公里,东西长18公里,村域面积126平方公里,村庄占地980多亩,是土门关乡面积最大的村庄,由藏族和汉族构成,其中藏族占全村人口的11%,是土门关乡人口最多,且唯一有藏族的村庄。贾尔藏村隐藏于群山环抱之中,东面岩岗岭,西南直沟岭,正北上岭,正东关跃山把村庄围在中央,村庄坐北朝南,南面是占地900亩的原始白桦树林,林中有数不清的桦树,白杨树和松树。整个村落南北狭长,随着香沟的流向蜿蜒。如果从空中俯瞰整个山脉,就像一只单展翅凤凰向西飞过,上岭北部的王沟村是凤凰的一支未伸展的翅膀,而贾尔藏村就坐落在另一支伸开的翅膀之上。直沟岭与贾尔藏村的其他山岭一样,属拉脊山支脉,它发源于贾尔藏西部的拉脊山,经过绵延数百公里的前行后,在贾尔藏村山岭和岩岗岭中部的西南部停止,同时将上岭和岩岗岭组成的峡谷隔成被称为“金银沟”的香沟峡和直沟峡两峡。蜿蜒的香沟峡与笔直的直沟峡在直沟岭末端的直沟门汇合成一条河流,由西朝东环绕村庄流过。因沟内森林茂盛,泉水众多、怪石嶙峋、风光迷人,被当地人誉为“青海小九寨沟”。每到夏季,绿树成荫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花,远近游客来此休闲度假。</p><p class="ql-block"> 这里百年民居安然矗立、水磨依旧转动、“桑楼台”至今桑烟弥漫、原始森林依然鸟语花香、“大戏”还在醉唱、“蔡家楼”依然诉说着优美的故事。古村山河秀丽、文化遗存丰富,有被称为“青海小九寨沟”的峡谷、被称为“小塔尔寺”的百年古刹、还有青海独具一格的藏族服饰,这一切都散发着古村落的淳朴气息。</p><p class="ql-block"> 在湟中宗喀地区,有“前藏后藏,好不过贾尔藏"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贾尔藏以占林闻名,以大戏闻名,以古朴的民风闻名,以多姿多彩的文化闻名,如今,这个独具魅力的高原小村以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森林乡村进入世人眼眸……</p><p class="ql-block"><br></p> <h3> </h3> <p class="ql-block"> 贾尔藏村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古建甚多,有文化大舞台、有近200年的秦腔业余剧团、代代相传的夏帽朗夏民族舞蹈、“六月六”花儿会、关帝庙、明长城、尕寺尔、菩提塔、古水磨、古油坊、桑楼台、峨堡、聂家大院、官坟儿、魁星楼、魁星墩、黑虎墩、香沟峡丹霞地貌、古树名木、香沟水库等都是旅游景点之一。</p> <p> 菩提塔重建记</p><p> </p><p> 贾尔藏菩提塔,亦称降魔塔,位直沟、香沟二峡谷交汇处。世传于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间为纪念宗喀巴大师弘法利众功德而建——沐惠风善水,企百业兴盛。经沧桑岁月,寒来暑往,菩提宝塔砺久积伤。</p><p> 喜逢盛世,民族复兴,传统村落荣登国榜。乡民祈福纳祥,护佑政通人和,为固安康,复修宝塔。塔高9.76米,基座宽5.9米,呈四边形多层阶梯结构,造型沉稳庄重,古朴大方。修葺历时三月,焕然一新,尽显往昔气势之恢弘!</p><p> 今日之贾尔藏,绘生态蓝图,书绿色华章,翠谷含烟,生机盎然;勤业弘德,和谐相向,敬重人文,青史流芳;振兴家国,再谱新篇。时维仲秋,岁在已亥,菩提宝塔复修,遂刻碑以记之。</p><p> </p><p> 章嘉-洛藏尼玛谨撰</p><p> 公元2019年9月11日</p><p> 农历已亥年八月十三日</p> <p> “蔡家楼”不是楼</p><p> 沿香沟峡谷前行,两边危耸的山体上“挂”满着或大或小的天然石窟。这些石洞犹如一双双恐怖的眼睛,又或是一张张深渊巨口,让人不敢靠近。但只见在北部山岭数百丈高的悬崖之上,一颗苍翠的松柏,咬定山体,悠然的从石窟中探出头,似在欣赏着香沟峡的迷人风光。在整个以灌木为主的山岭,它显得尤为独特。香沟峡内的野生植物有数百种,但松柏只有在这个洞里才能看到。</p><p> 在香沟峡有一处红土悬崖,土崖形状似猩猩的头部,远望有鼻子有眼,且表情丰富,大家都称为“猩猩崖”。 </p><p> 与猩猩崖近邻的是蔡家楼。