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影随笔

金华小学团结校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闲碎絮絮叨叨</b></h1> <h3>  2016年的8月,我家小伙儿从幼儿园毕业,整个暑假都沉浸在升入小学的快乐之中,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学,这所小学里有妈妈。那个时候的他,还不能独自读完任何一本书,每天缠磨着我跟他一起翻斯凯瑞的金色童书系列。</h3><h3> 2016年的8月,我读完了郝景芳的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原因是这部中篇科幻小说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印象中对科幻小说的定位就是:娱乐性占到主导地位,作者“捞金”是创作的源泉,“脑洞大开”却又漏洞百出。并且网间纷纷评论,雨果奖实在荒诞,《折叠》与《三体》的距离实在遥远。但《折叠》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科技迅速发展,过剩的人会变成社会的负担,因此他们只能生活在暗夜之中,没有见到太阳的可能,也没有升入其他空间的可能。当一切变得冷酷无情,人又该如何改变自己的余生?为酣睡中的小伙儿掖好被角,觉得当下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却也没有再找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翻一翻、看一看。</h3><h3> 2018年的8月,小伙子跟我要整套《哈利·波特》。此时的小伙子,已经读完了全套《小牛顿科学馆》,已经记下了整本的《兵器大百科》,开始订阅《军事集结号》《科学探索号》,最喜欢学校的小牛顿科技校本课,最爱读科幻类的小说。</h3><h3> 2019年的春节,小伙子的《哈利·波特》已是看了又看。当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进电影院的时候,他说,就看《流浪地球》吧,我在《太空》那本书里看过这部小说的介绍,应该很不错。</h3><h3> 不知从何时起,我竟不清楚他到底读完了哪些书。</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观影安安静静</b></h1> <h3>《流浪地球》的背景,就是太阳即将进入毁灭期,无法给地球提供光和热,还会因为自身的膨胀让地球走向毁灭。为了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继续繁衍,更为了人类的文明能够延续,地球上的国家之间不再有战争,而是团结起来,力图将地球推向一个遥远的新家园。抵达这个新家园需要2500年的时间,需要100代地球人的通力合作。在这两千五百年的时间里,地球逐渐偏离太阳系轨道,地面零下80℃的温度已经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而容量有限的地下城又只能容纳少数人居住。此刻,抽签就成了唯一的办法。在暗不见光的地下,虽然有串串香,虽然有王府井,虽然有貌似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但不见阳光的日子,总是压抑而蔽塞的。</h3><h3>吴京,没有在地下城里生活过。因为地下城建成的时刻,也是“国际空间站”领航计划开始启动的时刻。他的任务,就是作为国际空间站里的一员,带领地球向前方推进。正因为如此,他4岁的小儿子可以不用抽签直接获得入住地下城的资格,当然还有儿子在地球上唯一的监护人——吴京的老岳父。为什么没有他的妻子呢?因为要想使岳父和儿子继续活下去,他就只能终结植物人妻子的生命。老岳父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小儿子屈楚萧从懂事的那一刻起,恨起了自己的爸爸,因为,这个爸爸亲手杀死了妈妈,这个爸爸缺席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节点。</h3><h3>17年的时间,地球按照预定轨迹“行驶”到木星附近,吴京也按照预定轨道即将退休。再有一天,吴京就可以从国际空间站退休,回到地球。本是与儿子重逢的时刻,意外来了。</h3><h3>“一波三折”不但是小说里的桥段,电影里也是如此。看着屏幕上熟悉的“北京、上海、杭州、济宁”变成了冰雪覆盖下的废城;“大裤衩”、“兰州拉面”、“东方明珠”在冰雪的包裹中因地表裂痕而扭曲而塌陷;救援队一次又一次与灭顶之灾擦肩而过……我家小伙儿拍拍我的手:“妈妈没关系的,凡是有灾难的地方,最后一定会有人活下来,虽然那些让灾难消失的人可能会死去。”</h3><h3>当吴京说服联合政府无果,决定驾驶燃烧中的休眠舱撞向木星。而他的儿子刚刚完成了“火石”的安装任务。一个将与死神见面,一个刚刚逃离死神魔爪。</h3> <h3>十年没有跟爸爸说过话的儿子说:“你这个骗子,说好了我看见木星你就回来,你人呢?”</h3><h3><br></h3><h3>十年没有听到过儿子声音的父亲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一项任务,最后一项任务。爸爸希望你,活下去。”</h3><h3><br></h3><h3>是的,当地球无法停止流浪,当回家成为唯一的希望,当家国情怀战胜了父子情义。</h3><h3><br></h3><h3>屈楚萧的一声:“爸爸!”</h3><h3><br></h3><h3>吴京的一句:“活下去!”</h3><h3><br></h3><h3>让我家小伙儿落泪,也让我落泪。</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受真真切切</b></h1> <h3>从电影院里出来,小伙子说:“如果满分十分的话,我给这部电影打十分。真没想到,中国的科幻电影比美国的电影还要棒。”是的,除却吴京的参演,令人热血沸腾的特效、揪人心弦的悬念、匠心制作的惊险场面和细腻柔软的人物情感让这部中国科幻巨制成为喜剧横流贺岁档中的一匹黑马。小伙子的评价,满中肯。</h3> <h3>丈夫援疆的这半年……</h3><h3>当我开会很晚,不能接他的时候,他学会了自己走路回家,学会了搭公交车到新校区找我;</h3><h3>当我顾不上做饭,随便点个外卖或者找个粥屋喝碗粥的时候,他选择了与我步调一致不挑食;</h3><h3>当我没有力气陪他完成家庭作业,只能帮他找找原因给个方法的时候,他数学拿到了满分,却觉得语文没考好,不该拿到“三好学生”;</h3><h3>当别人问起他的时候,他总说不想爸爸,一点儿都不想。我不知道他是像屈楚萧怨恨吴京那样不理解爸爸这一年的离开,还是担心他的思念会让我难过。但年关将近,我们购置年货的时候,小伙子看到超市里的“库尔勒香梨”,脸色即刻就变了——一个8岁小男孩儿的思念就写在他委屈的眼神里,刻在撅起的嘴角上。</h3><h3> </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理解力,随年龄渐涨。</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