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一段路,曾经走过,路边有几株杨树,间隔了几个柜台,然后是邮局,邮局的对面是供销社,我必较熟悉的。</h3><h3>路有些曲折,描述的话呈一个最初的字形,有些得意,毕竟是想说的。</h3><h3>乍到初家中学的时候好像才十三四岁,最初的印象是班主任孙烈勇老师给我的一句话: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我只是记得了,却没有去悟。</h3> <h3>然后说一句离题的话:谁还能说出五个以上初中同学的名子。</h3><h3>有一个池塘,也可以说成是学校的北门,从龙哥他父亲的小卖部进入,然后才是一个塘,拐出东行是食堂。中午吃饭摸一张黄黑油亮的饭票,五分或者二角真是记不清了,递给伙房的师傅后,接着一个高高廋瘦的大婶便递给我两个馒头。</h3> <h3>宿舍里的床是自己从家中带去的,是由早先奶奶的的织机稍加改制变成的。</h3><h3>饭盒是铝制的,打开后是炸的红辣椒,或者是罐头壶盛的炒咸菜,吃起来那叫一个美!</h3><h3>今夜酒间拉的呱多半不当事,抑或是提个醒,翻一翻早先的记忆。我在酒间提了一句,好像是不忘初心之类的。</h3> <h3>之后便走进了教室,我是第一或者第二排的的,但我的同桌是比我高的,有点进入主题了。</h3><h3>有一幅铅笔画在我的对面,隔了几本书,仕女是同桌画的,然后有一个学子是我画的,就是戴了乌纱帽的县官。彼时画的目的纯粹是逗玩,并不是才子佳人之类的搞笑。</h3> <h3>有时,我只会描述,却忘了最初的路。譬如今晚,的确是时隔三十多年了,酒虽然喝,却是藉口,来时的路在初家,我重复了几遍,就像孔乙己说自己会写四种“茴”的写法类似。我解释的是“初”,初家的“初!”就是最初的“初”。</h3><h3>校门口的那棵柳树瘦了很多,似乎不是从前的那棵,事实如此。传达室的老张头,也就是张德勤老师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般的形象还在眼前,然人已故去多年。</h3> <h3>年年岁岁总相似,花开郁郁各不同,我不知道这句话原来的样子了。不知是谭校长抑或是某位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踏进一中的大门便是青年了。</h3><h3>世霞同学的一曲《蛙女》,是我对五四青年节最早的记忆,至今喜欢唱世霞同学唱的那些歌。还有《走西口》好像是学姐张爱香和王秀敏唱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颇为隆重的,准备了很多天,是在镇委礼堂举行的。当时我甚至想过完了五四青年节就该六一儿童节了,一等就到了现在。</h3> <h3>明天是除夕,又是一年,刚刚收到某君一段拜年的话,竟然是祝军属老大爷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如何的话,有然怆然。</h3><h3>那个响指清脆,疾步如风,梳了个《渴望》中刘慧芳发型的小燕子,是否还是当年模样。本来想在同学群中唱一段《同桌的你》,由于酒的作用出口竟成了《酒神曲》,惹得吴老师及同学们笑话,实在是想让同学的开心。一看到吴老师的表情包,才知道发错群了,竟然发到小学群里了😊😊😊祝老同学们新年快乐!</h3>