其实蔡家楼并不是说在峡谷内有一栋楼,而是在山岭的峭壁上,有一个上下二层的天然石窟,因该石窟整体如一栋石楼,所以被村民形象的称之为“楼”。该“楼”高约30米,一楼用石块砌成围墙作为羊圈。从峡谷仰望该“楼”感觉只是一个大窟窿,但真正进入石窟时,内部空间的宽敞和光线的明亮,只赞叹当时人们的智慧。从旁边的崖边小道进入二楼,石炕、锅台、铲制而成的“沙发”隐约告诉我们这里曾是牧场主居住的地方。站在二楼,将视线透过洞口远观,脚下清澈的溪水、直沟岭坡上悠闲觅食的牛羊、被小雪覆盖透出一丝晶莹的灌木林以及远处薄雾笼罩的大山都一览无余,不禁让人赞叹“蔡家楼”的别有洞天。</p><p> 蔡家楼实际上是当时当地蔡姓藏族居住放牧的地方,而并非真正的一栋楼。</p><p><br></p> <p class="ql-block">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p> <p class="ql-block">毡房里的火苗危险,内部的敌人危险。</p> <p class="ql-block">独不盖不成房屋,一个人成不了社会。</p> <p class="ql-block"> 贾尔藏的大戏</p><p class="ql-block"> 说到贾尔藏,不能不说贾尔藏的大戏,乡亲们不仅喜欢看大戏,而且在湟中县贾尔藏的大戏也很出名。贾尔藏人所说的大戏实际就是秦腔,演秦腔的历史在贾尔藏比较悠久。据《青海志•戏曲卷》载,贾尔藏剧社是清朝文宗道光年间(1821—1851年)为祈求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建立,剧团师承西宁秦剧社,贾尔藏业余秦剧团至今还保存着几十本道光年间的手抄本《忠八义》(即《八义图》),这是贾尔藏演秦腔历史久远的见证。贾尔藏村子里有一个戏台,每年正月里,在这里都要演好多场戏,主要是吼秦腔。在贾尔藏叫唱大戏,整个河湟地区都很有名。</p><p class="ql-block"> 每年演戏时节,戏台上灯火通明,桑烟袅袅,生末净旦丑,涂浓厚油彩,着艳丽戏服,高亢的秦腔吼出了天外;台下都是做惯了农活的庄稼汉,他们或坐或站或围坐在架子车里,痴痴地看。一年除了外出打工,还要务劳自家的庄稼,肥料上足了,杂草除尽了,该做的都做了,平时看谁家的庄稼长得好,秋收后比谁家收得粮食多。只有到了唱大戏的时候,都聚集在这里美美地看几场大戏,那心里的舒畅,真没得说。</p><p class="ql-block"> 贾尔藏的大人小孩都能说几段“大传”,都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知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知道“奸臣贼子乱天下”、‘’奸臣害忠良、公子招姑娘‘’的道理,这些忧国忧民的大道理都是看戏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每年鞭炮炸响的正月,贾尔藏的人们就兴奋起来,戏楼上,涂满油彩的花脸黑脸白脸“啊啊呀呀”,戏楼下,落满灰尘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鼓掌叫好。</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故事在贾尔藏这里流传。据说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年)陕西回民白彦虎“反清排汉”起义队伍打到西宁地区,贾尔藏村人忧虑的是竭尽全力新置办的几箱演戏的行头,还未投入使用,这兵荒马乱的,怕戏箱遭到不测,村里演戏的会头连夜召集几个乡老议事,商议戏箱的保护措施,为安全起见,最后决定将戏箱秘密埋入地下。连夜在一个院子里秘密挖了一个坑,在土坑的下面垫上一层炕灰,放入戏箱,在上面又倒上炕灰,再在上面盖上土,地面恢复原样。回族叛乱队伍勾结当地回民,在西宁及大小南川血腥屠杀9000多人,贾尔藏几百号人死于非命,埋藏戏箱的人亡于动乱,村人只知道戏箱被埋入地下,却不知道具体位置。后来的近百年时间里,贾尔藏人一直惦记着那只埋于地下的戏箱,一直在寻找,终是没有下落。