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之旅游记爱沙尼亚篇(三)——美丽的小镇帕尔努

微风细雨

<h3>帕尔努(Pärnu)位于爱沙尼亚南部,里加湾的东北部,是爱沙尼亚的第四大城市,也是爱沙尼亚的第二大海港,这里有优质的沙滩, 是爱沙尼亚夏季海滨度假胜地,被称作爱沙尼亚的“夏季之都”。</h3> <h3>我们到达帕尔努时已是晚上,下着淅沥沥的秋雨,路上几乎看不到路人,感觉有点冷凉萧瑟的味道。</h3> <h3>这是我们在帕尔努下榻的酒店</h3> <h3>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经过一晚的雨水洗涤,空气清冽到散发着丝丝凉味</h3> <h3>帕尔努除了是爱沙尼亚的第二大海港外也是一座古城, 建城于 1265 年, 长期由日耳曼条顿骑士团统治, 是「汉莎同盟」在波罗的海东岸的商业港口城市。</h3> <h3>帕尔努虽然是爱沙尼亚的第四大城,但是人口却很少,只有5.3万(1985年),也就是说只是中国的一个小镇的规模。</h3> <h3>由于我们不是在旅游旺季来到帕尔努,这里几乎没什么人,整个城市都是静悄悄的。</h3> <h3>静悄悄的街道</h3> <h3>静悄悄的街边公园</h3> <h3>静悄悄的房子</h3> <h3>静悄悄的海滩</h3> <h3>帕尔努有一公里长的白色沙滩,每到夏天来临这里就成了爱沙尼亚及北欧人的休闲娱乐渡假的疗养区。迷人的阳光、碧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很多游客都是奔着它的海滩而来的。</h3> <h3>但是深秋的帕尔努海滩冷风飕飕,一点人气都没有</h3> <h3>沿街的各种漂亮的小别墅。</h3> <h3>感觉很多房子都是空着没人居住的,像个空城</h3> <h3>这里可能是一座学校,看到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进出</h3> <h3>帕尔努市政厅。</h3> <h3>这个估计是法国赛博集团在帕尔努的办公大楼</h3> <h3>一座座小别墅都非常漂亮,花园整洁,小镇上偶尔会看到当地人在散步,很清静很安宁。</h3><h3><br></h3><h3></h3> <h3>这幢建筑是帕尔努非常著名的阿曼达庄园(AMMENDE VILLA ) ,现在是豪华的酒店。</h3> <h3>阿曼达庄园建于1905年,是爱沙尼亚新艺术的最佳代表之一。</h3> <h3>在1927-1935年期间,阿曼达庄园成为爱沙尼亚夏季的赌场,二战后成了一个俱乐部。在苏联期间,这里被用于疗养院和图书馆,现在是帕尔努的一个非常著名景点,也是世界级的独特的酒店。经常会有艺术展览和音乐会。</h3><h3></h3> <h3>庄园入口,由于阿曼达庄园内经常会有艺术展览和音乐会,所以入口二侧都是各种艺展与音乐会的广告与介绍。</h3> <h3>除了主楼外,庄园内的各幢附楼也各有特色</h3> <h3>庄园内漂亮的大花园</h3> <h3>庄园外林荫道秋色浓浓</h3> <h3>没有喧嚣,只有宁静,在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岁月静好。</h3> <h3>在阿曼达庄园附近的是帕尔努的一个东正教会教堂,非常古老。<br></h3> <h3>从我们住的酒店窗口就能见到教堂高高的尖顶</h3> <h3>教堂的街内街外也是秋色醉人,让人流连</h3> <h3>这座漂亮的东正教堂叫凯瑟琳教堂,是爱沙尼亚最富有的一座教堂。据介绍叶卡捷琳娜女皇曾来过这里。</h3> <h3>黄墙白边绿顶的凯瑟琳教堂,在阳光下显得明媚而清新。</h3> <h3>整个帕尔努老城或者称小镇非常小,老城中心的一条叫骑士街(Ruutlitänav)的街道是老城的主要商业区,也是一条步行街,两侧多是17世纪的建筑。</h3> <h3>这里是骑士街的起点</h3> <h3>骑士街起始的这座建筑是老邮局,现在被改造成了宾馆。</h3> <h3>有600多年历史的红塔要塞,以前是老城的监狱,现在是工艺品作坊</h3> <h3>前方黄色的房子过去曾是子弹库,现在是电影旅馆。</h3> <h3>由来我们一清早去的,整条骑士街上空空荡荡,店铺也都关着门。据说每年夏季这里可是非常热闹的,游人络绎不绝。</h3> <h3>步行街的中间地面上整齐地铺着红色地砖,取代了以前卵石地,给小镇带来了一些些现代气息。</h3> <h3>长度不到500米的骑士街上最多的就是各种酒店与餐厅,一清早都关着门,各种特色的大门成为了我的拍摄目标😀</h3> <h3>在国外看到北京饭店很是亲切</h3> <h3>各种马卡龙色的门很浪漫</h3> <h3>粉色的门框有点童话色彩</h3> <h3>街上的橱窗也各有特色</h3> <h3>嘿嘿,看到这个广告忍不住想动手😝</h3> <h3>既是建筑涂鸦又是广告画</h3> <h3>爱沙尼亚最有名之一的风琴乐团就在骑士街附近,所以这附近有很多音乐牛人,这一带也成为很有名的音乐街区。</h3> <h3>据介绍为纪念受人推崇的爱沙尼亚作曲家RaimondValgre,这里每年夏季都会举行夏季音乐节,介时帕尔努热闹非繁。</h3> <h3>在帕尔努骑士街上的这位读报的老人是爱沙尼亚著名的记者和诗人——杰森(J.V.Jannsen,1819-1890),他是爱沙尼亚国歌的词作者。他手中拿的是第一份用爱沙尼亚语出版的报纸。</h3> <h3>铜像手里拿着的《Perno Postimees》报创立于1857年,雕像是报社150周年的纪念。据说触摸他手里报纸可以带来一天的好运!无疑,推出这个“噱头”的宣传力度不是很足,报纸没有被摸得锃亮,我到是很好奇地想看一下报纸上写的啥?😝</h3> <h3>在骑士街的尽头的这座红砖教堂是伊丽莎白教堂,教堂始建于1750年,当时是爱沙尼亚最高的巴洛克风格建筑。</h3> <h3>据说圣伊丽莎白教堂里有一个建于19世纪的新哥特式的讲坛,很值得一看,不过我们没有进去看。</h3> <h3>高耸的红尖顶非常醒目</h3> <h3>秋天的帕尔努没有游客,但秋色依然浓烈,街道二旁的树林皆是落英缤纷,充满着色彩。</h3> <h3>帕尔努有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温润的海水和柔软的沙滩,据说前苏联领导人都很喜欢来这里度假。</h3> <h3>我们在帕尔努待的时间很短,匆匆逛了一圈就离开了,不过这个美丽安静的小镇还是给人留下了古老而又独特的美好印象。</h3> <h3>未完待续</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2019.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