曾经流传着这样几种说法,有个酷爱演戏的人每夜都会做梦,梦见在一个荒芜却又似曾相识的院子里,有很多人穿着长长的戏装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看不清他们的脸,戏装太长,拖在地上……那个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做同样的梦。他明白了,这是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指点戏箱的位置。经过大家的推测判断,把目标确定在几个有可能埋戏箱的院子。也有人说,每到三更半夜,某个院子里会响起一阵阵敲锣打鼓、人欢马叫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又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好事之人开始试探挖掘,终无结果。后来有人想出办法,请巫师做法寻找,进入状态的巫师一路做法,跌跌撞撞直奔某个院子,但一进院子,巫师就会陷入一种混沌状态,辨不清东南西北,游丝般透出某种戏箱信息的目标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始终确定不出位置所在。人们试探着用现代勘察仪器来寻找,在一些地方掘地三尺,始终没有找到戏箱的踪迹。人们慨叹,戏箱出世的那一天还没有到来!</p><p class="ql-block"> 村里百姓还传说,在汉宣帝年间大将赵充国为巩固边疆来青海河湟地区,在黄河、湟水两岸开荒种地。赵大将军所带来的屯垦士兵中有一些演艺人才,当然也有木匠、画匠、毡将、皮匠甚至阴阳法师等技术人才。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将南京、山西、陕西等地的百姓发配到塞外边疆开荒屯田,占领了一些要塞。那时,贾尔藏的藏族过着游牧生活。随着人口的增加,他们被分化,有些依旧逐水草而居,有些被汉化,一年到头跟着汉民学习经营庄稼。只要有人的地方相应的就有文化艺术传承下来,藏舞、戏曲、弹唱、鼓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一结合,就形成贾尔藏秦腔戏的独特风格。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贾尔藏村各种艺术形式有了较为固定的表演时间。秋后庄稼丰收了,唱戏,跳舞;冬季农闲时也唱戏,跳藏舞;逢年过节还有文艺演出。风雨灾情、瘟疫、兵荒马乱过后,朝代更改之后,村民们都会唱戏跳舞。文艺活动从粗放无序到井然有序,置办衣服、道具,准备唱词,拜师学艺等也逐渐走向正规化。脑山地区的天气变化无常,庄稼生长期间要经历不同的自然灾害,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在正月十五唱贤戏,届时四大天王驱赶恶风暴雨、瘟疫蝗虫;福禄寿天官给全体民众赐福赐财、赐予人丁兴旺;大仙刘海撒下金钱,表示连年有余。正月十四晚上扮演灯官 ,灯官倒骑驴打扫过去一年的邪魔外道。十五晚上黄道大仙率黑虎灵官将军除妖降魔,给人们清净的环境,使人们树新风、讲文明、创丰收。自明至清,村剧团的戏衣多次置办更换。比如清朝宣宗、文宗,即道光、咸丰年间购置的戏剧服装由于使用时间太长变得破旧不堪,村里便在清朝穆宗同治年间购置戏箱一副,结果新戏衣还未来得及使用,人们就听到陕西白彦虎所率的叛军转入青海的消息,业余剧团负责人担心这些贵重东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遭到破坏,就秘密组织人开挖地窖,将这些东西及村中其它珍贵物品埋入窖中并予以密封。白彦虎所带的叛军来至贾尔藏后,血洗村庄。由于当时埋藏这些好东西的人已被叛匪杀害,所以后来无论白彦虎手下人怎么翻找都没有找到。其后,贾尔藏村秦剧团于光绪十六年用五百串铜钱从今上新庄镇申中村侯郭氏及其侄侯清邦手上购买了一副戏箱(今留有买戏箱之文约)。</p><p class="ql-block"> 剧团现有演员40多人。为了提高演出质量,近些年来每年邀请西宁市秦剧团退休老艺人来村里指导,培养了一批业余演员。团里代表剧目有《屠夫状元》、《二进宫》、《铡美案》等。</p><p class="ql-block"> 秦腔戏名角有熊贵邦、王连奎、田忠秀、桑永林、解占云、汪吉善等。提起熊贵邦的名字,整个小南川地区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严格说来,熊贵邦与贾尔藏秦腔剧团在新时代里的发展与壮大脱不开关系,曾作出了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有个出色演员名叫汪吉善,擅长演花旦、武旦、老旦、丑旦。他能扮演所有的女角,而且无论文武场面的上手还是十八杂腔,都精通。当时的情形是,只要他一出场 ,人们不管距离戏台有多远,哪怕是在大占林里喝酒转悠玩闹的,都很快聚集到戏台前,看他的精彩表演。所以在贾尔藏有‘’熊三爷唱大莽人人都夸,王山录打上手脾气太瞎‘’之说。</p><p class="ql-block">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剧被斥之为“四旧”,农村业余剧团停止活动,戏箱被封,有的被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业余剧团得以恢复,演出传统历史剧目。 1979年冬天,县上举行小型调研会,全县9个大队的30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贾尔藏剧团与被评为先进集体。自古及今,贾尔藏秦腔剧团都有出乡演出之良好习惯,就曾被邀请到西宁、湟源、平安、大通、乐都等地演出。贾尔藏秦腔剧团在湟中县大小南川地区影响颇大,关乎贾尔藏秦剧团的顺口溜人们至今耳熟能详。如‘’戏楼修成整三间,主意出之牟德轩;火房上面盖楼,出了主意的是苏绍穆‘’等等。</p><p class="ql-block"> 经过无数波折一路走来的贾尔藏业余剧团,如今重新修建了戏楼,购置了新的戏服,正在为村里的文化建设发挥着应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罕见的“哈勒”头饰</p><p> 虽然贾尔藏村藏族在历史上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相互接触较早,交往广泛,长期以来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解放后,在语言上的汉化现象十分明显,但是至今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风情、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且丰富多彩。</p><p> 贾尔藏村藏族妇女的绣花艺术是非常高超的,绣花也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尤其在结婚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贾尔藏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贾尔藏村藏族妇女有一种“哈勒”的头饰就很具地方特色。据介绍,在中国,藏族服饰有近几百种,而这种头饰在整个安多地区都属于极其罕见的。</p><p> 据当地传说,宗喀巴的降生地就是今塔尔寺的大金瓦殿所在地。宗喀巴从小就非常崇爱“本巴” (藏语, “盅瓶”之意)。后来,宗喀巴进藏求法,母子两地分离,久未重逢。为寄托母亲内心对孩子的思念之情,便用彩色丝线绣成了一个孩子幼时最崇爱的“本巴”图案,寄情于物,见物如遇,进而随身常带,久而饰发成俗。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表达了当地藏族人对宗喀巴母子的无限崇敬和赞美。</p><p> “哈勒”从背面看去,整个以红色为主色调,白色的海螺、贝壳点缀其中,衬托中心的“本巴”绣图,色彩鲜艳。青年妇女经“哈勒”打扮,显得更加美丽。</p><p> “哈勒”的特殊含义</p><p> “哈勒”绣花工艺复杂,一副要花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哈勒”花型多半是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周边用各种色彩的丝线以渐色方式绣出彩虹图案,并在其边缘镶上珍珠玛瑙,远看清晰美观,据说连带“哈勒”头饰的一套妇女藏服价值可达几万元。</p><p> “哈勒”底质用料是毡。从外观上看整个“哈勒”由三部分组成。中心部分是一个绣花卉的“本巴”图案,“本巴”上部瓶口边缘饰有一瓣晶莹的玛瑙石,俗称“瓜须”,一般由30个玛瑙石组成。“本巴”的轮廓由一层黑色的镶边构成,映衬着其中的红花绿叶,给人以意蕴特殊的美感。“本巴”底部横排缀有四枚圆形白色小贝壳,将“本巴”与底下部分隔开。据村民聂吉胜介绍,“本巴”底部横排的四枚圆形白色小贝壳由娘家人缝制,当娘家有人离世时,这四个小贝壳应取下来,意为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待“百天”(已故一百天整)过后,方可再次由妇女本人缝制上去。在当地,男方在迎娶时“哈勒”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本巴”的贝壳由女方家缝制外,其余贝壳都由男方事先缝制好,当作彩礼送到女方家,待娘家人(一般为新娘母亲,若母亲不在世则由婶婶或舅妈代替)将贝壳缝制好后方可迎娶。</p><p> “哈勒”下部是一长约66厘米,宽约20厘米的竖长条,俗称“登乃”。“登乃”中部深红色底质上缀着四枚大海螺壳,其边缘是一道金黄的镶边,下端有数层相叠的绣花小图案,端部饰以红色的穗子。如家中有亲人离世,“登乃”上的四枚海螺壳也会相应将其取下。</p><p> “登乃”下端呈喇叭形,用彩丝线勾勒简单纹饰,以黑丝线镶边,称为“哈勒廓确”。其末端饰以长长的红色穗子,俗称“卡才”。</p><p> “哈勒”肩部两条带称为“哈勒带”,长约66厘米,宽约27厘米,中部深红,各有八枚圆形小贝壳缀饰其中。两条“哈勒带”肩部由背带固定,称为“贡道”,其颜色亦为深红,镶有四牧圆形白色小贝壳。背带从“本巴”挎到肩上通过胸前,贯于两腋之下,连着“哈勒带”。两条袖带从腋下伸出,相汇于“本巴”的下方,成交叉状,似托着“本巴”。</p><p> “哈勒”是妇女佩戴之物,而女孩的佩戴则被称为“才才”, “才才”是将卡才连接铜钱背在后背。</p> <p> 贾尔藏的占林</p><p> 贾尔藏村子正对面有两片一大一小的原始森林,村民称为大占林和尕占林儿,是贾尔藏人的骄傲。森林占地面积大概200多公顷,占据几湾山坡,里面主要生长着天然白桦,松树,还有柠条、缠条等多种灌木。最为神奇的是整个林地里有四棵高大的云杉,分散在里面,露出高高的身躯,俯瞰着脚下的同伴们,苍黑色的树冠如四把巨伞,又如四面旗帜一样插在绿色的海洋里。占林前面一条小河“哗哗”流过,村头的桑家磨坊,横跨在小河上,不时在“吱纽吱纽”的转动。贾尔藏有山有水有林木,可以说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能入画的村落。</p><p> 贾尔藏的占林为村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生活资料。从前每户的院子旁边,都有干树枝摞成的柴垛子,干树枝横竖交替,摞得很高,上面用麦草泥巴涂抹着做成防雨的帽子,这是人们闲暇里从占林里拣出来的干树枝,以备补充炉灶柴禾的不足,尽管现在燃料早已不成问题,积攒柴禾这种古已有之的习惯,在有些人家还是保留了下来。</p><p>占林里的缠条之类的木棍,还可以作榔头把,这种把儿柔韧性好,分量轻,有时还会背几段茶碗口粗细的桦树杆,作榔头用。村民中相互走动、拜年等,也扛着这些东西,因此整个贾尔藏有亲戚朋友的人家都使唤过这占林里的东西。</p><p> 每年农历六月六前后,在占林边缘的河滩上还要举办六月六“花儿”会,四邻八乡的人们三五成群地涌向这里,来参加每年一度的“花儿”盛会。每年都会邀请省内有名的“花儿”歌手登台献艺,当地歌手也踊跃亮相,高亢嘹亮的“花儿”响彻云霄。整个河滩较宽敞的地方,扎起帐篷,开许多小饭馆、小卖店。较窄小的地方,见缝插针,摆摊设点,食品百货,土产杂物,农用物资是应有尽有。</p><p> 这几年贾尔藏人在林子里开了几个茶园,最有特色的就是全羊系列。每年到了夏季,都会有大量的人们到贾尔藏来玩。各个茶园根据来客的多少,选择村里放养的活羊,由专人宰杀,然后杂碎汤,血肠,肉肠,筏子等等一样一样端上来叫你品尝,随后开锅肉,蒜苗羊肉汤,手抓羊肉用大盘子盛上来,全羊系列后,一顿指甲羊肉面片就成了一天的最后一个节目。</p><p> 夕阳西斜,林木愈加苍翠,茂密的树荫里间或露出几顶彩色的帐篷一角。贾尔藏已逐渐成为休闲、娱乐、度假、避暑的胜地。</p><p><br></p> <p> 仙境“香沟”峡</p><p> 贾尔藏有两条大峡谷,村里人习惯地把一条叫直沟,一条叫香沟,也有的叫作“金银沟",其中香沟峡被称为“金沟”。香沟峡为“金沟”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p><p> 相传,上古时期,天地之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天柱折断,大地开裂,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大洞,地面上洪水滔滔。天神女娲看到这般情景,立刻斩断了大龟的腿脚,竖立在大地四方,把天撑起。又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用芦苇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同时炼出了五彩石补住了天洞,散落在拉脊山脉的黄色石块成了丰富的金矿资源,而在贾尔藏村境内的香沟峡就成了拉脊山脉重要的金矿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这里金矿丰富的消息快速传播,人们纷纷前来此地“寻宝”,其中有一对张姓父子,在这里采金多年。 一天,父子二人竟然在沙坑挖出了一个大洞,父亲进洞一看,只见一头金牦牛站在洞中,牛头朝里,回头向外张望,两个鼓圆的眼睛直冒金光,两只大盘犄角,牛尾朝外,正翘起尾巴排粪,只见牛粪金光闪闪,于是,父亲便摘下毡帽将牛粪装起,出洞门一看,发现帽中全是金灿灿的黄金。父子二人贪心不足,父亲再次进到沙洞掰牛角时,沙洞瞬间崩塌,将父亲埋在了沙石洞内。儿子挖了好多天都不见父亲的尸骨,无奈,在父亲被埋的地方撒了一些菜籽花种做为记号,准备等来年油菜花开的时候,一来寻找父亲的尸骨,二来想把金牛挖出来搬回家。第二年等儿子回到这里时,漫山遍野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和山花野果,香气扑鼻、耀眼难睁,香沟由此而得名。至今,在香沟种植油菜颗粒饱满,十种九收,产量高而稳,出油率也好。</p><p> 香沟至今仍有元代采金场的遗存。从村子一直向西行走,进入香沟峡约2公里处,是被当地人称为“香沟台”的一处台地。从谷底仰视台地,只见两颗树枝繁叶茂并排的两棵白杨树矗立台沿,树枝间经幡飘荡,透出一股神秘感,两颗树之间是一座用石块堆砌的小型“俄博”。爬上台地,约50亩的石砌建筑群赫然眼前,一块块形似房屋地基的石砌墙保存完整,石砌墙高度80—300公分不等,其中不少石墙表面用白土掺杂长草涂抹。</p><p> 香沟台因当时张家父子采金时沙洞塌方,当地也叫“塌家台”,是元朝时期开始重要的采金场所。据介绍,每一朝都会有采金人来香沟峡采金,坚固的石砌墙为采金人提供着优质的住所条件,之后放牧人也用于居住。最后一次居住是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此定居放牧,那两棵树和俄博也成了那个时代人们为了祈求牛羊平安的产物。直到十几年前,随着最后一位牧民的离世,这些“庄廓”也就变成了现在的遗址。从这些石砌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或采金或放牧时期的繁盛景象。</p><p><br></p> <p> 贾尔藏的占林还有一个“油锅捞斧”的故事</p><p> 据老人们讲,在清朝道光年间,贾尔藏村邻村部分村民欲争夺原本属于贾尔藏村的公共林地----占林。几方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请西宁县长协调。由于没有明确的契约,加上每个村都有理由说明是自己村子所属,西宁县长一时无法协调,就想出一条“油锅捞斧头”的计策。就是让斧子放入沸腾的油锅,由人赤裸着手臂从油锅将斧头捞出,哪个村民捞出,林场就属那个捞起斧头所在的村子。这个计策听起来很残忍,但林子的本属村民会据理力争,同时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p><p> 西宁县长决定翌日在白桦树林旁架起油锅让村民来捞。当沸腾的油锅已经架起时,人们跃跃欲试,但油锅沸腾时的高温也是很多人不敢靠近。此时村民蔡斗拉脱衣挽袖,大胆地走向油锅,伸手捞出了斧头。于是,这片白桦林有了新的名称——占林(是贾尔藏村占领的林地)。为了酬谢蔡斗拉英勇占林,村民决定将占林西部的一片林地和香沟台划分给蔡家私人所有,蔡家楼也由此得名。</p><p><br></p> <p> 转动中的水磨</p><p> 在贾尔藏村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盘水磨房,是村中现存的唯一一盘水磨,它靠河水为动力,带动木轮引擎石磨昼夜不停运转。水磨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当地桑姓所建,被称为桑家水磨,其一侧是桑家老油坊。</p><p> 因香沟和直沟的水流量大,解放前贾尔藏村有水磨12盘。随着社会发展,多数水磨房被拆毁,只有桑家水磨至今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嘎吱”作响。</p><p> 用水磨和纯手工作业结合加工出的面粉,因为不作漂白加香等处理,它甚至比一般的普通面还要黑。但做成面条汤不易稠,水不易沸,捞到碗里爽滑劲道,吃到嘴里清香四溢,自是别有一番风味。</p><p><br></p> <p> 贾尔藏有一个“尕寺儿”</p><p> 在贾尔藏村人们常常会提及“宝贝佛爷”这个词,说话间人们无不透着对其的崇敬之意。 “宝贝佛爷”是当地人对宗喀巴大师的尊称,这种崇敬集中表现在村子的贾尔藏寺上。</p><p> 贾尔藏村有一座历史悠久,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别的小寺院,藏语称为"贾尔藏静房",当地人认为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故为大寺,而贾尔藏是宗喀巴母亲放牧之地,寺院规模也远不及塔尔寺,因此村里人都称谓"尕寺儿",言为小塔尔寺之意。始建于元末明初,位于贾尔藏村最中心位置,坐东朝西,由山门廊坊和大殿组成,雕梁画栋、布局严整,造型古朴典雅。</p><p> 据先辈们代代口述相传,这座小寺院是当年宗喀巴大师七岁时,由他的父亲鲁布木格带他去化隆夏琼寺依止顿珠仁钦仁波切出家时,路过贾尔藏时,见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水草丰盛,而且民风淳朴厚重,当地百姓十分虔信佛教,善行善举,处处显示殊胜吉祥,认为是安营扎寨的好地方,遂将帐篷安扎在一处湾区内进行放牧(时至今日,在贾尔藏村还有帐房湾的地名),父子一行也受到当地村落头人和信教百姓的热情款待。宗喀巴父子被当地村落头人和村民的虔诚、真诚热情所打动,于是指示当地村落头人由其出资出力,组织信教群众,修建起一座寺院,这就是贾尔藏寺院,隶属塔尔寺管辖,因为寺院也和宗喀巴诞生地有关,被人们称为小塔尔寺,也叫"贾尔藏尕寺儿"。经过几百年的历史风雨,社会更迭,时代飘摇,尕寺儿虽几经受到损毁,但在当地村落头人及信教群众的极力保护下,寺院一直发展并保留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1958年前有僧侣2人,大殿、僧房等14间。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被强行拆毁,后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后,由村里和信教群众商议集资先后进行了两次修复,现已恢复原貌,能开展正常的宗教和民俗活动。</p><p><br></p> <h3> 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入选村落将一次性获得3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用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各类保护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省住建厅将对项目组织监督检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